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罐頭人生

2020-12-12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人稱罐頭又叫聽頭,源自英文Tin。

罐裝食品的問世,可以講是工業革命最大的成果之一,罐裝從攜帶,儲藏和保質,都帶來空前的方便,特別對營營役役的都會人,在冰箱尚不普及的年月,一般上海中上人家,家裡多多少少儲有幾隻聽頭以備不時之需。上海人素有留飯好客之風,一旦來了不速之客,開一聽沙甸魚,一聽火腿,一聽茄汁黃豆,已可成一桌待客的菜餚。

上海人的罐頭情節

罐頭食品因工藝製造成本較高,在五六十年前仍屬昂貴的消費品,為一種新派上海人的時尚和摩登的標誌,因為方便衛生,尤受一眾白領人士歡迎,是十分小資的。舊上海如若家裡開聽頭,必是有什麼喜慶之事或有貴客上門,一般不會隨隨便便開聽頭。

聽頭包裝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屬於比較講究、高級的,比如聽裝香菸,聽裝咖啡,聽裝糖果,聽裝青豆,還有聽裝水果……無疑身價就上去幾倍,故而聽頭食品,在30年代已成為上海人送禮佳品。

從前毛腳女婿上門拎四式禮品:二聽聽頭茄力克香菸、或二聽沙甸魚、外國火腿或咖啡也可算一款重禮。不過對上海人來講,罐頭食品哪比得上熱鍋快炒出來的小菜?聽頭咖啡肯定沒有現磨的咖啡豆香,但上海人又都講究賣相包裝,故而聽頭在上海一直很有市場,在五六十年前屬十分顯赫的一種消費品。上海梅林罐頭廠已有近百年歷史,至今仍經營得火火旺旺,或也與上海人的罐頭情結有關。

上世紀50年代的梅林罐頭食品廠

關於上海梅林

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創建於1930年7月,在其成立前的1929年即研製出了「梅林」的起家產品——中國第一瓶國產番茄沙司。

1933年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向當時的國民政府註冊並正式對外使用由盾牌圖案、中文「梅林」字樣及羅馬文「MALING」組成的梅林商標。之後陸續試製和投產了各類目前家喻戶曉的罐頭產品。

1958年與歐洲捷克合作,在中國首制西式午餐肉罐頭,並向歐洲出口;1959年研製出西式高溫火腿罐頭;1959年研製出中式八寶飯罐頭。

美國大兵帶來的罐頭

二次大戰後大批美軍湧入上海,連帶美軍的剩餘罐裝供給品,英文稱Ration,都在上海街頭堆得鋪天蓋地,罐頭開始進入上海尋常百姓的視線內。當然美軍的罐頭與花花綠綠的正宗罐頭無論是外形還是內容,都無法比,不過其工藝十分好,不似一般罐頭開起來很麻煩,需要專門一種開罐頭的扳頭。美軍的罐頭上方有一隻「鑰匙」,只需拿下來圍著罐沿一圈兜過去,就開了。這大約是為了便於戰地之需。這應是易拉罐的前身。

圖中美軍的Rotion內裝的是切片火腿和雞蛋

美國大兵帶來的這種罐頭內深藏不露,內含豐富。內有兩支煙,一包華夫餅乾,一包特濃巧克力,兩包速溶咖啡粉,兩包桔子粉。難怪上海人稱美國大兵為少爺兵——打仗都吃那麼好!這種罐頭在中央商場堆得滿天野地,連帶武寧路地攤上都是滿天野地的,價錢賣得十分便宜。都是駐滬美軍與上海投機分子連襠碼子偷出來賣的。

圖中Rotion內裝的是糖、餅乾

罐頭算是進入上海市民百姓家了。不過也只是一剎那時,後來大批美國剩餘物資來上海傾銷,克林奶粉SMA奶粉,麥片咖啡火腿罐頭,特別是奶粉,連帶街頭巷尾的煙紙店都堆足。不過,此時此地的聽頭包裝仍為十分珍貴,一般上海小市民是不敢問津的。

被罐頭困住的生活

近年世界經濟日益富足,一眾營營役役都會人,家中仍會常備幾款罐裝食品以防不時所需。

現今的易拉罐設計得很以人為本,一拉即可。但總覺得罐裝食物顯得太單一太規範,一點也不浪漫又那麼可以預知連帶成份都標得一清二楚。一隻只機械刻板地拉開罐頭,心情也呈單線的靜止狀態,不如在廚房親手操作,缺乏驚喜與高潮。罐裝食品是大批量按同一配方生產,缺乏個性,縱使外表再包裝得國色天香,仍是謀殺人類賴以生存的維他命的元兇,不足以興奮人的味覺。

在效率和利潤蓋滅人文的現代世界,罐頭越發方便易用,卻越來越反人性。我們驚恐地發現,罐頭已由生活消費品演繹成一種文化,令我們的人生不覺進入一種麥當勞式的連鎖紀元。

我們的物質生活開始變得空前的豐盛,而且太易得到,一如易拉罐,一打開,就什麼都垂手可得,然後將空罐一扔已忘記珍惜。

看電視有了罐頭笑聲,在應該有點觀眾反應時一拉罐頭,幫助尚未明白過來的觀眾,瞎子湊熱鬧一起鬨笑;導演也以罐頭笑聲作預算,這一部戲應該開幾罐笑聲?笑過了,罐頭一扔進了垃圾洞,再製造另一罐。

你是否選擇罐頭人生?

世界進入網絡年代,我們有了罐頭軟體,一切都有現成的程式和組合,設計方便多了,只需三兩下手勢,就可大功告成,難怪現今的平面設計少見神來之筆,都像出自同一個人之手。

連帶我們的居住模式,也是密封罐裝式。舊式裡弄大片大片從版圖上消失,「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話將只能在辭典上才找得到。每個單元就像一隻密封罐頭,家庭的小型化甚至丁克族的出現,令我們的社區如一隻只老死不相往來的罐頭貨櫃,易拉罐在這裡最難打開。這種罐裝生活方式叫疏離。因為人人都是獨生子獨生女,「長兄為父」,「長姐為母」這種概念被視為老冬烘,自小被視為中心的獨生子獨生女不懂得橫向與社會溝通,只想往上拉關係。於是各種教你成功發財升職的罐頭書紛紛出籠。這種書如易拉罐一讀就懂,但營養成份有多大則不得而知,一如罐裝食物。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罐頭製作工場成長的一代,走的是一條既定的被規劃的由名幼兒園——名牌學校——名牌社會關係——不鏽鋼玻璃幕構成的辦公樓裡的白領——三房二廳格局裡的小型罐頭製作坊再加工小罐頭這樣一個程序,一如生豬——屠宰場——加工——抽真空進入密封罐的過程,如此炮製出來的是罐頭人才。

什麼叫罐頭人才?有技術無智慧,會鑽營而懶思考,錢財足而道德薄,野心大而心胸狹。這樣的人才,因為缺乏悟性修養和品味,其發展空間必也有限,一旦利用價值被用盡,也就會像空罐頭樣給扔人垃圾堆。

罐頭儘管方便就用容易攜帶也便於保質,但是,你寧可選擇一段新鮮生猛,縱使嗑嗑絆絆,卻可品出生命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的人生,還是一段由他人代加工代規劃並已加人防腐劑的一開就完結的罐頭人生?

來源丨程乃珊《老上海,舊時光》

轉自:看懂上海

原標題:《上海人的罐頭人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肉類罐頭之都·遂寧」亮相上海
    11月10日,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環球食品展,2020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罐藏食品及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博覽會,同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聚集了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500餘家企業參展。展會為期3天。本屆展會從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著力,關注食品行業的焦點與需求,搭建參展商和採購商的專業交流平臺。
  • 深夜打開肉罐頭,拯救人生有奇效!
    — —牛肉罐頭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嬌子」的美稱。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等比豬肉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 罐頭春秋
    原創 趙基開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罐頭春秋趙基開罐頭食品,上海人俗稱「聽頭「,是攜帶方便、儲存期長的大眾食品。
  • 一個罐頭
    --------------------來個前記金鑫是我的高中同學,我們讀的高中是當地的重點中學,重點中學的意思就是最會讀書的一幫人在一起拼命,為什麼用拼命,因為在我們那個時候,只有讀書好的人才是成功,所以大家都在拼了命的證明自己。但是,我感覺金鑫不是這樣的人。
  •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一個水果罐頭,吃的時候甜在心裡,吃完之後,還能甜在眼睛裡。可愛的水果,加上甜蜜的湯汁——水果罐頭的誘惑幾乎沒有小孩子能擋得住。難怪作家梁曉聲在回憶錄《似夢人生》裡,將水果罐頭裡的湯汁形容為「天上甘露」:「舉起空盒子(瓶子)仰起頭張大嘴耐心地承接著。
  • 山東莒縣最美「罐頭姐」用勤勞雙手譜寫非凡人生
    她心地善良,貌美如花,她被山東莒縣許多人稱為「罐頭姐」,她叫孫楠楠,出生在山東莒縣洛河鎮羅米莊村。貧困的家庭條件使她從小就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孫楠楠來說,吃苦、勤奮是她的人生態度,是她實現人生的目標的原動力。
  • 「梅林罐頭」是絕對網紅!過去70年,上海都進出口了哪些「寶貝」?
    (陳君言 攝)1999年,上海進出口商品檢驗局、上海動植物檢疫局、上海衛生檢疫局合併,成立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18年4月20日起,為響應國務院機構改革部署,在上海關區的原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1家分支機構和直屬單位,統一以上海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由此,最初投身海關的官本信,在商檢度過其重要工作生涯後,終又回歸為一名海關人。
  • 大胃王朵一試吃網紅「紅燒肉罐頭」,油膩到懷疑人生
    大胃王朵一試吃網紅「紅燒肉罐頭」,油膩到懷疑人生,直呼還是改吃素好了,如今說到大胃王,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畢竟現在在網上最後的就是這些大胃王吃播了。小優每次看到這些大胃王吃播,都是很佩服這些大胃王的食量的,感覺他們的胃口就像是黑洞一樣,一次性就能吃完十人份的食物了,這一天三頓吃的食物大概就夠小優吃兩三天的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說到大胃王,如今國內比較火的大胃王就有朵一、密子君等等這些,而大胃王朵一的食量也是讓小優很佩服的,個子看著不大,但是食量卻是很驚人的。
  • 除了水果罐頭,還有哪些罐頭好吃呀?
    給大家聊聊罐頭吧,除了水果罐頭,其他的我還真沒有往罐頭這方面去想,今天看到題主的這道問答題,我才發現,其實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罐頭,比如:我喜歡的豆豉鯪魚罐頭、老乾媽牛肉辣醬罐頭、午餐肉罐頭、各種各樣的八寶粥罐頭、各種各種的腐乳和下飯菜罐頭;正好有這個機會,按照我和罐頭的三次相遇
  • 網曝梅林牌沙丁魚罐頭耍烏龍 合肥沙丁魚罐頭疑陷潛規則
    繼青島媒體曝出上海梅林茄汁沙丁魚罐頭是用鮐鮁魚冒充後,記者在合肥各大超市走訪後發現某品牌的沙丁魚罐頭與前者情況類似近日,青島市民蘇女士曾向當地媒體爆料自己在一家超市購買的三盒名牌上海梅林茄汁沙丁魚罐頭,裡面並沒有沙丁魚,裡面全是鮐鮁魚
  • 認為罐頭是垃圾食品?從土雞到紅燒肉,我用罐頭開了一桌土家宴
    你是否以為罐頭只是超市裡的那些速食罐頭,如果你這麼想,那只能證明,你還是太年輕了!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七拼八湊地買了許多土味罐頭,居然還意外地好吃。 吳太婆土雞湯罐頭疑惑一號,怎麼雞湯也可以做罐頭啦? 上海梅林紅燒豬肉罐頭疑惑二號,紅燒肉也可罐頭?這個罐頭是被同事強行安利的。這一小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打開罐頭的那一刻,我皺了皺眉頭,肥肥的豬油脂由於沒有加熱凝結在表面,是一層層「小雪花」。
  • 被美食包圍的中國人,也是有罐頭情結的啊!
    鑑於此,國內商人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在農副業豐富且氣候潮溼難以保存食物的南方,開始生產製造罐頭產品。到了民國初期,我國罐頭食品製造業已經有七大中心,分別為廣州、汕頭、廈門、福州、上海、蘇州及揚州。其中汕頭罐頭廠以糖水柑片、荔枝、龍眼、香蕉、菠蘿罐頭等為大宗。產品銷區包括亞歐兩大洲40多個國家。▲當時汕頭地區罐頭廠的紙質廣告。上海是中國罐頭的創新源地。
  • 南方VS北方,中國到底哪裡的罐頭最好吃?
    罐頭的身影一旦踏上中華大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南北沃土上開枝散葉,更是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豐盛。香港阿一、上海梅林、廣東粵花、丹東廣天、遼寧紅塔、溫州熊貓……打開一罐菜餚平鋪在熱米飯上,待肉汁和菜湯化了凍,就是一份滿滿當當的「罐」澆飯。▲ 中國吃罐頭指南。製圖/伍攀「中」罐頭?「洋」罐頭?
  • 我與午餐肉罐頭的故事
    雖然有些貴,但他們還是會給我買梅林牌的八寶粥和午餐肉罐頭,覺得這個才能吃得飽。而我一般喜歡把八寶粥吃了,因為又甜又糯很美味。覺得午餐肉罐頭難開又油膩還重,往往原封不動帶回家。他們用午餐肉罐頭和剩下的大米飯攪拌在一起蒸,午餐肉的油脂融化在米飯上發出陣陣肉香,再配上榨菜蛋湯和清炒大白菜,這一頓讓我記憶猶新。工作之後,第一次和朋友去吃韓國料理的部隊鍋,發現核心就是辣白菜、午餐肉、方便麵等,我們吃火鍋時也喜歡加午餐肉當涮菜,看來亞洲人口味比較接近啊!
  • 中國有地方風味的罐頭,到底哪裡的最好吃?
    香港阿一、上海梅林、廣東粵花、丹東廣天、遼寧紅塔、溫州熊貓……打開一罐菜餚平鋪在熱米飯上,待肉汁和菜湯化了凍,就是一份滿滿當當的「罐」澆飯。中國吃罐頭指南。製圖/伍攀「中」罐頭?「洋」罐頭?傻傻分不清楚罐頭在食品界的正式登場,大概要追溯到十八世紀拿破崙徵戰歐洲時,法國人懸賞以求解決軍隊在作戰過程中,延長食物儲藏期的方式。
  • 罐頭食品防腐劑多、沒有營養?這麼多年了,還有人在誤會罐頭嗎?!
    罐頭食品防腐劑多、沒有營養?這麼多年了,還有人在誤會罐頭嗎?!提起罐頭,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保存時間長」「防腐劑多」「沒有營養」……# 罐頭是如何生產的呢?食品的罐藏就是將經過一定處理的食品裝入鍍錫薄板罐、玻璃罐或其它包裝容器中,經密封殺菌,使罐內食品與外界隔絕而不再被微生物汙染。
  • 東北人都是被黃桃罐頭「 騙」大的
    說起黃桃罐頭,東北的孩子們可能深有感觸,小時候不管是身體不舒服,還是耍小脾氣,家人總會拿出「包治百病」的黃桃罐頭,東北人都是被黃桃罐頭哄大的,在東北小孩生病時吃太多黃桃罐頭的後果就是:不管長多大,只要生病了,就想吃黃桃罐頭。
  • 鯡魚罐頭非常的臭,但為啥買的人還很多?看完你就懂了
    鯡魚罐頭非常的臭,但為啥買的人還很多?看完你就懂了。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食物,大多數食物都是很不錯,有些食物聞起來很香,但是有些食物聞起來很臭。一提到臭的食物,小愛的腦海中就會想到想到螺螄粉、臭豆腐、榴槤、臭桂魚、炸鱖魚、北京豆汁兒等地美食。小吃貨們,裡面有你們喜歡吃的嗎?
  • 懶人福利-實惠好吃真心有料的罐頭推薦
    不是每個人都會做飯,不會做飯又不想吃外賣怎麼辦呢?試試罐頭唄,這些罐頭絕對打開你食物普的新世界,一定不要錯過哦。第一個:甘竹牌 豆豉鯪魚罐頭這個罐頭絕對是我童年最愛的罐頭沒有之一。還有底下的豆豉,拌飯太好吃了~~~第二個:古龍咖喱牛肉古龍是福建省的著名品牌,旗下有很多的罐頭食品,而我最愛的就是這個咖喱牛肉。這個罐頭標有有機標誌,產品也是無添加防腐劑和色素,絕對安全有保障。打開罐頭,咖喱味不是特別濃烈,不辣,不會過分刺激腸胃,大顆大顆的牛肉粒挺多,而且嚼得動。
  • 從「奢侈品」到「罐頭大國」 中國罐頭工業的逆襲之路
    開一罐午餐肉解解饞,吃一口鮮甜的糖水黃桃,蘸著辣醬吃塊炸豬排……是許多人回憶中不可或缺的溫情畫面。從奢侈品到餐桌上的美味,對很多人來說,罐頭裡存儲的不只是阻隔了空氣的食品味道,更是一種對逝去時代的記憶。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數十年的變遷,我國罐頭行業技術、市場規模都有了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