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國家培養多年的幹部,因為缺乏自我約束,法律意識淡薄,虛榮心膨脹,在羨慕的眼光和喝彩聲中志得意滿,我漸漸失去了自我……隨著一陣刺耳的警笛聲,我告別了昔日的風光和鮮亮。二0一三年七月,如火的七月,成了我冰冷、漫長服刑生涯的開始。在與生命的錯誤博弈中,我典當了幸福,還有人生自由的資本。是「法」將我送到了這陌生曠涼的監獄,結束了我曾經美好的生活,成了我似錦前程的終點。
服刑、改造、罪犯……種種難以接受的詞彙壓得我無法呼吸,我不能面對這樣的現實。一道高牆如威嚴的法律,拉開了我與外界的距離,改變了我人生的格局。我將必須面對和接受法律的嚴懲,接受最嚴酷的磨練和最艱難的改造。身陷囹圄,身份地位的突然跌落,我惘惘然不可終日。凝重地仰望高牆,觸摸著冰冷的鐵窗,腳踩著陌生的地方,我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心灰意冷,萬念俱灰。每天我站在鐵窗前,空洞無神地看著窗外,整日以淚洗面,沉湎於悲傷、憂慮、焦躁之中日漸消沉不能自拔,根本無心改造……
為引導服刑人員正確面自己的罪錯,有效地消除她們的焦慮、悲觀情緒,尊重法律敬畏法紀,讓她們放下包袱,踢開影響改造的一個個障礙,積極投入服刑改造,監獄組織加強服刑人員學習了《刑罰》、《刑事訴訟法》、《監獄法》、《服刑人員行為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在監獄警官耐心不懈的努力和諄諄教誨下,我逐漸意識到了自己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根源,認識到自己法律意識缺乏,法制觀念淡薄,從而打消了以前認為自己犯罪是偶然,為自己的犯罪尋找理由開脫罪責的抵制心態。通過監獄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我已能正確地面對自己的犯罪事實,認清犯罪危害,真誠地認罪悔罪。監獄民警依法文明的言傳身教和我們在監獄的親身體驗,我消除了恐懼感。學習減刑、假釋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再結合授課與講座,讓我領會到監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精神內涵,看清了積極自覺改造的前途和希望,打消了悲觀絕望心理,更以悔罪、贖罪的心態積極投入改造,化對家人的牽掛和愧疚為積極改造的動力,用爭取減刑假釋的實際行動為家庭分憂、解愁。
黨的十八大以來,規劃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路線圖」。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和法制國家。敬畏法律,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把「敬畏法律」融入到我們的靈魂中,在法制的範圍內活動,遵守各項法制規章,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走上法制建設的良性軌道,才能保證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對於法紀,面對罪責,先賢早有訓言:「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意思是一個人不敬畏法紀,為人處事就會變得狂妄自大,無法無天,肆無忌憚,最終只能吞下自釀的苦酒;如奉承敬畏法紀之心,言談有規,踏實做人,從而在自身修養和生活中就會有所作為。身在高牆的我們今日之結果,根本癥結就是對法律缺乏敬畏,是對法的破壞。作為罪人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學法、守法、畏法,更應該從「敬畏監規紀律」開始,積極改造,在改造中塑身、贖罪。《壇經》有故事說:「時有風吹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風、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不敢為,不能為」。「不能」「不敢」源於法紀的懲治與機制的約束,而心中「不想」才是敬畏法紀,端正修為的根本。
通過監獄組織各種法律法規的學習,我有太多的感受和深刻的領悟,也痛恨自己曾經對法紀的無知。俗話說「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今天,我淪為階下之囚,溯本尋源,這樣的結果,絕非偶然。深挖根源,是浮華蒙蔽了雙眼,終於在欲望的泥潭裡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面對金錢的誘惑和受物慾橫流不良風氣的影響,喪失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滿足個人私慾,違背了道德和法紀,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禍難生於邪心,邪心有於縱慾。」要做到潔身自好,就應敬天道,畏人言,有守底線、持操行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握住欲望的「度」,才是人生成敗的關鍵!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段話:「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閒;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人之心氣,多欲則妥,寡慾則剛。」是啊,我深深感悟:昨天已經迷失,輝煌不再。今天,我當積極改造,以實際行動為自己曾經的迷失贖罪,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常言道:「樹有根,病有因」,索病因,才知良方,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就是犯罪的根因,不深挖犯罪根源,真心贖罪,改造的表面文章做得再多,到頭來因為病因未除,還會在原來的病根上長出新的犯罪萌芽來,我一定痛改前非之根,認罪悔罪,激起改惡從善之心,與昨天告別。
我堅信,從我做起,從全體服刑人員做起,從全民做起,在法制允許的框架內「自由行動」,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心悔過。把法制意識融入到每一個國民的靈魂,人人對法律心存敬畏之心,就能夠早日建成名副其實的法制社會。從終點到起點,從犯罪、悔罪到贖罪,是一段最孤獨的旅程,也是一段最痛苦的距離,改造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憑著對法紀的敬畏和腳踏實地積極改造的精神和贖罪的信心,在風雨磨礪中重塑做人的信仰,在歲月的熔爐裡,再造做人的模樣。從終點到起點,是一次艱難的歷程,從觸法到贖罪是浴火重生的蛻變,我希望這也可以是一次刻骨銘心的轉身,讓生命之旅重新起航,走向希望的殿堂!
終點是罪錯,起點是悔過。昨天已成終點,認罪悔罪贖罪將是今天新的開始。懺悔的含義在這裡我們將以積極改造的實際行動來用心解讀。約翰克裡斯朵夫說過:「我和過去的靈魂告別,我把它丟在後面,如同一具空殼。生命是死亡和新生的組合和延續,真誠懺悔、贖清罪責,從新上路!」。若說人生是條路,「法紀」阻止了我在錯誤的路上繼續行走,懺悔讓我們重新上路。路在這裡中斷了,也將在這裡延伸;夢在這裡折翅了,也在這裡放飛;思緒在這裡凝結了,也在這裡流淌……我願在此,在走錯的路上劃上一個句點,真誠懺悔,讓它作為告別舊我的標誌,又作明天重啟新程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