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德心的父母,養不出有素養的孩子

2021-02-08 有故事的湯碗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01


前幾天,孟非微博發表動態:

高鐵上很多熊孩子發出的噪音,其實遠不如他們爹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發出的噪音。國外已經有女性專用車廂,中國高鐵為什麼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專用車廂?

字裡行間,不僅流露出對熊孩子的不滿,更是對熊家長的苛責。

熊孩子們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影響他人的行為屢見不鮮。而很多父母的態度更是讓人汗顏。

有的父母為了阻止孩子的行為,採取更高分貝的訓斥和責罵,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嘶聲哭喊。結果,給周圍人造成了更加強勁的二次影響。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無禮行為視而不見,完全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孟非還提到:希望鐵道部門在高鐵上設立專門的母嬰車廂。

這個建議畢竟治標不治本。就算高鐵完善了這項服務,孩子到了其他公共場所怎麼辦?

孩子的問題,百分百都是父母教育的缺失和方式不對引起的

有些家長自身就沒有公德心,當孩子影響到別人,Ta們要麼假裝沒看見;要麼只會用自己最本能的方式,對孩子大吼大叫,完全不顧周圍人的感受。

為人父母不要考試,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沒有公德心的父母,培養不出有素養的孩子。

 

02


記得有次我坐高鐵,遇到一家六口(其中四個大人,兩個孩子),差點把我氣瘋了。一路上兩個孩子吵吵鬧鬧,足足三小時沒停下來。

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其實問題不全在小孩身上。孩子的爺爺奶奶,自從坐到座位上,就跟兩尊佛似的,紋絲不動。孩子的爸爸一直在用語音聊微信,聲音超大。

整個坐車過程,都是媽媽一個人在照顧兩個孩子。她一邊哄著懷裡哭鬧的女兒,一邊對著東蹦西竄的兒子不停「河東獅吼」。整節車廂都是Ta們的噪音。

我突然同情起這位媽媽。面對倆孩子的哭鬧,她已分身乏術。而看到如此老公,如此公婆,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孩子哭鬧沒及時被制止了。

爺爺奶奶、爸爸都對孩子影響他人的行為無動於衷。或許Ta們認為,照看孩子是媽媽的責任。這種畸形的觀念,也反映出Ta們自私自利的品性。

而且Ta們還沒一點公德心,對自家孩子公共場合影響他人的行為,毫不自知,更無愧疚感。

梁啓超在《論公德》中寫道: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可見,一個有公德心的人,一定能做到「相善其群」。就算在公共場合,也能考慮周圍人的感受,若有冒犯別人的言行,一定會抱以歉意。

一個人的道德水平,不僅體現在熟人間的交往中,更體現在公共場合,與陌生人間沒有利益糾葛的關係中。

 

03


以前跟團旅遊,結識了一個家庭。這個家庭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讓我獲益匪淺。

第一天我們剛到酒店,兩個孩子異常興奮,在大廳裡打鬧尖叫。孩子媽媽面露尷尬,給我們道歉後,立刻上前小聲地勸阻了孩子。

第二天一早,我在享用酒店的早餐時,又遇到了這一家人。兩孩子面對一桌子好吃的,他們不停地轉著轉盤,爭搶著把喜歡的食物攬入自己的餐盤中。

這時候,爸爸發話了:和大家一起用餐時,你們儘量吃自己面前的食物。不要想轉(轉盤)就去轉,這樣不禮貌。孩子們聽後「老實」多了。

在接下來幾次一起共餐過程中,我留意了一下這倆孩子。每次想吃遠處的菜品時,他們都會觀察一下別人。如果有人在夾菜,他們就會等一等,再轉動轉盤。

有次我們一起乘同一趟電梯上樓,在電梯口,正好遇到一位外國紳士。這位男士一手擋著電梯門,一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躬身示意我們先進去。

隨後,這倆孩子也一前一後向這位男士鞠躬道謝。這個場景把大家都逗樂了。

電梯裡,孩子的媽媽趁機表揚並教導了孩子,告訴他們在公共場合要有禮貌,多顧及周圍人的感受,不能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做個有公德心的人,並及時引導孩子,孩子就能耳濡目染,有樣學樣,成為一個受歡迎、有素養的人。


04


很多時候,孩子是不懂成人世界的規則和禮貌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們及時地引導

可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吵鬧是孩子的天性,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寬容。

是,孩子是小,但教育孩子的家長都是成年人。

家長作為監護人,勸導或不勸導孩子,以怎樣的方式勸導,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不一樣。

熊孩子的背後,站的一定是熊家長。所以別再自欺欺人了。一個有公德心的父母,是絕不會允許孩子把撒潑當成活潑,把不守秩序當成天性的。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為防止孩子在公共場合影響他人,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零食、玩具、繪本、動畫片,分散孩子注意力。

如果在長途旅程中,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次小憩,家長也能輕鬆不少。

如果孩子的言行給別人造成困擾,家長一定要及時道歉,並小聲提醒孩子。

交流過程,家長與孩子間,儘量輕聲細語,以「不被第三人聽到」為原則。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在一個相對有保障,基本不缺資源的社會環境裡,希望每位家長都做個有公德心的人,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這樣,時代才會進步,社會才會發展,一代更比一代好。




小安安,90後辣媽一枚,自由撰稿人,左手帶娃,右手碼字,願我的文字能給你帶來,內心安定前行的力量!本文首發湯小小說育兒(id:txxsye)





相關焦點

  • 何為公德?培養孩子公德心的六點建議
    你上周不是才被評為三好學生,現在給老奶奶讓座不正是你該做的嗎?」蘇爽聽後,對媽媽說:「媽媽,您叫那位奶奶過來吧,我把座位讓給她。」蘇爽的媽媽遇到的事情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都有發生,看到別人不遵守社會公德,父母是否會放鬆對孩子的要求,遇到事情時也得過且過?或者有些父母認為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就算不讓座又能怎麼樣?對孩子有影響嗎?
  • 家長必讀: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如何培養孩子的公德心?
    擁有公德心不僅僅對社會、對家庭、對他人有益,更對孩子自身有益。有公德心的孩子到哪裡都會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更有可能比他人獲得更多的好機會,工作和生活也都將會更加順利。一個人是否有公德心與這個人的教養息息相關,想讓孩子有教養有公德心,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既然公德心很重要,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公德心呢?今天小熊來跟家長們探討這個話題。
  • 培養孩子的公德心原來這麼重要,許多父母都忽視了
    在「戰疫」的期間,有這樣一些人,沒有公德心,不戴口罩到處亂走,進過疫區不主動隔離,這些不好的行為帶來的危害,比病毒本身還可怕。從小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一種美德。一個人是否有公德心與這個人的教養息息相關,想讓孩子有教養有公德心,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什麼是公德心?公德心就是在公共場合不妨礙別人,不損害別人的利益,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養。
  • 這6種父母,養不出孝順孩子!有的趕緊改,前兩種很常見
    孩子孝不孝順,和父母的言行有著巨大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給了孩子錯誤的暗示,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變得不孝順。下面6種行為,最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你們有類似的行為嗎? 當父母開始不滿足他的要求時,他很可能會把過去父母對他的付出忘得一乾二淨,還會埋怨憎恨父母。 對孩子無條件的溺愛,盲目地以孩子為中心,只會導致孩子的自私與偏激。 若是順心順意還好,一旦略有不順心的,孩子就會出現各種越規矩的行為。
  • 心窮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01心窮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坦蕩的孩子不由想起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安家》中霸佔老洋房的太表姑奶奶。,衍生出了兩個心窮的家庭,不知道他們在爭論這些的時候,想沒想過他們的孩子還在場?孩子是父母的續集,心窮的父母,註定養不出內心坦蕩的孩子。
  • 「我身上有水,會把座位弄溼的」:孩子,你有公德心的樣子真好看
    好多年前央視有一個廣告我至今記憶猶新,尤其是最後一句:公德比賽,今天起正式開賽。相信瞬間激起了很多人回憶。孩子公德心的培養也是需要家長從小抓起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公德心往往也體現著他們的教養,也能看出這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
  • 培養孩子的公德意識,需要父母們以身作則,讓孩子變得更有出息
    ,而現在很多人都不存在公德意識這一說,當然就別提孩子了。1.比如說爸爸送孩子上學,爸爸幫忙拿著書包,孩子手裡拿著街邊買的包子吃著,不一會吃完過後孩子隨手就把塑膠袋扔在了地上,當爸爸的就當若無其事沒發生一樣,沒有任何指責孩子的行為。2.或者在公交車上,一個孩子看到老太太上了公交車,想著給老人讓座位,結果孩子剛站起來就被一旁的父母給阻止了。
  • 培養孩子的公德意識,需要父母們以身作則,讓孩子變得更有出息
    我們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例子,而現在很多人都不存在公德意識這一說,當然就別提孩子了。1.比如說爸爸送孩子上學,爸爸幫忙拿著書包,孩子手裡拿著街邊買的包子吃著,不一會吃完過後孩子隨手就把塑膠袋扔在了地上,當爸爸的就當若無其事沒發生一樣,沒有任何指責孩子的行為。
  • 恕我直言,沒有公德心的小孩一點都不可愛
    所以那一刻,我本能地尖叫起來,推開桌子,雙腳懸在半空不敢著地。「你要不要把小狗拴起來?」我嘗試問小孩,店員也建議小孩給狗套上牽引繩。但是,小孩沒有回答,也不作任何回應。於是,我就成了那個滑稽的人——至少10分鐘,一邊寫稿一邊提防小狗,然後在「抬起雙腳,等小狗離開」與「時刻準備抬腳」的模式中來回切換。因為小狗隨地撒尿,店員也更忙了,拿著拖把跟在後面清潔。
  • 不自律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家長必讀)
    俞敏洪說過:「如果家庭是一臺複印機,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複印件。」複印件若出現了問題,必然要追溯到原件身上。也就是說,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父母的折射。自律的父母,孩子基本不愛偷懶。不自律的父母,很難養出自覺的孩子。
  • 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實際上,父母不教,孩子就不懂規矩,更不知危險幾何,邊界在哪;父母不管,孩子就沒有敬和畏,將來爬到頭上作威作福是遲早的事情。 曾有一位清華教授憤慨:「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 媽媽開天窗夾住女兒渾然不知:心大的父母,養不出健全的孩子
    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發現,極有可能就和女兒陰陽相隔了。生活中,像這樣「心大」的父母絕不是少數。02「心大」的父母,養不出健全的孩子父母只關注自己的事,很少去理會孩子,教育上也不上心,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有多傷呢?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遇上一個不配合的熊孩子,簡直是對脾氣最大的考驗。於是我們衝孩子發脾氣、吼,甚至是動手打,直到孩子老實為止。然而發火一時爽,事後悔斷腸。在怒完之後,更多的是愧疚,想到剛剛憤怒而扭曲的臉留在了孩子心裡,又止不住地心疼。為什麼對孩子容易發怒?一個易怒的父母,不是孩子太調皮太難教,而是父母本身出了問題。
  • 滿分的父母,養不出及格的孩子
    老兩口苦口婆心勸說,希望兒子能找份工作自己養活自己,他卻回懟父母:生我下來,就有義務養我到死。萬般無奈,老人將兒子訴至海澱法院,並申請強制執行趕獨生子出門。從生活到學習,所有一切都是父母一手包辦,徐青早已無法獨立行走,只剩下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父母每一次不經意向孩子伸出的援手,皆是「無情」之手。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最近,停課不停學幾乎把有的家長逼瘋了,新的學習方式孩子不適應,更重要的是假期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媽媽群裡炸鍋了,整天要陪著孩子上網課,早晨想多睡會,怕孩子上課不認真,全天候陪在孩子身邊,簡直心力交瘁。平時,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裡,還有點自由可支配時間,但如今,整天是圍著孩子轉,吃、喝、玩、學全都得搞定,為人父母,實屬不易啊!
  • 心事重的父母,養不出輕鬆的孩子
    01不快樂的父母,養出不快樂的孩子,父母就是他們的天和地,父母的一言一行,決定著孩子內心的方向。不快樂的父母,是很難養出陽光積極、心有希望的孩子。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 挑剔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普遍都有這麼一個共同的問題:總喜歡挑剔孩子身上的問題,卻對他的優點視而不見。這樣的父母,通常也很喜歡拿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打擊貶低孩子。我有一個朋友,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挑剔中,從外表到成績,從大學專業到工作,儘管她一直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父母卻永遠都不滿意。「你怎麼又矮又黑,看你表妹,又高又白。」
  • 沒有原則的父母,養不出有規矩的孩子
    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 那些沒有公德心的人啊!太氣人了!
    物業大哥是個熱心腸,一看這架勢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個人太沒有公德心了!他的車位在二層,總是亂停亂放!」「怎麼辦?我要上班去呢。」物業大哥翻出原始資料,找到租車位時留下的資料,說,「咱們先給他打電話,如果他不接,我上他家找他去!」在快要放棄時,電話通了。那邊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餵——」「挪一下你的車!堵著人家的車出不來了!」
  • 沒耐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導讀:沒耐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耐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