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咬指甲是部分孩子經常愛幹的「小壞事」,寶媽們對此也倍感苦惱,想盡各種奇招,孩子還「屢教不改」。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這麼愛咬指甲呢?真的只是維生素缺乏嗎,事實並非如此。
1、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
在類似繞頭髮、摳鼻子、吮拇指這些神經緊張的表現中,咬指甲是最常見的,而孩子的神經緊張,往往是因為父母對他們的「高要求」造成的。
思思今年10歲,五官端正,身材高挑,可謂是個美人胚子。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的手指甲,她的小手長得很秀氣,手指長長細細的,可指甲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就連指甲周圍的肌肉,都依稀看得出被咬過的痕跡。
思思為什麼會有咬指甲的習慣呢?這還得從她的媽媽說起。思思的媽媽好勝心非常強,對所有事情都吹毛求疵,經常愛對丈夫和孩子指手畫腳。
她對思思更是要求嚴苛,希望孩子能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必須超過別人家的孩子。於是她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思思每天既要學舞蹈,又要學鋼琴,既要學英文,又要學書畫。
思思每天被逼的神經高度緊張,她羨慕別的小朋友,都有玩耍的時間,而她卻每天只能被逼著學習。所以她經常感到特別煩躁,特別是和媽媽待在一起的時候。
有一次,不知道怎麼回事,她把手指放進嘴巴裡,咬了一會兒,便覺得自己的心情好了許多。從那以後,一旦心煩意亂,她就會咬指甲手指,有時甚至要咬下指甲和肌肉,咬出血來,她才會感到輕鬆。
當媽媽發現她的這個行為後,對她又打又罵,思思開始憎恨媽媽,她看到媽媽惱羞成怒的樣子,自己反而會覺得快樂,於是她便更厲害地咬指甲,讓媽媽生氣。
思思咬指甲的行為,就是因為媽媽對她的要求太高,是對媽媽的一種消極反抗行為。這樣會使孩子經常感到不安,神經高度緊張,甚至產生自卑感和孤獨感。
2、出於好奇心
孩子天性就是,對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當他們在電視裡,或者現實生活中,看到別的小朋友咬指甲時,他也會想嘗試。本來只是出於好奇,想看看這是什麼感覺,但是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制止,孩子便會養成習慣。
咬指甲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危害孩子的健康。因為孩子喜歡到處亂摸,手上容易殘留大量細菌和病毒,會在孩子咬指甲的過程中,進入體內而導致孩子生病。
父母應該怎麼糾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呢?
①消除緊張因素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或是像思思媽媽一樣,對孩子要求太高,非打即罵,都會讓孩子愛咬指甲,並且養成習慣。如果用武力阻止孩子,只會加劇這種現象,家長更多的是要給孩子關愛,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用微笑鼓勵等方式,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來糾正咬指甲這種行為。
②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咬指甲時,可以和他一起做一些有趣的遊戲,比如玩玩具、捉迷藏,或者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分散他的注意力,讓孩子有事可做,久而久之,就會使他們忘記這個不良習慣。
③不要過分限制孩子的動手能力
有些家庭注重擺設整齊,還會有一些花瓶之類的貴重裝飾品,所以孩子在家,這不讓摸,那不讓碰。孩子的手被「束縛」了,容易使孩子感到無聊,壓制他們對新事物探索的天性。所以要釋放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去冒險探索,還有助智力開發。
④其他「小妙招」
要定期給孩子修剪指甲,督促他勤洗手。幫孩子把指甲剪短了,孩子想要也沒什麼可咬,勤洗手之後,吸入孩子體內的細菌病毒減少,孩子也不容易生病。
在孩子的手上,抹一些孩子不愛吃的東西,比如蒜、醋、辣椒麵等,這樣在孩子想要指甲時,他也不敢咬下去了,但是要注意隨時觀察孩子,不能讓孩子用手揉眼睛。
各位家長要知道,咬指甲會讓孩子的牙齒外暴,影響外貌,還會引起指甲周圍皮膚感染,誘發疾病。
西紅柿媽媽寄語:家長一定要學會如何糾正這個壞習慣,在短時間內可能不奏效,這時家長們一定要堅持,要有耐心和信心,持之以恆,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孩子更健康,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