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掌握這些閱讀方法,每天讀書,也能變牛人

2020-10-13 清照書房

關於「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你把讀到的知識用了,那就有用,你不用,那讀書就沒用。

閱讀,就是「一書一世界,一人一菩提」。

有人說,閱讀的目的,從來不是閱讀,而是改變。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用好「閱讀」,這個可以改變人生的加速器。

但這個加速的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的閱讀方向,也就是你的閱讀目標是什麼

這個方向可以讓你在某個領域變得更加專業,前提是你要學會如何閱讀,且高效地閱讀

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於是,我迅速閱讀了《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洋蔥閱讀法》《快速閱讀術》等,了解到了牛人們的閱讀方法。我結合了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希望對你的閱讀提升有所幫助。

當你明確了閱讀方向後,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書單,可以通過以下入口著手。

  • 通過豆瓣讀書選擇做這個領域評分在8分以上的書;
  • 在百度上搜索,看首頁推薦出來的一些書,結合評論進行選擇;
  • 通過一些大V的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他們會推薦一些反響不錯的書;
  • 很多書裡面會,作者會連結分享一些相關聯的有一定口碑的書。

儘量選擇那些經典的,廣為流傳的,大的/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書。

不同類型的書籍,可以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經管類的書,採用框讀法;暢銷類的書,採用煉讀法;傳道類的書,採用逆讀法;工具書類的書,採用仿讀法;文藝類的書,採用朗讀法等等。

如果懶得進行分類,你也可以採用這四步閱讀法,即:1.通讀全文;2.標註金句;3.分類歸納;4.點評感悟。

接著,你要是想快速讀完一本書,可以按以下步驟操作:

  • 第一步是提問,明確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 第二步是預習,從目錄和序言中了解書的框架結構。
  • 第三步是掃讀,快速刷書,標記關鍵詞。
  • 第四步是切重點,找和自己問題相關聯的部分。
  • 第五步是複習,通過筆記和便籤強化記憶,學會如何使用。

方法學會了嗎?下面還得看你如何讓自己能夠做到堅持閱讀,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1. 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類似學校的早讀,每天10分鐘就可以了,不會讓自己產生壓力。
  2. 選擇那些獨立章節較多,可以快速閱讀的書,且適合自己需要的書籍。
  3. 今天閱讀的書要和昨天的不同,讓不同的書籍內容流過自己的腦海、內心,也叫「流水式閱讀」

那是不是又會有人說,讀那麼多書記不住怎麼辦呢?可以寫啊,有輸入就要有輸出才能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也叫「呼吸式閱讀」。具體操作如下:

  • 「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儘量短小精悍,控制在幾行之內,製作成「閱讀集錦」,最好是用A4紙手抄。
  • 「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僅此一行,並做出標記。一邊探索一邊閱讀,能找到樂趣。
  • 「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寫下針對「一行精華」的一句感想,約30-40字左右即可,再回顧時便能喚醒當初閱讀時的記憶。
  • 自我評定讀書足跡。建議以12本書為單位,定期回顧摘錄內容與感想,甄選出最佳的一本,就容易幫你明確後續閱讀方向。

以上就是牛人們常用的閱讀方法,相信只要你多去實踐,也能成為一個閱讀高手,實現人生的N種可能。

「也許你一輩子,沒有爬到過珠峰山頂,但是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這座山不一定那麼高,但你永遠會有一個奮鬥的目標,而達到目標的關鍵,就是不斷刷新你的世界觀,擴展你的未知領域。」

而,閱讀就是我們去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希望我們都能通過閱讀改變人生。

所以,你還可以通過舉辦讀書會,去幫助更多的人愛上閱讀,教會他們高效閱讀,傳播閱讀之美。

關注,一起,越成長!

相關焦點

  • 《快速閱讀術》孩子增加閱讀量,從認識讀書,到掌握方法開始
    學習成績好讀書有技巧,用時能想起,請教方法就是多讀書多記,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不知從何抓起。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打擊自信心,從而產生疲憊,還有其他問題加在一起,放棄並牴觸的情緒,時刻都在影響,會變成逃避得不到改變。
  • 掌握6個方法,破解低質、低效讀書,實現人生逆襲
    記得《刻意練習》這本書裡,作者用了20年的時間,通過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學習方法習慣的研究,得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不僅打破了常規的1萬小時理論,也給出了我們建立心理表徵的步驟。這些知識儘管很酷,但是,我們如果不去行動,最終我們還會「泯然如眾人矣」。
  • 超乾貨 | 掌握這 3 個讀書方法,你也能過目不忘
    而我們雖然已經身處社會,幾乎不怎麼需要去頻繁應考,但是閱讀卻依然是我們持續一生要學習的事情。類似上面的一些閱讀時出現的難點,究其根本,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沒有掌握合適的閱讀方法,更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錯誤的方法即會浪費你的時間,又沒有提升你的思維方式、思考力和理解力,完全就是費力不討好。
  • 想讀書沒有時間?掌握這5種方法,讓閱讀更輕鬆
    接下來分別說說,遇到這些情況可以怎麼處理。相信你也可以輕鬆掌握高效閱讀的方法!羨慕我幹嘛……直到我進入職場後,才發現,工作之後我們真的很難找到大塊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了!工作日就別提了。除去通勤時間,每天能自由支配的就只有晚上睡覺前的兩三個小時;周末如果睡個懶覺、加個班,再除去一些忙碌的時間,就已經所剩無幾;如果家裡還有孩子,分分鐘讓你抓狂……那麼,是不是就真的沒時間閱讀呢?
  • 讀書記不住不是你的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可以改變讀書狀態
    每天發生的事情那麼多,我們能記住的卻非常少,為什麼呢?實際上是我們大腦覺得那些信息不重要,大部分都不會被存儲處理。真正能夠引起我們注意的信息,都會進入短時記憶裡,過一段時間便會消忘。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心智模式,無論我們如何學習,本質上我們的心智都是很難改變的。
  • 《窮查理寶典》成為牛人的核心要素:多元思維模型
    此時你應該能回答了,那些圍棋高手或者國家級專業圍棋運動員,他們練的實際上是定式,他們大量地練定式、譜式。而業餘圍棋愛好者他們只是一局一局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興趣來練習。同樣的,那些讀書牛人,比如李善友、樊登、彭小六。
  • 《一年頂十年》:像牛人那樣做,你也終將成為牛人?
    有一位牛人,每當面臨特大困難時,總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他的學生好奇地問他的內心為什麼可以這麼強大?牛人答道:「因為我有錢。」學生聽到這個回答,馬上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他感慨道:是啊!錢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讓我們活得更有安全感。缺錢,缺的是底氣。缺錢,多的是煩惱。
  • 讀書沒用?麥肯錫精英說,是你沒掌握方法。學會這些,不再白讀書
    這樣的讀書方式,缺乏應用的關鍵環節,導致我們無法掌握書中知識。並且,記憶大師艾斯浩賓也說過,書讀完,很快就遺忘大部分。這就讓人們更加認為讀書無用。那我們是不是不讀書?並不是。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我們生存在今日,要求知識。最普通、最經濟的方法還是讀書。
  • 普通人也能掌握的神奇記憶術
    反過來說,如果普通人具有了強悍的記憶力,不管對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能帶來巨大的幫助。但是,相比起來,感覺我們普通人的記憶能力真的弱爆了。換言之,如果你年紀輕輕便總感覺「記不住東西」,十有八九和年齡無關,而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我們默認掌握的記憶方法,其實是非常糟糕低效的。比如通過重複的誦讀或者抄寫來加深印象,又比如傳統的默寫或者背誦形式。不管多努力,你都得承認效果不佳,因為大腦不會對蠻力逆來順受。
  • 「讀書方法」掌握這四個技巧,閱讀效率提升十倍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到自我提升,讀書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法,不用加之一。一來紙質書本就不貴,二來微信讀書等閱讀類APP都有薅羊毛的活動,讀書的成本極低。但很多小夥伴都苦於時間少讀書慢,今天麻瓜君就來分享四個好用的閱讀技巧,掌握了這幾個技巧,你的閱讀效率提升十倍。
  • 沒空讀書,他告訴你:成功人士與普通人讀書差別在這裡!
    有人就說,現在工作太忙了,精力不夠,根本沒有時間讀書了,即使有空讀書卻把它當做突擊考試一樣來完成任務;而有的人好不容易有時間坐下來,卻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手裡拿著書,心裡卻想著別的事情;看到書就買,家中的書櫃都滿了,卻不知道該從何開始。其實這些都是被動閱讀的表現。
  • 親子閱讀越早越好,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剩下的事交給「堅持」
    講書很累,需要動腦筋,不是懶而不願意動腦,而是親子閱讀需要長年累月的進行,「工程量」浩大,給孩子讀書最少3年,最多可能6-8年,也可能更久,必須找一種簡單能持續的方法進行親子閱讀,所以我選擇了給孩子讀書而不是講書。照著書讀還有一個好處,不會把書講「跑調」,很多書有隱喻,不太好恰到好處的用大白話講出來。用書面語讀出來,孩子和大人都明白,亂講一通是畫蛇添足。
  • 學會這三種閱讀方法,你也能成為優秀職業讀書人
    01 倍速閱讀法,能解決讀書慢的問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平時看書的時候,看得很慢,一本書要看三天或是三天以上的時間。書不但看得慢,還記不住書中的內容和道理,看過就忘記了。經過小冰老師的講解後,原來讀書是有這麼多的閱讀方法。
  • 掌握正確方法,人人都能高效閱讀——選擇讀書法
    面對信息的激增,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閱讀方法,面臨著三個挑戰:一是近乎無限的數量對人類有限時間的挑戰,二是知識更新的速度對人們原有接受方式的挑戰,三是大量知識的融合對人們理解能力的挑戰,而事實是目前大多數人的閱讀速度都與100年前相差不多,低效的閱讀無法面對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已成為人們個人發展的主要障礙,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將成為社會個人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 掌握這5種閱讀方法,讓你的閱讀質量提上新臺階
    你的讀書筆記總是做的亂糟糟的,看完一本書了,自己所做的筆記不是在書上左畫右塗,就是將作者的原話摘抄於筆記本中,可事後這些筆記卻沒有給自己帶來較大效益。經常在網際網路上聽到很多大咖每年能讀幾百本書,閱讀速度驚人,而自己卻一本書讀了一年也沒有完結,嚴重打擊著自信心。所有閱讀過的知識總是不能為自己所用。......
  • 掌握這5種閱讀方法,讓你的閱讀質量提上新臺階!
    例如,在閱讀方面,你是否也會經常有以下這些問題的出現?1)覺得自己每天要學習的東西好多且好雜,有種不想學了的心態;公眾號好久沒有點開過了;囤了很多課,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聽完。那麼閱讀也一樣,同樣具備著其底層的邏輯性及方法論。此書的作者彭小六老師,他就這些問題,結合自己多年來所堅持的讀書方法,創作完成了備受大家喜愛的《洋蔥閱讀法》。他說:大家遇到過的這些閱讀問題,他也遇到過,因為他是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大眾一樣,沒有任何的額外眷顧。
  • 與其羨慕牛人,不如自己成為牛人
    在昨天的《打電話1295分鐘,我得到了巨大的成長》文章中,我提到,在8天裡面,累計向23位牛人學習,累計通話1295分鐘,得到了巨大的成長。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連結到牛人,那怎麼辦呢?與其羨慕牛人,不如自己成為牛人,當你足夠優秀,就能吸引到更加優秀的人。
  • 沒有嘗試過這些閱讀方法,請不要輕易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到現在,我每天都會堅持讀書一小時。後來我想,這些作家就是讓你像個逐腥的貓一樣,跟著這些香豔的描寫,把厚厚的書最終讀完。經年之後,再看這兩本書,當年的面紅耳赤已經消散,書中的深刻內涵慢慢變成了再次閱讀時的主流。你不得不感謝這些作家,用一種很洞察人性的方法,把你的閱讀習慣固定了下來。
  • 「讀書方法論」主題閱讀復盤:到底哪些讀書方法是對我有用的?
    有些方法論僅僅為焦慮而生,有些方法論真的為學習而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讀書需要功利、需要方法這件事的呢?你是從哪裡開始接觸到「快速閱讀」、「主題閱讀」、「拆書」這些詞彙的呢?有些書大部分內容已經知道了,是需要把少部分新的內容再消化,有的書一眼看就知道我需要的只是其中某一章的內容……另外,本書的主人公經歷了閱讀的倦怠期和其他挑戰,他通過導師的鼓勵、和書友的交流與互相促進幫助解決這些問題。你看,這些其實是人之常情。所以,你也需要導師,你也需要書友,如果你能找到的話。
  • 研究100位牛人後,得到的一個「公式」(文末贈福利)
    關於方法,我寫過不少文章,如關於拓展人脈關係方法的《 拼多多上市,80後創始人28個月做到身家800億,憑的就是三個字》,關於如何搞定一個人的《胖揍還是色誘?搞定一個人的五個層次 》,關於應對不確定的《 任正非和馬化騰的灰度: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擁抱不確定性》,關於提高情商的《 情商高不是讓人舒服,而是達到目的》等。有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