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味道:水果湖最好吃的熱乾麵,出自信陽大叔39年的精心製作

2020-12-22 武漢美食榜

有一位網友跟我爆料說,武昌青魚嘴百安居背後興國北路上有一家福圓牛肉粉麵館,之前在水果湖高中旁做了26年的粉面,水高好多學生都深有記憶。張師傅每天凌晨三點親自撣面,三十年如一日,可謂真正的老店,在水果湖可排前三……

什麼鬼?我居住青魚嘴多年,對這方區域的印象是武漢「四大金剛」之一武重拆遷賣掉地皮後,林立起來的俯瞰東湖的摩天高樓,這是片人力魔法形成的一大片美食沙漠,因為房租高昂,抹殺了街巷小店小攤的生存空間,導致基本上沒幾家可以入口的小店。

但是,為了驗證,周六早上,我還是來探店啦!畢竟,作為一個好吃佬,還是不要先入為主的呢!

三伏天的藍,映襯之下是一小溜兒的窄小店面,最東端一間就是我要尋找的粉麵館。

店面窄長,五十多歲的叔叔阿姨在操作臺忙碌,一個穿橙色短袖短褲的微胖界小帥哥在門口炸面窩、油條與歡喜坨等,嗯,這就是武漢相對不錯小店的場景,每一家生意人流不錯的粉面小店必有一個炸貨攤子來搭夥。人流漸漸起來時,阿姨下面,叔叔加牛肉香菜等找零。

我要了一碗微辣的牛肉粉,看著叔叔給大塊牛肉,足量酸豆角,捨得給香菜小蔥以提鮮增色,還有些許油炸花生米,這一碗牛肉細粉不過13元。再加一個炸的焦枯、芝麻香厚的面窩,14.5元整。

我右手端了這碗粉,左手接過來小哥遞來的剛出鍋的面窩,躲到裡頭吹著風扇敞開肚皮大吃起來。粉是細粉,沒有武漢不少小店泡發的那種塑膠感,畢竟是手工製作;牛肉香有嚼勁,老闆瞄了一眼介紹道,這是本地的黃牛肉;湯底是用牛骨頭熬製的,乍吃似乎不夠濃鬱,趨於平淡,可能是沒有太辣,也沒有給太多佐料調味之故,故凸顯的是本味。想起之前網友推薦,應該多給點辣椒油,更能刺激味蕾。

餐後,簡單聊幾句,張師傅是信陽人,1980年,買了一張四元的火車票出來打工,都不知武漢在南還是北,就來到了這座陌生的城市。

「我16歲初中肄業。具體說,是上完初二就出來。19歲,開始做粉面,完全是自己琢磨,每天要去美食街街上最紅火的那家吃,一條條街道走,進行比較,再咂摸其中的些許區別,憑著一副好舌頭來感知味道。家裡姊妹八個,我排行第六,可以說是早當家。」

起初,他在中北路江心大廈開了一家粉麵館,自己琢磨味道,滿大街的轉悠,哪家火就去吃哪家,靈敏的舌頭指導他對五味進行調和,將這家瀕臨倒閉的粉麵館做活了。他清晰記得,那個時候,牛肉粉是三毛錢一碗,熱乾麵是二兩糧票一毛錢。

1997年,因為拆遷,小店搬到水果湖高級中學附近,靠近遊泳館,叫做「湖南手工米粉店」,成為水果湖的武漢伢必吃的味道。師傅說,當年是二兩糧票一毛錢一碗。

1999年,一碗素粉面賣到了一元五角。「像我們夫妻倆兩點五十起床來忙活,早上六點多開賣,賺的都是辛苦錢。」

比張師傅稍晚的是韓臘貴粉麵館,我去吃過,但是不好吃。張師傅告訴我,1994年,韓臘貴在他門口做大籠蒸包,常在他家吃碗粉面。結果,他賣包子賣不動,後來轉行在水果湖附近開了粉麵館,幾度搬遷,最後搬到了現在的位置。當年的水果湖菜市場也不是這般模樣,「菜市場之前是用鐵柵欄圍起來,那是老水果湖的樣子。」

另外,武大三環公寓的熱乾麵同樣是外地人開在武漢的味道,吸引著周邊的高校師生。這是不同於漢口的早餐氣象,漢口多半是本地人在操持早餐生意,味道要更好,房子也是自己的私房,而武昌多是外地人漂泊在武漢維生,房租成本較高,故味道上還是差一些,但做的好小店依然不會被埋沒。

張師傅將三十多年的最好時光獻給了水果湖。水果湖,原來是一片荒郊野嶺,並沒有水果的出產,而是雨季一來,雨水從附近高處匯流到此,形成湖汊,繼而流入東湖之中。隨著省政府落腳於此,水果湖一舉成為政治中心所在,一條雙湖橋溝通起水果湖與東湖,而餐館也繼而群聚於此。方方說,水果湖的官員比魚多。雖是調侃,亦是大體不離實情。

近些年,王健林萬達開始打造楚河漢街,將歐風與楚風相結合,形成武昌的新地標。而水果湖作為一個原來依附於東湖的湖汊開始連通起江城兩大湖泊——東湖與沙湖,城市季風出現轉向。但,不少人也提出質疑東湖邊的某些高樓阻隔了湖風吹向市區,導致武漢城區夏天越發炎熱,「熱島效應」越發明顯。

張師傅依然記得當年的水果湖是何等的朝氣蓬勃,青年學生們來排隊,青春盡灑在此。他看著一茬茬的學生從小孩長大成人再結婚生子。執教的老師們也來排隊,那些從古老的黑板轉向多媒體教學的老師在漸漸老去。機關單位的小夥子也手提著公文包或者泡枸杞的保溫杯……時間奔流後,張師傅自己也被歲月平添白髮,慨嘆時光如梭。

2018年2月,隨著水果湖拆遷的推進,張師傅將小店搬到青魚嘴,百安居後頭的一排不起眼的門面,「接手的轉讓店,什麼都沒弄,直接開張,下粉面。」依然是主打牛肉粉面與熱乾麵,老夫妻倆繼續操持這件外人看起來磨人的營生。

2019年,39年過去了,紅油熱乾麵價格漲成了四元,而湖南手工米粉店因工商註冊不讓用湖南二字,即更為福圓手工米粉店。

「如今從武漢回信陽,手持一張80多元的高鐵票,僅需50分鐘即可。」張師傅感嘆起了時代的變化。

懷念故鄉有之,更多的是對武漢的留戀,從當年的異鄉客轉變為常住居民,孩子亦都讀完大學工作畢業,老師傅一提及,就是滿滿的驕傲。張師傅,作為一個小小餐飲老闆,也經歷著大武漢的時代變化,「大縣城」躋身為「新一線」。我等庶民亦有榮焉。

時代風捲雲湧,他能夠做的事情,只有照看好這一畝三分地,下好這一碗碗的熱乾麵與牛肉粉面。

有位粉絲的留言,一度感動了我。她說,「高中三年吃他家的粉和熱乾麵,特別是他家的辣椒油,真的給力。畢業後多年還跟男朋友一起去,老闆每次都認得我下周去打卡,看看過了十年,他還能不能認出我。」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張師傅家的每一個裝粉面的盆,都套著塑膠袋。他說,1994年左右,武昌區衛生局進行餐飲檢查,對方伸出大拇指道,「老張,就你家衛生做的很棒!」將粉面做如此細心分隔的細節,令人印象深刻。張師傅笑著說:「不僅如此,這些盆跟了我已經十多年啦!」

我問張師傅,有沒有接班人啊?張師傅說,這些年,他曾經帶出過七八十個徒弟,多半在外省;在水果湖地區,也有二十多個,但接班的還真沒有。為何這多徒弟?他說,親戚朋友沒事做,找個營生,討一碗飯吃,他就教他們幾下子。

可惜因為這行太難,如今他們多半轉行不做了。像他這樣大年紀,還繼續做粉面的,亦是寥寥無幾啦!而門口炸面窩的是他的女婿,大學畢業後工作覺得意義不大,轉而跟著張師傅一起開店,炸起了面窩。幾年下來,手藝大有長進,儼然有接班的架勢!

對於這樣大年紀仍在做營生的事兒,周遭人充滿了些許敬佩。在搬到青魚嘴時候,他去辦衛生許可證,衛生防疫站的人就說,「我去!老張啊!我第一天上班就認識你,你怎麼現在還在做?」……

張師傅咧嘴一笑,「是啊,不然在家也是閒著,等老得做不動了,我們夫妻倆就光榮退休……」

至於為什麼叫做「福圓」粉店,大概是張師傅希望「幸福團圓」吧!

【補充】

小文寫於2019年秋,2020年冬修改。許久沒去這家店了,看網上店鋪消息,挺過了上半年疫情,小店已經恢復如常了。

作者:舒懷

相關焦點

  • 武漢熱乾麵PK信陽熱乾麵:到底誰好吃?
    武漢熱乾麵好吃,信陽熱乾麵好吃。誰比誰好吃,不看地方看麵店,在哪都是老店好吃,混生意的大多數不好吃。熱乾麵的名氣也就在說好說不好的爭議中擴大,不論好不好吃,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要說武漢的好吃還是信陽的好吃,我有切身體會。我就是信陽光山縣人,又曾在信陽市區工作好幾年。
  • 河南信陽早上也吃熱乾麵?武漢人卻認為是「熱溼面」,不正宗
    也正因如此,信陽市有很多習俗都是和武漢市非常像的,就比如早上吃熱乾麵這件小事一樣。武漢人吃熱乾麵這件事可以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福偉有幸以前到武漢旅遊過,也體驗了一把早上吃熱乾麵的生活,對於福偉這個北方人來說確實有點幹,而且福偉發現武漢人吃熱乾麵就跟北方吃包子這一樣類似的早點一樣,可以邊走邊吃。
  • 一碗不靠芝麻醬出彩的熱乾麵,沒想到這麼有料
    你覺得一碗熱乾麵好吃的關鍵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今日話題互動,就有機會獲得金星1982原漿啤酒一箱。▼在鄭州街頭吃到的熱乾麵,大多都是武漢熱乾麵的改良版,很少見到有專門賣信陽熱乾麵的館子。店內的熱乾麵都是從信陽採購回來的,不僅細,而且特別有彈性。和街頭上常見的熱乾麵抹食用油不同,信陽熱乾麵在製作時都需要抹上一些鴨油,據說這樣製作出來的熱乾麵不僅油潤不粘連,還特別香。
  • 熱乾麵掀起了繼甜鹹豆漿之後的又一次大戰
    ,放的都是豆芽,而且湯留的特別多,感覺太不地道,問老闆說是信陽熱乾麵,第一次知道河南人也吃熱乾麵然而從評論中來看,貌似是信陽一派更佔上風?我是個河南人,熱乾麵在我們早餐界倍受歡迎,反而是正宗牌子的武漢卻是當做小吃。與其說河南的熱乾麵是傳承武漢的,倒不如說是創新的。說實在風格完全不同,武漢熱乾麵偏甜,主要在醬上下功夫,面偏硬。還是偏向河南口味的熱乾麵,不糊嘴,醬料鹹菜蔥花搭配爽口,再配上辣椒油,真是棒極了。請噴子們不要再噴了!
  • 三下海南(1)湯包,豆皮,熱乾麵
    2020年11月27日,北京——河南信陽,1015公裡。  2020年11月28日,河南信陽——湖北武漢,220公裡。  由於天氣原因,這次自駕海南的動身時間和路線,可以說是風雨自駕近5年來最糾結的一次,不斷延期不斷修改,直到啟程還是心裡沒數,只能老天垂憐,走一步算一步了。
  • 過早不拐彎兒,您看武漢的熱乾麵怎麼樣?
    嗨,小夥伴們好久不見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武漢的本命美食,都說廣東人最喜歡吃,但是武漢人的早飯意識絕對不亞於廣東人,廣東的早茶文化和武漢的過早都是非常有名的,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過早不拐彎兒,您看武漢的熱乾麵怎麼樣?首先小編來介紹的就是大名遠揚的熱乾麵,本面了。
  • 漢口這家開了50年的熱乾麵,就是武漢人自家樓下「最好吃」的那碗
    球場路上的五十年聾子熱乾麵,應該屬於武漢人常說的:「最好吃的熱乾麵是自家樓下的那碗」!他家開了有沒有50年?不知道,但是吃了兩代人有的;店名叫「聾子」,因為74歲的老闆聽力有障礙。果然,4月8日那天,他家開門了,周圍的鄰居也興奮不已,都說「熟悉的味道也回來了」。當天,他家的兩百斤熱乾麵,一上午就賣空了。像武漢大多數社區小店一樣,聾子熱乾麵的鋪子不大,完全沒有裝修,旁邊還緊挨著一家「相愛相殺」多年的競爭對手(這一家我下回再說)。
  • 網評「最好吃」麵條排行,前8名大半是南方面,武漢熱乾麵排第三
    在製作麵條這一行,不論是從賣相、口感還是味道上,都不比北方的差,甚至還能更加出眾,以下我們就來看看網評「最好吃」麵條排行榜,其中就有很多南方面呢,而武漢熱乾麵排第三。第一:重慶小面(南方)這碗面鮮、香、辣,是當地人最愛吃的早餐。重慶小面也被稱之為「槓子面」,麵條十分勁道順滑,料十足,湯汁也十分鮮美,老少皆宜,越吃越上癮。
  • 去不了武漢吃不到熱乾麵,簡單易做懶人版熱乾麵,沒想到這麼好吃
    導語:去不了武漢吃不到熱乾麵,簡單易做懶人版熱乾麵,沒想到這麼好吃武漢在中國也算得上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吧!作為湖北省的省會,武漢坐擁歷史悠久的黃鶴樓,大有名氣的戶部巷等,自中國古代起就,擁有鼎鼎大名的著名景觀。當然一個這樣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也肯定少不了,有一些較為經典的傳統美食,這種美食在武漢的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基本上可以說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這種食物,它就是武漢熱乾麵。
  • 跑300公裡尋味的這家店,去晚了吃不上,推薦熱乾麵裡加牛骨湯
    河南人好吃麵,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燴麵、撈麵、燜面、餄烙面等都是物美價廉的主食,在河南省信陽市似乎就有點不大一樣了,大概是因為信陽位於河南和湖北交界處,南北美食進行了融合。到信陽的第一天,當地朋友就推薦品嘗信陽的熱乾麵。
  • 武漢熱乾麵登頂中國十大麵條排行榜,憑什麼?
    一份「中國十大麵條」出爐,第一名居然不是蘭州拉麵,而是——武漢熱乾麵!也許有人看到這兒有疑問,武漢熱乾麵登頂,憑什麼?原因在此,不服來辯。這份「中國十大麵條」出自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
  • 武漢美食大全來了,去武漢旅遊,別錯過這幾種美食,尤其是熱乾麵
    武漢不僅地方美,美食也很多,武漢的美食種類多,之前曾經去過一次,品嘗了武漢的各種美食小吃。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一下武漢美食大全,去武漢旅遊,別錯過這幾種美食,尤其是熱乾麵。一、熱乾麵武漢最出名的就是熱乾麵了,武漢人吃早飯俗稱過早,經常吃的就是熱乾麵。所以熱乾麵在武漢是一種早餐,是過早首選的食物,是武漢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
  • 武漢熱乾麵江湖:熱乾麵,到底是黑色的,還是黃色的?
    他夢想著還給武漢人一碗老蔡林記的熱乾麵味道。對於蔡漢文的反擊,張向陽很氣惱:從法律上說,目前蔡林記字號、商標使用權、所有權,以及蔡林記熱乾麵的配方,都屬於蔡林記麵館所有,蔡漢文無權公布蔡林記任何配方!其理由是,「老蔡(蔡漢文)的老配方是50年前的,如今蔡林記熱乾麵經過不斷改良,與當年的配方有區別」。再者,蔡林記的商標權在自己手上,「老蔡無權進行與品牌相關的任何活動。」
  • 河南省內既有午飯熱乾麵,又有早飯熱乾麵,價格和味道相差很大
    但河南也不是所有地方早上都要喝胡辣湯的,就在河南省的最南邊的城市信陽,早上是以吃熱乾麵為主的。福偉最近來到了信陽,因為福偉自己也是一個河南人,所以就在本地找了一家胡辣湯店去吃早飯。福偉發現喝胡辣湯的人並不多,反而大家早上都是吃熱乾麵的,福偉就很納悶,熱乾麵這麼幹,還這麼貴,早上吃熱乾麵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 武漢熱乾麵英文名出爐!豆皮的翻譯也好有意思!
    @Reedy4ever :最新翻譯我很喜歡 意義全面又易於理解 @阿拉du的廢話時間 :別說了我想吃了 武漢好吃的熱乾麵推薦 熱乾麵,作為武漢招牌之一,一直處在爭議之中
  • 武漢的熱乾麵這樣做簡單又好吃,快點回家試著做吧
    武漢的熱乾麵這樣做簡單又好吃,快點回家試著做吧大家都知道武漢吧,一說到武漢大家都會想到武漢的熱乾麵了,它也是武漢的特色之一。很多人都是慕名去的,我們在每個地方都可以吃的熱乾麵,但是味道和正宗的武漢熱乾麵還是差很多的,因為一個地方的氛圍和環境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食慾。除了米飯麵條就是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了。尤其是在北方,在北方麵條的種類也有很多了,而且也很好吃,也已經是全國有名的了,熱乾麵裡面加了一點芝麻醬讓人聞起來就很有食慾了。芝麻醬對我們的胃部、皮膚都很有好處。
  • 武漢熱乾麵調麻醬是關鍵,別用清水調了,教你1招技巧,味道翻倍
    導語:熱乾麵稀釋麻醬是關鍵,別用清水了,教你1招,味道翻倍層層美味熱乾麵是一提起武漢便會自然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一種美食,早餐一碗熱乾麵,醬香濃鬱麵條順滑,讓人在大早上便能特別有精神,其實想吃熱乾麵不用去武漢也可以,自己在家做熱乾麵的方法很簡單
  • 為什麼武漢小吃熱乾麵和豆皮沒有全國化?
    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於武漢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製作的豆皮在武漢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
  • 舌尖上的信陽,一場美食之旅
    *信陽熱乾麵這次到了信陽之後,發現信陽也有熱乾麵,在信陽的第5天,終於開口嘗試了信陽的熱乾麵,當時是在維也納酒店的早餐廳,個人覺得很好吃,拌起來像擔擔麵。但有小夥伴說酒店的熱乾麵很一般,要去老字號那才叫好吃,原來還可以更好的,這番評論重新樹起了我對熱乾麵的信心。
  • 網友評的「麵條排行榜」,前12名大半是南方面,武漢熱乾麵排第三
    前不久就有網友在微博上評出了「麵條排行榜」,前12名中有一大半竟然是都出自南方,還真讓把麵食當主食的北方人有一絲絲汗顏,從第3名武漢熱乾麵開始,南方的麵食就頻繁進入榜單,看看都有什麼吧。1、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是享譽全國的一道美食,它以湯清、肉爛、面細的獨特風味贏得大家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