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辭職事件:如果工資提高,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2020-12-09 向日葵愛歷史

這個不好說,因為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知曉中科院下屬合肥科研所為何那麼人辭職的根本原因,現在的都是推測,只是一個估計,現在只有國家的調查組將所有事件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公布於眾,我們才能夠知曉整件事情的答案。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如果按照提問者,所說的那樣,工資提高十倍,他們還會辭職嗎?下面,筆者將集合實際的情形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中科院乃至中國底層科研人員面對的問題有哪些?

——其一,我們都知道人活在世上,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其中的安全需求就包括了生存的需要,需要吃飯,而吃飯則就需要用到錢,而我們這些的底層科研人員首先就要學會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他們衝這科研人員這份工作,首先就是要吃飯,解決吃喝拉撒的問題,筆者曾經看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五億探長雷諾》最後一句結尾,有人問他,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他脫口而出,為了吃飯。

所以連一個大人物都知道生計是首要其衝的大問題,我們的科研人員也是一樣,但是我們看看中國底層科研人員的工資,我會很難受,才1萬元左右,還是每天要加班,忙的是昏天地暗之後,才給的這個工資費用,付出和成果嚴重不符。這個問題就會造成科研人員內心極度失衡!

——其二,科研人員的尊重需求,我們都知道中國底層的科研人員,只有自己研發的成果能夠讓世人熟知,而自己一直幕後或者底層,默默無私奉獻,不計較這個人還好,如果計較這些的人,看到自己的成果是被人認識了,但是自己卻依然還是在底層不被大家熟知。並且科研成果表彰的只是一個大的機構,或者大群體,不會表彰到個人,不管你做得多好,科研水平多高,曝光度依然很低。

——其三,科研人員的社交需求,我們都知道底層科研人員都是沒日沒夜的加班搞科研,鮮少有時間出來集會,玩耍,他們不是在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工作的崗位上,長期失去社交需求,使得他們與人家交往的溝通能力再慢慢退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筆者的姐姐就是某所大學的科研人員,一打電話,就在做實驗,就沒有消停過,個人時間基本沒有。

——其四,科研人員的生理需求,底層的科研人員男性健康還好點,女性就完蛋了,長時間做實驗,使得面對許多化學物質以及氣體,使得雌性激素減少,如開始長鬍子,月經時間不正常,這些都是筆者的姐姐告訴我的,所以說長時間在科研所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解決生理續求,因為太忙,再加上長時間實驗,人太疲勞,久而久之,對生理需求失去了興趣,造成了科研人員生理上的不正常,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導致這些底層科研人員心理上心理疾病。

——其五,科研人員自我實現需求,底層的科研人員來到科研所不僅僅是為了金錢,還為了能夠實現的自己抱負,能夠從職位升遷或者是科研產品的成功上來找到自我的實現需求,但是現今這樣的事情好像成為了一種奢望,裡面的原因太多了,造成了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不能夠得到實現,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因此自然而然會選擇離開。

以上五條是科研人員也是我們這些大眾群體面對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大多都會影響到大家的生活以及發展方向,所以說科研人員離職,跳槽的原因也基本處於這些框架之內。

如果工資提高十倍,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這個不好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但是同樣,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理想也不一樣,所以就算工資提高十倍,依然會有人選擇離開的,畢竟錢財並不是決定因素,有的人喜歡寬鬆點的環境,有的人喜歡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氣氛空間,有的人喜歡能夠實現自我抱負的場所,總之,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環境,環境對人的影響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閱讀所理解的程度不同,認知和嚮往的生活狀態也不一樣。

最後,因為到了現在,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地知道這將近100號人離職的真實原因,100號人離職就說明這裡的環境有很大的問題,至於什麼問題,還是要等到有關部門去調查,但是現在科研所要做的就是安撫這些人員,還要將留下的科員人員要進行一場溝通大會,聽取大家的意見,找尋到問題的所在,而不是出了問題,放任不貴,放任不管的結果,往往會造成更大的隱患和負面影響。

葵胖觀點: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些科研人員都是我們國家的寶貝,希望國家有關機構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幫扶,在工資和福利上給予勉勵和鼓勵,在家庭生活上給溫暖,正所謂暖一顆心需要好久,冷一顆心之需要一瞬間。只有我們全社會在後面支持他們。給予鼓勵,他們才能創新出更好的科技物品,讓中國科研技術屹立於世界之巔。

最後,也希望科研人員能夠多多採取交流,溝通的方式和科研所達成共識,好好工作,好好創新,也不要再出現,一言不合,就集體辭職的事件。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方式,解決這次的事件。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辭職,辭職者心聲:如果工資提高十倍,他們還會辭職嗎?
    最近合肥中科院員工集體辭職的時候,引發大眾的關注,為何讓大家非常羨慕的事業單位工作,卻引起員工的集體辭職。其實要說辭職這件事情,馬雲說的還是非常到位的,要麼沒有將工作給到位,那麼員工做著不舒服,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說一說中科院員工辭職的事情,現在國內的科研工作者的工資並不是很高,像這些在中科院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暴露出來的工資僅僅只有9000元每個月。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多為博士,原因沒有透露?
    近日根據有關消息顯示,位於合肥的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所有90名科研人員辭職,根據報導可能與科研人員工資有關。具體原因目前仍然在調查跟進中。來自於sogo百科關於該研究所的具體介紹: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聚焦相關應用技術領域的核心技術,通過集中合肥研究院相關優勢資源、聚集優秀人才隊伍,在先進材料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光電子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應用技術方向開展技術攻關,形成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產業適用技術;構築高水平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研體制和機制
  • 合肥研究所研究人員集體辭職,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研究人員集體辭職,動靜很大。中科院合肥是研究核物理的,是「國之重器」,其中的科研人員主要就是中科大的博士。按接受媒體採訪的中層幹部的說法,這一次有90多人辦理了辭職。新聞圖片也顯示,所裡面很多人在集體辦理辭職手續。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合肥報導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
  • 認為自身權益被侵犯,事業編都不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人辭職
    近日,多名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在職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新聞登上了頭條。據悉,事發的單位準確的說並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以下簡稱「合肥分院」),而是其下屬的十一個分所之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
  • 中科院90位博士集體辭職背後:「科研民工」生存狀態或值得重視!
    科學家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其實在很多普通人看來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的夢想,就是能夠成為科學家,或者醫生等等比較高尚的職業,不過,凡事也都是有例外的,比如說前不久中科院合肥研究下屬的核能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這究竟是為什麼?
  • 中科院90多人辭職,是9千的工資還是更換保安這件事,到底誰錯了
    近日,針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中國科學院官網在發通報,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從中科院辭職了:年薪漲10倍,科研人員能不心動嗎?
    這次事件絕對不是偶然,兩百多人的研究所一次性離職90多人,要說其中沒有貓膩恐怕是沒有人會相信的,好在有關部門已經成立了調查組進行調查,希望調查結果能夠快點公布。馬雲曾經說過科研人員主動離職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工資待遇不夠好,二是受了委屈,那到底是哪種原因估計也只能等調查結果了公布才能知曉。總之不管是哪種原因,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科研人才,儘可能的留住人才,不要讓高端人才無故流失。
  • 500人中科院合肥所,辭職僅剩100人!生存都困難還談情懷?
    中科院合肥所因為工資太低,大量博士辭職跳槽私企和海外,研究所也從巔峰期的500人下降到僅剩100人。這樣的高端人才流失讓大家驚訝,也引起了眾人的憤怒,不過還是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連生存都成困難還談什麼情懷?
  • 90多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事件,科研人員薪資為什麼如此低!中科院黨組...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為何有近一半的高科技人才集體辭職?有什麼內幕
    200人的研究所,有90人集體辭職,這肯定不是正常現象,可以肯定研究所是存在問題的,如果是幾個人辭職,可以是職員的問題,但是接近一半的人同時辭職,那肯定就是研究所領導層的問題了,馬雲說過「員工辭職原因大體兩種,心裡委屈了,錢沒給到位」那我們來看一下研究所發生了什麼會讓這此人集體辭職
  • 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多名人員集體離職後續報導,他們何為辭職?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均為其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核所所長是吳宜燦,他於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至於人才流失的原因,據核所一名中層幹部所言:「核所最高峰時,共有科研人員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就剩200人了,最近90多人辭職,目前就只剩下100人左右」。至於人才流失的原因,他這樣解釋:核所原是一個搞核材料的實驗室,之後擴大成一個研究所,攬下國家幾個大項目。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體辭職:多為博士畢業,有事業編制
    關於人才流失的原因,一名中層幹部解釋稱:「核所原先是一個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後擴張成一個研究所,攬下國家的幾個大項目。但這兩年申請不到大的科研項目,沒有錢,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離職率是我們院最高的。」本報記者郝嘉奇合肥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
  • 一年投入兩萬億,為何依舊留不住中國科研盤子裡的人員?
    前段時間,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這一話題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輿論風波,截至目前為止,針對該事件的具體情況國家調查組還在進行調查當中,具體的情況暫未通報。針對這一突發大型事件,官方給出的結論是由於院內改革引起爭議,但是僅僅只是院內的改革能夠讓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嗎?這難免過於牽強,網絡上爭議更多的是有關科研人員的待遇問題,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很有可能是因為待遇問題導致辭職的現狀,應該提高科研人員待遇,作為科研人員不應該因為低工資待遇為生計發愁而無心投入到科研研究工作當中去。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中科院集體辭職很奇怪?收入再不漲,也許不會是個例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起大家關注。據說,辭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強制更換保安,引發衝突,二是這兩年沒有項目,沒有錢。我認為,收入問題才是關鍵。萬多塊錢的工資,看起來很多,實際上是在社會中下層。社會是個現實的地方。
  • 中科院核安全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調查最新消息:是被挖走的
    最新進展:中科院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中科院網站截圖7月2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針對該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期傳出所屬研究單元有90多人集體離職引發廣泛的事件,中科院黨組已成立並派出專項工作組赴合肥展開調查。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三個研究所解散!數百人離職!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到底經歷了什麼?
    7月15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層幹部證實,近期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此次辭職的90餘名科研人員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在中科院系統內和社會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 我從中科院辭職了:不能晉級副研究員,我要在這兒熬一輩子?
    文|顯微故事 楚樵編輯|木蒙  孫實「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吸引了外界的關注,儘管離職原因還在調查中,但「對待遇不滿」這樣的言論依然在坊間流傳。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從中科院辭職的人。區別就在於,大學老師上課也計入工作量,對於職稱晉級有很大幫助,但研究所只看論文和所從事的科研項目。這兩個東西,就是科研人員的工作成果,用我們實驗室領導的話說:「論文就是你的工作記錄。」
  • 中科院研究院近100名博士集體辭職後續:被挖走了!那被誰挖的?
    昨天,網友突然曝光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一個研究所有大量博士集體辭職了: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100名博士集體辭職,僅為換了保安?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人事處的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的記者,這90多名科研人員,是在6月份集體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提出的離職:「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