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我在學習在家如何能做出可口蓬鬆的饅頭,自己其實會做的,但關鍵是怎麼做出讓自己滿意的饅頭呢?於是小編自己沒事查閱資料,然後有機會就出去吃饅頭,俗話說得好,吃多了,自己也能知道味道對是錯,沒錯,小編自己的俗語,後來有緣遇見一位有76歲的老爺爺,閒聊之下,他竟然是為有著52年廚齡的老師傅,而且正是我最近苦苦學習的面點大師,我就虛心求教,我總結出精華,就是加點澄面和酵母,然後白饅頭,就會顏色雪白、手感鬆軟。聽說每個地方做的方法都不一樣,在次問下大家你們都是怎麼做的饅頭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夥伴們快來試試吧,記得轉發評論收藏!52年面點大師:5分鐘學會廣式白饅頭,加點「它」,特別蓬鬆綿軟。
廣式白饅頭
By M.s半糖
配料:
低筋麵粉 250克、澄粉 25克、白糖 40克、水 135克、酵母(幹) 3克、泡打粉 2克、精鹽 2克
烹飪步驟:
1.將所有材料混合攪拌成絮狀。
2.揉成一個略粗糙的麵團,靜置5分鐘。
3.再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
4.蓋上溼布發酵至兩倍大。
5.矽膠板上撒上少許麵粉,將麵團擀開。
6.捲起來。
7.切成你個人喜歡的饅頭大小。
8.搓一下整下型,墊上油紙。
9.上屜鬆弛15分鐘。
10.小火煮開轉中火蒸12分鐘。蒸好後燜5分鐘。
烹飪小貼士:
1、饅頭是我國的傳統麵食,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為半球形或長條。我國人民食用饅頭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在江南地區,一般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饅頭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饅頭叫白饅頭。味道可口鬆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饅頭的種類很多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等,叫法也不盡相同,如蒸餅、炊餅、餑餑、饃饃、大饃等等。2、饅頭有利於保護胃腸道,胃酸過多、脹肚、消化不良而致腹瀉的人吃烤饅頭,會感到舒服並減輕症狀。
請問你學會這道白饅頭了嗎?
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