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昭明德」劉君祖老師談易經

2021-03-02 含光記

劉君祖

1952年生,祖籍湖南寧鄉,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鹹臨書院山長、中華奉元學會常務理事、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臺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胡蘭成在臺灣期間,曾與蔣勳等人一起聽胡蘭成的易經課。在臺大就讀研究所期間,進入臺灣奉元天德黌社親炙世稱「毓老」的前清遺老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從之遍讀群經與諸子百家。因擔任李登輝的易經老師而名動島內,並掀起臺灣黨政高層及商界名流學習易經之潮。

文|劉君祖

感謝  劉君祖老師 對含光記授權轉載

自昭明德

這陣子配合廈門鹹臨書院開張授易,頻繁在兩岸飛來飛去,實體書院與視頻、音頻等網路平臺的易學群組,也自然而然開展許多,舊雨新知「易齡」在十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大致看來,很多人對習易很有興趣,卻都覺得門檻太高,摸索多年難得其門而入,正所謂萬仞宮牆,不見宗廟之美與百官之富。

《易經》難不難呢?實在說,當然難!稱其很簡單的根本是不負責任的空話,今日世變日亟,講明正學、精窮奧業,以謀機敏應對無比重要,嘩眾取寵實在無謂。泛泛之學、誇炫之術,只有助長業障貽誤後學。

易為群經之首,華夏文明之源,諸子思想與百家技藝幾乎都受其或多或少的影響。卦爻符號與系統思考成形於文字發明之前,理氣象數兼備,辭變象佔俱全,放眼中外古今鉅典實無二作。伏羲畫卦開闢天地,很快就衍繹出六十四卦的模型,近世地下文物出土早就是六爻卦的運用,姑且不論夏易連山、殷易歸藏之說,現今還有人講周文王重卦,不知讀書是何腦筋?至於文王寫卦辭、周公續爻辭之說,也誇張了伐紂代殷的事功,於理必不如是。孔子曠古大聖,易傳中多處子曰,為其思想心得,並非自撰。簡言之,「易之興」與文王有關,「易之作」則歸於跨越千年的集體創作較符實際。

後世許多術數法門喜援易以說事,其實於經傳本身恐怕缺乏基本認識,不是說風水、六壬、奇門、星術與易絕無關係,亦非否定其技藝有專攻,而是結合了人情自利好私的弱點,與大易開物成務之旨確易悖離而混淆視聽,這就不容不辯正。即以易佔而論,「唯易不可以佔險」,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事佔了也沒用,煌煌易理不可能用來助惡,佔問世界盃足球賽勝負可能精準,若依此參加賭盤多半失效。張載名言:「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又有諺云:「有是德,方應是佔。」確有所見,並非泛泛的道德勸說。

證諸今本卦爻辭中,多有因人而異的吉兇斷詞,如「君子吉,小人否」、「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婦人吉,夫子兇」等,便知所言非虛。其實蒙卦啟發人情蒙昧,迷於嗜欲,斲喪天機,卦辭中早已明示:「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正心誠意才有利,煩瀆褻瀆肯定問不出真相。〈彖傳〉結語:「蒙以養正,聖功也!」〈大象傳〉剴切訓示:「君子以果行育德。」習易為內聖外王之業,功成德就為期,與境界修為有關,哪裡只是輸贏勝負的斤斤算計呢?

由易的創作緣由看,當初確有帝王學的培智考量,一般常民識字者少,又缺乏領導統御和劇烈鬥爭的經驗,當然無緣修習。孔子有教無類的做法,讓王官學進入民間,習易者多半仍有天下士的抱負,或者說仍屬知識菁英,與普羅大眾無涉。歷代專制帝王可能重視皇子王孫的經典教育,未必真希望天下太多人都深入學習吧?這也是《易經》門檻特高的原因之一。現代當然教育自由開放,沒有這種期許與準備功夫,授易習易還是以盲導盲,難入真實理地。深入淺出的普及工作是必要的,再怎麼通俗仍有一定深度與制限,通俗的目的是提升人的經綸智慧,絕不等同於將原本高明微妙的道術降格以求的媚俗啊!

所以,《禮記‧經解》論六經教化,稱易教為「絜靜精微而不賊」,賊即傷人害己離經叛道,心思潔靜才能佔斷精微,都跟修為有關。我習易授易數十年,也有切中肯綮的一段順口溜:「易經真的不好學,你如果不夠勤奮好學,肯定學不好,有些人習染業障滿身,還可能不學好!」

今日人工智慧的機器人科技有飛速的發展,未來必將是重塑世景、改變人類生活的利器。易與其相似的功能為大資料庫、高速運算及深度學習。64卦384爻共4096種類型錯綜複雜的變化,窮盡了宇宙人生的各種境遇,有些為前人所經歷,有些由於發生機率低,可能還未真正出現過,一旦卦爻結構成立後,亦可推算出最佳的應對之策。我蒐集佔例數十年,迄今約3100出頭,換言之,還有近千種情境未遇未見未聞。大畜卦〈大象傳〉稱:「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經就是個浩瀚無涯的大資料庫。〈繫辭傳〉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雜卦傳〉稱:「鹹,速也。」有易佔經驗者皆能體會並肯定讚嘆。高速運算與深度學習,也是易經的長項與特性。

易與人工智慧相異處為何?我即以此佔問,得出晉卦初、二、五爻動,齊變為履卦。晉卦〈大象傳〉稱:「君子以自昭明德。」在明明德,開發自性,日新又新。履卦以復見天地之心的核心原創力為主,實事求是,敦篤修行。這些皆非機器人所能,這是易學永遠不會被取代,亙古如新的價值所在。

再有,精通易學後,再讀再看中國所有經典,都能高屋建瓴深透關照其底蘊特色,才真正看得懂其奧妙處,不會流於浮泛淺虛。因此大易雖難,反而是條一法通則百法通的捷徑,所謂「一致而百慮,殊途而同歸」。世之好學深思君子,其裁量焉。

源自:

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 

2018.07.01第九十三期電子報  

可複製在瀏覽器打開

http://www.tweching.org.tw/eNews/20180701/

那麼這期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哦


點擊收看往期

---

「易經」動畫片43集全下載

算命紀錄片 你不知道的真實故事

論頤卦生態圈與電影《中邪》的撤檔

相關焦點

  • 劉君祖老師公益講座回顧:易經智慧正解 ──解密現代人生困惑
    易學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國人,尤其是一些企業家的關注。本次講座由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劉君祖先生主講,由天府嘉元書院主辦、尚才人力資本承辦,邀請了百餘名川內知名的企業家一起認識《易經》,從本質上探討易學。劉君祖老師現場針對如何將易經智慧運用於企業經營及銷售中,如何將易經理念實踐到人生態度中等重點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講座現場學術氛圍濃厚,本次講座不僅是對《易經》的智慧正解,也為川內知名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
  • 劉君祖易經世界 完全破解易經密碼
    《易經》又絕不是宗教「神諭」「神諭」總要透過祭司的解讀,而《易經》卻是提醒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進行的探索,也只存在於每個人自我的探索之中。《易經》絕不是「神諭」的另一個證明,是《易經》告訴我們的,絕不只是吉兇,還有超越吉兇的啟示來提醒一個渺小的人類在宇宙裡的自處之道,安身立命之道。
  • 【劉老師的講學動態】 活用易經智能,貫穿古今的大資料庫
    下午1:00在世貿一館主題廣場的臺下,坐滿易經愛好者,大塊董事長郝明義先生首先發問:「在場讀過《易經》的請舉手?」「經常拿出《易經》來研究的請舉手?」全場多人舉手,特別是坐在第一排的顏燻齡、辜懷如、林錦花三位女士,她們是劉老師18年的學生,還有鹹臨書院的師生,如邱雲斌老師,他是劉老師最早在「社會大學」所敎的學生,迄今已20年,他在鹹臨書院敎《易經》,也在書院聽劉老師「道家系列」莊子課;還有眾多慕名而來的粉絲,如私立靜心小學敎國語文的田婉華老師,她平日最愛聽劉老師周六上午8:00 NEWS 98「98講堂」分析天下大事,還有專程從彰化來的林麗卿老師也帶高中同學範小姐與會
  • 劉君祖作品精選,《詳解易經·繫辭傳》評分高達8.4
    在臺大就讀研究所期間,進入臺灣奉元天德黌社親炙世稱「毓老」的前清遺老愛新覺羅·毓鋆先生,從之遍讀群經與諸子百家。今天,小編為喜愛劉君祖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詳解易經·繫辭傳》豆瓣評分:8.4作品簡介:《繫辭傳》是用來解釋《易經》的,乃是《易傳》之一,亦名《大傳》,為《易經》的整體概論,用以闡析《易經》的哲學意義,使之不僅止於佔卜,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內容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 劉君祖老師講授「論語」精要
    劉君祖先生,祖籍湖南,生於臺灣,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副會長、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鹹臨書院山長。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研究所畢業,受業於百歲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大師達36年,教易超過25年。遍讀儒、釋、道三家經典,以《易經》為主經,貫串四書五經與諸子百家,自成一派。
  • 劉君祖 乙未江山─由易經看2015年天下大勢
    2014年12月22-30日,廈大茶士班學員一行赴臺灣遊學,廈門大學國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支平先生推薦了2位導師,一位是臺灣大學的杜保瑞老師,主講中國哲學;另一位就是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的創會理事長劉君祖教授,他深修《易經》,將難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解讀,授課講學,學生遍及政商及民間。
  • 《象》說周易系列:「君子以自昭明德」
    他是這樣解讀《周易.晉》卦的:「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昭明德」一詞,實際上就是出自思孟學派經典《大學》中的「明明德」。「日新」一詞為思孟學派所習用,比如《大象》的作者在解讀《大畜》時便說過「日新其德」的話。
  • 易經極簡史:揭秘「周」與「易」的含義
    所以,「周」和「易」這兩個字,其實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總結一下人們對它進行的概括,發現每個字都有三種不同的含義:周1、表示周朝,以及演繹《易經》的人物是周文王。2、表示周遍,說明《易經》的內容包羅萬象,萬事萬物都包含在其中。3、表示周轉,也就是周而復始。易經六十四卦,象徵事物的發展經歷了從產生到發展再到結束的全過程。
  • 蕭統編纂《昭明文選》目的是什麼?
    但是到了六朝,產生了新的文章劃分方式,即分成「文」和「筆」。從形式上看,「文」是韻文,「筆」指的是散文。重視聲音、講究音韻的是「文」,其他的則是「筆」。然而這樣的劃分後來被進一步擴大、延伸來理解。過去人們所習慣、所認知的文章,現在都被歸入價值較低的「筆」的範圍裡,而「文」則是層次較高,一種有意識地去追求、琢磨、雕砌出來的成品。
  • 《易經》_為人子女_中國青年網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無悶,不見是而  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  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為什麼《易經》可以預測一些事,背後的原理是啥?
    「用輕鬆、簡單、現代的方式,橫亙古今中西對比的時空跨度,帶領大家領略2500多年來神秘、深奧的易經智慧。引領大家理解和體悟易經,探尋易經是什麼,同時更深入的探究易經是怎麼創製的,更深層次的考尋易經秘密背後的秘密。
  • 易經繫辭原文與註解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 易經名句起名:學富五車的小男孩名字,美名隨心、福樂綿綿
    《易經》是一本最古老的書,被稱為「群經之首」、「文化之源」。不過,現代人聽到《易經》所想到的可能是:它可以用來算命嗎?沒錯,《易經》確實敎人如何佔卦,但是佔卦不等於算命。從古以來,很多名人的名字都直接取材于于《易經》,下面跟隨吉生起名看看有哪些歷史文化人物的名字來自易經。
  • 劉君祖安心課:解易經 知命理
    劉君祖安心課:解易經 知命理 劉君祖安心課
  • 起名:《易經》中寓意深遠有獨特韻味的名字,簡直是取名界的清流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是什麼,《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出自《易經》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有寓意出自《易經》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有寓意獨特好聽【爾思】出自《易經》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有寓意【明德】出自—<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 悼念曾公仕強,關於易經的解讀
    易經的解讀和中國式管理才是曾仕強的看家本領,但最讓我感同身受,還是他的《中國智慧》,該書序言的開篇是這樣的——這不是一本罵中國人的書。身為中國人,專門罵中國人,就算寫得十分精彩,畢竟「滅自己人的威風」,何必?罵到後代子孫失去了信心,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好處?這也不是一本捧中國人的書。
  • ◈成德法師◈學習一定要主動(2020/09/19)【蔡禮旭老師】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四集)2020/9/19 英國威爾斯蘭彼得檔名:19-001-0023「好學近乎智」,真正肯好學,去深入經藏,就離開發本有的智慧愈來愈近了。所以我們依教奉行一句,這個本有的智慧就會透出來一點。
  • 日本:年號取自中國古籍
    日本:年號取自中國古籍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27 星期一     隨著明年5月1日日本天皇的更替,日本民眾可能會迎來一個更富有 「民族特色」的新年號。
  • 聽臺灣林金生老師講國學
    開始上課,老師學生鞠躬禮畢,我印象最深的是,林老師問大家何為國學,國學到底講什麼?隨後在黑板上寫下,人和宇宙的關係。那堂課,林老師引經據典,從《道德經》到《易經》,深入淺出,幽默詼諧,印象極為深刻。此次柿空間非常榮幸邀請到林老師來滬進行為期3天的講授,傳播儒家思想於家庭、教育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