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學小朋友們又聚在一起了~話題有沒有開始圍繞著好吃的零食轉了?你呢,有沒有限制自家娃吃零食?
有人說「小孩子不能吃零食!」nonono!零食不僅可以吃,而且只要吃得對,對娃還有好處吶~看熊貓君三招破功不能吃零食的傳言!
一日三餐以外的其他時間吃的,還有除了水以外喝的都叫做零食。
因為有些用腦量、活動量大的孩子來說不能只靠一日三餐,還需要適當的加餐來補充能量。孩子們可以吃零食,但是要學會怎麼選擇。
⭐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
這類食物營養豐富,可以每天都給孩子吃,主要是低脂、低鹽、低糖類食物。
① 奶和奶製品
內含優質蛋白有助於生長發育和骨骼成長
② 新鮮的應季果蔬
可以攝入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和膳食纖維,增強體質;
③堅果類
營養價值高,增加飽腹感。
提醒:這些食物雖然營養含量豐富,也要適量給孩子食用。
⭐ 可適當食用(每周1-2次)的零食
這類零食含抗氧化成分、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有效補充能量,但是糖、鹽的含量又較高,所以不建議常吃多吃。
典型代表:
果乾、肉乾、蘇打餅乾、煮玉米、全麥麵包、巧克力、蛋糕、魚片等。
⭐ 限量食用(1周不超過1次)
比如果脯、炸薯條、碳酸飲料、奶糖等。
① 配料表
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排名第一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按照順序依次遞減。
排在前幾位的最好是天然原材料,如牛奶、水果等,而不是白砂糖或其他添加劑等。另外,如果配料表名單很長,一般也不建議選擇。
配料表還可以幫我們識別商家的套路,可以看看我們之前比如宣傳口號中的「無蔗糖」並不是無糖。無蔗糖不代表沒有添加葡萄糖、麥芽糖等其他形式的糖。所以大家不要掉進語言陷阱,多看配料表。
② 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可以計算出給寶寶的零食含有多少能量、蛋白質、脂肪、鈉以及其他營養素。
需要注意的是,高鈉的食物很容易造成寶寶們的腎臟負擔,挑選零食時注意查看鈉含量,建議每100g的零食中鈉含量低於300mg。
例如下面這兩種零食對比,我們應選A零食,即原味的堅果。
吃零食的時間不要和早中晚飯離得太近,應相距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為最佳。
比如上午的9-10點鐘,下午的3-4點鐘,但每天吃零食不要超過3次,而且在看電視、玩耍的時候或是晚上睡覺前1小時內不要吃。
孩子們在吃完零食後記得要漱口,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前必須要刷牙。
避免在坐車、跑步、嬉笑等情況下吃零食,以免嗆到,如果孩子還小,家長更要在一旁進行監督。
① 果汁不能替代水果
很多標註著「100%」的果汁雖然是用新鮮水果榨成的,但在加工過程中,會造成許多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流失。
還有一些果汁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出,兌了很多的水,還加入了添加糖,直接導致喝下一瓶果汁的能量比吃水果多了幾倍。
所以喝果汁飲料不如吃水果!
② 兒童麵條更健康?
不一定。
兒童麵條的配料有小麥粉、水、食用鹽、食品營養強化劑。不同的兒童麵條會有不同的營養強化劑,如加鋅麵條的強化劑是葡萄糖酸鋅,加鐵麵條的強化劑是葡萄糖酸亞鐵,加鈣的則可能採用碳酸鈣等。
其次,從食品形態上來看,兒童麵條更細更短,煮熟後口感軟爛,有利於低齡人群的咀嚼和吞咽。鹽會使麵粉變得更有韌性,兒童麵條的含鹽量相對比「成人麵條」會少一些。
要注意的是:
據調查發現,有的兒童麵條含鹽量竟然能夠達到3%(100克麵條裡含有3克鹽),這相當於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的60%,更何況對於兒童呢?
③ 香蕉牛奶=牛奶+香蕉?
並非如此!
通過配料我們可以看到,香蕉牛奶=牛奶+水+白砂糖+果葡糖漿+濃縮香蕉汁+食品添加劑(卡拉膠+單硬脂酸甘油酯+六偏磷酸鈉+食用香精+……),而牛奶的配料只有一種,那就是——生牛乳。
根據國家標準,每100克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2.9克,這是食品可以稱為「奶製品」的必要條件之一。而香蕉牛奶中的蛋白質僅為2.4克,甚至有些牛奶飲品中的蛋白質含量會更低。
所以,香蕉牛奶不屬於奶製品,牛奶飲料也僅僅是飲料而已。
④ 孩子能喝能量飲料?
沒有任何一種能量飲料適合孩子喝!
研究表明,每天50毫克咖啡因就可能導致一個6歲孩子中毒;100毫克咖啡因可以引起一位12歲孩子中毒。
半罐(瓶)甚至四分之一罐(瓶)的能量飲料都有可能導致兒童中毒!目前多個國家都開始呼籲禁止兒童飲用能量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