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贏在起點,也許會輸在終點,因為他不具備這一個素質

2020-09-03 夏爾英語

「我家寶寶幼兒園有個小朋友,兩歲多,會認兩千多個漢字,還能寫毛筆字!」

「我同事的兒子才四歲,小提琴可以拉曲子了!」

「我家對門的小女孩,才比我兒子大一歲,一天到晚飈英語!」

……

身邊隨處可見焦慮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點,尤其是母親,尤其在聽說別人的孩子如何厲害時。你,是其中一個嗎?

於是,一切提前!我姐姐的女兒小學三年級,英語水平已經比大多數同學強,我問我姐:「現在她都把四年級的學完了,那四年級的時候學什麼?」 「學五年級的。」 我追問:「那五年級呢?」你猜對了,學六年級的!我笑了,問她:「你就不能讓孩子活在當下嗎?」 她嘆口氣:「你以為我不想啊?這就是條不歸路……」看似玩笑話,也道出了心聲。

可有多少人想過:為了贏在起點,孩子們付出了什麼?

沒有時間觀察螞蟻運米粒,沒有機會看蝴蝶採花粉,沒有功夫抬頭看雲朵變成什麼形狀,沒有精力觀察同一個星座今晚出現在哪裡……

我並不否認各種學習給孩子帶來的積極作用,但這類灌輸式的學習需要被平衡在一定範圍之內,不能佔據孩子學習的主體,否則,我們的孩子也許短時期內會掌握很多知識,長遠下來,卻沒有後勁。

孩子需要在自主觀察後去思考、試探、犯錯、再思考、成長……在此過程中體會學習成長的快樂,累積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自於生命的主動成長,其威力遠遠超過被灌輸知識後的成就感。只有在主動探索中獲得的快樂,才能帶來持久的動力,讓我們的孩子具備終身學習的內驅力——這樣的孩子成長起來,才會一直保持競爭力,不被社會淘汰。

再來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多學生怕寫作文,言之無物,空洞流俗。即便給他一個現成的素材,也沒有能力提煉出好的觀點。為什麼?因為這些孩子習慣了被灌輸——不論是知識還是技巧,他們不會主動探索和主動思考

而習慣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的孩子呢?他們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並從中發現可以升華的點,這些點都能成為寫作的素材和論點。於是他們的寫作成績往往比其他同學高出一個檔次,並且升上更高年級時,競爭力更明顯!

人的成長並不局限在學生時代,而是貫穿一生的。習慣主動探索和主動思考的人,日子會更加豐富多彩,對生活的觸覺也更敏銳,更容易體會到「幸福「,更熱愛生命。所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呈現生命成長最自然的狀態。贏在起點這件事,若過度為之,讓孩子輸在了終點,何必呢?

相關焦點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整部影片,以「為子女擇校」這樣一個極小的角度為切口,用輕鬆風趣的幽默方式,層層深入反映了當下印度社會種種社會現狀,呈現印度不公平的等級制度!教育能改變命運,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親拉吉吃盡了苦頭,他所追求的,僅僅是為了給女兒一個高起點的名校平臺。為此他不但要拼硬實力,還要兼顧軟實力。
  • 你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輸在起點 贏在終點
    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字,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以色列教育還著重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即知即行。
  • 不想輸在起點,就能贏在終點?
    兒子霖霖已經4歲多了,一直沒有參加任何的興趣班,有的只是在家裡憑自己的興趣去畫車和剪車,還有就是看《喜洋洋與灰太狼》,模仿他自己最喜歡的灰太狼。對於學習,他好像還是沒有多少的興趣。我和妻子也常常會矛盾,是否應該讓他去參加一些興趣班,也好讓他不要「輸在起點」。「輸在起點」是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擔憂,也是很多興趣班用來打動父母的一句頗為實用的廣告詞。
  • 暑假「搶跑」贏了起點輸了終點
    許多家長的顧慮是,「孩子上一年級跟不上怎麼辦?」「大部分孩子都學了,老師就不會系統講了」「別的孩子都學了,我們不學成績肯定不如別人好」……可是,大家忘了,我國小學教材是多少專家費了多少心血,在充分研究了各階段幼兒實際能力和水平,嚴格按照學生零起點水平編寫而成的,怎麼可能有孩子跟不上必須要到補習班「過一下爐」呢?
  • 【親子教育】你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輸在起點,卻贏在了終點!
    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Chutzpah這個字,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追求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勇於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以色列教育還著重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即知即行。
  • 君行天下 | 輸在起點,贏在終點: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知名哈佛大學快樂學教授班夏哈,在2012年製作「Israel Inside」中特別提到這個詞,是「不接受別人給你的答案,挑戰真理,直接,當別人都反對,你還是執意去做」,事實上以色列的教育就是希望教出追求真理的孩子。以色列教育還著重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即知即行。
  • 以色列教育「孩子輸在起點贏在終點」才是大贏家 與中國極致反差
    而以色列的教育全世界知名,他們的教育觀念恰恰與中國教育相反,以色列的教育可以說是看似輸在了起點,卻最後贏在了終點!以色列人民用其行動行為,讓僅僅800萬的人口在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其實中國也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但是,要麼是換了國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要麼就是如達賴這樣的,只有兩位是正常的,一個是文學獎得主莫言,一個是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中國家長和以色列家長與孩子的對話,情景,孩子放學回到家。中國家長:「今天學到了什麼啊,今天考了多少分」,你肯定不陌生。
  • 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真正的教育是贏在終點
    中國首富馬雲,三次參加高考,在第三次高考艱難過關進入大學;他和同學24人參加肯德基面試,卻只有他一人被淘汰。曾經的失敗、沒有贏在起跑線又如何,如今的馬雲不是贏在了終點嗎?很多的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他們沒有時間學習,包攬了本該孩子們承擔的家務,寵溺孩子,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非常滿足。這樣的教育培養了自私自利,沒有擔當、唯我獨尊的孩子。
  • 以色列:輸在起點卻贏在終點之「神奇」的國民教育
    所以夏伊·皮隆眼裡的好老師需要具備以下五項素質:第一,要愛學生,會傾聽學生的感受;第二,要給每個學生話語權,讓他們都可以開誠布公地發表看法;第三,堅信每個人都是天才,想方設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加以提升。如果老師眼裡沒有天才,只能說明他自己的能力不足;第四,老師必須是一個「關聯者」,知道如何連接創新和財富、過去和未來;第五,會講故事。
  • 每天不玩2小時不準做作業!這父親要「輸」在起點「贏」在終點!
    湖南長沙的羅格要求9歲兒子羅漢在暑期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並且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他說,我不想讓孩子少年老成,我想他輸在起點,贏在終點!"虎爸"羅格的"另類教育",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表示支持。
  • 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能贏在終點嗎?
    店鋪老闆的孩子尚沒有資格,那我們農民的孩子還有機會嗎?也許有,但風鳳毛麟角。當影片中的父母發現每所貴族學校為了防止「馬太效應」都會有25%的學位留給貧困孩子時,他們不惜住進貧民窟裝窮。最後以作假、欺騙的手段使女兒順利進入這所最好的私立小學,但同時也剝奪了真正貧窮男孩的入學資格。
  • 都說「贏在起跑線上」,「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卻說起點不決定終點
    9月1日,全國各地的學校陸續開學,作為家長都特別希望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要在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有些家長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做胎教,等孩子出生後,3個月大,就開始給孩子做早教。小學他在父親張方的輔導下,不斷地跳級,學業是直線上升,但是學識和心智跟不上,他只是成長了,而沒有長大。他逼父母給自己買房是應該的,畢業後找工作屢屢碰壁,年僅半百還沒一份正式工作,這就是現實版的傷仲永,倒在了中途。那麼他們真的是贏在了起跑線上了嗎?
  • 都說「贏在起跑線上」,「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卻說起點不決定終點
    9月1日,全國各地的學校陸續開學,作為家長都特別希望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要再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有些家長在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做胎教,等孩子出生後,3個月大,就開始給孩子做早教。每個人的人生起點不盡相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人生的最後結果就被出身定型。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存在窮富世襲,也不存在成敗罔替,有的只是「我奮鬥,我成功」的真理。我堅信,我們的命運由我們自己的行動決定,而絕對不是完全由我們的出身決定。
  • 輸在起跑線上,如何才能贏在終點
    龜兔賽跑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烏龜跑得很慢很慢,兔子跑得很快很快,兔子處在領先的位置,兔子驕傲自滿,於是在領先的情況下睡著了,醒過來的時候烏龜已經到達終點了。比賽是一個過程,輸在起跑線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輸,可怕的是驕傲自滿。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真正的「贏在起跑線」,起點應定在「素質」上,而不是提前教育
    於是,凡是「搶跑」的孩子,入學後的第一考確實贏了,而那些沒「搶跑」的孩子必然會輸。家長在這個口號和配套行為下,以為真的是贏了個「滿面春風」。時間過了沒多久,人們便發現這些「搶跑」的孩子在繼續學習中出問題了,是因為「早會」而導致不專注聽課的問題,這是危害學習品質的問題
  • 輸在起跑線不可怕,要贏在終點才精彩
    每個人都不想輸在起點,每個人都想一路順風,每個人都想一輩子風風光光,但現實,回到現實才會發現,很多人明顯輸在起跑線。你輸在起跑線了嗎?也許很多人習慣性得過且過,習慣性放棄對眼前拼搏就可以擁有的生活。誰都不想卑微地活著,誰都不想沒有錢,誰都不想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回。誰都不想過窮苦的日子,誰都想過著富足的生活,過神仙般的生活。但現實該搬磚還要搬磚,該996還要996,該背靠黃土還要背靠黃土。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教育的一個偽命題
    在家長眼中,孩子上了名小、名初、名高以及211和985院校就是起跑線上沒有輸的標誌!孩子品質修養、生活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贏在了起跑線了嗎?答案可想而知。中國的部分孩子可能贏在了起跑線,卻輸在了終點線。優秀的家長從孩子的「起跑線」開始就關注孩子的綜合發展,關注孩子的學業、品質以及生活能力的培養。教育是一輩子的系統工程。
  • 「父母上崗證」系列第三頁:性格之力,讓孩子贏在起點笑在終點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心希望他能擁有一個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卻不知道該如何幫他到達那個美好的彼岸。要為孩子在一個心儀的學校博得一席之地,父母不遺餘力,競爭的白熱化程度絲毫不亞於角鬥士的血腥。在中國應試教育的社會大環境中,許多家長忙著送孩子學鋼琴、學繪畫、學遊泳、學奧數,學外語,學各種技能,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在美國,競爭同樣激烈:2007年,教育連鎖機構「公文」公司在紐約市開設了一家針對嬰幼兒的「公文」連鎖店。
  • 6000萬留守兒童與1.5萬小留學生:輸在起點,但可以贏在終點
    此事一出,很多網友在網上留言:你當初送孩子出去時,怎麼不叫國家送去,現在想回來,怎麼就要包機接回來把這1.5萬小留學生接回來,我們幾億學生還要不要開學了多關心關心國內的國內6000萬留守兒童呢有句很現實的話:孩子,對不起,我抱起磚就抱不了你,抱了你就養不起你。不管是一出生就在羅馬的小留生學還是要努力二十年才能坐在一起喝咖啡的留守兒童,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覺得孩子在年幼時更需要父母的保護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不管將來是什麼國籍,不管生活在哪裡,我們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孩子,讓他們成為誠信、善良、不忘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