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有不少milk bar (Bar mleczny),
它們不是酒吧也不是牛奶專賣店,
而是共產時期提供廉價餐點的
大眾食堂。
雖然波蘭的共產時代早已過去,
但因為milk bar 的定價非常低廉,
而且食物都是滿滿的家常味,
因此很受大眾歡迎。
至今國內仍有不少milk bar 繼續營業,
亦有些人開始以
「milk bar」作主題的懷舊餐廳。
假如想享受地道又便宜的波蘭菜,
就一定要去milk bar。
牛奶吧尤其受老人、學生、背包客喜愛。
不少背包客在華沙和克拉科夫,
都會刻意去找milk bar 吃吃看,
有人說牛奶吧有點像中國的自助餐,
小編覺得更像學生食堂,
內部不怎麼豪華也沒啥裝飾,
但顯得樸實溫馨。
沒有人服務你,一切都得自己來。
進入牛奶吧先排隊,
想辦法看懂波蘭文菜單,
比手劃腳點餐買單,
拿到食物後找位置坐下,
吃飽後把餐盤拿去給洗碗的阿姨。
波蘭人吃的比較清淡,
湯類、前菜、醃菜選擇多樣化,
至於肉食通常以燉煮為主,
口味較符合亞洲人。
不知道吃什麼?
你可以先選一道對「胃」的湯。
·
波蘭酸湯/黑麥酸湯(Zurek),
是所謂的波蘭國湯,
酸湯加入幹香腸片與雞蛋,
聞起來味道酸酸的,
但香腸卻剛好中和湯的酸味,
喝起來清爽不油膩。
甜菜湯
(Barszcz /Beetroot soup),
加了鮮奶油口感順滑,
有的還會加水煮蛋。
或者來一碗番茄熱湯
(Zupa pomidorowa)
暖暖身,
湯中還有一點義大利麵。
胃口大增,主菜怎麼能少了「肉」?
·
波蘭國菜獵人燉肉
(Bigos /Hunter’s stew),
這是以前獵人外出打獵的主食,
把各種肉類跟酸菜丟到鍋子中煮,
每家食譜的口味各不相同,
通常配馬鈴薯或麵包食用。
菜肉卷
(Polnische Kohlrouladen ),
與獵人燉肉一樣以燉煮方式烹飪,
再以牛肉香腸等加入洋蔥、酸菜絲與蘑菇等調製。
飯量大的朋友再來一份!
菠菜可麗餅(Nalesniki ze szpinakiem),
撐到走不動道。
黑布丁
(Kaszanka Polish Black Pudding),
即豬牛血內臟……
草莓餃子
(Pierogi z truskawkami),
口感新穎,一定要試!
炸薯餅
(placki ziemniaczane)
蘋果鬆餅
(Racuchy z jabkami/pancakes)
牛奶吧算是種特別的飲食文化體驗,
便宜、飽足、地道、美味,
真是過癮。
真正的吃貨勇於嘗試各種新菜式,
非常推薦一試!
本文部分信息、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經過編寫整理進行發布。
如有涉及版權問題,
請及時聯繫我們進行刪除整改。
同時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輕鬆搞定你的每一次出行
Tripcp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