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閣鎮鳳頭村種植的20畝板慄地瓜「豐產」卻遭遇「賣難」。東閣鎮高度重視,經多方努力,在「政府+企業」雙方聯動下,形成脫貧攻堅合力。短短幾天,1萬多斤的板慄地瓜成功銷售,「滯銷賣難」問題得以破解。
東閣鎮鳳頭村是我市「十三五」五個整村推進貧困村之一,共有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214戶800多人,其中貧困戶14戶52人。為了擴大村集體經濟,村委會成立了文昌鳳頭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並在2018年通過「公司+合作社」的方式,整合土地種植了22畝板慄地瓜,當年,種植的板慄地瓜豐產創收了不少資金。在此之後,板慄地瓜成了鳳頭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然而,今年的情況卻有點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影響,鳳頭村的板慄地瓜銷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地瓜保質期有限,一旦腐敗變質,這將給鳳頭村帶來沉重的經濟打擊。
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問題,東閣鎮鳳頭村駐村第一書記劉鴻文第一時間向東閣鎮報告了這個情況,請求支援。對此,東閣鎮高度重視,協調各方力量,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與幫扶單位、愛心企業、農貿市場、大型超市對接,解決鳳頭村銷售難題。
東閣鎮鎮委書記鍾小雪說,我們採取相對應的措施,鼓勵扶貧單位參與到消費扶貧當中來。目前9個扶貧單位,總共購買了板慄地瓜4000多斤,2萬多元。同時我們還對接了市內一些超市和水果店通過他們的平臺,把這些產品銷售出去。
與此同時,東閣鎮鳳頭村在缺勞動力的情況下,優先聘請本村貧困戶採摘、包裝板慄地瓜,解決「外出就業」問題,讓貧困戶在家門口也能「賺錢」。
鍾小雪說,我們有不少的農民工,因為這個疫情的影響,不能外出務工,我們的做法也就是給他們介紹一些本地的企業和一些用工的地方,解決他們外出務工的一個問題。
東閣鎮鳳頭村十隊貧困戶林明富說,平時我在外面打零工,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村委會叫我摘地瓜,一天有100塊錢。
記者宋紫欣:「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鳳頭村委會板慄地瓜種植基地,板慄地瓜作為鳳頭村集體經濟的一項重要來源,由於這幾天受到疫情影響,板慄地瓜出現滯銷情況。這幾天(經過)多方努力,鳳頭村委會第一批種植的6畝地瓜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銷售,目前4畝地瓜已經全部採摘完畢,那現在在我身後是僅剩的2畝地瓜,村民們正在採摘,採摘完了之後,將第一時間送到各大超市進行銷售。」
在文城鎮百佳匯購物中心、樂鮮生農產超市(罐頭廠店)內,記者看到鳳頭村的板慄地瓜都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每箱地瓜僅售價25元,不少市民正在認真挑選鳳頭村板慄地瓜。據了解,這兩家超市負責人在得知板慄地瓜滯銷情況後,立即伸出援手,決定開展"農超對接,愛心義賣"活動,免費提供位置售賣鳳頭村滯銷的地瓜,以此幫助鳳頭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讓市民能夠買到新鮮放心的便宜地瓜。
某購物中心店長溫銘彪介紹,昨天的話總共給我們配送地瓜300斤左右,現在地瓜一上來以後,很受顧客歡迎,馬上就銷售了十幾箱,這個5斤一箱的,是25塊錢一箱,我們按照這個成本價來銷售顧客。
記者宋紫欣:「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東閣鎮板慄地瓜第2個超市銷售點,那目前僅僅半天的時間,昨天進的100箱板慄地瓜,銷售僅剩了20多箱,產品可能在市場比較受市民朋友們的歡迎,那剛剛我們超市的相關負責人,又在網上向東閣鎮加購了100箱的板慄地瓜。」
據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東閣鎮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各地收購商前來收購瓜果蔬菜,拓寬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建立直供各個超市、市場點對點機制,藉助電商平臺多渠道促銷,確保「菜籃子」產品產得出、運得了、供得上、有效益。同時,對因疫情防控無法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東閣鎮也多渠道安排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鍾小雪說,我們針對貧困戶也做了一個摸底調查,把他們因為不能外出務工或者生產,受到妨礙阻礙的這些貧困戶,給他介紹一些扶貧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