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譚露Lucia
今年9月,女兒就要上小學了。
下半年幼兒園開學時,我決定不上了,我也推掉了工作安排,決定帶著她出去遊走100天。
我們把這次旅行,稱為「流浪」。
中國那麼大,我應該帶女兒去走走。
之所以叫流浪,原因是此次行程有兩個特點,第一,不帶那麼多漂亮衣服,不大肆購物,不去景點賺吆喝。第二,沒有攻略和計劃。
01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酷愛遊走的我,總是帶著她在全國奔走講課。
從出生後2個月開始,到現在5歲半,她已經走過了中國一半的城市了,有些足跡還踏到了國外。
我發現她的變化,都來自這一路的風光。
7個月大時,在泰國,遇見很多友好的外國人,從此她不再認生,學會對他人友好。
1歲多在若爾蓋草原上,關心那些有高原反應的大人們。
在深圳認識好多朋友,記住了很多人的英文名,到現在,她一聞到蘿蔔的味道,就能講出在語晨家喝蘿蔔湯的故事。
然後,去了會微笑的臺北,坐在碼頭看日落,與海風對話。
發高燒還在東澳島的礁石上留下她的小腳印,推著比自己還高的箱子,排隊上船。
知道怎麼拿出剛生下的雞蛋,牽著手在河邊唱歌,跌倒了安慰自己不怕不哭。
她收穫了勇敢、智慧和朋友。
有一天,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安全的兒童遊樂場,她對我說:「我很快就可以交到朋友,然後很開心地玩。如果他們走了,我就再去交新的朋友。」
她像手機下載了新軟體一樣,能力越來越多。
當我們放眼於路上的風景時,她長大了。
02
幼小銜接,在生活
有人會問我,幼小銜接怎麼辦?
幼小銜接最終的目的,不是提前記住那些知識點,而是學習能力的培養。
要讓孩子做好接受各種知識的能力的準備,進入小學後,才能如魚得水。
學習這件事,幹嘛要搞得那麼緊張?
越會玩的孩子,越會學習。
最基礎的數學,是生活中最基本的體驗。5+5=10,10-6=4……讓孩子多去幾趟超市就可以學會。
整個行程的計劃和安排行程時間,我們都會爬在地圖上討論,路線啊什麼的,這不,自然就有了時間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背上自己的小包,收齊自己的行囊,孩子開始為自己的東西規劃和負責。
路上,我也是同伴,我們有共同的目標,要合作完成,遇見問題,處理矛盾,這都是最好的團隊合作體驗。
最美的文字都來自自然風景,當你融入時,才會真的體驗到那些文字的美。情感每分每秒都在流動,也不知是文字浸入了景色和情,還是景色和情浸入了文字。
變化也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計劃隨時會被打斷,遇到問題,或困難,如何面對心情的衝擊,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快速制定新的計劃,如何讓自己面對失望,又再面對解決問題後獲得成就感……這一課,連我這個大人都會得到很多的學習呢。
面對學習這件事時,不用太緊張。
當我們玩起來的時候,學習又何嘗不在呢?
03
見識,影響性格
女兒5歲半,正是開始大量收集信息的年紀,這些信息就是見識。
與其說見識影響性格,不如說,見識決定一個人的人格。
常常見到遊客,站在一個景點,擺出習慣的造型,咔咔幾張照片,還沒來得及欣賞一番,就著急地問,下一站去哪裡?
倘若你走過的路都是匆匆的,你很難在路上拓展見識,因為你的心是關閉的。
敞開心的方式之一就是融入。
融入自然,融入人,融入當地文化,融入不同的食物中。
△
▽
△
有些朋友善於批判,這不如我家好吃,那不如我家好看……最後只是多了幾張照片,而沒有多見識,因為他拒絕去理解那一刻發生的事情。
孩子們最容易融入了,因為他們很少去判斷,而是全然地體驗和接受。
為什麼這裡的人會喜歡吃這樣食物,做這樣的事情,建這樣的房子?那是天地人文折中形成的產物。
見識,就是去收集這些產物。
它讓我們的心被撐開,變得博大,變得靈活,變得智慧。
它也讓我們有了力量,去安撫生活中的煩累;讓我們伸展在特定固有的地域文化的束縛下酸麻的身心;去實現內心那些美妙的創作。
若你有各種原因, 不能走出去,就讓我成為你的眼睛吧。
100天的行程,把它記錄下來,用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的方式。
或許我會在路途中直播,或許我會在星空下講述,那些路上帶給我的東西,我願意分享。
出發前,各種準備很重要,特別是心理的準備,我會分享一些音頻:
和孩子一起做行李箱裡的規劃
出發前的重要會議
屬於我們的安全手冊
……
出發後,我也不知道會去向何方,遇見什麼,只有到時候發生了,我體驗了,再分享啦……
流浪計劃三月中旬就開始…啦
有意參加流浪計劃的親們,請留言或者私信我
-End-
*關於作者丨譚露Lucia:電視節目主持人;父母培訓課程【超級爸媽】創始人;《幼兒情緒卡片》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 超級爸媽譚露Lucia 持續分享更多育兒內容。
*文章所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