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0萬用戶0推廣,美篇如何將價值窪地轉化為增長主力?

2020-12-15 騰訊網

日前,「經緯系公司」長圖文創作閱讀社區美篇宣布完成B輪過億融資,經緯中國繼續加碼,本輪的其他投資方包括芒果文創和真格基金。本輪融資完成後,美篇投後估值達10億元,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深耕內容閱讀社區,優化智能推薦的精準性及引進和挖掘更多優質內容;探索視頻領域的工具打造和內容引進;開展總額數千萬元的創作者激勵計劃;發力品牌宣傳和市場營銷。

美篇上線於2015年,是一款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圖文創作社交類產品。美篇解決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一次只能發9張圖,不能深度表達內容的用戶痛點,讓用戶可以在數分鐘內創作出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一鍵分享到社交平臺;同時支持內容的二次修改和文章的二次轉發傳播,讓每一個用戶都變成了「自媒體」。

繼去年的投資之後,經緯中國又選擇在本輪加碼。作為目前持股比例最高的外部投資人,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東表示:「美篇通過便捷的工具沉澱優質UGC內容,在零推廣的情況下累積了海量用戶群體,不止滿足了成熟群體的娛樂需求,也為一代人提供了一個精神家園。隨著優質內容進一步分發和關係鏈的沉澱,產品有望成為成熟群體的娛樂社交的入口。作為一個相對早期的產品,美篇強勁的變現也印證了用戶人群的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活躍度。我們看好美篇未來為更多的用戶記錄美好,分享感動。」

從2010年起,社交 / 垂直社區就一直是經緯中國關注的重要領域,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每個子人群都有巨大的用戶基礎,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垂直社區產品的機會越來越多。在垂直社區領域, 經緯早年布局了寶寶樹、美柚、愛豆等項目,近年來也新布局了微光(實時視頻社交)、戲精大偵探(推理遊戲社區)、小甜餅(女性內容社區)、uki(00後社交)等新興社區,我們持續在該領域積極布局。

以美篇為例,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尤其是微信作為超級應用的人群滲透使得我們關注中老年市場。中老年人群對於產品設計簡單易用的要求高,但粘性高且主動分享意識強。美篇之前,市面上很少有獨立為中老年人服務的產品。我們認為美篇藉助於高粘性的社區有望成為服務於中老年人群的入口級產品。

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今天的社交平臺網際網路,流量遷移本身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就意味著最先尋找到價值窪地的人,才有機會成為新流量生態中的佼佼者,並藉以建立自己的模式。

美篇即是圍繞30歲以上成熟群體「記錄、表達與交流」這一訴求迅速發展的產品。在三年的時間內,公司沒有使用任何推廣,已吸引全網超過7700萬(其中小程序4000 萬用戶,App激活用戶3700萬)用戶使用,App月活達600萬,用戶日均停留時長在20分鐘左右。目前美篇的用戶已累計發布1.2億篇文章和27億張圖片,歷史累計瀏覽量達180億次。這個數據增長和新族群用戶洞察的背後,我們認為很有意思,也借著這次融資的機會與CEO湯祺聊了聊。以下,Enjoy:

最開始是怎麼想做美篇這件事情的?又是怎麼樣尋找到第一波用戶?

湯祺:這個事其實挺有趣。我一直想創業,也尋找和嘗試過很多方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我事後總結髮現原因可能是,我是程式設計師出身,有能力把一個產品做好,但是沒有能力把它推廣出去。

真正開始思考做美篇的契機是——我的父親。他是深度攝影愛好者,每天扛著長槍短炮出去拍,每次拍完都有幾十張上百張照片。這時候問題來了,他想要分享,渴望表達,但要發微信朋友圈就只能九張圖配一段話——100多張圖都想分享覺得很難取捨,都發朋友圈又會惹人煩;然後很多細節都沒法表達——「怎麼樣拍出來的,怎麼構圖,我用了多長時間,拍攝背後有多少細節」……這些都沒辦法展示。

這對我的父親,是一個天然跨不過去的矛盾。他問我,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產品可以搞定這個事?我當時已知的唯一產品就是微信公眾號。但是實際上公眾號又不是針對我父親這樣的人群,公眾號更多是針對專業人群,我要運營我的粉絲,我帶有商業目的等等。我父親僅僅是為了寫一篇文章發到朋友圈去表達,公眾號太重了,對他來說也很難。

所以我說應該有一款這樣的產品,能夠幫他解決這個訴求。當時市面上完全沒有類似的產品,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個好機會。我前面說到過,我之前創業遇到的問題是我不擅長於推廣,但美篇的這個方向是:一旦用戶認可這個產品,我就不需要推廣了,因為他寫完文章以後,一定會分享給別人看,發到微信,發到QQ,發到微博……

作為一個早期創業者,我沒有獲取流量的能力,不可能自己花錢去買,也沒有別人送我,只能自己想辦法讓用戶幫我帶流量。別人瀏覽這些美篇用戶文章的時候,就形成了自然的傳播和增量。看見的人,有可能對這個產品產生好奇,進而產生自己去試用的這樣一個心理訴求,那麼他就會去下載我們的產品去體驗。

我們起步的時候,是通過親朋好友轉發了產品介紹H5,獲取了第一波種子用戶,之後一直靠用戶口碑傳播來增長,在沒有做任何付費推廣的情況下,目前每天自然新增用戶可以達到6萬。

△美篇App界面

目前美篇是在做一件怎樣的事情?

湯祺:我們現在其實是三個方向的結合,工具+閱讀+社區,三合一的一個產品形態。

工具目前是最核心的一塊業務,我們幫助用戶來創造內容。美篇跟其他所有內容產品最大的區別,其實是給了用戶一個深度表達自我的渠道。這些用戶原本在微信或者微博上面只能發隻言片語,但是如果他想發一個很完整的心路歷程、一篇遊記,或者一篇產品介紹這些深度的內容,他沒有渠道去表達。

我們給用戶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渠道,同時幫助這些有傳播力和有創造能力的用戶,廣泛傳播他們內容的一個機會。朋友圈你發了九張圖,別人想轉發轉發不了,美篇把內容做成H5的形態,是可以去二次轉發的。

我們的用戶中有很多,因為文章「一不小心」成了爆款,整個生活都有了很大改變。這個也是我們工具屬性最核心的——幫助用戶進行深度的自我表達。我可以舉三個例子:

有一個90後小提琴手,在電影《芳華》裡飾演一位戲份不是很多的小提琴手。她也是我們的用戶,在美篇上寫了一篇文章,介紹了與馮小剛導演的互動、幕後花絮等等。這篇文章最初她是發到朋友圈,然後因為二次傳播,閱讀數據當天就到了50萬。這個文章讓她一下子就火了,很多媒體去採訪她,然後她的小提琴工作室也因此成名。

另外一位用戶是一位中年女性,兒子在兩年前去世了。她一直很悲傷,她通過在美篇上寫自己與兒子的對話去寄託自己的哀思。這些文章打動了很多用戶,被感動的用戶主動去鼓勵她開解她,她自己也在這種深度表達和互動中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與寄託。

還有一位用戶是一位70歲的老奶奶,她很熱愛生活——雖患病,卻帶著藥和自己的丈夫環遊世界去了。每到一個地方,她會寫一篇遊記,最後成了一個系列:《趁此生未老,與你一起浪跡天涯》。很多美篇的用戶,首先就被他們刺激到了:你年齡這麼大了,都去環遊世界,那趕快我也出去吧。這些閱讀者的點讚和評論,反過來又讓奶奶非常高興。

△美篇用戶作品

美篇的典型用戶畫像是什麼樣子?

湯祺:我們現在用戶的構成是30歲以上用戶大概佔到80%,男女用戶比例各佔一半;城市分布上,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為57%;最有特色的是我們的用戶普遍受教育水平較高,大專以上學歷用戶佔比約為40%;職業方面,包括學校、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等。以上的用戶畫像決定了這個群體有較好的文化審美水平,同時樂於也擅於自我表達。

某種意義上,他們自己形成了一種「亞文化」,跟現在的年輕社區有非常明顯的區隔,他們普遍非常正能量,喜歡相互鼓勵。我們的評論區經常能看到用戶用寫詩去評論別人的文章,帶有「成熟文青」的色彩。

從工具這個核心屬性,我們很自然地延伸去做閱讀。我們每天產生20萬篇的新文章,沉澱了大量優質的內容可以推薦給用戶。基於此,因為大家層次和價值觀接近,用戶之間有非常好的共鳴與互動,這樣我們可以去做以閱讀為驅動的社區性產品,我們也在今年上線了「圈子」功能。

美篇沒有做過任何推廣,在三年做到了7700萬用戶。事後去看,覺得做對了什麼?

湯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找到新人群和他們的核心需求。用戶需要深度表達的訴求,永遠是存在的,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了。只要寫,你就一定希望更多人看,會千方百計地把你的內容往外去分享——這是我們產品形態決定的一個事實。

我們的傳播是跟用戶綁定在一起的,每一個用戶都是我們的義務推廣員,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的用戶,他們很長一段時間是被主流網際網路忽略的一個人群,他們參與不進去,又需要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尋求一個完整表達自我的機會。所以我覺得新人群的抓手,是我們產品能夠快速實現用戶規模化的核心。

他們的喜好也是非常自成一體的,很正能量也需要正能量的人群;他們的話語體系也是自成一體的,跟年輕人是區隔開的,所以他們就延伸到了我們產品的第二屬性,為什麼我們會從工具去切閱讀和社區。

社區的形成要給予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基於此用戶才可以更好地去互動和交流。另外,這也彌補了他們社交上的空虛感——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他可能也玩微信,但微信上所有的好友都是熟人。他如果有愛好,比如攝影、書法、養花養鳥,他身邊可能不一定能找到同好。我們給他提供了彌補空白的可能,而且恰恰是因為這個群體年齡段接近、層次接近,他們有更多互動的可能性在,是我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抓手。

△美篇App

△美篇小程序

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是怎樣的?未來你希望的美篇是什麼樣的?

湯祺: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好的收入,也已經實現了盈利。收入方面包括廣告、打賞,全平臺的打賞月流水在千萬級。

還有一個大家可能想不到是什麼——是個性化印品定製。用戶在美篇寫的文章,可以是線上傳播,你也可以讓我們製作成精美的書籍方便他們自己翻閱、收藏。30歲以上的成熟群體,他們對實體的東西非常喜歡,這塊服務目前月銷售額可以達到數百萬元。而且這塊業務,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公司的商業收入是建立在鞏固及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上,而不是去傷害用戶體驗。

中短期,我們的計劃有三:

?完成從工具到閱讀的轉型:這塊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優化算法為用戶匹配更好更精準的內容;另外一方面是提升內容本身,既包括邀請優質作者入駐,也包括我們針對已有用戶去做培養和提升,讓他們能創作出更好的內容。

?探索視頻領域的工具打造和內容引進:我們的用戶,現在發布視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個是正在發生的事情。首先,從工具角度出發,跟我們圖文的邏輯一脈形成,我們要解決用戶在視頻方面深度表達的需求;同時我們也在探索如何為他們提供與推薦更優質的視頻內容。

?創作者激勵計劃:我們會將數千萬的廣告營收費用直接回歸給創作者,希望他們能創造更多更好的內容。

長久以來,「30歲以上成熟群體」一直是被主流網際網路忽略的群體。我們在美篇社區裡從幫助他們記錄分享生活的美好開始,未來會始終圍繞他們的根本需求去提供服務,提供正能量的娛樂內容,完成人與人的連結。將來在合適的時間也可能嘗試知識付費產品、電商品類,徵婚交友、在線遊戲等等。從終局來看,我們希望成為針對成熟用戶群體提供娛樂和服務的在線主要入口,服務他們的全鏈條需求。

相關焦點

  • 從0到100萬用戶的增長方案要怎麼做?
    第一步:根據產品生命周期將整個增長方案拆解為 3 個階段,包括增長基礎搭建期、渠道驗證期、用戶轉化期;第二步:根據不同階段特徵去分解年度增長指標,一般來說, 3 個階段的指標分配方式比較合理的是定義 3 個增長階段的核心目標 之所以將一個產品的冷啟動增長劃分為「增長基礎搭建期」、「渠道驗證期」、「用戶轉化期」這樣 3 個階段,是因為一個產品的從 0
  • 蝌蚪互娛|循序漸進的增長黑客:如何提高用戶註冊轉化與用戶激活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強調用數據驅動增長,所以每一個獨立的漏鬥模型,我們同樣可以用漏鬥分析、群組分析、留存分析等方式,來洞察用戶的行為軌跡,最終目的皆是為了提高註冊轉化率、留存率以及提高用戶生命周期價值。這是增長黑客的主旨要點,謹記。
  • Evernote是如何把忠實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
    在談完 Evernote 想成為知識工作領域的Nike後,Phil Libin 分享了 Evernote 是如何將忠實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的。AllThingsD:今年一本雜誌將Evernote用戶比作狂熱的信徒。而作為一名Evernote用戶,我感同身受,因為它確實提高了我的效率。但同時我又覺得,自己沒有發揮Evernote最大的潛力。只有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嗎?
  • 「解析產品推廣與用戶增長」沙龍圓滿落幕
    當用戶趨於冷靜和理智、產品功能類似,網際網路後流量時代,移動APP如何才能實現用戶增長?產品又該如何優化貼近用戶呢?以流量為中心、野蠻的運營時代已經結束,網際網路下半場,如何以科學的數據作為依據,圍繞著用戶緊緊做精細化的運營時代?
  • 抖音推廣發布本土品牌美妝營銷解決方案,助力美妝營銷實現增長突破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化妝品零售額連續5年保持快速增長,成為消費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那麼,如何迭代與升級美妝品牌觸達用戶的路徑與方式,就成為擺在各大美妝品牌面前的首要問題。基於此,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力強的抖音推廣成為很多品牌的營銷首選。近日,抖音還在上海舉辦了「Dou In 新妝」本土美妝行業營銷沙龍,助力美妝品牌營銷升級。
  • 產品運營從0到1:如何獲取種子用戶(實操篇上)
    寫在前面:產品運營從0到1:如何獲取種子用戶的系列文章,分為實操篇和理論篇。實操篇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是針對產品、人群和渠三個方面來寫,下篇將會針對文案、活動、優化三個方面來寫。理論篇將【從0到1】的一些思維層面的東西進行總結,預計從產品、數據、渠道、文案4個層面來寫。
  • 如何做好電商APP新用戶轉化?
    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電商app獲取新用戶越難越難,成本越來越高已成共識。那麼,如何做好拉新並將其轉化為有效用戶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淺薄經驗,總結了一套拉新留存方法論,供圈內人參考。 在介紹方法論之前,我們先定義北極星指標為「新用戶首單轉化率」。
  • 一款家居後APP,如何用增長黑客方法實現從0到40萬增長?
    ,這也是此篇強化和提醒數據驅動運營思維準則的目的。北極星指標數據層:活躍用戶,即活躍。業務層:訂單完成量,即轉化。當然,在不同產品周期,北極星指標比重有變化。在2017年-2018年4月導入期,北極星指標主要為活躍用戶量,進入發展期後,則主要為發單量及完成情況。每個階段的團隊KPI指標及人員考核也是圍繞這個核心北極星指標進行指導拆分的。
  • 深度連結——APP用戶增長的引擎
    發現應用是第一個步驟。如何讓將用戶引流到應用商店或者官網去下載你的APP?但是不同渠道帶來的轉化有很大差異,有的渠道從發現應用到下載的轉化非常高,有的渠道的轉化卻幾乎為0,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有效渠道。激活是第三個步驟,也是最被看重的步驟。根據數據統計,有20%的下載用戶只使用了一次APP就將應用卸載掉了。為了避免用戶的一次性使用,開發者需要在用戶第一次啟動應用的時候提供一些別致的體驗從而得到用戶的認可。
  • 驅動用戶付費轉化,騰訊音樂走上增長超車道
    蘋果的方式是升級內容服務體系,希望藉助強大的聯動體系,將Apple Music納入其整體付費體系中;Spotify則是從垂直細分品類著手,在播客領域發力,希望用另一種音頻形態拉動增長,近期還有意推出付費播客訂閱服務。反觀國內音樂流媒體平臺,由於長期以來音樂價值被漠視,導致付費率相比國外成熟市場而言處於低位。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國音樂市場的付費率增長潛力巨大。
  • 擁有8000萬用戶的「美篇」,有什麼可借鑑的內容運營策略?
    美篇的slogan是記錄美好,分享感動,主要佔據老人國內中老年用戶的網上社交市場。本文將從內容方向、內容生產、內容打開率三個方面簡要分析美篇在內容運營上所作的努力。
  • 如何通過SEO、SEM和微信公眾號運營獲取精準用戶,達到最大轉化
    如何利用SEO技術做到零預算讓網站的精準流量成倍增長?如何使用SEO技巧為其他媒體平臺(如公眾號、知乎等)有效引流? (1)找對正確的關鍵詞 A、與公司的業務相關 分析所在行業實際情況,通過公司的相關領導、市場部、銷售部了解公司具體業務。
  • 數字營銷邁入3.0時代,DeEP的品牌心智增長方法論助力品效合一
    在數字營銷3.0時代,品牌該如何實現用戶心智中增長?品牌資產該如何評估和建立?01沒法用數據說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品牌營銷如何用數據表現,一直是行業討論的焦點。《2019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中顯示,國內企業數量有近4000家,如果條件限制放寬,品牌數量會更多,2018年淘寶美妝負責人夢璃在一次活動中提到,當時美妝品牌已經超過2萬個,增長了20倍以上。
  • 一年突破5000萬註冊用戶:社交電商如何打造增長新動力?
     社交電商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而某品牌一年內突破5000萬註冊用戶,到底是怎樣的模式帶來如此大的增量,他們又是如何進行流量運營管理的?」貫穿各個使用場景,考慮各階段用戶的需求點,給予多種選擇和服務,將用戶與平臺綁在一起。
  • 門店一周不如直播一場,3000億市場的美妝業還將如何增長?
    實體零售門店的自救法寶遠不止於此,短視頻營銷、私域流量和社交營銷等渠道也拓寬了消費者,進一步增強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聯結,最終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也為行業的轉型發展定下了風向標。2020年伊始,美妝業迎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在消費人群、品類機遇、營銷策略上又將迎來哪些重要變革?
  • 網紅產業是一個價值窪地 訪北京新銳傳媒網紅孵化基地創始人、董事...
    網紅的價值表現在兩個方面,從經濟學角度講,中國經濟從傳統經濟向網際網路經濟、移動網際網路經濟的躍升邁進過程中,線下、線上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企,相對而言,網紅是一個價值窪地。網紅通過內容的輸出吸引粉絲關注,然後再對粉絲進行商業轉化,長期來看成本足夠低,效率也足夠高。
  • 石家莊的「價值窪地」究竟在哪裡?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是「價值窪地」? 所謂「價值窪地」,其實是以「時間」維度衡量,相對未來時間尺度不對稱的便宜。
  • 恆寶股份:PSAM卡和SIM卡將快速增長
    銀行磁條卡每年的新發卡量在5 億張左右,2008年的我國銀行卡存量有18億張,其中94%為磁條卡,磁條卡的出廠均價為0.9元,IC卡目前售價在7-8元之間,若將現有的磁條卡全部換成IC卡,潛在市場容量超過100億元。目前銀行磁條卡市場競爭格局穩定,前四家企業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公司2009年一季度在銀行磁條卡市場佔有率為27%,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 多圖分享社交軟體「美篇」涉嫌侵犯用戶隱私 CEO湯祺怎麼看?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工信部下發了一批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手機應用軟體名單,其中南京藍鯨人網絡公司旗下開發運營的多圖分享社交軟體「美篇」因違規收集並使用各人信息而上榜,不知作為創始人兼CEO的湯祺怎麼看?
  • 從小木屋看如何做圖書租賃平臺的增長業務
    小木屋圖書是一個做紙質書借閱的微信小程序。用戶付費成為會員就可以免費借閱他們的10萬冊紙質圖書,並且往返包郵,上門取書。就像國外的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那樣,他們旨在「重新定義用戶獲取和閱讀實體書的方式,建造精神世界的圖書基礎設施。」我對這種「會員訂閱+租賃」的新消費方式非常感興趣,因此,本篇拆解將會著重拆解小木屋的整體增長業務模型。希望能藉此了解,圖書租賃市場可以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