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改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今天(11日)上午,國臺辦舉行專題發布會,圍繞大陸惠臺「26條措施」中涉及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的13條措施進行解讀。
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陳斌華表示,該13條措施進一步回應了廣大臺企的訴求和期盼,主要考慮就是更多為臺胞臺企提供發展機遇、同等待遇,進一步促進臺企參與大陸高質量發展、高科技創新,幫助臺企加快科技創新,降低綜合成本,搶抓發展機遇,實現更好發展。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持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舉措,為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受到臺灣同胞的廣泛歡迎和肯定。
臺資企業可參與大陸重大裝備研發
大陸惠臺「26條措施」第1條當中提出,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範應用體系建設,可同等參與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建設。
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鄭持平表示,大陸工業門類齊全,製造業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產業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已經認定了25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10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並正在積極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範應用體系建設,以及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布局建設。
據鄭持平介紹,大陸對臺資企業參與大陸重大裝備發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等一視同仁,同等對待。目前,已經有一些臺資企業先行一步,積極參與其中,享受到了增值稅全額退還等政策優惠。
大陸歡迎更多臺資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要求,與所在地的省級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等聯繫,牽頭或者是參與相關的工作,充分利用大陸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積極支持兩岸企業開展5G交流合作
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陳斌華介紹,26條措施緊扣經濟社會的發展熱點,第2條圍繞5G這一產業熱點,將積極支持兩岸企業就5G產業開展交流合作。
陳斌華表示,這次出臺的「26條措施」中包含支持臺資企業參與大陸5G發展的措施,就是希望兩岸企業能夠著眼長遠,堅定信心,繼續秉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共同構建全球化的5G產業鏈。
為兩岸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
根據「26條措施」,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
科技部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 徐捷:進一步為海峽兩岸科技企業構建良好的成長生態,為兩岸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促進兩岸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兩岸經濟發展新動能。
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將鼓勵各地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投資環境,為臺資企業在當地擴大投資提供政策支持。
大陸社保對在大陸臺胞全覆蓋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正式出臺,在大陸參加社保是關乎臺灣同胞切身現實利益的事情,請問臺胞會從中獲得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介紹,社會保險制度是國家提供的一種社會福利制度。出臺《暫行辦法》意味著在大陸就業、居住、就讀的臺胞可以和大陸居民一樣,享受國家提供的相關福利制度。
朱鳳蓮指出,《暫行辦法》對臺胞適用人員的考慮十分周全,對在大陸參保臺胞實現了全覆蓋。不但適用於單位就業、靈活就業、個體經營等多種形式的就業臺胞,而且適用於在大陸居住的未就業臺胞以及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對在大陸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臺胞,大陸各級財政都將按規定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保障參保臺胞的社會保障水平。
考慮到減輕臺胞繳費壓力和返臺工作學習的實際需要,《暫行辦法》為臺胞在大陸參加社保做出了特殊安排。臺胞如果不選擇在大陸和臺灣雙重保險,可以憑相關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在大陸參加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切實解決了臺胞關注的雙重參保問題。臺胞如果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條件之前離開大陸,可以選擇保留帳戶、再次來大陸就業或居住時繼續繳費,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保關係,一次性提取社保個人帳戶內儲存額。
朱鳳蓮介紹,《暫行辦法》明確規定臺灣同胞享有參加5項社會保險的權利,其中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是由大陸用人單位繳費,完全不需要參保臺胞個人繳納任何費用,切實有效提升了臺胞在大陸參保的社會保障範圍和力度。
儘快推動出臺第三方檢驗機構結果採信制度
陳斌華還指出,大陸海關正在加快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研究制定採信第三方檢驗機構結果管理制度。「目前採信制度已經在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大陸海關將根據意見進一步完善並儘快推動出臺。」
推進開展兩岸行業標準比對研究 推動制定共通標準
會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司副司長李玉冰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協同有關地方和行業協會,於今年5月赴福建省福州市、廈門市就「兩岸行業標準共通」開展調研,與福建冷凍食品協會、廈門市物流企業等20多家臺資和大陸企業協會座談交流,了解福建省和廈門市的臺資和大陸企業對兩岸行業標準共通的需求,了解經貿合作現狀,重點領域需求,以及探討舉辦兩岸行業標準交流研討會,研究相關行業中標準共通的重點領域,推進開展兩岸標準比對研究等工作。
「例如,茶是兩岸同胞共同喜歡的飲品,為了促進兩岸臺式烏龍茶貿易暢通,根據大陸烏龍茶產業發展需求,我們大力推進兩岸茶葉產業的標準共通,推動臺灣茶葉學會和有關企業參與《臺式烏龍茶》《臺式烏龍茶加工技術規範》等國家標準研製工作,目前兩項國家標準項目即將立項公告。」李玉冰稱,相信今後兩岸相關業者將在更多領域推動制定共通標準,並給兩岸同胞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臺金融機構在大陸已設7家融資租賃公司 業務開展良好
此外,陳斌華表示,目前,臺資金融機構在大陸設有融資租賃公司7家,而且這些公司業務開展良好。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制度,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臺灣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起或參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優化服務,推動兩岸金融業融合發展。
(央視記者 張雪松 黃達 崔婧哲 宗兆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