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那麼久步兵,換個口味來聊聊二戰德軍的自行車連編制和武器

2021-01-09 瘋狗的輕武

咱們聊二戰編制時大家總是非常關心這個部隊裡有多少武器裝備,機動載具或者說配了幾個電臺之類的,而自行車的編制似乎很少有人聊。其實自行車在二戰時的重要性比一戰更大,畢竟一戰是個蹲坑塹壕戰,而二戰講究的是高度機動化。但二戰時期除了美軍意外,其他國家的機械化能力都處於起步階段,而馬匹之類的畜力還得備著草料和獸醫,所以自行車就成了一種比較廉價且有效的步兵機動手段。

二戰德軍偵察營下轄有個自行車連,這篇就聊他們的編制。

咱們儘可能的用圖說話,一個自行車連的編制和步兵連差不多,下轄一個連部,三個排,一個迫擊炮火力班以及兩個後勤車隊。

其中連部包括

連長一名,連軍士一名,自行車傳令兵X3,摩託車傳令兵X3,汽車司機X1,醫療隊長X1,衛生員X4。總計14人,六支手槍,八支98K。

自行車排包括:

排部:排長X1(手槍),排自行車傳令兵X3(98K)

排下轄三個步兵班,每個班包括

班長X1(手槍)、班副X1(98K),一個四人制機槍組(一挺機槍、一支98K、三支手槍),一個七人制步兵組(98K)。

機槍就如上圖一樣平時掛在自行車橫梁上,其他步兵橫梁和車後凳上個一般都會掛上手榴彈箱或者彈鏈箱。

那麼算下來德軍一個步兵排就是13人步兵班X3+傳令兵X3+排長X1,總計43人,武裝為3支機槍(這個編制是1937年出現的,當時還是MG34)+33支98K+10支手槍

迫擊炮班包括:

一個騎摩託的班長(98K),三個3人制的5cm迫擊炮小隊(一支98K,兩支手槍),下邊六臺摩託和司機都是三蹦子摩託,下圖這種,用來帶那三個迫擊炮小組。

算下來迫擊炮班總共16人,其中3門5cm輕迫+10支98K+6支手槍

彈藥補給車隊的三個士官分別是隊長(手槍)、軍械士(手槍)、後勤負責(98K),下轄:

助理軍械士X2(手槍),司機X5(98K),三蹦子司機X1(98K),修車的X3(98K),秘書X1(98K),廚子X2(98K)

上邊五臺車中三臺是彈藥車,每臺負責一個自行車步兵排,一臺餐車,一臺多功能車。另外在每臺彈藥車上都有三挺機槍備用。這麼盤下來的話補給車隊總共17人,13支98K、4支手槍、9挺機槍。

物資車隊比較簡單,連個士官都沒有,一群吃瓜大頭兵。其中騎摩託那個是統計文員兼領隊,另外三個分別是卡車司機、裁縫、補鞋匠,全員98K。

唯一的卡車上運的都是一些吃瓜大頭兵們的隨身行李。畢竟這個自行車連率屬於比較講究機動的偵查營,所以不用吃瓜步兵自己扛行李。

那麼總計下來

一個德軍自行車營涵:4名軍官,24名士官,152名士兵;134支98K,46支手槍,18支輕機槍,3門輕型迫擊炮;汽車7輛,摩託車7輛,三蹦子7輛,自行車138輛。

相關焦點

  • 突擊武器還是自衛武器?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但二戰時期則變成了衝鋒鎗較量的主戰場,不管是在史達林格勒的巷戰還是半履帶裝甲車上,衝鋒鎗都成了不可獲取的武器。但各個國家之間對衝鋒鎗的應用理解也有差別,所以狗子這篇特別和大家聊聊這個。
  • 防守與反擊,詳解二戰德軍步兵師的彈性防禦戰術
    導語:二戰德軍的彈性防禦戰術是從一戰時期的彈性防禦戰術發展來的,但是不論彈性防禦戰術如何發展其核心始終是梯次縱深防禦,二戰彈性防禦戰術與一戰的區別就是防禦縱深被加深了,而且融入了很多新型武器裝備,這導致在防禦細節上有了一系列的變化。
  • 志願軍和德軍戰鬥力誰更強?英國上將一句話道出真相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席捲大半個歐洲,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除了當時世界一流水準的武器裝備外,還使用了領先世界的「閃電戰」,僅僅一個多月就將號稱世界最強的法國陸軍滅掉了。在蘇德戰爭中,數量處於劣勢的德軍只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打到莫斯科城下。
  • 二戰德軍為何戰力強悍?一個步兵師的火力配置如何?
    那麼,此時一個德國師有多少兵力呢?因為很多師損失慘重,所以實際兵力和編制相差較大。第320步兵師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有較大損失但不算致命,留存實力屬於不弱不強的程度,所以具有一定代表性。 團火力主要是步兵炮。按標準編制,一個團有8門步兵炮。但因為損失較大,一個師(3個步兵團)通常只有10-20門左右步炮。
  • 二戰:英國步兵武器裝備大盤點
    關於二戰步兵槍械武器盤點,之前咱們盤過日本步兵裝備,美國步兵裝備,德國步兵裝備,蘇聯步兵裝備,今天咱們來盤一下昔日的英國步兵裝備,沒有看過前幾期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現階段主要盤的是二戰步兵武器裝備,後續盤一下現代戰爭電影使用的武器裝備及性能!希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不容錯過!
  • 一整個排的波波沙你慌不慌,二戰蘇聯衝鋒鎗排編制
    昨天我在寫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一文時(然而沒啥閱讀量),有小夥伴想讓我說一下衝蘇軍整個衝鋒鎗排的編制,所以這篇和大家聊聊這。首先,衝鋒鎗排率屬於蘇軍常規步兵連。而在二戰中前期,蘇軍的步兵連還是中規中矩的三步兵排+一重機槍排+一迫擊炮排。但隨著戰爭的推進,戰時工業的加持,從1943年起,不少步兵連裡頭開始出現衝鋒鎗排。到1944年2月,蘇軍則正式將衝鋒鎗排入編。早先的三步槍排變成了兩步槍+一衝鋒槍排。
  • 編制與武器,二戰美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班排火力對比
    二戰時候馬潤和陸軍主要負責的戰區不大一樣,陸軍們在北非吃完砂子之後就跑去歐洲了,拿著巧克力和可口可樂這種硬通貨在法國、荷蘭、義大利玩的不亦樂乎。但苦逼的馬潤們即便是拿著巧克力和可口可樂也只能在鹹濕的太平洋島嶼叢林中一邊摳螞蟥一邊罵娘。
  • 二戰時步兵如何反坦克?英國只用管子和彈簧,虎式坦克都能打爆
    二戰時,步兵對付坦克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各種口徑反坦克平射炮,不過這種武器屬於重裝備一般是營團一級才有,數量極其有限不說,也很難跟上步兵的進攻速度,根本滿足不了戰場上的需求。步兵們大部分時候,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反坦克武器作戰。
  • 二戰時,日本人是如何評價德軍的?日本武官:嬌生慣養,沒有士氣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同樣都是二戰戰敗國,並且作為二戰中最強的兩支軍隊,日軍卻總是嘲諷德軍,但稍微懂一點軍事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在戰鬥中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不足。
  • 二戰德軍緩解壓力的最好武器,琳琅滿目的酒類,讓對手都無比羨慕
    除了可以舒緩精神、提振士氣以外,緊急情況下,酒精飲品還可以充當消毒用品和投擲武器,可以說是一物多用的最好代表。二戰期間,能將酒精飲品玩出花樣的,除了無畏的蘇聯人外,鐵血的德軍士兵也是不逞多讓。而這些酒精飲品,無論是質量還是種類都是可圈可點的。
  • 神槍波波沙,連志願軍都賦歌稱讚,不愧二戰名槍
    PPSh41式7.62mm衝鋒鎗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衝鋒鎗 又名:人民衝鋒鎗、人民轉輪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PPD系列衝鋒鎗。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託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直到40年代末,共生產了600多萬支。
  • 二戰德軍裝甲部隊大出風頭,騎兵部隊卻鮮為人知,百萬軍馬維持千裡...
    二戰中,德國最高指揮部分配給每個師一個滿編的成建制的偵察營,而該偵察營使用的就是軍馬和少量的自行車。 1943年4月,德軍正式組建新兵種「裝甲部隊」(包括坦克和反坦克、重型突擊炮、裝甲偵察、裝甲步兵和摩託化步兵部隊)。原來的騎兵逐漸被吸收到其他步兵單位,或被改造成輕型的半機械化部隊,但昔日的老兵們仍然習慣穿著傳統的鑲金邊騎兵服,軍官們仍然自豪地把自己稱為騎兵。
  • 德軍和志願軍誰戰鬥效率更高?用數據告訴你 志願軍超越德軍!
    德軍在二戰的彈藥消耗大約是37-800毫米火炮炮彈為2.4億發,而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所有炮彈消耗量為1600多萬發,相比較要少了很多。但是誰的殺傷效果更好呢?我們就以對美軍的殺傷為例子,德軍的壓制炮兵發射炮彈為1.8億發,其中1.16億發為105毫米榴彈炮炮彈,這也是德國陸軍的骨幹火力,日本陸軍的骨幹火力是75毫米山野炮。而志願軍的壓制炮兵也就是75毫米山野炮,105毫米,122毫米,一直到152毫米榴彈炮和火箭炮炮彈發射數量為280萬發,相比較就更少了。德軍在4年的蘇德戰爭當中,消耗掉了絕大部分炮彈。
  • 皮薄餡大,卻無堅不摧——二戰德軍「犀牛」坦克殲擊車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二戰德軍的「埃米爾」重型坦克殲擊車以及「大麥克斯」重型坦克殲擊車。在評論區有讀者朋友問穿甲哥,既然寫了「埃米爾」和「大麥克斯」,不妨也介紹一下同為「敞篷」坦殲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穿甲哥的這篇文章,咱就來聊聊這隻皮薄餡大的「犀牛」。註:上面的藍字部分是上兩篇文章的連結,有興趣的讀者老爺可以直接點開閱讀。
  • 二戰德軍垂死掙扎,掌握「穿越」神器,只因速度太慢錯失良機
    無人機獨到的特點讓其成為現代戰爭中最為奪目的新星,無人機廣泛應用也是今年來才發生。在此之前,無人機極少在戰場中露面,尤其是地面無人機相比較無人飛行器顯得更加神秘。殊不知,二戰時期德國就曾大批量裝備過一款遙控操控的「袖珍」坦克,堪稱無人機鼻祖。
  • 老照片:二戰中真實的德軍,一路瘋狂入侵,像極了來自地獄的惡魔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時期德軍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41年,在巴爾幹半島戰場上的德軍通訊部隊,德軍通訊部隊在二戰中表現極其出色,但相比當時的英美,德軍在通訊戰中處於下風。
  •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基層指揮官 ASL高級步兵班長帶你入門
    給新手玩家提供一個更為平滑和簡單的入門機會。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就是該系列的第一作ASL sk1,sk1僅僅包含了步兵和支援武器(輕重機槍、噴火器、炸藥包),規則也被簡化濃縮到了16頁,可以說給了很多新手觸摸ASL大門的機會。這裡要特別感謝香港的兵棋前輩翻譯了SK1的中文規則,給中國玩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戰場下的一滴汗能換來戰場上的一滴血,二戰前德軍辛酸的重整史
    二戰時的德軍已經成為了傳奇,他們的堅韌不拔,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感染了幾代人。而這也幾乎是大部分德軍吧吧友進入德軍吧的原因。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一戰結束到二戰開始這段約20年的時間裡,到底是如何忍辱負重,把一支規模遠小於各世界大國的德軍,打造成一支遠近聞名,可以橫掃歐洲大陸的強軍,這個帖子,就是要把這一段德軍的重整史講述出來。1918年11月11日,這個本應平平常常的日子,成為了全世界的紀念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代表著無數的青年終於不用為這場血腥的戰爭付出生命的代價。
  • 一支日本人組成的美軍步兵營 耐人尋味的座右銘:勿忘珍珠港!
    時隔半個多世紀前的二戰,我們把目光引向一支與眾不同的部隊:第100營日裔美國人部隊。這個步兵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作為一支二戰中一支鮮為人知的日裔美軍,是二戰中美國陸軍最早的全部由美籍日裔官兵編成的部隊,是二戰中美軍傷亡率最高的步兵營,也是美國陸軍歷史上獲得榮譽最多的部隊之一。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研製的StG44突擊步槍,是槍械王國的一次革命,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自動步槍,首開了突擊步槍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