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首家照相館 記錄四川總督的外交故事
成都梓潼橋街頭,「鑑容照相館」一定是一時無二的風景。這家照相館規模不小,相館鋪門的兩旁有對聯作裝飾:點石成金,財恆足矣;以人為鑑,容光照焉。巴蜀文化專家鄭光路介紹,這副對聯為吳焯夫擬寫。對聯的內容也表明了照相館的主營業務:石印和「畫真子」,主人也看好相館是能賺大錢的。
-
「時光照相館」:尋找光陰的故事
這裡是「時光照相館」,帶著人們溯遊時光之河,尋找光陰的故事。在由太原「時尚迴響工作室」舉辦的70年太原老照相館記憶展暨「時光照相館」開拍活動中,人們帶著自己的老照片,邀請當年照片中的人,穿越時空,再拍一張和當初一樣的照片。「時尚迴響工作室」專門收集老百姓生活中的老物件,記錄每個物件背後的故事。
-
探訪福州首家「3D照相館」
記者昨天採訪了解到,福州近日也出現了首個「3D照相館」,在這種照相館裡,市民可以「照」一個逼真的「立體照」。這種「立體照片」是怎麼製作的呢?花費又要多少呢?「3D照」已經迎來普及時代了嗎?記者帶著諸多疑問探訪了這家「3D照相館」,為讀者揭開層層迷霧。 直觀印象: 「立體照」很逼真 設備並不複雜 福州首家「3D照相館」設在倉山觀井路的一個創意園三樓。
-
時光照相館 | 中國有故事
中國老百姓愛美的時代從這裡開始,無數人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記憶。敬請收看《中國有故事》第17集:時光照相館今天,你自拍了嗎?手機拍照這麼方便,人們都快忘了世界上還有照相館這樣的地方。1956年,時任北京市長的彭真去上海,他在街頭發現了一家照相館。這家照相館首創的禮服出租和鮮花專供等服務項目招攬了大批顧客,生意十分紅火。彭真親自做工作,請他們遷來北京,支援首都建設。
-
「老街裡記憶」徵集活動走進天真照相館
青島市檔案館、市南區檔案館與《半島都市報》聯合舉辦的「老街裡記憶」徵集活動正在進行中 ,5月8日,工作人員來到天真照相館開展口述和史料採集活動,創辦於1927年的天真照相館曾定格過無數的歷史瞬間,從大軍閥韓復榘到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等眾多名流都曾在這裡拍過照片,從不同時期的青島人在這裡拍攝的婚紗照、全家福中也可以感受到鮮明的歷史烙印
-
開明照相館:時光快門下的太原記憶
/ /從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起,照相就成為了世人記錄自己生活的重要手段。位於太原市迎澤區鐘樓街東口的開明照相館開業於1921年並一直經營至今,可以說百年的照相館記錄了太原百年的城市歷史。
-
全球首家3D照相館初體驗
3D列印技術新的應用方向位於東京原宿表參道的全球首家3D列印照相館Omote 3D近日成為日本國內的熱點。該照相館由一個名為 「PARTY」的創意實驗室所建立的,利用最新的3D影像列印技術,通過使用3D掃描儀以及經過精密的建模,為前來進行拍攝的顧客製作縮小版的全身立體模型。前來這裡的顧客可以花15分鐘將自己的全身外形掃描至計算機,隨後Omoto 3D的工作人員將用3D彩色印表機列印出來,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後期修整之後,一個微縮版的 「你」就誕生了。
-
北京本土照相館之最豐泰照相館 聊聊它的傳奇故事
● 清朝末年的天安門。這張照片應該拍攝於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天安門上的彈痕依然清晰可見。豐泰照相館開業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老闆任景豐是遼寧法庫縣人。任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據說他祖上還跟努爾哈赤沾親帶故。青年時代,任景豐東渡日本考察實業,學習了現代的物理學和照相技術。他敏銳地發現,照相業在中國的前景可觀。回國後,他在琉璃廠開設了北京第一家由中國人創辦的照相館——豐泰照相館。
-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誰都知道中國照相館有名,是個老字號,但它位於王府井大街,如果要想有張中國照相館的照片必須到王府井去一趟才行,這對於居住較遠的居民和出門不便的大爺大媽們真成了難題。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字號也放下了架子,中國照相館向小區開出了"社區攝影直通車",將照相館搬進了小區,您就在家裡等著就能照相,就能享受到中國照相館的高檔服務。
-
中國照相館歷史變遷:周總理沒打招呼來照相
2008年,中國照相館(一) 張愷欣攝 2008年,中國照相館(二)張愷欣攝 為中國照相位於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大街上,中國照相館的玻璃櫥窗恐怕是最受人關注的櫥窗之一。這個插曲讓中國照相館的新老員工驚訝不已。他們並沒想過,一塊普通課桌大小的櫥窗,竟會成為見證中國社會變遷的風向標。他們同樣不會想到,攝影師傅們透過鏡頭所看到、所拍下的一幕幕,會將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記錄在照片上,翻開,一幅一幅,把許多已經快被忘記的故事勾活了。在這間照相館的拍照間裡,他們努力拍出大人物們最完美的形象,然後精雕細琢,擺進照相館外面的玻璃櫥窗。
-
《幸福照相館》H5
作品標題《幸福照相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創新使用網際網路「多人臉融合」技術,從春節拍攝全家福照片的傳統習俗切入,在2018年春節之際推出《幸福照相館》H5,將改革開放40年來不斷改善的人民生活融入各個年代的全家福照片模板中,主打「團圓」這一春節期間全網傳播的核心要素,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傳播效果。
-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以下文章來源於成都方志 ,作者成都方志 成都方志修志問道,直筆著史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
重慶主城首家自拍照相館「我拍我」 可自導自演自拍
現在,主城首家自拍照相館來了。這裡沒有攝影師,你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國慶期間,重慶推出了主城首家自拍照相館「我拍我」,受到不少市民追捧。 「我拍我」在重慶南坪西路27號25樓3號,共90多平方米,用粉綠色的牆面搭配白色的家居裝飾,到處都是洋溢這喜悅的自拍相片,混合著藏香。店裡只有老闆張曉榮和店員王瑩,沒有攝影師,沒有化妝師。
-
中國照相館的變與不變
去過王府井大街的人都知道,中國照相館的店外櫥窗是王府井的一景,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不久前,中國照相館迎來了82歲生日。82年來,中國照相館用鏡頭記錄著人們最真實的時光、收藏著人們的歡笑與感動。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來到中國照相館,共同譜寫著一本時光相冊,譜寫著時光裡永恆不變的愛。
-
大北照相館 記錄中國歷史變遷
這家老北京城裡「獨一份」的照相館此一搬遷,正如它所處的時代,也成為了大北照相館歷史中一個轉折點:之前為北京「八大胡同」裡的小姐,為京劇名角兒和票友照相,之後,國營大北照相館則為歷屆中央會議拍照,拍攝幾代領導人接見勞模、先進人物,會見外賓的重要活動,也在今後50多年中一次次見證了中國歷史重大事件。 橫跨那個年代的人,抑或是企業,都免不了這種歷史性的轉變。
-
講述老成都歷史故事 春熙坊打造特色文化街區
原標題:講述老成都歷史故事 春熙坊打造特色文化街區 春熙坊效果圖 昨日記者獲悉,在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幫助下,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副會長單位四川廣德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都東風商貿廣場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春熙坊」項目正式復工
-
瀋陽來了一個時光照相館,帶你穿越舊時光
「最不能錯過的打卡地」的時光照相館就在這等你!>2019年時光照相館以快閃店為主要形態,通過實景展陳+創意互動+網紅打卡,以一個照相館為概念,以一個照相機為入口,內部設置多個時光展區,展現時光變遷中的家國情懷、時光穿梭的溫暖與在乎,講述新舊時光對話,在瀋陽向祖國表白的故事
-
1860外國人在廣州開照相館 耆英肖像照成中國第一張照片
照相這技術傳入中國的最初,並不讓人愉快。攝影史學者、《東方照相記》一書的作者南無哀說,「鴉片戰爭是攝影術侵入中國的引路人」——1844年,法國拉萼尼使團訪華,強迫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吃了敗仗的清政府籤訂《中法黃埔條約》。談判間隙,使團的海關官員于勒·埃及爾(Jules Itier)將中方代表、兩廣總督耆英叫住,拍下中國大陸的第一張照片。鏡頭裡,是耆英的正面像。
-
京東手機照相館開館 Z11 mini驚豔領拍
繼4月19日京東為努比亞新發的千元小屏機Z11 mini搭建京東「移動手機照相館」,通過趣味場景讓現場觀眾體驗努比亞新機拍照魅力之後,昨日(4月20日)「京東努比亞手機照相館」正式開館。
-
從玉林西路到沙子堰,探尋這片「老成都」的記憶與鄉愁
第二站 老成都記憶街巷流淌出清涼從十字路口走進白雲街,老成都記憶中的鳥籠、蓋碗茶雕塑率先映入眼帘。這些別致的微景觀到了夜晚還將亮起燈,讓這條老街別有一番風味。為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芳草街街道在對老成都片區進行打造時,特別在玉林西路以南地段規劃了四條老成都記憶街巷的設計。 除了白雲街外,還有白雲巷、玉虹巷、白玉巷等街巷,呈現出竹文化、竹編藝術等不同的老成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