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閣英語】第一期海口騎樓老街英語志願者培訓活動順利舉辦

2021-02-19 海口朗閣培訓中心


為了傳承海口僑鄉文化,營造英語交流國際化營商氛圍,讓騎樓老街更好地接待外國遊客,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10月18日,海口朗閣英語黃子華老師開展了關於「住宿」的主題培訓。

學員籤到

本次培訓班共有騎樓公司員工、商戶代表、志願者、熱心市民等30餘名學員到場參與培訓。

培訓課上,黃老師首先用英語跟同學們進行了簡單交流,了解各位同學們的英文水平。隨後,黃老師又傳授了與外國人士簡單的打招呼方式,幫助同學們更加自信地與外國友人交談。

隨後從預定、接待、客房服務到退房,黃老師向大家教授了許多實用的日常用語。 夥伴們都認真聽老師講課,遇到不懂的就積極發問,老師也耐心的為同學們講解。室內授課結束之後,黃子華老師帶領學員們去到騎樓室外進行實地講解,幫助大家把課堂上學習到的英語文字運用到實踐的英語口語中去,以更好地接待外國遊客。

2019年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還將持續開展8次騎樓老街場景英語培訓班,希望各位感興趣的朋友積極參與到我們的培訓活動中來。

為學生量身定做,規劃出對應的各個方面的英語學習,保證英語成績的快速提高,達到學員的學習目的。

E/GMAT)

出國類語言考試(雅思/託福/小託福/SAT/ACT/SSAT/GRE/GMAT)

海口朗閣培訓中心

海口朗閣培訓中心系上海朗閣教育集團旗下成員,成立於2008年,中外教名師聯合執教。一直致力於出國類英語(雅思、託福、SAT等等)、口語及企業培訓等課程教學研發。

我們對英語類考試有著19年的研究和積澱,個性化學習方案設計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鮮明的教學特色深受學員認可。公司運營良好,市場不斷擴大,在海口市已經成立了二個校區,我們的宗旨是為每個學員提供最好的教學產品和服務。

諮詢熱線:      0 8 9 8 - 3 6 6 1 3 6 1 9    

微信留言: 姓 名 + 電 話 + 課 程 名 稱 


海口朗閣培訓中心地址:

國貿校區:海口市龍華區國貿大道47號港澳申亞大廈9樓  0898-68523682

海甸校區: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僑達花園20號鋪面(海大東門)0898-66168326

達美出國留學服務(海南)有限公司地址:

海口市龍華區國貿大道47號港澳申亞大廈9樓

電話:0898-36398962

相關焦點

  • 騎樓老街商戶充電「購物英語」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為助力政策順利實施,20日上午,龍華區邀請導遊經驗和外語教學經驗豐富的海口經濟學院教授楊永豔,在騎樓老街文化展示館為51名騎樓老街商鋪從業人員開辦了第一期購物外語培訓班。    培訓班上,楊永豔從旅遊購物的初始禮節招呼、商品介紹、付款及祝福語等交易過程中常用的英語,向在場學員進行了演示和傳授,有學員也就近期接待的外國友人購物中遇到的語言問題向楊教授詢問。
  • 【朗閣英語】海口朗閣培訓中心正式成為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社會實踐實習基地
    今天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海口朗閣培訓中心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老街 遊客品味騎樓文化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導)琳琅滿目的南洋特色小吃、歡快熱情的歌舞表演……11月1日,由龍華區旅文局主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火熱開場,現場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帶領市民遊客品味騎樓文化。「尋味南洋」主題活動現場氛圍熱烈。
  • 天涯熱風:百年海口騎樓老街迎來「文藝復興」
    7月5日電 題:百年海口騎樓老街迎來「文藝復興」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7月5日,一部講述清朝末代格格愛新覺羅·恆容飄落海口老街的微電影《海口騎樓之末代格格》,一個以騎樓老街為描摹對象的「山水之道——南方油畫山水畫派海口寫生作品展」聯袂面世,為百年海口騎樓老街拉開「文藝復興」序幕。
  • 海口騎樓老街-南洋建築群
    海口大海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騎樓老街是上世紀初,從南洋歸來的華僑借鑑當地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騎樓上大多裝飾著各式各樣的雕塑,非常精美。騎樓不僅保留了中式建築的布局也吸收了西方建築的結構,並且融合了當地的需求。
  • 騎樓老街煥發生機 將打造海口「新外灘」的獨特風景線
    今年6月10日是中國的第12個文化遺產日,也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南海網再次聚焦騎樓老街,希望藉此增加人們對海南文化遺產的認知,提升全民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特別是2010年,海口市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程拉開序幕以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造,騎樓老街也得到相應修繕。  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一份來自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的《關於加快海口騎樓老街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裡面闡述了騎樓老街應該建設瓊海關廣場和強化親水概念、恢復外灘和原有業態等觀點。
  • 海口騎樓老街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
    海口看騎樓老街就要了解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和了解一下《天津條約》。既看了騎樓老街得風景,也了解了留在騎樓老街上的得歷史故事。了解了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了解了天津條約以後就會對海口的騎樓老街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會讓你在海口逛騎樓老街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海口的騎樓老街最早的興建是早年漂泊南洋的老一代海口人在海外闖蕩掙了錢以後回家鄉出資興建的。
  • 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舉行
    央廣網海口11月2日消息(記者朱永)11月1日下午,由海口市龍華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主辦,龍華區文化館、龍華區圖書館、海口騎樓公司協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騎樓老街火熱開場。
  • 海口騎樓老街國慶中秋假期8天24場活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6日電(樊萍)來自海口市龍華區旅文局的消息,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營造龍華「夜經濟」氛圍,進一步推動旅遊消費,為市民遊客營造全新遊玩體驗,海口市龍華區騎樓老街8天將推出24場活動。  24場活動精彩紛呈,備受市民遊客期待。
  • 8天24場活動!海口騎樓老街邀您「潮玩」假期
    夕陽中的騎樓(龍華區文化館供圖) 人民網海口9月27日電(樊歡迪)近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旅文局了解到,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營造「夜經濟」氛圍,進一步推動旅遊消費,為市民遊客營造全新遊玩體驗,海口市龍華區將推出8天24場活動,讓時光「順騎自燃」,HI出潮玩新高地。
  • 海口騎樓老街,南洋遊子的愛與寄託
    來海口多次,喜歡騎樓老街那一塊地兒。總感覺騎樓老街那些老房子充滿了歷史的厚重。 即使是現代社會已經飛速發展,但是對於有文化傳承的產物,無論是地下埋的文物,還是仍在使用的建築,都是一個民族的底蘊所在。海口騎樓老街,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裡,總長四點四公裡,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近六百棟。
  • (新春見聞)海口騎樓老街尋找椰城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海口2月13日電 題:海口騎樓老街尋找椰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 王辛莉 凌楠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在老街上的旅館相識相愛結婚的!」今年60多歲的符阿姨在中山路上的每一間老商號前尋訪。她的父親曾任瓊崖縱隊的高層領導,上世紀50年代初,他們的家安在老街,兒時的她常常在騎樓二層窗口目睹各種遊行活動。
  • 海南:探訪舊時光 尋覓海口騎樓老街的繁華
    騎樓老街是海口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這裡人們免受日曬雨淋之苦,來往遊客絡繹不絕,熙來攘往造就了獨特的繁華氛圍。海南的冬天,溫暖溼潤,常細雨綿綿,但即使天空中飄著的細雨,行人們依然步履安詳,在騎樓老街中自在穿梭。
  • 行走自貿區|走進海口海口灣和騎樓老街 聆聽自貿港動聽「夜曲」
    8月25日,來自新華網等12家中央主要新聞網站組成的採訪團在海口開展「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實地走訪江東新區、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傾聽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產業提檔升級的故事;深入海口灣、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歷史和現代交融的多元風情,用筆端、鏡頭、話筒,深入一線挖掘「沾泥土」「冒熱氣」的素材,用心講好海口故事,用情傳播海口聲音。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海口騎樓老街居民的日侵記憶
    中新社海口8月13日電 題:海口騎樓老街居民的「日侵記憶」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在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一幅幅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檔案圖片正在展出。而在中山路老街生活了一輩子的李愛梅阿婆的記憶裡,幾十年前日軍荷槍實彈進城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城市發源地。
  • 海口最獨特的騎樓老街,感受海口本土風情最好的地方
    海口老街有兩條,而最有名的是海口騎樓老街了。沿著海甸河一路向東,很快就能看到海口騎樓老街的名牌,而對岸的鐘樓,紅色的磚瓦,非常漂亮,鐘樓也是海口的一大標誌,是為了海口的通商而建,有一定的價值~騎樓老街面積很廣,連綿數片,至今已有700年歷史。
  • 海口研究騎樓老街2號地塊改造方案
    騎樓老街「活化」改造是海口城市更新的重要項目之一。3月29日下午,海口召開市委專題會議,研究騎樓老街2號地塊改造方案。會議表示,要把騎樓老街2號地塊打造成騎樓老街改造示範點,成為「最海口」的靚麗名片。據了解,騎樓老街2號地塊位於長堤路和中山路之間,是海口歷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段之一。改造方案遵循騎樓老街保護規劃和業態調整規劃,建築實行20米限高。方案提出要把現代生活融入到騎樓老街中,引進高端業態,達到新舊融合。同時,考慮到騎樓老街存在停車困難問題,方案提出打造地下停車場。會議提出,海口各級各部門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做好騎樓老街的改造工作。
  • 海口騎樓老街展現百年風貌
    老街老貌  沙盤再現老海口城  很多海口人都不知道,過去海口也是由城牆圍合的,分東西南北四個門。這一點,在展示館的沙盤模型上予以復原。海口騎樓整治指揮部劉濤介紹,沙盤是依據清末民初的海口城區老地圖,按照1:200的比例製作而成的。海口老城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00米,總面積約0.48平方公裡。  原來的城牆哪裡去了呢?原來,民國時期也有拆遷。1924年,軍閥鄧本殷拆除海口所城,劃路擴街,擴大城市。拆除的所城方塊大石頭被用來築成一條從水巷口到外沙河、路寬12米的大路,這就是現在的長堤路雛形。
  • 騎樓老街,海口最早的城市記憶
    海口騎樓最早出現於南宋,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海口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這些騎樓柱廊相連,可隔壁陽光、遮擋風雨,也便於敞開鋪面、招攬生意。海口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兩側都是一幢幢始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許多馬來西亞等第地的老華僑們在每年回國祭祖的時候,總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轉轉,給身邊的孫子講講這裡當年的故事。
  • 第八期海口騎樓英語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