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入選首批醫保付費DRG模擬運行城市

2020-12-10 齊魯網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7日訊 DRG是「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英文縮寫,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醫保支付方式之一。日前,在30個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中,青島成為首批22個模擬運行城市之一,醫保付費制度將進入全新的改革發展階段——800多個病組住院付費「一口價」。

明年,我市將啟動青大附院、市立醫院等17家DRG試點醫院實際付費工作。它的試點對青島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記者採訪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後得出了答案:採用此付費方式後,醫院的醫療服務行為將更加規範,市民住院過程中的額外檢查、不必要的用藥等情況將會減少,能有效避免過度醫療,降低群眾看病就醫的費用,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按項目收費導致醫療費增長過快,醫保基金也要「省著花」

近日,市民張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兩次就醫經歷。「一個半月前,我頭暈噁心,在一家市級醫院住院治療,做了血常規、尿常規、腦CT、核磁共振、B超等檢查。」張先生說,出院一個月後,他又出現了和上次同樣的症狀。這一次,張先生去了另一家醫院,而上一家醫院做的各項檢查結果,這家醫院並不認,他只得重新做了一遍。他說:「雖然兩次看病都用了醫保,我個人沒花多少錢,但總覺得醫保的錢被『浪費』了。」

現實中,類似的事情不少市民都遇到過。長期以來,我國採用的都是按項目收(付)費,直接導致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為改變這種現狀,國家一直在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醫保支付方式。DRG便是其中一種。

DRG按照臨床診療過程相似、資源消耗相近這兩個維度,參考病人的臨床診斷、手術、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合併症與併發症、住院時間等因素,把病人分入若干個診斷相關組,經臨床論證等科學測算後給予定額預付款。通俗來說,就是將相關疾病劃分為一個組,進行打包付費,不再像以前那樣一項項付費。

「打包付費」,避免過度醫療、過度用藥、重複收費

市醫保局醫藥服務和支付管理處處長梁成禮說:「目前,國家醫保局初步公布了618個DRG細分組,分組方式既有統一性,也有靈活性。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擴增,青島大約分為800多個細分組,還可繼續優化完善。」

那麼,這種付費方式與現行按項目付費的結算辦法有什麼不同?據介紹,以前住院醫保支付是按照項目支付,比如做B超、開藥等都是分別計費,這種方式簡單也方便,但會使醫院多提供服務項目、多收費,出現過度醫療的問題。而DRG付費把病種分得更細,以闌尾炎為例,是否有併發症或合併症、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用腹腔鏡還是開腹手術,都有相應的支付標準,通過各病組相加計算出住院醫保應該支付的費用。

「簡單說來,醫院的某個病組費用如果花超了,由醫院自己承擔,醫保不會再補給他們;如果節餘了,也歸醫院所有。這就建立了一種激勵約束機制,促使醫院在看好病的同時,也考慮如何省著花錢。」梁成禮說,按「項目付費」,醫院有多做檢查、多開藥的動力,醫保花的錢就會多,病人花的錢也會多;而按DRG付費則可以對一個疾病在醫保支付方面進行「總量控制」。傳統付費方式有可能導致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甚至重複收費。DRG付費方式下,病人使用的藥品、醫用耗材和檢查檢驗都成為診療服務的成本,而不是醫院獲得收益的手段,同時還會促使醫院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支出、提高效率。他說:「市民住院報銷比例並未發生變化,但DRG付費後,醫療行為規範了,總花費就會降下來,比如原來住院看某種病需要10000元,現在只需要7000元,同樣80%的報銷比例,市民自付費用也會變少。」

開展DRG付費改革國家試點,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大舉措,對醫藥、醫療、醫保都將產生深遠影響。抓住DRG付費改革這個「牛鼻子」,有利於更好地激勵和約束醫療服務行為,引導醫療機構發展由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有利於促進分級診療;有利於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績效,實現醫保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構建相關利益方共建共治共享的醫保治理新格局。

並非所有病種都適用,將建立多元複合醫保支付體系

2019年5月,我國30個城市正式啟動DRG付費國家試點工作,青島市成為山東省唯一的試點城市。一年半以來,我市按照國家「頂層設計、模擬運行、實際付費」三年三步走的試點工作統一部署要求,積極穩妥分類推進試點各階段的各項任務。目前,我市第二步「模擬運行」的改革任務已經國家驗收合格;明年,我市將DRG付費模擬運行與實際付費工作壓茬進行,加快啟動青大附院、市立醫院、市中心醫院等17家試點醫院實際付費工作,並同步推進其他定點醫院的DRG付費工作。

病案是DRG付費改革的基礎,而醫保信息業務編碼又是基礎的基礎。目前,我市推行DRG的主要難點在於病曆書寫不規範和不完整,這也倒逼醫保信息標準化建設。

為加快推進統一的醫保信息業務編碼,形成全國「通用語言」,我市積極推進定點醫療機構編碼等15項國家醫保標準編碼落地工作,其中與DRG付費直接相關的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編碼等5項核心編碼,在我市較早落地。為持續促進試點醫院提高病案質量,我市建立了市醫療保障病案管理專家庫和DRG付費專家庫,並開展病案管理專項現場督導培訓,醫療機構自查自糾等工作。

當然,並非所有病種都可以分組「打包」付費,如長期慢性病、精神類疾病、罕見病等。對此,國家醫療保障局明確提出,各試點城市在開展DRG付費試點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醫保總額預算管理制度,對不能採用DRG結算的病例,進一步推進依據大數據的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和按人頭付費等工作,建立多元複合醫保支付體系。

DRG付費有可能會導致醫療機構發生推諉重病人、分解住院等行為。因此,我市在推動醫療機構「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會加強和完善監管,注重保障患者治療的「含金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800多個病組住院付費「一口價」!青島入選首批醫保付費DRG模擬運行...
    「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英文縮寫,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醫保支付方式之一。日前,在30個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中,青島成為首批22個模擬運行城市之一,醫保付費制度將進入全新的改革發展階段——800多個病組住院付費「一口價」。 明年,我市將啟動青大附院、市立醫院等17家DRG試點醫院實際付費工作。它的試點對青島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
  • 22個試點城市之一 〉南平入選DRG付費國家試點第一批模擬運行城市
    收錄於話題■南平廣播電視臺:倪婷婷 黃益平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公布了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第一批模擬運行城市名單,南平市成功入選,成為22個試點城市之一。這標誌著南平醫保付費制度進入了全新的改革發展階段。
  • DRG醫保付費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繼6月5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確定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國30個城市為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國家試點城市實施以來,我國醫保支付方式從「按項目付費」到「按病種付費」的變革,進入了實質推動階段。               據介紹,DRG試點是圍繞「制定一組標準、完善一系列政策、建立一套規程、培養一支隊伍、打造一批樣板」的目標任務,依照「頂層設計、模擬運行、實際付費」三年三步走的推進策略開展工作
  • 青島將試點疾病劃組打包付費 可降低看病就醫費用
    原標題:17家醫院800多個病組「打包付費」DRG是 「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英文縮寫,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醫保支付方式之一。日前,在30個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中,青島成為首批22個模擬運行城市之一,醫保付費制度將進入全新的改革發展階段——800多個病組住院付費「一口價」。
  • DRG付費制度「全方位解讀」|DRG|管理|醫院|付費|成本|-健康界
    今年9月,第四屆中國DRG收付費大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副主任郭默寧以《DRG付費下的醫院績效評價與管理》為主題,解讀了我國的醫保DRG付費制度頂層設計,分析DRG付費的運行機制,最後對DRG付費下醫保部門與醫院運營管理的工作提出專業建議。
  • 醫保支付按疾病劃分打包收費 青島明年將啟動這種新方式
    青島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李麗濤)日前,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2個第一批模擬運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試點城市名單,青島赫然在列。預計我市明年將啟動17家試點醫院實際付費工作,並同步推進全部住院定點醫院的DRG付費工作,將相關疾病劃分成一個組進行打包付費。
  • 市一醫院:DRG付費試運行工作正式啟動 將使患者、醫生和醫保三方共贏
    為加快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以下簡稱DRG)付費方式改革試點工作,11月24日,河池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2020年DRG付費工作啟動大會暨醫保DRG付費工作業務培訓會,副院長覃元鋒主持會議。會上,覃元鋒介紹醫院DRG付費工作開展情況並宣布DRG付費試運行工作正式啟動。當天,培訓會還邀請了4位柳州市人民醫院的專家前來授課。柳州市人民醫院醫保部部長全健煜、質控科科長王曉龍全面介紹了DRG基礎、什麼是DRG、為什麼做、如何做。他們講解深入淺出、使與會人員對DGR相關概念有了清晰的知識框架和脈絡。
  • 山東省首批健康村試點名單出爐 青島6村入選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日,省衛計委公布山東省首批健康城市(縣城)、健康村鎮試點名單,城陽區流亭街道西後樓社區等6個社區(村)入選健康村試點名單
  • 我國DIP付費運營將面臨怎樣的挑戰?|DRG|DIP|醫保支付|-健康界
    與此同時,國家醫保局全力推動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2019年6月,在全國確定了30個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2020年10月,國家醫保局發布《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試點目標為用1-2年的時間,將統籌地區醫保總額預算與點數法相結合,實現住院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支付方式。
  • 「三個全覆蓋」詮釋宣城醫保DRG點數付費改革「亮點」
    作為按病種付費改革試點城市,宣城醫保堅持不斷探索、積極完善、立足實際,在深化改革互聯銜接中增強推進改革能力,用「三個全覆蓋」詮釋點數付費試點改革「亮點」工作。一是實現職工、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全覆蓋。支付方式改革啟動以來,宣城醫保「兩條腿」走路,職工醫保進行區域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付費的同時,城鄉居民同步實行區域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付費,讓全市全體參保人員享受改革的紅利政策,覆蓋全市全體職工、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二是實現市域內住院業務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
  • DIP與DRG:相同與差異|DRG|DIP|醫保|醫療|數據|分值|病例|疾病|...
    按照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目標要求,國家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國家醫保局)先後啟動了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CHS-DRG,以下簡稱DRG)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形成了相應的試點工作方案、技術規範、試點城市名單、技術指導組等組織實施機制。
  • 醫保按病種付費範圍再擴大 明年我市將增加到231個病種
    醫保支付方式,是醫保管理部門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醫療費用的具體辦法,關係著醫保基金的平穩運行和參保群眾、醫療機構的切身利益,對於保障參保群眾權益,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 DIP醫保付費時代來臨,我們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
    2019年6月5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印發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通知要求,各試點城市及所在省份要在國家DRG付費試點工作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頂層設計、模擬測試、實際付費」三步走的思路,確保完成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確保2020年模擬運行,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
  • 宣城醫保:「三個全覆蓋」詮釋宣城醫保DRG點數付費改革「亮點」
    支付方式改革啟動以來,宣城醫保「兩條腿」走路,職工醫保進行區域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付費的同時,城鄉居民同步實行區域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付費,讓全市全體參保人員享受改革的紅利政策,覆蓋全市全體職工、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二是實現市域內住院業務定點醫療機構全覆蓋。
  •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積極準備,借DRG付費促進醫院精細化管理
    12月1日起,在全區將全面實施醫保DRG付費模式。為積極適應新的付費模式對醫院經濟衝擊和影響,11月26日,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召開實施醫保DRG付費工作布置會,組織學習相關政策,研究部署醫院實施DRG付費工作,提出藉助DRG付費推動醫院精細化管理。
  • 神思電子智能聚合認證支付終端成功入選首批醫保終端過檢...
    神思電子智能聚合認證支付終端成功入選首批醫保終端過檢產品名單 2020-11-19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DRGs過半,2021年71個城市進入DIP實際付費
    且相較於DRGs的30個城市,DIP擴大到了71個城市。落地速度更快、波及範圍更廣,這次醫保局的「重拳」可以說是到肉了。DIP 範圍擴大到71個城市DIP又稱病種分值法,是一種基於大數據的DRG付費方式,也被稱為「中國版DRG」。
  • DRG東風已起,醫院和醫保的「大考」該如何書寫答案?
    《2019HIA醫院運營分析報告》曾這樣描述當下的醫保環境:我國一半以上的區域都出現了醫保虧空。以遼寧省為例,2018年,14個省轄市中僅有瀋陽市和大連市維持了醫保的平衡,剩下的12個城市在11月後醫保都已經入不敷出.對此,國家醫保局籌備已久。
  • 醫保結算付費方式將有大變化!雲南兩地被列為國家試點城市
    掌上春城訊 這種醫保支付方式就像過去掙「工分」那樣,把分值換算成對應金額,按照每家醫療機構實際獲得的總分值與每個分值金額的乘積給醫療機構支付醫保費用。近日,雲南文山州和昭通市成為國家試點城市,明年3月起,將試點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醫療服務透明度,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 秦永方趣談DRG之八:醫保支付「點數法」是什麼?
    明確指出:各地要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國家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鼓勵各地完善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單病種付費也好,DRG付費也好,項目收費也好,人頭付費也好,都不能超越醫保基金的大盤,總額預算控制是「殺手鐧」,因此點數法必然成為主流醫保支付結算模式,令醫院「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