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昨天傾訴,男寶,5個月大,從出生就特別愛哭,哭的時候小臉憋得紅紅的;白天幾乎抱著睡,且睡眠少,白天睡眠加一起最多3個小時,而且睡前必哭鬧。睡眠的時候表現:易驚醒、醒來睜開眼馬上很精神。黏人、喜歡出去看風景,每天必需抱著下樓,不順著他的意思也會歇斯底裡大哭。
閨蜜覺得自己和孩子爸爸小時候都很乖巧。生個兒子怎麼會這樣?閨蜜擔心;孩子不睡覺怎麼長個子?長大了會不會脾氣超級大?任性?難管教?
小寶寶正在出牙,每天吃擼串般撕拉扯拽,咬的疼,但又沒法斷奶。產假馬上結束,閨蜜感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熬出頭。閨蜜覺得養兒子這種高需求寶寶的體驗,無以言表,要崩潰了;切實感覺養兒不易。
對於高需求的寶寶最令家長頭疼的就是睡眠,喜歡被抱著睡,睡眠時間短,容易被環境中聲音刺激驚醒。因此,今天就聊聊高需求寶寶如何睡前心寧靜,如何照顧好高需求寶寶的睡眠。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高需求寶寶令人最犯愁的恐怕就是:寶寶不肯睡覺或睡覺不踏實。有時,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了,結果只要有一點動靜他又會醒過來,家長又必需再次將他哄至入睡。其實,與其三番五次的折騰,不如在剛開始的時候就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睡眠條件。為此,古人提出了「醒當動如脫兔,睡當恬淡寧靜」的理論。其中「睡當恬淡寧靜」有二層意思:其一是睡眠環境,其二是指睡眠前的心態。
1、布置良好的睡眠環境
嘈雜的睡眠環境是造成寶寶心神不安、難於安眠的原因,因此寶寶的臥室應當遠離鬧市喧街,睡床也要遠離窗口,以免受到窗外各種聲音的幹擾。除此之外,家長在寶寶睡覺時,一定要將燈全部關掉。
《雲笈七籤》「夜寢燃燈,令人心神不安」。《老老恆言》「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眩,則神守其舍」。根據現代醫學解釋,之所以會發生「心神不安」是因為開燈睡覺會抑制人體褪黑素分泌,會使寶寶的淺睡眠增加,深睡眠減少,造成睡眠不踏實,因此,家長不要因為寶寶害怕黑暗就將燈打開,而應當將燈關掉。如果寶寶確實需要開燈睡覺,舉例:可在離床較遠的位置放置一盞光線昏暗的檯燈,且以側光照射為宜,萬不可將光線直射照射到寶寶的面部。如果房間較小,檯燈無法擺放在理想的位置,家長可以用紗簾將寶寶的睡床圍住,利用紗簾的屏蔽作用將燈光過濾,減少燈光對寶寶的影響。
2、寶寶入眠不可「操之過急,縱之不當」
在中醫理論中素有「神棲於心始為寐」的說法,意思是只有當「心」與「神」相會,保持平和的心態,才能漸漸地進入夢鄉。因此,寶寶在入睡前,家長應當注意使他的情緒保持穩定,不可使其惱怒、煩躁,更不可在其啼哭後立刻哄其入睡,以免引起氣血紊亂,從而導致睡眠障礙甚至引發疾病。
對於稍大點的高需求孩子,家長在孩子臨睡前還應了解以下這些:
1、不宜進行劇烈的遊戲或嬉鬧;
2、不宜講能使寶寶興奮的故事;
3、不宜在看完電視之後立刻睡覺;
4、不宜向寶寶諮詢白天做過的事情,等。
家長儘量做到,才能使寶寶的入眠更加順利,睡眠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