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便池、財務制度、秸稈焚燒

2021-01-15 科學網

總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當然這其中有大事也有小節,大的如殺人放火,那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小的如隨地吐痰,卻頂多遭受一下路人的白眼,倒黴一點的可能會被多事的人說一句,最倒黴的大概也就是撞到城市衛生突擊檢查的管理者按相關規定被罰點款。會受到法律制裁的那些事情我們先不談,其實這種沒觸碰到法律邊線的小事情,如何讓人不去做卻是一件極難的事情。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人人都有文明秩序的意識,自覺不去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們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禁止」類的標語或標識,諸如禁止吸菸、禁止踩踏、禁止停車等等,只是許多時候,這些禁止的標識往往形同虛設,所謂防君子防不了小人,有文明意識的人看到這樣的提示也許會掐了煙、止了步,但不自覺的人則見了只當沒見到,甚至還有逆反的人,還偏要幹一下以示自己對規則的蔑視。

曾經有一陣時行對各類「禁止」標語的改造,用一些或溫馨、或清新、或幽默的詞語去打動人,比如草地邊的牌子換成「小草依依 踏之何忍」、「小腳不亂跑 小草微微笑」之類的。類似的案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單位男廁所總有人尿到外面,開始單位在廁所貼了個「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標語告示,但並無任何改觀,後換了個標語:「尿到池外說明你短,滴在地上說明你軟」,竟收到奇效。然這種對「禁止」標語的改造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起到作用的,許多時候還需要輔以一些其他措施,比如在草地邊加圍欄、設置專門的吸菸空間以滿足那些菸民的需要等等。

今天看到麻庭光老師的博文,說到元代畫家高克恭在杭州當官的時候,發現當地人經常失火,調查發現,因為當地火禁甚嚴,所以大家都違法「夜作」。後高克恭把杭州火禁永久地廢除了,大家都稱「便」,安全性反而提高了。管理者都認為火禁管用,可是火禁會帶來不便,不便會帶來違法,違法會帶來更多的火災。麻老師的博文講的是火災的事情,但其實許多事情上都是同樣的道理,只採取高壓的「禁」未必能獲得好的結果,也許在一時一地看上去有效,但長期和大範圍上卻可能適得其反。

同樣,張藝瓊老師的博文,就說到了學校繁瑣的財務報銷制度給教師造成的困擾,而且即便如此嚴管,有幾個教師敢擔保自己在財務報銷的時候都完全沒有一點違規的情況發生?別的不說,諸如把花在A項目上的錢用B項目的經費去報銷這樣的事情恐怕都是有的吧?想起上學期李競老師到杭州來看我女兒青春痘的治療情況,他寫了博文,我也寫了博文說了這次見面。他那時剛從鄉下採藥回來,車馬勞頓都中暑了,讓我帶了點鹽弄鹽水喝,那次聊天時就提到,像他這樣出差是往鄉下跑的,那些地方沒有旅館,經常就是住在老鄉家裡,按學校的規定,不僅不會給住宿補貼,而是因為沒有住宿的憑據,連來回車票和機票都不能報銷。當時我還告訴他我們學校好像沒有這樣的規定,沒有住宿憑據還是可以把路費報銷掉的,好像比他們學校要人性化一點。誰想我實在也是孤陋寡聞了,不久後聽說其實我們學校也已經規定報銷車費一定要有住宿的發票一起。想來就是為了防止有的人用非公的交通費來報銷,只是奇怪,現在大多數車票和機票都是實名的,如果名字和日期都對,不給報銷有什麼意義呢?不在旅館住宿就一定意味著不是去幹公事的嗎?同理,即便住旅館難道就一定是幹公事嗎?假如我去某地公幹,那裡恰好有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或老朋友,白天忙公事,晚上去朋友家聊晚了就在他那住一晚,這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既沒耽誤公事又與老朋友敘了舊,還為公家省了住旅館的錢。不知道有沒有人算過,因為這樣的規定浪費掉的住宿費與本來可以節省的住宿費相比,究竟哪個更多?

恰好又看到「襄州樊城等地發現秸稈焚燒火點 多名主要領導被約談」的新聞,據楚天快報報導,近日,市大氣辦利用無人機巡查各區,發現雙溝鎮、太平鎮、牛首鎮存在火點或黑斑痕跡,襄州、樊城兩區及三鎮相關負責人被約談,約談會上,市大氣辦要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加強網格化管理,消除管理漏洞和時段盲點。鄉鎮辦事處要構建秸稈禁燒工作責任體系,對禁燒不力的要嚴格追究責任。想那秸稈焚燒也是禁了多少年卻屢禁不止的事情了。據報導,環保部衛星遙感巡查監測數據顯示,10月1日至6日,全國共監測到疑似秸稈焚燒火點376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值得玩味的是,這些省份都制定了嚴格的「禁燒令」,甚至有領導幹部因督察工作不力而被處分。但嚴厲的「禁燒令」起作用的嗎?諷刺的是雖然很多省份都出臺了「禁燒令」,但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秸稈焚燒火點比去年同期增加16.41%。當然,解決秸稈焚燒這個事情恐怕並不是弄一個類似「尿到池外說明你短,滴在地上說明你軟」這樣的標語就能解決問題的。

這可算是一篇真正的散文了,從小便池到財務制度到秸稈焚燒,八竿子都打不到邊,嗯,散文,偶也文學一次吧。


相關焦點

  • 焚燒秸稈法不容!
    但是,千萬不要焚燒秸稈!2020年6月4日傍晚,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平等派出所民警正常巡邏至馬莊村時,發現馬莊村村民王某傑使用打火機將自家麥地裡的秸稈點燃約8畝,民警到場後立即將違法行為人王某傑控制,並努力將火撲滅。
  • 為什麼要禁止焚燒式秸稈還田?如果不焚燒,農民該如何利用秸稈?
    但由於地理、氣候環境、種植制度等因素,其分布也存在區域差異。一般來說,農作物秸稈產量與糧食產量呈正相關,因此糧食產量高的地區秸稈資源相對豐富。從2014年秸稈資源總量數據可以看出,全國只有3個省份(河南黑龍江山東)的秸稈產量超過5000萬噸。
  • 印度的秸稈焚燒,為何屢禁不止?
    除了這些常見的汙染來源,還有一個重要汙染元兇,那就是秸稈焚燒。每年印度北部的農村地區都會大量焚燒秸稈,以清理農作物殘茬,為下一季播種做準備。而焚燒產生的汙染物不斷向城市擴散,加重了城市空氣品質的惡化。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新德裡飽受秸稈焚燒之苦。
  • 向露天焚燒秸稈說「不」
    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汙染物質的,可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向露天焚燒秸稈說「不」城管執法人員在撲滅焚燒的秸稈。       在這個收穫的季節,田間焚燒秸稈行為日益頻發,這種陋習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還是違法行為。
  • 秸稈利用:從焚燒到變現
    來源:工人日報在國內,秸稈利用和焚燒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話題了,各地也有過各種各樣的利用方案出臺,但多年來其始終逃不過一把火燒掉的老套路,每逢收穫時節,秸稈焚燒四處可見。在糧食大省黑龍江,每年都有大量的秸稈產生,秸稈經濟如何從理論、模型走向可以變現的操作,已經成為不能迴避的問題。
  • 臺安縣公安局強化秸稈焚燒管控工作
    臺安縣公安局強化秸稈焚燒管控工作 信息來源:臺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時間:2020-04-17瀏覽次數:次 自市公安局開展「鋼鋒利劍」2號行動暨2020年秸稈焚燒春季管控工作專項行動以來,縣公安局大力宣傳春季秸稈焚燒管控工作,通過新聞媒體以及向農戶發放宣傳單、張貼《臺安縣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焚燒秸稈違法犯罪行為通告》等形式,讓群眾知曉秸稈露天焚燒的後果和危害性,以及違反法律需承擔的責任。
  • 重拳出擊,讓露天焚燒秸稈從此「熄火」
    重拳出擊,讓露天焚燒秸稈從此「熄火」 2020-12-01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居民露天焚燒秸稈引發山火被依法處罰
    5月19日傍晚7時20分許,縣城區西湖路桃花山發生山火,經查明,火災起因為一居民焚燒秸稈引發,在轄區幹部群眾的奮力撲救下,當晚8時20分,山火被成功撲滅。經查明,5月19日傍晚7時20分許,居民周某桂在位於桃花山山坡地耕種時,焚燒耕地周邊秸稈和荒草,不慎引燃了附近的雜草樹木,火勢迅速蔓延,無法控制。
  • 你認為禁止焚燒秸稈科學合理嗎?為什麼?
    相關人員,可能不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吧,如果想禁止,至少也要先出一個合理的處理方案,不要什麼處理措施都沒有,就談禁止焚燒秸稈,怎麼不禁止和處理化工廠把那些汙染嚴重的廢物引流到河裡或者海裡呢?沒有發現河裡的水越來越渾濁了嗎?
  • 禁燒秸稈出現「反轉」?現在真允許焚燒了?燒秸稈前要注意這兩點
    另外一個便是秸稈解決的問題。依據以往全國各地的都出臺相關的規定,宣傳秸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粉碎後作返田處理。殊不知,秸稈返田的問題在近些年卻越來越突顯。2.秸稈返田會造成土壤鬆散。一次或小量秸稈返田有益提升土壤有機質。殊不知,在一些地域,稻草沒有被徹底粉碎,造成稻草在返回田裡後不可以快速爛掉。從長久看來,鬆散土壤的問題早已造成了。鬆散土壤令種子的出苗率降低,土壤持水率也將降低。3.秸稈返田後造成病蟲害機率的提升。
  • 禁止農民焚燒秸稈,那麼秸稈怎麼處理呢?看看農村小夥的這個方法
    過去的時候,農民在收穫糧食後,對剩下的秸稈,會進行焚燒處理,這樣簡單省事,而且剩下的殘渣還可以作為肥料,並且還可以燒死害蟲,是一舉多得的事情。但是隨著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出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政策,如果焚燒秸稈的話,還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 濟南打開窗戶都是煙味 環保部門:焚燒秸稈所致
    本報記者 周青先 攝  9月28日、29日兩天每到傍晚時分, 濟南市區的空氣就會變得渾濁且刺鼻, 不少濟南市民也反映, 在空氣中聞到了焚燒秸稈的氣味。 29日下午,濟 南 市 環 保 局 經 調 查 通 報稱, 28日、 29日兩天市區內有秸稈焚燒氣味, 是由北風天氣及本地零星秸稈焚燒所致。
  • 春耕時節多地禁止焚燒秸稈,該如何處理秸稈,你有好的辦法嗎?
    對於農作物秸稈過去農民都是採取一把火燒掉的方式來處理。這當然非常高效,而且經濟價值高。但是現在社會不同了,由於焚燒秸稈確實會帶來比較嚴重的空氣汙染,所以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禁止了秸稈的焚燒,尤其是在冬天和春季。
  • 農村收完小麥之後,為什麼禁止焚燒秸稈?是有科學依據的
    對於農民來說,這個季節是最高興的時候,但是關於割完麥子之後的秸稈問題,讓很多農民們很是操心。不得不說,農民伯伯們是很有智慧的,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既可以解決掉秸稈的問題,還可以讓土地變得更加的肥沃,這個辦法就是焚燒秸稈。這個辦法確實很好,不光方便了農民伯伯們的農事操作,燃燒後的秸稈灰燼還含有了很多有利於農田的營養元素。把秸稈燒掉的方式一直延續了上千年,直到前幾年,才有專家禁止了焚燒秸稈的行為。
  • 小麥秸稈一定要焚燒?其實不然,原來它還有這些用處!
    每年只要到了此時,就會出現一種「焚燒秸稈」的現象。很多人圖省事,直接一把火將田間的秸稈焚燒。以至於引起連鎖大火,燒壞了很多未收割的小麥。80、90年代,幾乎沒有出現過「焚燒秸稈」這種現象。不過,隨著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焚燒秸稈」在近幾年愈演愈烈。出現這一現象,恰恰說明小麥秸稈不再是重要資源,可有可無。
  • 焚燒秸稈危害多!前郭公安部門依法行政拘留33人
    天氣轉暖,眼下正是為春耕做準備的關鍵期,而露天就地焚燒秸稈等現象再次引發關注。大量焚燒秸稈和雜草會產生的濃煙嚴重影響了環境,並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大風天氣還易引發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那麼我省目前關於秸稈焚燒如何進行管控規範?出現問題如何查處?各地關於打擊非法焚燒秸稈和秸稈綜合利用又有什麼做法?本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秸稈禁燒是合理的嗎?有啥利弊,為啥現在沒有燒秸稈的了
    秸稈焚燒後變成草木灰,草木灰又是很好的鉀肥,是作物生長的極好肥料。但我國農村地緣遼闊,農忙節氣都很集中,如果數億農民都在那個時段在田間集中焚燒秸稈,將是一種災難!對於農民來說,焚燒秸稈方便種地,不用對秸稈進行收集處理,提高了種地效率;秸稈焚燒的灰燼還可以充當土壤的有機肥料,增加土壤底肥,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相應減少農藥的噴施量,從而提高糧食的質量,既健康又環保。但是,焚燒秸稈對環境的汙染危害要大於秸稈焚燒的好處,對於危害來說其優點真不值得一提!
  • 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攻堅戰|我省環保系統各督查組工作情況
    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攻堅戰|我省環保系統各督查組工作情況 2018-10-12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口石山鎮道育村周邊有人露天焚燒秸稈 濃煙滾滾無人看管
    海口道育村至石山鎮政府路段秸稈焚燒無人看管。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 石祖波 文/圖)連日來,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在海口秀英區石山鎮道育村等周邊地區,不少農戶隨意露天焚燒廢棄秸稈,現場濃煙滾滾,不僅汙染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
  • 從嚴查處決不姑息 縣城管局開啟秸稈焚燒「嚴打」模式(杭州市)
    對於露天焚燒垃圾行為,縣城市管理局一直常抓不懈。近日,鳳川中隊接到電話投訴,稱梅林路荇塘新村對面空地有人在焚燒垃圾,煙霧很大,影響環境。在接到投訴後,執法隊員迅速趕到焚燒現場,發現該處濃煙繚繞,一大堆秸稈正在燃燒,現場無其他人員,考慮到四周都是草地,且周邊都是小區住戶,如果不馬上滅火,不僅影響環境衛生,還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控制火勢蔓延,避免煙塵擾民,隊員們就地取材,用樹幹撥沙土覆蓋的方法滅火,20多分鐘後,火終於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