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看劉震雲的小說,又溫故了曾經大火的電影《甲方乙方》。猶記得電影裡的一位主人公在被困在山溝溝後,吵著鬧著要抱著龍蝦睡的情景。每當看到這裡,小嘮就在想,這編劇絕對是個吃貨。
果不其然。2017年7月1日,在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2017屆畢業典禮上,劉震雲作為北大校友上臺致辭。上臺伊始,就提到了北大食堂的飯菜。
他說:「我最愛吃的菜是鍋塌豆腐,不是肉菜,但是豆腐被炸過,油水比較大,拌米飯!人生不過如此,夫復何求!」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道鍋塌豆腐,讓劉震雲掛念了半輩子。
經典傳統魯菜——鍋塌豆腐
這鍋塌豆腐實際上是一道經典傳統魯菜,最早的出處就是泉城濟南。後來到清乾隆年間,這道菜又榮升為宮廷菜。在紫禁城的影響下,又傳遍了天津、北京、上海,成功霸佔了各地食客的味蕾。
泉城濟南是個理想地。就像老舍先生在《濟南的冬天》裡寫的那樣: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溫文爾雅,亦動亦靜,有這樣的文化作底蘊,就不難想像,為什麼鍋塌豆腐這道菜會在濟南出現,並由此名揚四海。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鍋塌豆腐這麼有名,它到底為什麼叫鍋塌呢?難道是因為太好吃,即便是鍋塌了也要做?
實際上,鍋塌是魯菜獨有的一種烹調方法,就是將食材裹上澱粉、雞蛋液之後,在油鍋裡香煎,起鍋後再倒上調料。經過先煎後燉,湯汁都被緊緊地鎖進食材裡,吃起來多汁且飽。
此時,腦海中就會想起汪曾祺所說的那句話:此時豆腐雖仍是豆腐,但已經別有滋味!
鍋塌豆腐這樣做
做鍋塌豆腐這道菜一定要用北豆腐,就是咱們日常說的老豆腐。因為只有用老豆腐,才能在經歷了油煎、湯燉之後,外觀不變形、不破損,吃起來還有一點筋道。
【所有食材】
老豆腐500克澱粉適量蔥姜蒜適量生抽、老抽、蠔油、魚露、白砂糖各一勺雞蛋2個食用鹽5克清水適量【製作步驟】
1、將買回來的老豆腐切厚片,均勻撒一點食用鹽,析出水分,再均勻撒上澱粉,讓每一片老豆腐都均勻裹上外衣。
注意:①千萬別忘記,老豆腐即便是再老,它也是豆腐。因此在切片時,別切的太薄,容易破損。大小就像撲克牌就成,比較好操作。
②如果嫌撒澱粉太麻煩,可以把每一片豆腐都放到盛有澱粉的平底容器裡,讓它們在澱粉的世界裡,自由翻滾。
2、將2個雞蛋打成散蛋液,把裹著澱粉的豆腐片放到碗裡,均勻地裹上雞蛋液。
注意:經過試驗,一斤豆腐用兩個雞蛋的雞蛋液是足夠的,如果稍微有一點剩餘,完全可以在煎完豆腐後,再將不用的雞蛋液倒進油鍋裡,做個香噴噴的煎雞蛋。
3、在平底鍋裡倒上食用油,待油溫加熱至7成後,將豆腐片依次放到平底鍋裡,煎至兩面金黃。
注意:這一步小嘮真心建議用平底鍋,這樣每一片都會兼顧到。如果用家裡炒菜用的鍋,還需要用鏟子不斷地撥動,有點費勁。用平底鍋就非常省事,坐等翻面即可。
4、豆腐煎好後,出鍋。鍋裡的油不用倒,撒上切好的蔥姜蒜,再倒上生抽、老抽、蠔油、魚露、白砂糖和適量清水,調成醬汁。
注意:有的配方說在這一步要加食用鹽,但是小嘮覺得沒有必要。因為之前在裹澱粉時已經有了一點點鹽,且這些調味料裡都有鹽分,根本不用再增加食用鹽的用量。
5、醬汁在鍋裡調好後,將之前的豆腐放到鍋裡,略微燜燒一會就可以出鍋了。
注意:這一步的時間不用太長,因為醬汁的量很少,在鍋裡燜時間長了,就會把湯汁全部熬幹,失去了湯汁的味道。
小嘮說
這道菜吃的就是吸飽了湯汁的豆腐,所以無論是配米飯,還是配饅頭,都可以。好啦,咱們總結一下,做這道經典傳統魯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切片時,別切的太薄,容易破損。大小就像撲克牌就成,比較好操作。
第二、一斤豆腐用兩個雞蛋的雞蛋液是足夠的,如果稍微有一點剩餘,可以做成煎雞蛋。
第三、真心建議用平底鍋煎豆腐,省時又省力。
好啦,這就是今天咱們要做的鍋塌豆腐,要不要試著做一下呢?
我是小嘮,所有圖文均為小嘮原創製作。想看視頻步驟的盆友,也可以點擊嘮點美食帳號發布的原創小視頻喲,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