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題之前,我們首先必須要能正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在變化過程中,兩種相關聯的量相對應的比值或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正比例關係;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在變化過程中,兩種相關聯的量相對應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反比例關係。
重點題型1:下圖表示某動車的行駛情況。
(1)如果這列動車要行駛900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2)這列動車5小時可以行駛多少千米?
解析:我們先看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路程,橫坐標和縱坐標相對應的點依次連起來是一根經過起點0的直線,說明路程和時間對應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正比例就列成兩組比的形式,要求行駛900千米需要的時間,列比例為900:X=400:2,解比例得X=4.5;要求5小時可以行駛的路程,列比例為X:5=400:2,解比例得X=1000。
重點題型2:一項工程,計劃50人需要做12天才能完成,實際增加了10人,實際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解析:這道題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問題「提前多少天可以完成?」,很多學生不認真讀題,會求出實際幾天可以完成,所以最好是設成「實際X 天可以完成,再用計劃的天數減去實際的天數。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人數「和」天數「,計劃的人數少,要的天數多,計劃的人數多,要的天數少,變化方向相反,對應的人數和天數的乘積一定,滿足反比例的三個條件,成反比例,既然是反比例,就列成兩組積相等的形式。
計劃的人數×計劃的天數=實際的人數×實際的天數
50+10=60(人)
解:設實際X 天可以完成。
60X=50×12
X=10
12-10=2(天)
答:提前2天可以讀完。
對照文中的知識點整理和對應的例題、解析,你有什麼想法?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進行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