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曾遭遇校園霸凌:同學拿她的信全班朗讀,在飲料裡倒粉筆灰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在《看我的生活節目》中馬思純與多年好友敘舊,談及自己曾在初中遭受校園霸凌,有同學拿著她的信在全班朗讀,甚至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這也是導致她一直不自信的原因,後來看到好友周冬雨的同題材電影非常能感同身受。霸凌者長大之後可能會忘記自己的所作所為,但對於被霸凌的小孩會造成一生的負面影響。在此呼籲所有人勇敢地向校園霸凌說不!

延伸閱讀:

《少年的你》引發社會關注校園暴力,反抗霸凌是否算正當防衛?

「只有你贏了,我才不會輸」……「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生活在陰溝裡,也要仰望星空」……僅僅上映幾天,電影《少年的你》就贏得了一片刷屏式好評,金句臺詞也頻頻戳中觀眾的淚點。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在影片中備受校園欺凌,那種壓抑、無助、絕望的情緒,喚起了大眾對校園暴力的重視。電影中的那些暴力行為,法院會如何判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海澱法院法官秦碩。

調查

近四成受訪者曾遇校園暴力

市高級法院曾對全市法院五年審理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進行調研,五年間,全市法院共審結校園暴力犯罪案件近200件,佔全部刑事案件的0.19%,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數量平穩,整體波動不大。

從海澱法院近年來審理的刑事案件來看,海澱區校園暴力犯罪形勢與全市情況基本趨同,罪名主要集中在尋釁滋事、聚眾鬥毆、故意傷害等。

海澱法院還曾開展過一次針對中小學校園暴力情況的調查問卷,顯示包括學生、家長、老師在內的2400餘名受訪者中,有39.1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孩子身邊偶爾發生校園暴力,另有3.2%表示校園暴力經常發生。17.5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孩子、學生遭受過校園暴力,1.23%的人表示經常遭受校園暴力。

被問及網上傳播的校園暴力視頻的影響時,51.46%的受訪者表示憤怒,19.51%表示感到害怕,恐留下陰影。值得注意的是,另有2.01%的受訪者表示覺得刺激,想要效仿。「對比可見,司法實踐中,校園暴力程度嚴重達到犯罪程度者雖為少數,但校園生活中欺凌和暴力情況不容忽視。」法官坦言。

案例

傷害程度不同定罪有所區別

海澱法院審結了一起真實的涉未成年人霸凌案件。

因瑣事糾紛,3名18歲的男女,一起對15歲的小麗(化名)進行毆打,實施腳踹、扇耳光等行為,並將作案經過拍攝成視頻,上傳至網際網路,情節惡劣。三人經公安民警電話通知後主動投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法院審理認為,三名被告人無故隨意毆打未成年被害人,情節惡劣,均已構成尋釁滋事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鄔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賈某有期徒刑七個月。

小麗的家長希望能以更重的罪名追究施暴人的責任,為何法院沒有選擇故意傷害罪,而是定性為尋釁滋事罪。法官解釋說,因為在司法實踐中,要認定故意傷害罪既遂,一般以至少造成一人輕傷的後果為前提。本案中,被害人小麗經過傷檢不夠輕微傷,未達故意傷害罪的入罪標準。

面對校園暴力我們該怎麼做?

如今,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在修改中,社會各界呼籲,把校園霸凌以立法的形式寫入法律中,甚至單獨立法,明確何種行為屬於校園暴力、學校責任、救濟途徑、懲治措施等,全面保護學生權益。

如美國各州都通過了反霸凌法,學校對校園霸凌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必須立刻行動,對嚴重行為學生直接開除;澳大利亞制定了《國家安全學校框架》,著力解決校園欺凌、暴力、騷擾問題;日本政府部門明確了五類校園暴力行為,如冷暴力、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等,還開通了24小時對話熱線等。

秦碩也建議,我國應健全預防與處置制度。

「懲罰『熊孩子』是必要的,但避免成為『熊孩子』更為必要。」秦碩建議,應明確家長、校園、社會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責任,各司其職,盡到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同時,一旦孩子觸法,能夠倒追相關人員或單位的責任,讓大人知道該做什麼,讓孩子知道能做什麼,當監護不到位的時候,有人提醒,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有規可循。

秦碩也提醒未成年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生活經歷,要正確認識同學間的差異;對同學有不滿時,可以跟老師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任何人沒有權力欺凌同學,若無故傷害別人,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發現校園暴力事件時,要及時向老師報告,知情不報也要承擔責任;對於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請不要害怕,不要覺得丟人或沒面子,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家長,他們絕對會保護你。

同時,秦碩也明確說明,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是「熊孩子」的護身符,孩子和家長要消除「只要還未成年,就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種根深蒂固的誤解。即使是發生在未成年人間的糾紛,只要情節嚴重,達到違法犯罪程度的,就應該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焦點追問

涉未成年人暴力案件判決是否過輕?

現實中,就像電影裡面表現的一樣,校園暴力是一個逐漸升級的過程,施暴人的手段會越來越過分。對施暴人量刑過輕,是否不利於對受害人的保護,甚至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如今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成了未成年人渣保護法。

對此,法官解釋說,定罪量刑必須依據法律。如上述案件中,三名被告人是被公安機關電話傳喚後直接到案的。因電話傳喚不屬於強制措施,三被告人能主動歸案,就表明其具有歸案的自動性和主動性。他們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應當認定為自首,依法可從輕、減輕處罰。

除了自首外,還有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獲得被害人諒解這兩個可酌定從輕處罰情節。法院需要考慮從輕情節進行量刑。

同時,法院也要考慮施暴人在案件中的不同作用,如《少年的你》中,有的人是直接施暴,有的是共同參與,有的是加油助威,對於這些情況,法院也區別量刑,按照量刑規範化要求具體計算。

如上述案件中,分別對三名被告人宣告了六到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就是考慮了他們作用不同。其中,率先對被害人實施腳踹、扇耳光的劉某某獲刑八個月;參與打被害人兩個耳光的鄔某某獲刑六個月;積極附和隨意毆打被害人的犯意、夥同他人起鬨鬧事、站腳助威,給被害人造成心理脅迫,使其不敢反抗的賈某獲刑七個月。

反抗霸凌能算正當防衛嗎?

電影最大的轉折,在於陳念的爆發、反抗——從樓梯上一把推開曾經的施暴者,沒想到其撞到頭部死亡。

很多觀眾看到這裡覺得「解氣」,但又為一直隱忍、馬上迎來高考的陳念不值——她的行為不能算做正當防衛嗎?

對於正當防衛,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五個條件: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正當防衛所會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人;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具有防衛意識。

電影中,陳念推搡曾經的施暴者,但當時,施暴者並未對陳念有侵害行為,因此,陳念肯定不能以正當防衛為由開脫責任。

秦碩解釋,校園欺凌更常見的是一種長期的對被害人心理帶有侮辱性的傷害,不同於成年人之間的「暴力」,即便進入司法程序的校園暴力案件,其暴力程度也與成年人的暴力犯罪有明顯的區別。因此,校園暴力或者欺凌事件,是否能夠認定正當防衛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判斷。

「但這不是說被傷害的孩子不能反抗。」秦碩特別強調,如果人身安全遭受傷害,孩子應該勇於反抗,而且儘快尋求幫助,通過老師、家長制止侵害。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會被封存嗎?

出獄後的陳念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終於從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是電影給觀眾的美好,還是確實可能發生的現實呢?

這就不得不提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該制度的倡導者是「法官媽媽」尚秀雲。早在立法出臺之前,海澱法院就嘗試了犯罪記錄封存。

那還是1997年8月,15歲的某重點中學學生劉某,為籌錢給聾啞的母親看病,在他人唆使下,趁13歲的鄰居獨自在家之機,從其家中搶走800元。法院以搶劫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緩刑考驗期滿後,為不影響劉某參加高考,承辦法官經多方交涉,將劉某的犯罪材料轉由當時法院的少年法庭保存。最終,劉某以優異成績被某重點高校錄取,後又考取研究生,並出國深造。和電影中的陳念一樣,開啟了新的人生。

具體什麼樣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會被封存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嘗試,我國法律如今已經明確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來源:綜合頭條新聞、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馬思純遭校園霸凌是什麼情況 馬思純初中被同學欺負是真的嗎
    據臺灣媒體報導,女星馬思純2016年以和周冬雨合拍的《七月與安生》一戰成名,兩人創歷史在金馬獎上以雙黃蛋形式封后,擁有亮麗外型的她因此前途看漲,馬思純最近上節目則自曝內心其實很沒自信,學生時期遇過嚴重霸凌,喝可樂被討厭她的同學偷倒粉筆抹布水,有同學看不過去告訴她,爸媽的反應更讓馬思純內心很受傷。
  • 馬思純再談校園霸凌,小時候造成的傷害至今不知該如何面對
    #在6日《看我的生活》節目裡,馬思純再次提到自己年少時遭遇的那段校園霸凌。她的好朋友周冬雨跟易烊千璽之前主演過一部《少年的你》。在電影裡,周冬雨飾演了一個柔弱卻一直被校園霸凌的角色。如果不是內心的強大和易烊千璽角色的保護,很難想像她的結局。然而現實中周冬雨的好友馬思純卻經歷過跟電影類似的情節,她描述說在初中的時候自己感覺就是到了「地獄」。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影后馬思純在《我的生活》節目中,與好友敘舊時自曝有焦慮症,其原因在於,曾經遭受過校園霸凌。她回憶到,初中的那段時光,猶如人間地獄。她因為長得比較胖,被同學針對、擠兌。 有同學故意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還有同學偷偷拿她的信去全班朗讀。這些行為,都造成她長期焦慮、不自信、軟弱的性格。
  • 拒絕校園霸凌!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們的美好童年!
    意味著:平均至少每10個學生中,就有1個學生遭受過校園霸凌。一項調查顯示,被人欺凌的孩子,患抑鬱症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8倍,焦慮是其他人的4.3倍,自殺的概率是其他人的18.5倍!從數據上我們不難看出,校園霸凌的危害性。在校園從小受到傷害有一次演員馬思純在節目裡說,她上了初中,就是到了地獄。
  • 馬思純自爆「校園霸凌」,可樂裡灌了抹布水,不自信活該被欺負?
    近幾年校園暴力的話題越發的強烈,也因此去年上映的《少年的你》就帶著極大的衝擊力度出現在大眾面前。小時候的小草莓就像周冬雨不理解《少年的你》裡的校園霸凌為何出現,直到了事情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知道什麼叫做生活無望。
  • 馬思純自曝三年地獄生活:關於校園霸凌,我發現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在最近的一檔綜藝節目裡,馬思純非常克制地回憶了自己的初中生活:因為胖,每次跑步都要遭擠兌。自己的信件,被惡意攔截,並被同學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朗讀出來。喝剩的可樂裡,被人惡作劇地添加了各種: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馬思純向父母求助,父母卻選擇息事寧人:不要理會,無視她。
  • 馬思純自曝遭遇校園暴力,演戲想接叛逆角色,只是為了彌補青春嗎
    提到校園暴力、校園霸凌,這8個字帶給大家的心情,我想一直是沉重的。也是一些無法彌補的遺憾。而且校園暴力和校園霸凌現在一直是學校和家庭雙向極力避免的事情,但是孩子太小,許多事情不明白,有時候還是免不了遇到過這種遭遇。
  • 熱巴馬思純曾被霸凌,鄭爽談及一度哽咽,校園霸凌何時才能被正視
    近期,《悲傷逆流成河》電影版因其校園霸凌題材一度衝上熱搜,這個一直都有的校園黑暗問題如今終於撕裂開,擺在人們眼前,讓人不得不直視、思考。(其實「霸凌」這個詞是個舶來品,是英文bully的音譯,bully的中文意思是:倚強凌弱、仗勢欺人。)
  • 馬思純自爆初中是「地獄」:現實中的校園霸凌,究竟有多可怕?
    誰能想到,童星出道,金馬獎加冕的馬思純,竟親身遭遇過校園霸凌。在一檔綜藝節目《看我的生活》裡,她非常克制地回憶起初中那段脆弱而不堪的往事。她坦言,班上有個女孩不知什麼原因就一直欺負自己,「最嚴重的一次是把我喝的飲料可樂,給灌了抹布水,粉筆灰和拖把水……我覺得她是讓我不自信的開端吧。」
  • 馬思純吃藥控制情緒 3天胖了8斤王大陸聽後滿臉心疼
    馬思純吃藥控制情緒 3天胖了8斤王大陸聽後滿臉心疼時間:2020-06-27 19: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思純吃藥控制情緒 3天胖了8斤王大陸聽後滿臉心疼 校園霸凌事件一直是大家關注的人話題,多少孩子因為校園霸凌而導致了心理障礙,有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活在校園霸凌的陰影中無法正常社交
  • 小學生遭霸凌衣服被塞鞭炮|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還要殘忍……
    最近#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的新聞將校園霸凌這一話題再次帶入公眾視野提到校園霸凌父母聞之色變,孩子聽之恐懼在校園裡對其他人進行>身體部位諷刺、言語嘲諷、網絡造謠孤立排擠、群毆、小惡作劇等等都是校園暴力的手段壹少年的你,可曾遭遇校園霸凌廣西柳州一名10歲的五年級小學生,被一群男學生拖鞋抽臉
  • 被霸凌的孩子,一生都在噩夢裡
    所以面對校園霸凌,我們應該怎樣支持和幫助孩子呢?我們一起來用文章探討一下! 王大陸的無心之語讓馬思純一度哽咽,他不理解藥物已經是馬思純多年的依賴,如果不吃藥便會身體僵硬,腿部發軟,視力模糊。 一個本該在最美的年紀痛快笑的女孩,臉上卻寫滿了憂傷,她經歷了怎樣的傷痛,又熬過了哪些悲傷? 馬思純曾在一期節目中,和好友提及她在學校遭遇校園霸凌的不堪過去。
  • 馬思純在《看我的生活》說出了自己潛藏很久秘密,來告誡我們
    近日,馬思純在《看的生活中》綜藝中說自己在小時候校園裡被欺負。自己小時候是校園霸凌事件的受害者。馬思純說這些的時候,不知道同為這個節目嘉賓的林允作何感想,畢竟曾經校園暴力過別人。可能校園霸凌對受害人的陰影很深,很大。即使現在已經成名且擁有粉絲和觀眾馬思純也還在彌補那個傷痛的青春。可想而知這種傷害可能是永久記憶傷害。校園霸凌事件,真的離我們很近,正如馬思純所說的,自己的信被偷偷提前拿走在班裡朗讀,搞的全班笑什麼,讓自己難看尷尬。
  • 不想孩子被「校園霸凌」,父母從小這樣教,孩子沒人敢欺負
    事情發生在2019年9月16日,廣西某中學,身材矮小的同學被身材高大的同學扔下四樓,經記者了解發現,原來被扔下去的同學韋某一直存在霸凌其他同學的問題,所以身材高大的同學黃某很大程度是情緒激動,自保反抗...
  • 受到過校園霸凌的明星,鄭爽被罵鄉巴佬,迪麗熱巴曾被踢進臭水溝
    在前段時間黌舍裡曾發現過很多的校園霸凌事務,黌舍內部的學哥學姐都在想著法欺壓一個比他們上學晚的學弟。
  • 聚焦校園霸凌:你是施害者、被害者、旁觀者、拯救者還是治癒者?
    懷著沉重的心情整理了一下最近兩個月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樁樁觸目驚心,也許在家長看來不過是孩子們之間的小打小鬧,卻一次又一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20年5月7日,南通某中學初三15歲男生,為了保護初一同學不被欺凌,挺身而出,被同班同學夥同校外男子予以報復,毆打致傷,搶救無效離世。
  • 人性漫畫:男生被校園霸凌,老師和父母卻無動於衷,結局意味深長
    相信很多曾經遭受霸凌的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突然之間就成為了被欺辱的對象。大部分被校園霸凌的原因,聽起來簡直滑稽可笑:「因為TA胖」、「因為TA成績好」、「單純看TA不爽」。任何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臆想出來、空穴來風的事,都可以成為霸凌他人的理由。明星馬思純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 人性漫畫:男孩被校園霸凌,老師和父母卻無動於衷,結局意味深長
    大部分被校園霸凌的原因,聽起來簡直滑稽可笑:「因為TA胖」、「因為TA成績好」、「單純看TA不爽」……  任何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是臆想出來、空穴來風的事,都可以成為霸凌他人的理由。明星馬思純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被擠兌、嘲笑,水杯裡被添加粉筆灰、抹布水。
  • 校園霸凌是全社會的問題,明星也逃不過,劉濤就曾被拳打
    大多數人以為霸凌只會出現在社會上一些具有不穩定因素的人群中,但隨著網絡發達,一些校園暴力事件被披露,大家才意識到林妙可的媽媽曾爆料,她以前上學的班上有個女孩子的父母很喜歡林妙可,可能在家裡常誇她,那個女孩兒就變得非常討厭林妙可。不光是話裡帶刺,帶著同學孤立她。還在恨意加深過後將林妙可在操場撂倒,雙手綁在後面在地上拖著走,導致10歲的林妙可臉上到處掛彩,心理留下很大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