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陸資公司6億美元收購東森電視 島內輿論驚呼「滲透」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紛擾已久的臺灣東森電視出售案拍板定案,最終由美國DMG娛樂控股公司執行長丹·密茨(Dan Mintz)個人出資,以6億美元(約人民幣38億多,新臺幣近195億元)買下私募基金凱雷所持有的東森電視61%的股份。而DMG集團董事長肖文閣是中國大陸富豪,此事在臺灣島內引起輿論譁然,部分媒體與學者驚呼,臺灣媒體將「遭大陸滲透」。

綜合臺灣媒體11月23報導,東森電視要賣盤傳聞已久,凱雷(東森電視最大股東)昨日(22日)通過奧美公關媒體公司代表發言,證實此一交易,而丹·密茨在21日接受美國《洛杉磯時報》專訪時也表明,該集團已以6億美元價格與東森集團達成協議,即將接手東森電視臺營運。雙方強調,這次是以丹·密茨個人名義收購。

DMG娛樂集團發言人表示,整個交易就等臺方通過;文章提到,該集團是附屬中國大陸旗下的子公司。

臺灣相關法律規定,禁止陸資進入電視臺,臺「經濟部」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表示會依法審核有關交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收到申請,會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此一結合案,審查期最多90天。

陸資背景引臺灣緊張

資料顯示,DMG集團是密茨於1993年與大陸富商肖文閣、前體操冠軍吳冰共同成立,董事長為肖文閣,集團目前已是國際知名傳媒企業,業務包括廣告、公關、行銷等。東森國際發言人表示,尚未開董事會討論。

報導稱,在大陸全力向世界輸出影響力之時,背景神秘的陸資買下臺灣較有影響力的東森電視臺,引起臺灣各界高度關注。

臺灣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認為,東森被陸資背景外商買下不意外,因臺灣屬自由市場,法令對外資管理過松。臺灣大學新聞所長王泰俐稱,東森交易案「對臺灣言論自由可能影響很大」。臺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甚至擔憂,若陸資掌控臺媒主導臺灣新聞走向,將「出現嚴重後果」。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表示,為了保護臺灣新聞與言論自由,這項意思大陸資本意圖介入臺灣媒體的案子,臺「經濟部」投審會等主管機關應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積極有效審理。同時,鄭運鵬也要求臺灣「國家通訊委員會」(NCC),應該對這項東森與DMG娛樂集團併購案嚴加審核。鄭運鵬說,依據臺灣地區衛星廣播電視法,「外資」直接投資股份不得超過50%。而美國DMG娛樂集團持有東森股份達61%,是否已超過臺現行法律的標準,NCC須負起保護臺灣地區媒體的責任,嚴加查辦。

而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稱,民進黨定會要求馬英九當局務必緊盯、嚴審有關交易,不能讓陸資滲透媒體。

東森電視目前是臺灣最大電視臺,同時擁有美洲及亞洲兩個海外衛星電視臺。美國DMG娛樂控股公司已在2015年將中國事業部門分割成為印紀娛樂與媒體公司,並在深圳證交所掛牌公司,丹密茨掌管分拆後中國大陸以外的全球業務即DMG Entertainment,但島內仍質疑該交易案有陸資色彩。

而臺灣當局「經濟部」投審會對此則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申請送件,未來將從嚴審查,並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共同討論;如果證實該公司確有大陸軍方背景,也會與「國安局」、涉外部門以及陸委會等單位一起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DMG集團6億美元收購東森電視臺 陸資背景引臺灣緊張
    臺灣東森電視出售案拍板定案,由美國DMG娛樂控股公司執行長丹·密茨(Dan Mintz)個人出資,以6億美元(約人民幣38億多,新臺幣近195億元)買下。而DMG集團董事長肖文閣是中國大陸富豪,此事引臺灣島內輿論譁然,部分媒體與學者驚呼,臺灣媒體將「遭大陸滲透」。
  • DMG高層欲花38億收購東森電視股份
    DMG執行長丹·密茨網易娛樂11月23日報導 據11月21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創於DMG娛樂傳媒旗下的美國DMG娛樂公司執行長丹·密茨,將以6億美元(約38億人民幣)收購凱雷持有的臺灣東森電視股份。
  • DMG擬收購臺灣東森衛視
    DMG娛樂傳媒集團創始人丹·密茨、吳冰和肖文閣       (轉載自界面)《洛杉磯時報》在11月21日採訪DMG娛樂傳媒集團CEO丹·密茨(Dan Mintz)時得知,密茨已以個人名義與東森集團達成協議,將出資6億美元
  • DMG集團6億美金買下臺灣東森電視臺
    【慧聰廣電網】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DMG娛樂傳媒集團(DMGEntertainment)以近200億元臺幣收購東森電視,該集團證實已達成協議,但東森表示花落誰家還不確定。     東森電視以6億美元(約新臺幣近200億元),拍板賣給美國DMG娛樂集團!?
  • 愛立信16億美元收購挪威網絡電視公司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2月26日專電 (記者 馬世駿) 據瑞典《今日工業報》26日報導,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宣布以98億挪威克朗(約合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挪威Tandberg公司,以加強網絡多媒體業務的發展。
  • 陸資與臺灣的歷史恩怨 半導體大佬怎麼看?
    背後其實就是對外資、陸資來臺投資都加強管理,實質是針對陸資。 根據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2月,陸商赴臺直接投資僅54件,約合8.7億美元,在陸商對外投資中的佔比微乎其微。
  • 「淘寶臺灣」被認定為陸資並遭罰 島內網友:倒店潮要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8月25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投審會24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除了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外,還限期於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這是繼所謂「愛奇藝條款」上路後又一防堵陸資案例,再次引起島內輿論風暴。
  • 陸資鞋企千百度和Steve Madden成立合資公司
    陸資鞋企千百度和Steve Madden成立合資公司來源:聯商網2017-06-05 08:10總部唯一南京的陸資鞋企C.banner International HoldingsLtd.(1028.HK)千百度周五發布聲明
  • 東森電視
    東森電視臺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友聯全線公司,1993年更名為力霸友聯公司,早期以錄像帶供給、第四臺播送為主要業務範疇。自1997年9月底更名「東森電視臺」,2002年9月購併同業「超視」電視臺,合計經營八個有線電視頻道。
  • 俠客島:驅逐「淘寶臺灣」,民進黨咋就這麼怕陸資?
    民進黨當局8月24日宣布,認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為陸資,對其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限期6個月撤回投資或「改正」。前腳剛封殺了愛奇藝和騰訊影音平臺,轉眼又懟上淘寶,民進黨當局為配合西方反華勢力,挑釁大陸,自傷經濟,最近真夠拼的。
  • 港媒:陸資何以對對臺投資興趣缺缺?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今年以來陸資對臺投資興趣缺缺,主要原因是兩岸服貿協議自去年6月籤署以來,仍未能在島內生效實施,換言之,島內逾半服貿業項目仍不對陸資開放,陸資即使雄心勃勃,也只能望洋興嘆;對於一些已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一些陸企則因擔憂島內對陸資不友善的社會氛圍不利營商而卻步。
  • 民進黨民代提案要求嚴審陸資 被批荒謬
    民進黨當局近來頻頻對島內陸資開刀,繼禁止愛奇藝等影音平臺在臺落地、對「淘寶臺灣」開罰後,民進黨民代王定宇等人又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要求對陸資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並新增所謂「紅媒條款」。臺媒批評,透過這些極端人士的修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變成「限制兩岸人民往來條例」。
  • 玩具公司孩之寶將以40億美元收購「小豬佩奇」母公司
    玩具公司孩之寶將以
  • 臺「金管會」研擬陸資可專案併購臺灣保險業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金管會」研擬大陸保險公司登「臺」辦法,大陸保險公司來臺參股條件寬鬆,甚至可申請「項目核准」取得經營權;但「金管會」對大陸保險公司來臺設立子公司祭出高標準。政策引導陸資併購臺灣保險業,陸資埋不埋單仍有待觀察。
  • 認定其是陸資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島內網友怒了:井底蛙
    據臺媒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蔡英文當局「砍」陸資 自斷財路損臺灣經濟
    此外,美國政府近年也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中國科技公司,尤其今年正值美國大選年,川普政府大打「反華牌」,發起「淨網行動」,打著「網絡安全」的旗號,禁止華為、中國移動、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進入美國雲端系統。美國的動作這麼大,視美國為靠山的臺當局怎能沒有動靜?然而,臺灣經濟低迷,正需外來資金提升經濟動能,但卻追殺實力雄厚的陸資,最終受害的必是臺灣經濟。
  • 飛利浦3.6億美元收購Intact Vascular公司,強化介入治療業務
    昨天,飛利浦宣布以3.6億美金收購美國外周血管公司Intact Vascular,此舉意在擴大其在外周血管產品線,增強圖像引導治療。2014年(軟體),以12億美元收購Volcano,加碼血管超聲領域。
  • 東森購物頻道對大陸電視購物的啟示
    中國大陸的電視購物從一開始就陷入銷售瘦身、豐胸、增高等具有特殊功效的「概念性」商品的誤區,由於管理機制不健全、高達100%-200%的暴利以及產品質量不合格和售後服務水平低下,使人們對「電視直銷」的公信力產生懷疑,市場銷售額呈逐年萎縮之勢。     而在臺灣島內,以東森電視臺為首,電視購物已發展為一股強大的消費力量。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島內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愛立信收購挪威網絡電視專業公司
    據國外媒體26日報導,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宣布以98億挪威克朗(約合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挪威Tandberg公司,以加強網絡多媒體業務的發展。  愛立信公司總裁卡爾·亨裡克·斯萬貝裡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一旦收購成功,將在網絡電視業造就一個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