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UX)與客戶體驗(CX),有什麼區別?

2020-12-1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對於剛剛接觸用戶體驗互動設計的同學來說,可能對於各種縮寫完全分不清代表著什麼含義,或者有什麼區別。比如:用戶體驗(UX)與客戶體驗(CX)有什麼區別?本文作者就從這一問題出發,對兩者進行分析對比,總結了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我在工作搓成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常見問題是:客戶體驗(CX)和用戶體驗(UX)是否相同?好吧,答案是肯定的 ——不相同。接下來我們看以下解釋。

NN / g已將用戶體驗定義為涵蓋人與公司,服務和其產品交互的所有方面。

最初,該術語用於描述用戶與組織的所有交互。但是,由於它是在計算機(數字交互為主要形式)的時代提出的,因此有人開始對它進行有限的解釋:與交互相關,而不是與客戶或公司之間的終身關係。取而代之的是,術語「客戶體驗(CX)」用於描述用戶與組織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的交互的總體。

儘管我們反對詞彙膨脹並為舊事物創建新名稱,但我們無法抗拒語言發展的方式。無論您使用的是較新的術語「客戶體驗」還是更喜歡較舊的「用戶體驗」,要記住的要點是:有多個層級的體驗,每個級別對於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同樣重要。

不同的範圍及其重要性

如果考慮一個人與整個公司一生之間的關係,則可以在三個不同層級上定義該用戶的體驗:

交互級別,它反映了人在為了執行特定的任務使用單個設備的經驗旅程級別,它獲取了一個人在完成一個目標時的經驗(可能使用多個交互渠道或設備來完成)關係級別,指的是在整個客戶關係生命周期內,用戶與公司之間的所有的交互在每個級別上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所需要的內容可能完全不同。

1. 交互級別

交互級別的體驗通常被認為是UX的重點,它與設計用戶與公司執行任務的單個交互的體驗有關。大多數UX設計人員都在交互級別工作:他們設計網站或應用程式的界面。但是,交互級別的體驗不僅適用於數字渠道,還可以適用於物理渠道。交互的示例包括:

接收電話支持在銀行的櫃員窗口取錢在保險提供商的網站上提出索賠這些交互中的每一個都有特定的體驗,這只是客戶與公司之間關係的一小部分。

在交互級別,我們使用特定的原則,準則和模式進行設計。

2. 旅程級別

下一級別的是旅程級別。客戶旅程是客戶為了完成一個目標而經歷的一個端到端的過程。此過程可以使用多個設備和交互渠道(例如,web、桌面或行動應用程式、電子郵件、在線聊天、電話)。如果用戶目標是作為一個任務完成的,並且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的交互,那麼客戶旅程在技術上可以由一個交互組成。然而,大多數旅程都是由一系列相關的交互組成的,目的是完成一個單一的目標。

在線提交保險索賠的用戶體驗只是一系列相關交互中的一個交互級別體驗,這些交互構成了旅程級別的索賠體驗,其中包括其他交互,例如接收確認電子郵件和獲取郵件中的支票。

在旅途中提供良好的體驗會帶來獨特的設計挑戰,與交互級設計相比,這些挑戰需要更多地關注元素的集成和協調。一些旅途層面的挑戰包括:

跨渠道和交互傳遞一致的消息創建無縫的跨通道轉換在整個交互過程中提供一致的外觀,感覺和語氣後端技術集成,允許客戶以相同的體驗質量在不同渠道間有效移動

3. 關係級別

用戶體驗的最廣泛範圍是關係級別(又稱客戶體驗)。在關係層次上,我們專注於一個人在組織中的生命周期內的經歷以及他作為該組織的贊助人的累積印象。整體水平不是評估一個交互或一個旅程的質量,而是關注該人與公司之間的所有交互和旅程。一些示例包括:

研究,購買,使用產品並獲得該產品支持的綜合經驗訂閱軟體作為服務平臺、使用軟體、解決問題以及通過終止帳戶從組織接收時事通訊的經驗在整個保單有效期內,研究和購買保險單,並通過電話,代理商和網站與提供者進行交互的綜合經驗

與保險公司的關係級別將包括從整個保單有效期的第一個研究任務開始的每一次旅程和交互。

良好的關係層經驗需要良好的交互層和旅程層經驗,但整體不僅僅是其各個部分的總和。擁有良好的交互或旅程級別的經驗來獲得良好的關係級別的體驗是不夠的。良好的關係級體驗涉及有效地將廣泛的體驗組成部分,例如關鍵的客戶旅程,廣告活動,列印到郵件項目,產品和服務產品以及呼叫中心程序,並支持所有不同交互和旅程之間的平穩過渡。關係級體驗組件的示例包括:

內部部門之間的協調,將意識和採購活動與交互級別的經驗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真正實現設定的期望。通過預測用戶的需求並在正確的時間主動提供正確的內容和服務,成為與用戶之間持續關係的管理者前端員工培訓,利用客戶數據,根據用戶先前的約定提供個性化支持

UX的三個級別:交互級別UX影響旅程級別的UX,然後都影響關係級別。UX的每個級別都很重要,並且都有自己的一組約束和目標。一個級別並不比另一個重要。組織應該在每個級別上尋求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結論

使用術語「 UX」還是「 CX」並不重要,因為如果您對術語具有「正確」的解釋,它們基本上是同一個意思。重要的是:

(1)您了解不同的體驗範圍,並努力優化各個級別的體驗;

(2)您和您的團隊始終使用這些術語,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摩擦和誤解。

設計體驗不僅應在交互層面進行。在單獨設計和評估個人經驗時,他們通常會通過驗收標準。但是,當您將獨立設計的交互放到現實的用戶旅程中時,事情通常會開始崩潰,從而影響到更廣泛的UX範圍。

例如,當在實驗室測試時,索賠流程可以完美地運行並滿足用戶需求,但如果確認電子郵件中提供的信息與索賠工作流中的消息相矛盾或混淆,則過程將中斷。如果整個索賠流程在沒有適當溝通的情況下發生巨大變化,長期客戶可能會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完成曾經很容易完成的任務。然後,關係層面用戶體驗受到影響。

然而,並不是關係層面的體驗比單一互動的體驗更好或更重要。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宏偉的計劃在一些寫得不好的UI上步履蹣跚。雖然設計縱向體驗很重要,但設計其組件也同樣重要。如果人們不能理解你的網站,他們不會成為客戶在第一時間。或者,如果打電話的人在打支持電話時被他們的待遇冒犯了,他們就不會再做顧客了。

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ux-vs-cx/

原文作者:金·弗萊厄蒂(Kim Flaherty)是尼爾森諾曼集團(Nielsen Norman Group)的高級用戶體驗專家

本文由 @Henry-Lee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用戶體驗的巨大泡沫:從UX到產品設計
    然後,去年,我又突然決定把我的職業名稱從用戶體驗設計師改成產品設計師。同樣的,一群用戶體驗設計師又來對我說,這只是潮流而已,用戶體驗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之間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是,對我來說,它們是不同的。在我看來,產品設計更加的謙虛真誠。我覺得這是用戶體驗設計師不具備但最應該學會的:謙虛務實。
  • 資深UX 設計師:用戶體驗設計過程方法論的演變
    但這些設計師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真正的用戶體驗設計師,他們對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知之甚少,只是能夠避免犯最糟糕的錯誤而已。在產品開發團隊看來,這都不是問題。他們認為,這些將會在不斷的迭代過程中得到解決。你可以猜一下在敏捷方法中,這一類設計師的title是什麼。如果你的答案是「用戶界面 / 用戶體驗設計師」,可以給自己一個獎勵。
  • 什麼是UX設計?我們的用戶體驗設計流程
    將您的信息傳達給合適的潛在客戶提出了挑戰。首先,您的網站需要在搜尋引擎中排名;那麼您必須誘使用戶單擊您的URL。大多數網站營銷人員將重點放在這兩個障礙上,而忽略了第三個障礙。即使您在網站上吸引了潛在客戶,如果您沒有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也不會留下他們。
  • UX系列課(二):什麼是用戶體驗
    編輯導語:在產品設計的整體過程中,必須將用戶體驗融入其中,這樣才能做出滿意的作品,同時提升用戶的體驗感。那麼,什麼是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工作內容的整體流程是怎樣的?它為何如此重要呢?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 UX寫作:讓用戶體驗為產品代言
    那到底,UX寫作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其作用和技巧有哪些呢?本文將就其真實含義,重要性以及實用的UX寫作技巧方面進行分析和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UX寫作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雖然「UX writing」這個術語本身非常新。
  • 雷克薩斯ux和es區別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雷克薩斯ux官方預售價:26.99-37.30萬,定位於緊湊型SUV,車身長寬高為4495×1840×1520mm。雷克薩斯es官方指導價: 27.90-46.80萬,定位於中大型車,車身長寬高為4975×1866×1447mm。
  • UX系列課(一):用戶體驗簡史
    編輯導讀:用戶體驗對於產品的意義不言而喻,產品設計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那麼,到底什麼是用戶體驗?本文作者梳理回顧了用戶體驗的發展歷程,與大家分享。可以說,中國是用戶體驗設計的鼻祖。風水的歷史,可以向前追溯6000年左右,字面義思是「風」和「水」,指的是與能量流相關的物體(如家具)的空間排序。什麼叫做能量流呢?按照老外的說法,叫做「chi」,其實也就是「氣」。
  • 平安信用卡深耕用戶體驗 榮獲金音獎「中國最佳客戶體驗獎」
    為打造最佳客戶體驗,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以客戶淨推薦值(NPS)為核心,圍繞客戶體驗、客戶期望、客戶參與和成本效益建立了客戶體驗管理體系,打造金融服務標杆。,更深入地發掘體驗痛點、更快速地實現體驗優化、更廣泛地樹立體驗意識,推動信用卡NPS的持續提升,以實現卓越、領先的信用卡客戶體驗終極目標。
  • 2018用戶體驗趨勢報告
    在2017年我們看到了很多用戶體驗的進步和優秀的產品。在與來自全世界的189489名設計師分享學習了1926篇優秀文章之後,我們(uxdesign.cc)分析得到了2018年的一些用戶體驗趨勢。用戶體驗設計師們開始擔憂自己的職業生涯。但如果你已經是這個行業的「老炮兒」,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件新鮮事。從網站「站長」,到「信息架構師」,到「互動設計師」,再到「用戶體驗設計師」,我們一直在適應著工作,並且更換著稱謂,但我們的工作目標一直沒變——為用戶創造有價值的產品。
  • 譯文| 我在餐廳工作時學到的關於用戶體驗的心得
    在我實習的過程中,經歷過許多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其中有積極的也有負面的。在我看來,酒店餐廳服務也是交互的一種形式,而且這其中涉及到很多體驗設計的理論和方法,當我作為互動設計師工作多年以後,仍然覺得很受啟發。當我看到篇文章的題目時,我就決定要把它翻譯出來!下面進入譯文。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是建立在好的客戶服務準則上的。餐廳服務準則提供給用戶體驗設計師們很多的啟發。
  • 從體驗思維到體驗管理 如何數位化管理客戶體驗?
    那麼,品牌做的業務就是現金流,對一些企業來說,能賺到多少錢,有什麼好處,是他們更關注的目標,卻很少有企業想把體驗做好。今天在流量紅利消失後,「存量」變為了更緊急的事情,企業不得不去打磨自己的產品以及體系。我覺得這是今年體驗思維,包括整個體驗CEM管理快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相信在未來幾年內做體驗的人會有非常大的空間,這個市場會蓬勃發展。
  • UX系列課(三):用戶體驗影響力金字塔及五大要素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UX設計師,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創造價值,怎麼來衡量產品用戶體驗的標準?本文作者列出了一個「UX影響力金字塔」,分析影響用戶體驗的五大要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UX影響力金字塔在UX系列課(二):什麼是用戶體驗這篇文章中,我們講到用戶體驗是一個過程。
  • 社會化分享按鈕 = 糟糕的用戶體驗
    原因如下:用戶在其時間表上分享來替代了「喜歡」文章。 所以,用戶都會去分享這個看法,幾乎沒有說服力。 什麼是整體用戶體驗?很顯然還是會有人使用分享按鈕。因此,我們應該通過社交媒體對有針對性的內容進行分享。
  • 指標不對,數據有何用?兩個方法助你選對UX用戶體驗設計指標
    但是,在衡量UX改動的影響時,它們的作用有限,因為它們過於寬泛,無法直接衡量用戶體驗質量、產品目標實現程度,實操性低。我是谷歌UX量化研究團隊的一員。大規模的數據分析,是谷歌UX研究方法之一。但是,有了有關接受度和留存率的數據,就可以把新用戶和老用戶區分開來,快速判斷用戶群體是否增長。無論是設計新產品、新功能,還是重新設計產品,這些指標都十分有用。在選擇指標時,並不需要面面俱到。根據項目需要,選擇最重要的指標,就足夠了(具體內容見「目標-信號-指標」三步法)。你可以根據HEART框架,從五類指標中,選出重點關注的類別。
  • UI/ UX設計指南:專業術語,解釋,建議及未來發展趨勢
    例如,如果你的領域是電子商務,那麼設計不當的應用程式將使你失去許多潛在的客戶。例如,當用戶打開應用程式時,首先看到的是什麼?用戶首先看到的是登錄頁面[2]。什麼是登陸頁面?這是一個起點,用戶可以從中了解應用程式或站點是否滿足其需求。它必須是具有吸引力的,並包含一些CTA(行動呼籲)按鈕,以使用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 終極指南之「可用性與用戶體驗的區別」
    雖然釐清兩個概念的帖子已經有很多了,但是給予我多年的用戶體驗設計和產品可用性研究的經驗,我覺得仍然有必要再次重新梳理一下用戶體驗和可用性之間的差異。【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環境中的典型用戶體驗問題有】設計和評估用戶從使用開始到結束期間與產品發生的交互行為;最大限度地實現刺激、識別和激發用戶情感共鳴。
  • 神乎其神的指標「淨推薦值(NPS)」,真能反映用戶體驗嗎?
    3分和2分有什麼區別?兩者都是負面評價,但是這兩者有實質區別嗎?受訪者真的可以保持態度一致嗎,不僅是每次回答都給出相同評價,更在於受訪者之間,他們本身就有不同,各有自己的傾向性?NPS評分有11個選擇(0到10分)。這個範圍很大,但數字之間的區別不太鮮明。你和我用同一款產品,體驗可能相同,但是我給7分,你給6分。但這樣的評分區別,又意味著什麼?
  • 譯體驗|Marketo:創造卓越的客戶體驗
    買家現在在尋找什麼? 概述 我們與第三方獨立研究公司合作,對歐洲各地的買家和營銷人員進行調查,以探索: 吸引買家購買某個品牌的原因是什麼? 在做出決定的時候,什麼最重要?客戶需要什麼樣的體驗才能與供應商長期合作?這些體驗是否與營銷人員傳遞的內容一致?
  • UX Designers:設計優秀的用戶體驗之前你需要知道的
    一、引言你並不能通過產品的功能贏得用戶,實際上用戶通常是被良好的用戶體驗所吸引。良好的用戶體驗是無形的,但偉大的用戶體驗是讓人興奮、感動和印象深刻的。畢業五年,一路上不斷的探索和適應工作內容的變化,不知不覺到今天走上了產品經理的道路,其中有發自內心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發展的指引。
  • 用戶體驗中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在體驗設計中,我們常常提到要利用同情心創造打動人心的產品。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誤以為同情心就是同理心。你在工作中用到的是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呢?這篇譯文的作者,Nielsen Norman Group的首席設計師Sarah Gibbons解釋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區別,並且分享了建立同理心的方法,希望能幫助你運用同理心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