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在日本突遇「水土不服」,職場文化藏著哪些「隱秘的角落」?

2020-12-12 騰訊網

Zoom遭遇的職場文化質疑告訴我們,開發新市場時,對客群進行精準畫像是多麼重要。

文:本刊記者 朱冬 責任編輯:李靖

9年前,美籍華人袁徵在美國矽谷創立了視頻會議軟體Zoom。

簡單好用,上手方便快捷,簡直就是為雲視頻會議而生的Zoom,附載著一些好操作的「點睛之筆」,比如能切換視頻聊天背景(陽光沙灘、豪宅、商務等隨意選擇),能進行人員討論分組等功能,就這樣面市了。

並且在習慣了為知識、軟體付費的美國,很多公司花很少的錢購買後,就能召集上百員工同時在線開會,再加上疫情這劑猛藥,Zoom一下子「躥紅」了。

於是,用戶量從2019年12月底的1000多萬,到疫情期間迅速增加到了2億多,而在去年12月,這個數據僅為1000萬。到了今年4月21日(美東時間),袁徵宣布Zoom的日活用戶數已達3億。創始人袁徵也順勢成為新晉億萬富翁。

但好景不長,許是應驗了那句「人」紅是非多。

最近, Zoom遭遇鄰國日本朋友的吐槽。一些日本企業向其反映:在線會議時上下級頭像一樣大,導致尊卑不明!日本企業急切盼望Zoom能夠改進界面,「至少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老闆,誰是員工。」

不僅如此,早在今年4月份,世界範圍內就爆出了Zoom視頻會議期間被黑客入侵的新聞,Zoom線上課堂時段內忽然收到色情影像和種族仇視內容,很多公司、學校不幸「中招」。類似的事件也被海外網民們戲稱為Zoom-bombing(Zoom轟炸)。

其實,大家對視頻會議軟體並不陌生,除了已經走出美國走向世界的Zoom,國內被重度使用的視頻會議軟體也有騰訊會議、釘釘會議、字節挑動的飛書等。只是Zoom身先士卒地為大家「踩了坑」。

冷靜下來看,以日本為例,不同文化圈裡的職場文化差異,是否真的需要讓一款應用軟體高度重視?出海的軟體供應商們,該如何面對不同國家職場文化裡藏著的那些「隱秘的角落」?

1、

Zoom能在英文世界取勝,首先就因「很美國」

中國人常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袁徵能在美國矽谷這個全球創新聖地,拿出一款能讓微軟、谷歌、蘋果都出其不意的產品,確實就是研究透了美國的職場文化,找對了「老美」的胃口。

1997年就到美國的袁徵,早期在一家專門以視頻會議程序為主的公司WebEx工作,2007年該公司被思科收購後,WebEx便嘗試推出雲視頻會議解決方案。2011年,袁徵帶著40個工程師下屬離開思科,正式成立Zoom。可以說,已有對美國市場20多年的研究,袁徵出手的Zoom肯定最知道美國企業想要什麼。

記者了解到,Zoom在研發之前,在美國市場上已經有對標的微軟的Skype、谷歌的Google Hangouts、蘋果的Face Time等產品,但它們或多或少存在不夠垂直聚焦、操作繁瑣等問題。而Zoom當時的設計方向,用袁徵的話說就是「足夠簡單實用,能解決視頻會議的本質問題」,從這方面看,Zoom做到了。

的確,美國用戶更喜歡接受功能單一的產品,在軟體應用上,美國人不喜歡為用不到的功能付費,而亞洲文化裡的用戶卻對很多附加功能有迷之依賴。

舉個簡單例子,同樣在網上購物,國內淘寶買家如果發現店家送了一堆贈品,會認為這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而在美國,消費者會覺得贈品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自己為何要為一堆用不著的東西買單?

這就是文化差異。

而且,記者查看YouTube的信息時了解到,資深網際網路老兵、投資人李自然,在聊到Zoom時分析了關鍵的一點:Zoom的興起離不開美國網際網路的大環境。而且很長一段時間,Zoom的營收基本來自於北美市場。

美國的巨頭企業沒有國內這種燒錢玩補貼的習慣。在中國的創業創新市場上,巨頭們不惜幾年不賺錢,也要燒錢搶佔用戶和流量,這讓很多小公司早早敗下陣來。而在價格戰並不是很兇猛的北美市場,Zoom相對比較幸運,提供了比大公司便宜的價格,同時又兼顧會議和社交功能,完美實現了幫助用戶企業遠程會議的目的,因此迅速圈粉。

有了這樣的基礎,即使是在深陷安全危機,且紐約市教育局、谷歌、NASA等多方宣布在特定領域禁止使用Zoom的當下,其用戶的快速增長態勢仍在繼續。

說到底,Zoom制勝的最關鍵原因就是調性「很美國」,了解美國的職場文化和用戶使用習慣。這也促成了Zoom成功晉升為全美最佳僱主。

但等Zoom出海,「遊」到亞洲文化圈,就有點尷尬了。

2、

文化差異,可能是一個不定時的「BUG引爆器」

以前文提到的日本職場文化為例。

「在日本的職場裡,等級文化確實是存在的。」《中外管理》聯繫到了正在日本名古屋工作的大連人蘇哲先生,在日本連續有五年工作經歷的蘇哲如是表達了自己的職場感受。

蘇哲提道:在日本大眾的觀念裡一般是不會換工作的,通常入社後都會在公司工作到退休,所以日本的晉升制度和等級觀念有別於中國,更有別於美國。以他所在的建材領域公司為例,一般在公司待的時間越長,薪水越高,職位越高。比如:一個部門的老員工A雖然不是領導,但入職公司的時間早於員工B、C、D、E……,那麼按照工齡,員工A的講話效力就僅次於部門領導,大家也會自覺地尊重。「我在公司工作了5年,今年30歲,但如果有一位40歲的人剛進公司,那麼我講話他也要聽。」

而日本的這種等級觀念由來已久。

最有名的就是二戰時日本海軍的「吊床號制度」,當時海軍在出海作戰時,要用學習成績來判定海軍士兵睡在船艙什麼位置。而到畢業時,海軍的畢業考試成績又決定了他今後的升官晉級。當時在日本海軍中這種論資排輩,成為了普遍現象。

比如: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海軍兵學校第32期的畢業生,而再下一級的艦隊總指揮南雲忠一是第36期畢業生,艦長山口多聞則是第40期畢業生。人們會發現,哪屆畢業的,決定了他在海軍中的官職大小。

雖然吊床號制度備受後人詬病。「但至今大部分日本公司還依然有等級制度的影子,前輩們不升遷,後輩們就要耐心等著。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社會有那麼多宅男、流浪漢,有那麼多失業人口、無家可歸者,以及高自殺率等的原因之一,這種等級制度的文化已經深入社會。」蘇哲說道。

只是,文化差異是否真的嚴重到讓日本的Zoom用戶那麼尷尬,「急切盼望Zoom能夠改進界面,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老闆,誰是員工」?

《中外管理》就此專門連線了日本松下電器中國公司前總裁木元哲先生,以及長期研究日本文化、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曹岫雲,二人觀點比較類似,在他們看來,因為職場等級原因而影響Zoom軟體使用的情況,應該並非普遍性問題。不排除有部分日本公司存在類似情況,但也有很大可能是該事件被外界放大了。

但不能否定,職場文化差異是客觀的。從崇尚自由、簡單的美國走出的Zoom,在遭遇日本為代表的職場文化時,真的該好好做一番自我反思。

3、所以,出海前,做好用戶畫像

熱度退去,負面和差評浮現,Zoom也正琢磨解決方案。那麼,中國的同行們對率先全球化的Zoom所遇到的批評怎麼看?

20多年「老研發」、金蝶HR事業部產品總監王文欽在接受《中外管理》採訪時發表了看法:「日本員工對Zoom的吐槽,我是可以理解的,這背後暴露了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定位問題」。

王文欽解釋說:Zoom的優勢有目共睹。今天Zoom的尷尬遭遇,也給國內軟體服務商提了醒。當一款軟體產品逐漸被市場接受乃至拓展進入全球更大市場的時候,肯定會面臨來自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因此而產生的差異化操作習慣問題。如果一開始Zoom的設計者就定位這款產品是銷往全球的,那麼就需要對客群進行精準畫像。

二三十年前,中國企業面臨管理升級,那時大家處在一個學習的狀態,對應用軟體的標準化需求勝過個性化需求。但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職場文化更加深奧,企業、個人之間的聯繫更加複雜。一款產品在交付之前,不僅要有一個強大的底層構架,還要有差異化的業務構架和建模平臺,能實現差異化的配置和擴展。

王文欽舉例,就像一款電熱水壺,如果是銷往平原地區,一般會在100℃的沸騰溫度下自動斷電,但如果賣往高原地區,由於高原的水沸點小於100℃,這就需要產品設計者在斷電設置上進行修改。

「其實,一般的軟體都不能滿足一家企業長久的需求。不同區域、不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管理流程、職場文化特質是不一樣的,管理軟體也要不斷地去適應外界變化進行整合迭代。任何產品如果客群畫像不清晰,乃至對更細節的安全性、隱私性問題不做提前考慮,肯定會遇到和Zoom一樣的用戶疑問。」王文欽強調。

以金蝶為例,王文欽透露,在產品設計初,一般會提供產品插件和工具包,以應對客戶的某些個性化需求。軟體在交付前,要提供平臺、提供工具,方便客戶自己做個性化配置,即使是出海到全球,也都可以根據海外用戶的要求實現差異化管理。

以Zoom在日本的「踩坑事件」為例,王文欽建議,事發後,Zoom團隊應快速去了解日本文化的差異性,短期內找到日本夥伴,讓熟悉當地文化的團隊去做一個相匹配的技術擴展包,去實現客戶需求。長期看,還是需要設計開發者熟悉用戶畫像,對產品的業務架構進行靈活調整。

一邊是外界的吐槽和質疑,一邊是巨頭競爭者們新產品的發布,「上位後」的Zoom似乎一刻也不得消停。但這也給國內的視頻會議軟體服務商們,以及眾多「Zoom」們提醒:激烈的競爭市場永遠有更多「隱秘的角落」,不做好應戰準備,試問你還有機會嗎?

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焦點

  • 日本版《隱秘的角落》:這次,「壞孩子」們將屍體藏在了角落
    校對:LITCAVE工作室配圖:網絡侵刪書名:《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9-9作者:[日]乙一前段時間《隱秘的角落《夏天、煙火和我的屍體》中的「小白船」是一首日本古老的童謠,名為《竹籠眼》,也是日本傳統兒童遊戲「竹籠眼」的歌詞。童謠放在開篇,不如影視化效果那樣伴隨整部電視劇來得瘮人,但童謠的內容總之也是為整部小說定下了一種陰冷的基調。
  • 《隱秘的角落》爆火: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個隱秘角落來藏著自己的...
    豆瓣評分9.0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個隱秘角落來藏著自己的秘密。最近熱播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在豆瓣收穫了9.0的高分,網友們一致認為這部劇是2020年最好的網劇。該劇也帶出了很多梗和話題:比如帶你去爬山、比如中年人那稀落的頭髮,比如中年人活的卑微等,而最引人深思的還是劇中那三個不良少年。
  • 《隱秘的角落》:校園與家庭對性格成長的雙重「冷暴力」
    《隱秘的角落》劇照(右一為朱朝陽)《隱秘的角落》宣傳照而實際上,因為存在客觀的競爭關係,校園和職場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職場畢竟是成年的人的角逐,大家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校園就完全不一樣了,學生心理髮育還不夠成熟,依然是孩子,無法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學生之間的競爭並不是陽光透明的,也有無法言說的「潛規則」。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日本長野縣下伊那郡下條村小學的學生/2014 『隱秘的角落』開播已近一個月。 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隱秘的角落將會在日本播出,這次的翻譯,終於沒有弄出搞笑新聞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是一個短篇懸疑劇。集數只有12集,和《餘歡水》一樣,是一部不按常理走的電視劇。而且這十二集,同樣每集都是精華。劇中沒有一個片段是無意義的,是過於拖沓的。而且劇情的安排,也是跌宕起伏。演員們的演技,也是讓觀眾高看一眼。所以這部劇的評分,自然是相當的高。
  • 職場PUA、後天抑鬱、隱秘的角落——大型元認知喪失現場
    ——《隱秘的角落》近期極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帶紅了一個演員秦昊,帶紅了一句話:「你看我還有機會嗎?」這句話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出現後一對老夫妻被謀殺,第二次出現後出軌的妻子被謀殺。關於秦昊飾演的殺人狂張東升,觀眾也用十二萬分的熱情進行了研究,也不乏很多同情的聲音。
  • 這些「隱秘的角落」不可忽視
    這個夏天,你是不是也和很多人一樣,被《隱秘的角落》裡這個爬山梗支配了很久。說起《隱秘的角落》,想必腦海裡會出現很多畫面,比如洗腦循環毀童年的《小白船》、比如致命一問「我還有機會嗎?」或者是張東升的禿頂?然而,更讓人細思極恐的卻是一些細微小事引起的人物心理變化,這不僅會左右人物的最終選擇,更對結果產生巨大影響。
  • 你家孩子,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
    ​日本長野縣下伊那郡下條村小學午餐後的學生/2014『隱秘的角落』開播已近一個月。我們想談的,是一個中國大多數家長都忽視的問題:你的孩子,能在城市裡,找到那個讓他們開心的那個「隱秘的角落」嗎?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認為: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都市裡「隱秘的角落」的價值,被家長們嚴重低估了。
  • 隱秘的角落:小白船為何成為恐怖童謠,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隨著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收官,其配樂《小白船》也新晉成了全新恐怖童謠。有網友表示,這麼溫馨的童謠為什麼每次都和劇中陰森恐怖的殺人場景配合在一起?其實,《小白船》這首童謠翻唱自韓國童謠《半月》,這是一首安魂曲,誕生要從日本侵佔朝鮮半島說起。
  • 情節引人入勝《隱秘的角落》加冕「劇王」
    《隱秘的角落》劇照。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隱秘的角落》日本定檔,將於2021年1月登陸日本電視臺;翻拍自國產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的韓劇《哲仁王后》開播,在韓國收視節節攀升;《以家人之名》被翻譯成了20多種語言,在海外20多個平臺播出……2020年,國劇的「出海」之勢愈發乘風破浪,從「走出去」到「賣出去」,正在成為全球性的「爆款」。
  • 從心理學看豆瓣9.0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
    難道你敢說,自己內心就從來沒有過這樣一個隱秘的角落?我們也有,但是我們不想為人道。02隱秘的角落=內心的情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隱秘的角落=內心的情結。情結(complex)可以指一群重要的無意識組合,或是一種藏在一個人神秘的心理狀態中,強烈而無意識的衝動。它是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是無意識的,是個人的。情結,就像不見光的角落一樣隱秘。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朱朝陽日記裡寫了哪些內容
    一口氣看完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感覺全員演技在線,劇情緊湊,全程高能。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給我們的問題是,童話和現實,你究竟選擇相信哪一個?相信童話結局就是好的,細思極恐啊!感覺需要帶著細節再看一遍。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對於大結局張東升在被警察開槍包圍擊斃前對朱朝陽說的那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話,讓我想起了羅曼·羅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現實和童話固然有巨大的反差,卻也有相通之處。朱朝陽在最開始聽的那個關天才數學家笛卡爾愛上公主的故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 《隱秘的角落》動畫片頭裡的神隱喻
    《隱秘的角落》是一部2020年的國產懸疑劇,豆瓣評分高達8.9。其精妙的製作,劇情和表演讓人印象深刻,這部劇的片頭動畫也引起了小編的注意。相信很多觀眾跟小編一樣看網劇都習慣跳過片頭和片尾。但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們,求求你們再回去看一看片頭!別的先不說,每集片頭片尾都捨不得跳實在是看國產劇難得一見的 。所以「隱秘的角落」這個片頭動畫到底好在哪裡呢?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所以他們想要通過自己來改變這種生活,但是走錯一步路就踏向了深淵張東升全劇最後說的一句話,你可以相信童話童話和現實本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信現實也可以選擇相信童話朝陽可以永遠是朝陽,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
  •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
    你以為真會有「隱秘的角落」嗎?疫情尚未結束讓大家的神情都難以捉摸可總有人會讓大家眼前一亮——裙角飛揚,光鮮亮麗的她們會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是這個酷熱的夏天令人陶醉的歌——與此同時卻有一隻只罪惡的手躲在自認為很隱秘的角落
  • 日本IP屢被搬上中國銀幕 如何解決文化水土不服?
    《解憂雜貨店》裡,王俊凱劇照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張曦)隨著中國電影市場對內容的日益渴求,外加中日文化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熱衷購買日本的知名IP,其中不乏著名小說和影視劇。然而,由於兩國的文化存在一些差異,怎樣解決文化的水土不服,自然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文化差異怎麼破?
  • 《隱秘的角落》裡還藏著這些實用英文表達!
    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憑藉其全員演技在線及出色的劇本改編成為了今年6月最紅出圈的國產劇目前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0《隱秘的角落》一切罪惡的緣起,都是從張東升帶著嶽父母爬山開始的。如果說你看了《隱秘的角落》後,被哪首歌洗腦了,那絕對就是《小白船》吧!其實,《小白船》還真是一首有故事的童謠!這首童謠是由朝鮮兒歌《半月》翻譯而來,歌詞大意沒有變化,在韓國一般當做安魂曲使用。小白船的原作者尹克榮是旅居日本的朝鮮人。
  •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隱藏結局 讓人細思極恐
    隱秘的角落另一個結局《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一部國產懸疑劇,它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表面上看,該劇選擇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和普普都沒死,兇手張東升被擊斃,主角們都獲得新生,老警察老陳也安然無恙。
  • 情趣用品的千億市場,藏在哪些隱秘的角落?
    然而,在很多人眼裡,情趣用品依然是一門上不得臺面的、羞羞的生意,從業者仍會被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不少消費者仍然千叮萬囑賣家「保密發貨」,還有不少人想在這個「隱秘的角落」裡打打擦邊球。從中國出現第一家情趣用品店距今已近30年,這個規模逾千億的市場潛力巨大,並且進入了機遇難得的「爆發期」,可事實上,情趣用品的生意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快樂簡單,暴利之下,隱憂重重。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暗黑的童話,還在人生中繼續
    /《隱秘的角落》「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紫金陳所崇拜的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曾寫道。成年後,紫金陳將沉重的童年和性格中的自卑,盡情發洩在文字裡,創作出許多精彩的故事。他讓筆下的壞小孩,幫自己分擔一部分的童年。在角色的生生死死之間,逐漸平靜情感的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