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禾
導語:9月1日,一位女副校長當面吃光學生剩飯。此條新聞一出,引發眾人思考。這位女副校長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們不要浪費糧食。2020年,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急劇增加,使世界處於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的邊緣。
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增長到近100億,這將給世界自然資源帶來更大的壓力。但與此同時,糧農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估計,全球糧食損失和浪費率可能超過20%。迫切需要系統性地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8月17日,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顯示,到達2025年,中國也可能出現約1.3億噸的糧食缺口,包括穀物缺口約為2500萬噸,雖然不到消費總量的5%,但這一預測,中國有必要進一步高度重視糧食安全。
編輯
疫情的影響使世界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世界人口在過去50年裡增加了兩倍。人類的聰明才智也使過去50年的糧食產量增加了兩倍。飢餓人口從36%降至11%。但自2018年以來,聯合國一再警告稱,全球糧食危機可能即將來臨。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全球農作物產量大幅下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加上今年疫情的爆發,全球糧食產量持續下降成為事實。
在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浪費糧食的危險的時候,聯合國在前段時間發出了一個「警告」:中國有足夠的糧食養活78億人,但仍有8.2億人在挨餓。
不要以為這個「警告」是小題大做。根據聯合國公報,需要糧食援助的國家數量已上升至44個,全球「糧食危機」自疫情爆發以來似乎有所惡化。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停滯,許多糧食出口國開始停止糧食出口,這直接導致了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隨著國際食品價格在許多較貧窮國家的上漲,國內的貧富差距自然開始擴大。因此,許多人沒飯吃。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沒飯吃」這一問題可能不存在。因為中國不缺糧食。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從未發生過「糧食危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隨意浪費糧食。中國不是一個食物供應容易的國家。中方有關人士表示,中國糧食安全目前是有充分保障的,事實上,中國糧食安全主要是一個長期問題。短期內,中國的糧食問題無需擔心。但從長遠來看,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弱點。
目前農村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老齡化日益嚴重、土地問題等,這些都與糧食的穩定和可持續供應密切相關。出於這個原因,一些人認為中國並不缺食物,認為吃是不用擔心的事情,所以開始大肆浪費食物。但是,撇開中國長期的糧食問題不談,世界上許多國家現在都處於「糧食危機」之中,這提醒我們,糧食問題仍然需要大家重視。
全球範圍內的浪費——北非,西亞,中亞。糧農組織高級專家組2014年6月發布的報告中,世界各地區糧食損失浪費情況嚴重,其中損失和浪費食物的比例在北非、西亞和中亞地區高達36%。垃圾在東亞佔33%,在南亞和東南亞佔28%。人均糧食浪費最多的前10個國家中,發達國家佔絕大多數。澳大利亞、美國和土耳其排前三。
澳大利亞人每人每年浪費361公斤糧食,而美國人每年浪費278公斤糧食。美國農業部說,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因損失或被浪費而未被食用,總計浪費量達6250萬噸,價值1610億美元。中國的人均食物浪費在世界上並不算高,第22位。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這一數字仍令人震驚,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
從全世界浪費的食物種類來看,馬鈴薯和蘿蔔等塊莖類作物、塊莖類作物和含油作物是主要的損失區域,約佔25.3%。其次是水果和蔬菜,佔21.6%。而在我國,白菜的損失率最高,約為47.5%!這幾乎是總數的一半,數量相當驚人。食物浪費在中國家庭中不是最明顯的。而食品浪費的「重災區」,則是大大小小的餐館。眾所周知,中國人喜歡聚餐,三朋好友隔三差五就要搓一頓。每逢節假日、結婚生子、老人大壽等都成為食物浪費嚴重的時候。
餐廳浪費是我國每年糧食浪費的主要來源,而大型餐廳的人均浪費量是最高的,每人每餐浪費食物132克。目前,世界上許多人都陷入了「沒有食物可吃」的困境,他們很少意識到,如果每個人少浪費食物,它可能能夠養活數億人。最近,「禁止餐飲浪費」也成為了社會上的熱門話題,三大央媒都對浪費食物的情況進行了強烈的批評。其中,所謂的「大胃王」節目備受關注。這類人的浪費行為更為嚴重。為了賺錢,有些人甚至把吃過的食物「催吐」。
現在世界上每9個人中就有1個人在挨餓。所以,我們真的要停止浪費的行為!看似一點的浪費,聚集起來那就是「巨大的浪費」。拒絕浪費,珍惜每一粒糧食,從你我做起!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