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
隨著八月進入尾聲,
迎來了一個特別振奮人心的消息——
孩子們還有一周就開學啦~~
萬獸歸籠,普天同慶!
然鵝……
寶寶們的表情千篇一律↓↓↓
還有家長們的各種擔憂,
那簡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每個孩子對入園的反應多少都不一樣,大部分孩子都會哭鬧,耍賴,不希望與家長分開;而家長也是各種擔心,像丟了魂兒一樣。這些都是我們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症」。
為什麼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兒園?
⏬⏬⏬
因為它是學前教育很重要的銜接,
需要幼兒園的生活來學會告訴你
如何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
如何學會分享?如何解決問題?
如何處理突發事件等。
NOW,就和大家嘮一嘮家有小娃初入園的Lesson 1——如何化解寶寶入園恐慌與家長焦慮?
入園焦慮的產生和避免
孩子平日裡對於家長過於依賴。現在都是隔輩疼,尤其是老一輩人幫忙看孩子會尤其突出;對孩子可以說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聽不得看不得任何哭鬧,只要有需求肯定滿足。
所以當孩子面臨一個陌生的環境,並不是自己熟識的地方,不會有人再會回應他們的小任性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甚至恐慌。
首先,家長需要跟孩子講清楚他為什麼要去幼兒園,有些孩子會覺得被家長留在幼兒園是因為家長不喜歡他們了,想要把他們拋棄,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他知道家長讓他去幼兒園的理由。
其次,培養孩子對於幼兒園的興趣,告訴他幼兒園有哪些好玩的東西,初期適當的可以給一些獎勵,比如在幼兒園一周表現的好就會帶孩子出去玩,承諾了一定要做到。
還有重要的一點——家長自身焦慮,一定要自我調節好~這點非常重要!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不行,而是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不行;
比如我們會擔心孩子到了幼兒園會不會主動向老師說明自己的需求?會不會好好喝水、吃飯?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誰來為自己的孩子做主?
so…如果想讓孩子安心並且順利的融入幼兒園生活,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不要給孩子壓力;
不要過多幹預他們自己的小世界;
不要頻繁去詢問幼兒園的生活好不好。
取而代之的,讓我們採取積極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比如:今天有沒有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積木?有沒有一起唱歌跳舞?潛意識裡面提醒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並學會分享。
初期孩子在園內也有可能會出現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少言寡語甚至是拒絕進食的情況。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入園分離性焦慮」,其實是孩子離開父母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家長們不用因此而焦慮或過於緊張。
家長鬚知tips:
送孩子去幼兒園,無論他如何嚎啕大哭,交給老師立馬離開,否則你將帶他一起離開。
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孩子偶爾被欺負,或事情沒做好未必是壞事,這些經歷將來往往會成為財富。
入園準備工作
生活用品
3歲左右的孩子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他們會懂得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所以幼兒園需要的物品,最好由孩子自己選擇樣式,比如書包、鉛筆盒、餐具等等,貼上名帖,避免丟失;
針對孩子的喜好,也可以適當減輕焦慮,家長切記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
衣服
同理,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穿著需求後,讓孩子自己選擇圖案。建議:避免過大或緊身,合體即可;最好有兜、開身、穿脫方便。
鞋子
部分幼兒園會要求準備兩雙鞋,一雙室內和一雙室外。
室內鞋以跟腳、輕便的布鞋為好,鞋底要防滑,防止孩子上洗手間滑倒(避免拖鞋);室外鞋以旅遊鞋、運動鞋為宜,適合跑跳活動。
不難發現我們今天講了這麼多,幾乎都提到了一個觀點---孩子的想法。
雖說剛剛入園的孩子小,無法遊刃有餘的處理人情世故,但他們天生聰明、機智,會用自己的想法處理一些事情,如果做法有欠缺,我們可以旁敲側擊的提醒,但一定不要直接否定,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呦~
課後小分享
在美國——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去吧,孩子。你已經長大了!
在英國——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去吧,孩子。爭取屬於你的那份榮耀!
在加拿大——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去吧,孩子。你會是一個勇敢小朋友,去結識你的新朋友吧。
在中國——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老師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捨不得媽媽嗎?......
這段話值得我們深思,你的思維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Finally,希望每一個寶寶都可以順利的度過入園焦慮,做一個樂觀向上的小大人哦~
END
圖片來源 | 部分來自網絡 & 文字 | 小海豚
排版 | 小海豚
北漂紮根,日語專業出身,老師一枚
愛臭美,也愛分享關於美的一切
家有暖男一枚,214出生
有點嬰兒肥,肉多但能藏
摩羯座耿直girl,我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