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下稱《方案》),全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而且高中學生完成總學分達到144分才能畢業。新的課程方案是怎樣的?學分制具體怎麼安排?一起來了解下。
《方案》指出,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課程是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每個學生必須全部修習的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是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需要設置;選修課程是由學校根據學生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學生自主選擇修習的。《方案》提出,學生三年中獲得88個必修學分,在選擇性必修課程中獲得不少於42學分,在選修課程(含各科目選修模塊和專題教育)中獲得不少於14學分,總學分達到144分方可畢業。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的課程實施方案十分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致力於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結合興趣愛好,選修更多課程,獲得更多學分。其中:綜合實踐活動共8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研究性學習6學分;勞動共6學分,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其餘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校本課程不少於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設計的學科拓展、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於8學分。(轉載韶關日報 楊純 盧升)
【來源:韶關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