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兒科醫院外科統計我國每年有20萬兒童因為意外傷害死亡,佔兒童死亡數量的1/3。其中,溺水、火災、交通、墜樓等原因造成兒童傷害事故急劇上升。看到這些數據,我相信只要是父母都會感到無比擔憂。為了讓孩子的安全,所以我們每一位家長都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意外傷害的預防,那麼我們家長該如何引導我們的孩子去預防一些意外的傷害乃?今天我就分享一些我的育兒意外傷害的常識,希望對家長們在孩子的意外傷害的預防上有所成果。
守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天生是生心活潑可愛,滿腦子都是充滿著好奇心,喜歡東看看,西摸摸,所以孩子就會被意外的傷害而受傷,因為孩子不像大人有自控力,也沒有對出現的意外情況而有應變能力。因而發生的意外傷害的概率往往比較高。下面我舉幾個比較發生頻繁的意外傷害,讓我們預防為先,保障好孩子的安全。
跌傷的處理
一 跌破傷
孩子意外傷害多的就是跌磕破傷,常發生在孩子上下樓梯、遊樂園的滑滑梯、走路時的奔跑跌傷、有些家長會給孩子購買一些鍛鍊身體的器械,如 滑板、輪滑等意外發生的跌傷,輕者磕破點皮,但是如果不小心旁邊有障礙物或是石塊的時候就不是磕破點皮那麼輕了,而會骨折、顱腦傷、脊椎傷的嚴重意外傷害的問題。
一 跌破傷的預防
要告訴孩子上下樓梯不要奔跑,要靠樓梯的扶手左上右下,要牽好大人的手,在遊樂場所玩滑滑梯時,要文明遊玩,要告訴孩子準守次序,一一排隊,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這些鍛鍊身體器械的時候不要忘記給孩子購買一頂安全帽和安全護套,還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在規定的區域玩耍,不要隨意去一些危險的地方。
安全帽孩子更安全
交通傷害
在帶孩子出遊的時候,孩子由於自身的一些原因會對道路情況的分辨力較弱,孩子的天性又天生好動,家長帶孩子出行時,如果不看顧好孩子,甚至放任孩子在道路上跑動,就很可能發生危險。還有有的因為斑馬線離我們去的目的地太遠,家長為了省事而所以,就有些家長會走沒有斑馬線而是準備橫穿,結果孩子突然掙脫大人的手向前跑去,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交通傷害是每一個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
預防交通傷害
家長要擔好監護人責任。兒童評估風險的能力有限,因此家長應該時刻監督兒童的交通行為,例如過馬路時牽著孩子、 不要讓孩子在道路上玩耍。要為兒童穿戴反光背心、在衣服或背包等物品上使用反光條等辦法提升兒童被人看到的機率。被看見是安全的第一步。做為家長,還要注意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典範;家長在參與交通時表現出的安全習慣,很可能被孩子學習沿用。
讓交通事故停止讓孩子安全
孩子異物咔喉傷害
通常情況下,容易被孩子吞咽的異物主要包括食物、藥物、玩具和雜物四大類。
危險異物1:食物。花生、瓜子等堅果食品,軟糖、硬糖、口香糖、果凍等零食,小顆粒狀及紅棗等帶果核的水果,雞蛋、帶刺的魚、湯圓、麵條等食品。
危險異物2:藥物。放置在孩子觸手可及範圍內的各類藥物。
危險異物3:玩具。帶有細小零件或體積較小的玩具。
危險異物4:雜物。硬幣、紐扣、電池、螺絲等雜物。
預防孩子異物咔喉的傷害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妥善放置容易導致孩子吞咽的雜物,以免孩子不慎誤食;另外,對於可能導致孩子窒息的食品,最好不要給孩子餵食或進行處理後再餵食,以防孩子食用後發生危險。一旦孩子吞入異物,出現劇烈咳嗽、哭鬧不安、唾液增多、吞咽困難、拒絕吃飯等情況,家長要及時進行施救。家長要學會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下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方法。
1、立刻讓孩子站立,大人站在孩子後方,將孩子從後面環腰抱住
2、大人一隻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孩子胸廓下往上的腹部,另一隻手抱拳覆蓋
3、讓孩子身體保持微微前傾,大人採取抱拳衝擊的方式,向上向內衝擊孩子的腹部,每次衝擊維持1秒,呈爆發性衝擊力。
家長要教孩子學會一些急救常識
本次孩子意外傷害的預防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