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觀職觀點】只要回報給得足夠,比如工資待遇和職位,我可以做到公司倒閉!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的心聲,出來打工追求的是成長和回報,成長很重要,但是成長的最終目的也是回報,所以,只要回報給的到位,我想一直堅持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通常來說同事走了,你暫時就得把他的工作承擔起來,直到這個崗位招聘到新的員工,這也是很多有規模的比較規範的公司的正規流程,你這樣做可以向老闆和公司體現你的價值和能力,也顯示了作為來老員工的擔當和責任,但是如果這個過程比較長的話,人就會比較難受和痛苦,因為工作量加了,但是工資沒加啊,本來以前在八小時內輕鬆就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做不完就得加班,如果加班還沒加班費的話,就更痛苦了……
面對這個問題,結合本人工作經歷,我覺得要分幾種情況來看,
第一,本身崗位制定不合理,一個人就能做完。
有些崗位在指定的時候就不是很合理,工作量過於細化,常常導致本崗位工作量不飽和,這是HR和管理層的失誤。但是在後續的工作過程中,老闆逐漸發現了這一點,覺得當初制定這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太過簡單,對不起付出的薪酬,所以,這一點就會一直藏在老闆的腦袋中,等待這個崗位的人離職了,這個意識馬上就彈出來了,現在,在老闆的意識中,這才都是正常的工作安排,你要知道資本家都是逐利的,少一個人,就少開一份工資,何樂而不為呢?
我想任何一個老闆都會這樣做的,如果你覺得不公平,可以去和老闆協商,不過我覺得一旦老闆認定了這件事,無論怎麼說都是沒用的,最多給你適當意思一下,加點工資,如果你心裡接受不了,可以選擇離開,堅持再久都是沒用的,這就是事實。
第二,公司經營狀況不理想,或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不得不合併崗位。
公司經營不善,連續虧損,作為老闆,在解決經營問題的同時,肯定也會考慮開源節流,能省就省!有些崗位人員離職了,剛好撞在槍口上,本來公司就不賺錢,還得負擔人員的工資,正好走了一個人,某種意義上給公司節省了成本,老闆正在高興,怎麼可能再招人。
其實作為成年人,大家心裡都明白,在公司裡,老闆和員工承擔的風險是不一樣的,員工拿工資就行了,基本無需承擔經營的風險,老闆卻要獨自承擔所有風險,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老闆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合併工作崗位,無可厚非,如果你還想在這裡做下去,可以去和老闆協商,看不能適當給點好處,比如工資和抬頭,如果接受不了,也只能跳槽了,目前的疫情就是最佳的例子。
我們公司上個月剛剛才宣布了啟動崗位合併計劃,每個部門要貢獻相應的名額出來,那麼就不可避免會產生題目描述的這種問題,大家都知道再疫情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多麼的重要,還想什麼呢,先堅持幹下去吧,大趨勢如此,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第三,某些老闆考慮到成本,故意這樣幹,壓榨員工。
這種情況就是人心險惡的典型了,資本家都是逐利的,通常,這類情況會發生在一些小規模的民企或家族企業中,老闆一個人大權在握,他的話比流程更管用。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老闆為了省錢和最大程度的剝削壓榨員工,他就會選擇把所有工作壓給一個人去做,可能明面上還在招人,可暗地裡指示HR只是掛名而已,對下面的員工能騙就騙,每次都搪塞敷衍過去,久而久之,他覺得員工也就接受了這種壓榨,自己還偷著樂,覺得自己真是高明!
面對這種情況,先去談和積極爭取,如果沒用的話那就36計走為上計,給這種老闆打工有什麼意義呢。
小結:
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肯定是長不了的,無論是從心裡還是身體上,如果有一定的補貼和待遇提升激勵,我覺得還能幹下去,如果沒有的話,就得分情況看待,要基於不同種類的前提條件,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反正去到哪裡都是工作,我們勞動者也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大家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