終點又是新的起點——送給自己和後來的考研朋友
還有兩天,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就正式開始了,前天和導師見了面,還有同組的幾位新同學。新同學告訴我,課表已經排出來,星期一的一上午都會是英語課。。。。。。我已經離開課堂整整十年了!
從02年嘗試著走考研這一步,到現在已是三年。和考研網也就認識了三年。第一年考了不到300分,寫了一篇《大年三十》,聊以自慰;去年考了364分,卻在複試中被淘汰,鬱郁了兩個月,在夏末時寫了《藍色理想》,給自己打氣。每次,都會有素不相識的網友留言鼓勵我。特別是去年,一個網友鞭策我說:「與其在那裡抱怨命運的坎坷,不如在剩下的幾個月好好把握,再博一次。」這句話我至今記得。
我對考研網的感情是深厚的,因為這裡聚集著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這裡,有奮鬥的艱險,有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篇篇文章後面,都有一段真實感人的經歷。記得我去年從導師那裡得知最後的結果時,不禁淚從心來。他嘆息著對我說,每個考研人身後都有一個故事,明年再來吧。有時候覺得自己苦,中專畢業,電大拿了個大專文憑,跨專業考試,還是在職。到了這裡,發現比自己條件艱苦很多的人在一樣的努力,更加的努力。我至少不用到外地上輔導班,租房子不說,每天起個大早去佔位子;不用一邊忙著找工作一邊準備考試;單位領導更是百分之百的支持我,而不是千方百計阻撓我;至少我不用為生計發愁,家裡人是我最堅實的後盾。。。。。。
這裡的朋友是無私的,我從他們身上受益良多。去年有一個網友叫李長天的,寫了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考研心得。我下載下來,從中學到很多。最驕傲的是我的英語,高中英語都沒學過,別說大學英語了。去年只有58分,不過順便把四級過了。我在今年的學習計劃中,無不憂慮的說,如果今年要出事,只能是英語了。因為專業課和政治都比較死,分數不會有太大波動;而英語,假設閱讀理解其中一篇搞不懂,可能會有10分的波動。結果,我的英語考了80分,閱讀應該有38分。還在12月把6級也過了。去年我在學校的考研書店打算再買一本英語輔導書,林林總總,難以下手。直到翻開考試蟲的〈閱讀手記〉,才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它談得也許沒有其他輔導書細,卻給人高屋建瓴的開闊感。掏錢搞定,後悔沒有早一年看到它。沒想到晚上上網,又在考研網上見到李長天在文章中推薦它。真是及時雨啊!
當然,再配合畢金獻的模擬題和老朱的講解題,做題的感覺慢慢就出來了。用王若平的話說,最高境界是:一邊做題,一邊說,老師這道題出得還可以,然後繞過陷阱,順便把答案寫上。
還有王若平的一句話給我影響也很深。他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洞察力,無論是做題,還是做人。」
總的來說,脫產考應該比在職考好些,特別是應屆生優勢更大。我的專業今年僅有的幾個公費名額基本都是應屆生拿到。但是,事物總有兩面性。和我一起考的一個朋友,放棄了金融單位的好工作從廣州辭職回來考試,壓力非常大。到了12月份,我看他眼圈紅紅的,就問他是不是看書時間太長。他說不是,他上了通宵網玩遊戲,考研已經放棄了。而對於在職人員來說,這種壓力會小很多。不過有沒有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卻成為最大的問題。我想起〈黃金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喬慧存的故事。有很多人在抱怨領導和同事對自己冷嘲熱諷,但是自己有沒有用點心來處理同事關係呢。好的學習環境要靠自己創造!有時候,我陪主任喝了酒吃完飯,一群人搖搖晃晃的回來。他們幾個去打牌,我回辦公室看書。有時候根本看不進去,但一是為了堅持自己定的學習計劃,客觀上,領導覺得你支持他的工作,另外他也會為之感動。人與人之間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考研面前,花點工夫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是值得的。磨刀還不誤砍柴工呢。
我考了三年。第一年是明知沒戲當熱身。甚至當時想的是,大家都在考,看看我行不?不行就算,反正也算嘗試過對得起自己。去年在最後一刻的落馬,堅定了今年考上的決心。02年哪裡會想到一考就是三年。我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放棄了銷售公司的職位和不錯的薪水,躲進一所中專學校。不考研,女朋友也許就不會離開我。路已經這樣走過來,就還要認真的走下去。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任務,也都有不同的煩惱。考上了不是萬事大吉;考不上,更不是人生末路。記得去年為了調劑錄取,花了好多錢買了東西,站在人家樓下,覺得讀書的全部希望都在兩支手上,都在這一次造訪,卻被婉言拒絕,面都沒見著時,自己站在街沿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過往行人把我看著,就想:如果當時我做客戶時有這樣的毅力,那我的銷售業績該多好啊!在那一瞬間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事情,只能靠自己!
所以,李長天網友說,考不考得上不重要,關鍵是這個過程,證明自己的青春沒有虛度。我深深的同意。因為這個奮鬥的過程會教你學會太多的東西,踏實、堅持、毅力,和做事的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比如你會不會為自己制訂一個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有沒有及時正確的對每一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並對學習計劃做修訂,能不能不騙自己的執行這些計劃。所有這些才是以後個人做事的根本,也是將來闖蕩社會的財富,而不會是那一紙文憑。
每個人都可以來考研,那怕只考一次。無論考上考不上,只要是認真對待,我保證,收穫一定比付出多。
幹了很多行,在社會上晃了一圈,現在來讀書。一想到又會回到久違的教室,有時興奮,有時恍惚。一直覺得就中國現在的教育體制和研究生培養模式,一個年輕人最有效率的人生道路是,讀一所好的大學,選一個好的專業,進一家好的單位。找一個好的愛人,組一個幸福的家庭。而且,讀書三年的機會成本也是很大的。看著同學朋友買車買房,自己還在教室寢室兩點一線,能不能耐住性子,克服浮躁,這是以後一直存在的問題。
當然,如同登山,大道上不會有奇異瑰麗的景色。就象去年的英語考題,終點又是新的起點。對我來說,人生就是體驗,豐富的體驗。我在想,或許我拿到碩士學位後,去開一家麵食連鎖店也不錯啊。
最後,要感謝和考研有關聯的一些人:01年底在荷花池邊竭力鼓動我考研的放兄,一個好的朋友真是可以幫你少走好多彎路;我的家人,他們永遠是我最不用擔心卻是最實在的後方;還有老王、秋平、冷老師、周老師,以及網上給過我支持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