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理想的師生關係應當是有限而純粹的

2020-12-11 人民網

原標題:理想的師生關係應當是有限而純粹的

又是一年教師節。對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涯中最關鍵的一位老師莫過於導師。導師可能是「老闆」,掌握著學生開展科研的「命門「,甚至與學生產生密切經濟關係;導師也是「師門」的核心,除了指導論文,還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生活、就業乃至婚戀。理想的導師是什麼樣?他在大學教育中應扮演怎樣的角色?當現代導師制與傳統師徒制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時,導師這一崗位在中國大學教育中也具有了獨特的蘊含。

■課堂裡所學的知識終將變得陳舊,被我遺忘,但導師給予我的精神財富卻伴隨我的一生。他教我不著急,凡事多思量,眼界放長遠,心胸要寬慈,面對人與事,要永遠懷有「無差別之心」,不卑不亢去面對生活中的所有悲喜。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和本職負責,師生雙方各按其是、各盡其能,才是健康的師生關係的基礎。至於兩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應當是純粹而不功利的,絕不該演變為一種精神甚至人身上的依附關係。

----------------------------------------------------------

接到這樣一篇稿件的邀約,內心其實很不安。雖然我將教師視為自己為之奉獻一生的崇高事業,但畢竟資歷尚淺。從2011年成為大學教師至今,我只有短短5年教齡。至於承擔責任更為重大的碩士生導師工作,則剛剛4年。在這段不長的時間裡,我從教師職業中汲取了無窮快樂和充實感,也與我指導過的15位研究生結下了深厚情誼。在今年教師節即將來臨的時候,能夠將過去幾年自己對這個職業、這份職責的理解做個總結,與天下同行們交流,不失為一種新鮮的"過節"方式。

在展開任何關於導師職責和師生關係的討論之前,我們都要明確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中國和西方文化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評價和期許,是有著較大不同的。與西方相比,中國的教師被社會各界寄予更高希望,這種希望既有專業能力上的,也有道德水準上的。正因如此,在地震時撇下學生的「範跑跑」和不斷向學生索取財物的「薩茹拉」才會引發如此強烈的輿論地震。在社會的流行思維中,教師群體的水準和素養不僅是一個孤立的行業或職業的問題,而關乎著整個社會在觀念、學養、道德等領域的發展方向。所以,在中國當教師,既收穫著其他行業難以比擬的來自社會各界的尊重,也背負著源於文化和精神領域的沉重責任。中國教師的這種獨特社會身份,對我們展開關於導師職責的討論而言,既是一種來自傳統的豐富遺產,也是一個無法繞開的文化桎梏。

比如說,似乎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中國這樣,即使在現代大學的研究生培養體系中,也較為清晰地保留著儒家傳統中「師徒如父子」的宗法倫理的印記。歐美國家的大學在培養研究生時也多施行導師制,但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情感關係通常淡漠,遠不及我們這裡深厚濃鬱。我自認為是一個十分注重師生之間人格和地位保持相對獨立與平等的導師,與學生交流時也從不會板著面孔,但在教師節到來時,還是會有學生感喟萬分地對我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儘管在年齡上我其實勉強只能算是個大哥。中國式的傳統師德體系和師生關係倫理,無論對於導師還是研究生都有著至為深刻的影響。兩者的關係現在不是,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可能是純粹的契約關係。

現實雖是如此,但我要說的卻是:對傳統應當持有辯證的態度,既不宜全盤接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儘管傳統文化賦予了現代師生關係以鮮明的情感因素,但為師者切不可心安理得地將這種情感因素當作幹擾、控制乃至操縱學生的藉口。在維繫師生之間最為純粹、質樸的情感紐帶的同時,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個體的獨立意志。說白了,還是應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在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中融入現代的契約意識,要在建立類似於傳統師徒制的師生關係之前明確一條「鐵律」: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和本職負責,師生雙方各按其是、各盡其能,才是健康的師生關係的基礎。至於兩者之間的情感紐帶,應當是純粹而不功利的,絕不該演變為一種精神甚至人身的依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一切關係都是有限的,情感的純粹和美好也要以"有限"為基礎。

正因如此,我時常對自己指導的研究生說的一句話是:我對你們沒有精神獨立和心智健全之外的其他要求。而我的這一觀念,其實也是從我的導師身上"繼承"而來的——我相信,如果沒有導師當年對我的天性和自由的尊重,我也不會有今天這樣快樂而「任性」的生活。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全力支持並儘可能為其創造機會,哪怕其與我本人的喜好相去甚遠;對學生的職業選擇,我也絕不會指手畫腳,而是儘可能提供準確的信息和中肯的建議供其參考,因為世界上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哺育出偉大的人格,我一個小小的研究生導師又憑什麼去訾議哪份工作更「高尚」更「有前途」呢?在我看來,導師的職責只有兩個,那就是教會學生精神獨立,培養學生心智健全。而這種職責既是通過嚴格的學術訓練實現的,也是通過導師自身的「示範效應」來實現的。簡而言之,作為導師,你沒有資格去替研究生作決定,但你有義務履行好這份職業賦予你的責任,並通過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去對學生進行有益的引導。

「師者」這個稱謂在我的精神世界裡是十分神聖的。但越是神聖的事物,我們越要警惕它變得過分神聖,進而掩蓋了自身的社會本質。歸根結底,教師終究是一份以傳授知識和培養年輕人成長為使命的職業,這個職業中任何超出了上述範疇的文化意涵都只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至於那些對傳統師生關係加以利用,不惜藉助自身相對的強勢地位去操縱學生、欺侮學生甚至做出違法犯罪之事的行業敗類,我主張通過嚴格的制度和法律對其加以懲罰。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普天之下那些正直、善良、將這個職業視為自己生命支柱的教師同行們都能達成共識——現代社會的師生關係,因有限而純粹,因純粹而美好。在這個屬於教師的節日裡,我要感謝自己的導師,以及我指導的研究生"弟子"們,謝謝他們與我一同努力收穫了理想中的有限而純粹的師生情誼。

----------------------------------------------------------------

@華君:理想的導師能先知先覺,一桶水換來一碗水,有取之不盡的源泉。他要帶領學生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變厚,舉一反三,雜而淵博,幽默而有深度。

@胡波:理想的導師應以學生感受為標準。我的研究生導師是二級學院副院長,但並沒有官氣十足的架子。由於是人文社科專業,也沒有稱導師為「老闆」的習氣。兩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學校有網站翻譯任務,導師分給我們兩個弟子完成,當作翻譯實踐,最後由導師統稿校對。在分配稿酬時,3000元的酬勞導師只留五分之一,剩下的由我們兩個人均分;第二,每個研究生都有配套的2000元研究經費,畢業前導師讓我們自己收集發票報銷,能報多少就報多少。據說,有的導師壓根沒提研究經費的事。導師只要稍多滿足一點學生的需求,學生就會感動得不行。除了學業、論文指導,導師也是學生如何「做人」的榜樣。

@未南:我是學中文的,導師是學院公認的男神。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學者,說話聲音很溫柔,做學問很紮實,待學生也很負責。熟悉他以前,他是高冷男神,熟悉以後可愛得很。他沒有微信微博,「除了讀書沒有別的愛好」。他曾經說:「當你去讀書,發現了問題,整理思路,最後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那種快樂不亞於南面稱王。」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裡熠熠生輝。他對學術的虔誠,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力量。

@雨露:和學生相處得如同兄妹、兄弟的老師不多,我們職業中專的一位氣象學老師就是一位。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卻有些淳樸氣息,還是一位育種專家。周末時,同學們和他一起做飯,到地裡給小麥育種,圍著桌球臺把小麥穗揉碎,挑出麥粒,然後用一紙袋把種子包好,貼上標籤。那時候我們一幫少男少女,不看收穫,只看快樂。如今回憶起那時的時光,我想說一句:「老師,那個時候我們真的快樂!」

@小新:大學時一位專業課老師,每次下課會親自將黑板字跡擦乾淨。她說不給學生留麻煩,也不給下一個講課的同事留麻煩,如今我也為人師,也是這麼做的。教師的知識固然重要,美德更需要傳承。

@Carrie:研究生階段課程不多,但相較於其他同學的自在狀態,我和兩個同門的日子卻過得緊張刺激,不敢隨意揮霍青春——我們仨擁有系裡最嚴苛的導師。每周導師一定準時召開讀書會,不苟言笑,逐一檢查上周的讀書進度。導師讀書面太廣了,你隨意說出一部學術專著,他立馬噼裡啪啦說出N個譯本的差別,簡直是一個人體書架。看到我們每周抱一摞書戰戰兢兢見導師,系裡同學什麼態度呢?他們羨慕嫉妒恨!因為他們半年都見不上導師一面。

(責編:董曉偉、文松輝)

相關焦點

  • 理想的師生關係(新教師教育故事)
    在教學中,師生關係一旦出現了如下一種比較惡劣的情況,教學工作所達成的效果就會非常的低效、甚至於無效:很多學生都不會真心熱愛自己的教師,更多的是充滿了畏懼或者不屑;在課堂不敢和老師正常溝通交流、不願意正常聽老師授課、不願意和老師互動,心不在焉,只有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
  • 理想的師生關係以學生為中心嗎?師生關係怎樣才是理想?
    師生關係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等。師生關係隨著主體需要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內容、方式的不同和環境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是主導主體的關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係;在社會道德和心理層面是相互影響的關係。
  • 理想的師生關係在哪裡
    把師生情誼用目光傳遞出去     ■郝雅楠(教師)    許多關於「師生關係」的文章論述和描寫的往往是完美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努力去達到理想的境界。思考很久之後,我似乎明白了:沒有愛,靠責任也能夠搭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當一個人具備應有的責任感,就知道自己如何做好該做的事,然後按照規律一步一步進行,也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甚至能夠避免不恰當的愛所帶來的麻煩,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係。    然而,沒有愛心做基礎的師生關係也是有欠缺的。
  • 你知道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什麼樣子的嗎?
    教學從古代以來就已經存在,但是有些時候我們並不喜歡那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師生關係的相處方式,我們有自己的理想型的師生關係。尊享愛生並不是封建等級關係,政治連帶關係,而是師生交往與溝通的情感基礎,道德基礎,他的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與合作,順利開展交易活動。
  • 高中英語作文:如何建立理想的師生關係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高中英語作文:如何建立理想的師生關係 2013-09-25 16:4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中青報:屢禁不絕的謝師宴反映了怎樣的師生關係
    原標題:屢禁不絕的謝師宴反映了怎樣的師生關係要形成對教師有償補課和違規收受禮品的「善治」,關鍵還是要建立能切實維護學生權利的辦學制度。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治理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自查工作的通知》。
  • 師生關係:愛與誠
    從師生角度講,我首先奉勸那些根本不愛孩子,一看見孩子就頭疼的年輕人,一定不要為了賺一點薪酬,貪圖兩個假期隨便從事教育行業;奉勸那些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不懂尊重孩子的成年人,一定不要為展示自己的「才華」從事教育行業;奉勸那些根本不愛教育,不思考教育,只是找份工作的人不要從事教育行業。
  • 師說| 專訪劉斌教授: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
    他認為,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教育背景: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學士研究領域:微觀經濟理論,機制設計,產業組織,競賽,拍賣所授課程:經濟分析中的數學方法專訪劉斌教授:理想的師生關係是亦師亦友
  • 導師眼中的師生關係: 君子之交
    編者按:從女博士羅茜茜12年後實名舉報北航教授陳小武,到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不堪導師精神壓迫溺亡、武漢理工大學因認義父子關係的「陶崇園墜亡事件」,再到近日就師生戀掀起新一輪的非議。時至今日,人們談及師生關係,不再是「青春象牙塔」似的輕鬆話題。
  • 理想的師生關係:好學校是讓大家覺得舒服的地方
    如何才能使師生之間保持和諧的關係?在學校裡,師生之間什麼樣的行為舉止才算合適?哲哲給予我的回答是:「順其自然,自己覺得舒服就好。」我的觀點是,教師固然要對照相關行為規範的具體要求,但也要參照現代師生關係的內涵。這是因為,教師或學生不當行為的背後,是師生關係沒有擺正,抑或師生關係被扭曲、變了味兒。師生關係就是教育的晴雨表,映照出教育的真實狀況。
  • 純粹法學的「純粹」之惑
    純粹法學著力於從人的知性中尋求法律的確定性,試圖將價值判斷、政治、正義等所謂「雜質」從法學中剔除出去,以確保法學的「純粹」本色。那麼,「純粹法學」真的能實現其「純粹」的理想嗎?  純粹法學的理論來源  純粹法學是一個極端的實證主義法學流派,其理論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思想,二是奧斯丁的分析法學。
  • 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師生關係這部分內容考查比較簡單,一般主要以考查識記類知識點為主,較少考查理解。多數以單選、多選、簡答、論述等考題形式出現。一般重點考察師生關係的基本類型、師生關係的內容、新型師生關係的特徵這三部分內容。下面針對於師生關係的給大家簡要介紹。
  • 當代教育下,師生關係應該更緊密
    但是我們不妨發現,這樣新聞裡的老師都普遍比較年輕,這代表了當代社會師生關係正在轉變。我們知道良好的師生關係,這與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有積極的影響,並且能夠體現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和意義。與往不同,以前的老師給人的印象都是刻板嚴厲,但現在隨著年輕老師加入教學隊伍,師生關係也變得亦師亦友,越來越和善。
  • 「理想國」堅守理想的出版人:出美好純粹的書
    原標題:「理想國」堅守理想的出版人:出美好純粹的書   原標題:「理想國」堅守理想的出版人    出一兩本好書不難,但常年持續出好書,就凝成了一種出版的品格與氣質。4年來,人文社科類圖書品牌——「理想國」以專業的態度和品質成為很多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的精神家園。    「理想國」如何聚集理想?
  • 相互欣賞,師生關係的理想境界
    巴東縣水布埡鎮長嶺初級中學 田芳廈門教育學院章立早先生說:「師生關係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欣賞。唯有這樣,師生關係才會水乳交融,教學相長。」老師欣賞學生,要善於挖掘優勢,也要包容學生的缺點。藤野先生面對魯迅這個異國學生,是欣賞的。修改講義、關心解剖實習等,正是先生的欣賞,魯迅才有這樣的成績。
  • 談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帶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係並不複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
  • 建立和諧師生關係需加強自律和他律(圖)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師生在溝通方式、師生關係以及教師責任的理解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當前的高校師生關係存在哪些問題?建立和諧的新型高校師生關係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本版圍繞建立和諧的新型高校師生關係展開討論。
  • 人民網評:人大師生恩怨啟示現代師生關係如何涵養
    9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發布公開信,申明要斷絕與新招碩士生郝相赫的師生關係,原因是學生郝相赫在朋友圈發布的微信「居然對北大閻步克教授、人大韓樹峰教授無端嘲諷」。該學生發表「情況說明」進行反駁,21日又收回「情況說明」,並進行道歉。校方表示將按程序處理。
  • 理想育人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推進有效教育的最佳途徑
    理想育人丨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推進有效教育的最佳途徑    中國教育在線江蘇站    2018-06-14 大 中 小
  •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二、良好師生關係的作用1.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2.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3.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4.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三、良好師生關係的影響因素影響師生關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方面(1)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教師態度對師生關係有直接的影響。(2)教師領導方式:類型有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種。在民主型師生關係的影響下,師生關係民主、平等、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