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實力是一個熱門話題,2018年美國對中興的晶片禁運事件讓越來越多的人深刻思考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進而認識到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中國人開始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他們開始關注這個有點陌生的領域。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科學的春天,一系列科技方略指引中國科技事業走向輝煌。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大量為之努力的科學家。其中包括為了中國科技,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尹志堯。
2004年8月,一位六十歲的儒雅老人選擇放棄前半生打下的江山,帶著他的十五人團隊離開美國。他走出上海機場的時候一切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然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矽谷早因他的歸國而波濤洶湧。
神話半生
央視不久前報導了這樣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正式敲定了五納米的刻蝕機,蘋果A11晶片和華為麒麟970均是使用的十納米的工藝。
當該領域中的行業巨頭還在為十納米和七納米的技術揮汗如雨刻苦鑽研的時候,中國的中衛半導體卻正式宣布已經掌握了五納米的技術,世界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中國,一個一直在這個行業領域默默無聞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中國內地半導體企業居然做到了。
而在中微的背後,是如今已經年近七十的尹志堯。
1944年尹志堯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愛國家庭。他的曾外祖父參加過清末革命,祖父曾是一名公費留學生留學後選擇回到祖國為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而他的父親是留日歸國的電化學專家。
良好的家風給尹志堯的來奠定了基礎。他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在校期間還一直做共青團少先隊的工作。從小他就想要學習祖父的精神,把鑽研科學當作自己人生的信條。
1962年尹志堯憑藉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尹志堯仔細的思考思考了自己的未來,最終尹志堯做了一個影響其一生的重要決定,他選擇在北京大學化學系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尹志堯在矽谷工作的時候,其團隊讓公司佔據全球將近一半的市場,並且在半導體行業擁有多項專利。
尹志堯這個名字在矽谷,早已經是傳奇的代名詞。
決定回國
按理來說這樣一個在國際上在科學事業上已經成功了的人士,下半輩子可能會在城市裡安度晚年,和家人過一過平淡的日子逐漸淡出科學領域,過一個滋潤富足的晚年。然而年過半百的尹志堯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離開了美國,義無反顧的帶著自己十五人的小團隊回到了祖國。
這讓國人聞之驚喜之餘多敬佩。
在尹志堯沒回國前,中國的晶片幾乎一無所有,所有的材料都是需要進口的,這讓科學家們很痛心。華為當時雖然設計出「麒麟晶片」,但並不能自己投入生產。一切都令人沮喪。
而尹志堯的內心一直在告訴他「我要回去,學成只為他報效祖國,助力中國科技創新!」
然而美國卻不想放這樣一個優秀人才回中國,他們沒收了六百萬份文件和電腦資料,他到上海白手起家創建了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親自操刀並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
在短時間不僅讓我國突破了國際刻蝕機的技術壟斷,還為我國自主研發晶片奠定了技術基礎。如今中微半導體生產的刻蝕機,科技上的成績已經令世界為之震驚,而尹志堯團隊還在該領域繼續向前大步流星。
中國的中微半導體獲得這樣的成就使美國兩大巨頭公司感到了壓力,他們對中微半導體提起了專利訴訟卻沒有成功。
終於,在2015年美國表示,中國可以做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等離子刻蝕機,是真正的具有實力,於是決定將中國從控制名單上去掉。這是中微團隊的實力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當2017年世界上其他國家半導體都還在10納米和7納米的階段的時候,尹志堯領導的中微團隊卻突破難關實現了5納米的突破。這是中國納米技術一次質的飛躍
然而我們相信,在尹志堯及其團隊的努力下,未來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會有更好的成績,邁向科技頂峰,讓中國成為一個創新中國。
怒斥媒體
2018年4月,當發現媒體大肆宣揚中微在全球率先掌握五納米技術時,尹志堯卻是極其憤怒的,他怒斥無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誤國誤民,聳人聽聞的標題在各大媒體刷屏。
胡亂吹捧中國的是一種常見錯誤,中國的科技進步是真的那麼神話嗎?那麼實情究竟如何呢?
公司在2018年的確掌握了5nm技術,可僅限於刻蝕機,並在2018年將其用於臺積電全球首條5nm製程生產線。
中微半導體的確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但是仔細研究數據會發現,如果單論市場份額,中微半導體的市場份額僅為1.4%。而這1.4%就是尹志堯怒斥媒體的地方。
因為他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國外其實還是有差距的,這個行業不僅只有技術一個方面,我們在生產規模、經驗等等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還不是可以停下來坐吃山空的時候。西方國家通過多年發展和積累,在半導體行業已形成了特有的生態鏈。
許多人容易看到中國哪裡強就過於興奮,看到別的國家領先中國就過於沮喪。
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讓很多人容易感到無所適從,焦慮是每個時代都有的問題。我們不能沉浸在驕傲自滿裡。
我們要知道世界科技技術領域的範圍非常廣。要深刻的認識到距離之後去趕超。
中國的市場廣大無邊,將是中微半導體未來成長的沃土,也將是科技創新最廣闊的藍天。
文/史書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