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搶跑」贏了起點輸了終點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暑假各地培訓機構的補習班生意毫不遜於酷暑的火熱,乃至許多人戲稱暑假為「第三學期」。在補習班鋪天蓋地的宣傳中,高中「命名」為衝刺大學的關鍵期,不可不補;初中是重要的過渡期,不能不重視;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題的「幼小銜接」班更是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補什麼?為什麼補?

從各幼小銜接班的學習內容來看,多是「拼音、識字、數學」,也有的開設英語、經典誦讀等,多是一年級即將要學的內容。

為什麼要把上學就可以學到的知識花錢提前學?許多家長的顧慮是,「孩子上一年級跟不上怎麼辦?」「大部分孩子都學了,老師就不會系統講了」「別的孩子都學了,我們不學成績肯定不如別人好」……

可是,大家忘了,我國小學教材是多少專家費了多少心血,在充分研究了各階段幼兒實際能力和水平,嚴格按照學生零起點水平編寫而成的,怎麼可能有孩子跟不上必須要到補習班「過一下爐」呢?

升入小學後,學校必須按照國家的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必須要嚴格執行教學進度,怎麼可能因為「有的學生學過」就省略教學內容?

然而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相信教材的適宜性、科學性,不相信孩子的適應力、學習力,用犧牲孩子興趣的方式來為攀比心理買單。這樣的買單真的物有所值嗎?

    補習的效果怎麼樣?

一年級開學要講的,孩子大部分都學會了,學校教師再講,孩子還要再聽,課堂上再好的學習內容、教學方法都猶如看過的電影、知道結果的比賽,趣味性與吸引力大打折扣。

而幼小銜接補習班為了所謂明顯的學習效果用兩個月的時間,濃縮了教育專家們設計的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的課程,孩子們本應從容品味的一場盛宴變成了一頓匆匆趕場的快餐,即便「飽了」,可是就餐者的品味、心情、興趣沒了,開學還要「再吃一遍」的情緒可想而知。拔苗助長逆自然的行為,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還有一種情況是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不像他們宣傳或者家長想像的那樣強,很不幸,孩子先入為主地接受了錯的知識和習慣,結果是南轅北轍的逆向而馳,升入小學後,就得為難小學教師與孩子一起推倒重建,孩子和老師的工作量都會成倍增加,而孩子的學習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補什麼才有營養?

「孩子」只是一個暫時的名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正在成長的社會人,而知識只是決定孩子人生成功與否的一個極小的方面。決定一個人終生成就的不是起點,更多的是轉折點或者終點。然而,孩子的情商、逆商、品格等這些生命中更為重要的關鍵詞往往被家長忽視。

每朵花都花期不同,我們不應該錯過孩子生命裡每一次花開的時機,我們應該了解6歲以下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

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這才是幼兒應補的「營養」。

假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接觸自然、感受社會的良好時機,也是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最佳時光。如果可以,請讓孩子獨立負責一項家務,如「取牛奶」「倒垃圾」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服務他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請讓孩子去農村感受一下他只在圖上認知的玉米、穀子,看一看蘋果樹和葡萄樹的培植,走一走田壟小路,試一試水利灌溉,引發幼兒探究的熱情和獲得的喜悅;如果可以,請帶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直面歷史,對話科技;如果可以,請帶孩子造訪遠方的風景,體驗不同的風俗人情。

在孩子成長的這一階段,最需要保護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最需要提升的是孩子的學習品質和自我管理能力,沒有這些,孩子贏了起點終究會輸了終點。

(作者系山東省濰坊市歌爾幼兒園園長)

《中國教育報》2016年08月28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不想輸在起點,就能贏在終點?
    我和妻子也常常會矛盾,是否應該讓他去參加一些興趣班,也好讓他不要「輸在起點」。「輸在起點」是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擔憂,也是很多興趣班用來打動父母的一句頗為實用的廣告詞。是的,誰願意自己的獨苗一起步就「輸在起點」啊?我一直堅信「讓他快樂就是給他幸福」,未投身興趣班熱潮,但我倒是有幸目睹了那些不想「輸在起點」的父母和孩子的艱辛。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教育能改變命運,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親拉吉吃盡了苦頭,他所追求的,僅僅是為了給女兒一個高起點的名校平臺。為此他不但要拼硬實力,還要兼顧軟實力。雖然故事發生在印度,但似乎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影片的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主角是孩子,但卻變成了家長之間的戰爭。《起跑線》對教育問題刻畫的很深入,而且很生動。
  • 你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輸在起點 贏在終點
    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 好心做壞事——讓孩子搶跑在起點,累倒在途中,輸在終點
    做父母也好,當老師也罷,我們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長和智力發展的規律,不要讓孩子搶跑在起點,累倒在途中,輸在終點。
  • 輸在起跑線上,如何才能贏在終點
    烏龜跑得很慢很慢,兔子跑得很快很快,兔子處在領先的位置,兔子驕傲自滿,於是在領先的情況下睡著了,醒過來的時候烏龜已經到達終點了。比賽是一個過程,輸在起跑線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輸,可怕的是驕傲自滿。還沒跑到終點,就自動放棄了。槍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衝出起點的時間必然不一樣。
  • 「超前教育」對孩子傷害最大: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
    當媽那些事兒「超前教育」對孩子傷害最大: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一轉眼,又到了9月開學季。這幾天,領著孩子,前來報導的爸爸媽媽們,聊天的話題始終離不開「教育」二字。 「一個暑假,我兒子又學奧數,又學書法,還學了繪畫。」
  • 【親子教育】你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輸在起點,卻贏在了終點!
    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 以色列教育「孩子輸在起點贏在終點」才是大贏家 與中國極致反差
    學生放學自行回家談到中國教育,歷年來經久不衰的金句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歷經數十載而不衰,這已然成為了中國教育家庭之根本,即使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人民的精神層次有所提升,家長的教育觀念也不斷升級,但是骨子裡依然流淌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金句血」,真的不要否認。
  • 君行天下 | 輸在起點,贏在終點: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在以色列這個略顯神秘、資源匱乏的中東國家,是如何做到2009年之前,一直是除美國之外在納斯達克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國家、平均每2000人中就有一人創業的呢?
  • 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真正的教育是贏在終點
    參天樹木其實也是慢慢長成的,何必次次堅持贏在第一,暫時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曾經的失敗、沒有贏在起跑線又如何,如今的馬雲不是贏在了終點嗎?很多的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他們沒有時間學習,包攬了本該孩子們承擔的家務,寵溺孩子,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非常滿足。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自私自利,沒有擔當、唯我獨尊的孩子。寧波一位14歲的男孩連砍自己六刀,刀刀見骨,只因爸爸讓他別玩遊戲,批評了幾句;一位13歲的男孩錘殺父母后逃離,只因問父母要錢而這一次父母沒給。
  • 真正的「贏在起跑線」,起點應定在「素質」上,而不是提前教育
    於是,凡是「搶跑」的孩子,入學後的第一考確實贏了,而那些沒「搶跑」的孩子必然會輸。家長在這個口號和配套行為下,以為真的是贏了個「滿面春風」。儘管體育競賽的贏點都在終點,但短跑項目中,起跑很重要,只要不違例。不過,大家也都認同,十幾年的基礎教育學習過程不是短跑,是一場人生的馬拉松。然而,馬拉松也有起跑線,也有起跑前的準備。我認為這個準備工作與跑賽過程一樣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一生。
  • 你的孩子贏在起點,也許會輸在終點,因為他不具備這一個素質
    ……身邊隨處可見焦慮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點,尤其是母親,尤其在聽說別人的孩子如何厲害時。你,是其中一個嗎?於是,一切提前!我姐姐的女兒小學三年級,英語水平已經比大多數同學強,我問我姐:「現在她都把四年級的學完了,那四年級的時候學什麼?」 「學五年級的。」 我追問:「那五年級呢?」
  • 這父親要「輸」在起點「贏」在終點!
    他說,我不想讓孩子少年老成,我想他輸在起點,贏在終點!"虎爸"羅格的"另類教育",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支持。據了解,羅格的本職工作就是戶外教練,兼皮划艇教練,從兒子從2歲開始,羅格就帶著孩子就做戶外運動。"我覺得運動很快樂啊,班上的同學都很羨慕我,因為只有我是每天都有爸爸陪著,一起運動一起玩。"
  • 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能贏在終點嗎?
    但是父母的高度卻決定著孩子的起點,這個高度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質上的。也就是拼爹,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去年,我國某小學更是把父母的體重列在招生條件範圍,我沒有認為不合理,我也堅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生的學校以後會越來越多。
  • 學生贏在了起跑線,可是輸在了終點,好的規劃不如教學生如何去做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而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前程的關鍵不是你如何去規劃,不是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而是讓學生贏在終點。讓學生贏在起跑線真的重要嗎?其實讓學生贏在起跑線上也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而這個贏在起跑線上不是說去上各種的補習班或者是讓學生上很多的興趣班。
  • 幼兒園「搶跑」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專家:未必!
    也有部分家長心存焦慮:一是擔心幼兒園不教授知識,孩子上了小學會跟不上學習節奏;二是很多孩子都在報外面的學前班或在機構上輔導班,幼兒園不教、自己也不報班,擔心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 現實生活中,學齡前孩子在知識存儲方面的差距很大。有的孩子已經會識字讀書了,有的孩子已經會英文聽說了,有的孩子卻大字不識。這種差距,等上了小學會不會越拉越大?
  • 以色列:輸在起點卻贏在終點之「神奇」的國民教育
    以色列的教育則是輸在起點,贏在終點。教育啟發和強化孩子的好奇心,養成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成年後進入高等教育的爆發力卻十足。故而,以色列的中學生基本沒有在奧數等國際大賽中取得過耀眼的名次,但卻在成年後擁有更強大的創造力,成為改變未來科技、藝術和文化的領導者。
  • 6000萬留守兒童與1.5萬小留學生:輸在起點,但可以贏在終點
    每個孩子的起點的確不同,熱愛我們的祖國,努力學習,只有國家強大了,才能將更多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分配給更多的孩子。2、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不管是小留學生還是留守兒童,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從小遠離父母學習和生活,不能每天吃到父母做的飯菜,不能在父母懷裡撒嬌。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李白快到終點了,結果卻被在起點的羋月……
    我們來看看羋月在和李白的比賽中是怎麼贏李白的吧!王者峽谷秋季運動會上,由於王者峽谷中大家都覺得自己是跑的最快的人,所以這個百米賽跑是最多英雄報名參加的項目,為了不造成大家的鬥毆,所以王者峽谷決定兩個人,兩個人分組進行測試,羋月就被安排和李白兩人在一組了!比賽開始前,羋月就偷偷的釋放了自己的技能痛苦衝擊,此時的李白完全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