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法印章的常見知識,你了解過嗎?

2021-02-19 錢幣收藏價格表


為方便大家了解印章的使用常識,我搜集整理了下邊這篇文章(整理完自己也覺得受益匪淺)。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主要根據李炯老師的這篇文章《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做了增刪,同時針對老師的文章加了一些圖片以輔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更輕鬆些,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了解書法印章方面的知識有幫助。

一、印章的藝術作用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盧中南老師書法鬥方作品《藏神運智》,大家可以想像下沒有印章時的視覺效果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布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

在書法作品上署名蓋章,以示鄭重,可防止偽造;蓋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閒章,還可寄託書者的抱負和情趣。因此,歷來書家都非常重視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書印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更美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書法作品上常用的幾種印章(印章的種類及用途)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


此為啟功(字元白)先生書法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

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此圖中上方的是陽文,下方的為陰文。所謂陽文就是字在石頭上是凸出來的,陰文反之。

(二)閒章

閒章亦稱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


上圖中呈現的印章都是閒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啟功先生這幅書法作品就用到了引首章

書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內容可分為如下幾種:

(1)齋號章 世傳齋號章始於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後,此風漸盛,書家幾乎人人有齋號章。明書法家文徵明云:「我之書屋多起造於印上。」齋號通常稱齋、堂、室、樓、閣、館、軒、庵等,如惟清齋、雪溪堂、磨劍室、笑隱樓、松風閣、來禽館、賞雨軒、樂天庵等。

(2)雅趣章 即古之吉語章、詞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輯錄具有哲理、發人深思的成語警句,或記錄自己的情趣和心聲。雅趣章內容廣泛,有勉人學習的,如「琢」、「師法」、「書痴」、「精於勤」、「藝無涯」、「師古不泥」、「廣採博取」、「觀書為樂」、「人好學則明」、「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懷的,如「恃德」、「明志」、「清趣」、「樂而康」、「苦中樂」、「惜分陰」、「孺子牛」、「玉潔冰清」、「淡然天趣」、「老驥伏櫪」等;有表達筆墨情趣的,如「潑墨」、「筆耕」、「香田」、「神趣」、「藏拙」、「癖於斯」、「心慕手追」、「業在硯田」等;有祝願吉祥的,如「如願」、「長樂」、「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壽年豐」、「書翰長壽」、「天長地久」等。

(3)年號章 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月號章 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蠶月等。

2.攔邊章

攔邊章是指蓋在書法作品一邊的章,起攔邊聚氣的作用。

3.壓角章

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的章稱壓角章。取右上角的稱「迎首」,取兩下角的稱「押角」。攔邊章只管一邊;壓角章則可管兩邊,緊貼邊角起「攔邊封角」、「補充空虛」和調整穩定畫面的作用。

4.攔腰章

長幅書法作品如條幅若僅在右上方蓋一枚引首章,中間顯得太空,可加蓋攔腰章,其內容多為書者的籍貫,亦可用書家生肖肖形印。攔腰章應小於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蓋在一條直線上。

上述種種閒章實則不「閒」,若鈴印得當,既能起到筆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筆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現代書畫家潘天壽所說:「起首章、壓角章也與名號章一樣,可以起到使畫面上色彩變化呼應、破除平板,以及穩正平衡等效用。」

(三)鑑藏章

鑑藏章是鑑賞收藏者用章。據載,鑑藏章亦始於唐,宋以後盛行。唐太宗自書「貞觀」二字作連珠印,唐玄宗作「開元」二字連珠印,皆用於御藏書畫。後來鑑藏名稱頗多,如收藏,珍秘、審定、鑑賞、過目等。鑑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有些鑑藏者為了自己流芳千古,蓋章時往往破壞畫面,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上圖是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就有多枚鑑藏章

三、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什麼?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隨意鈐蓋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蓋得不當,非但不能錦上添花,反而會弄巧成拙,破壞整幅作品的藝術效果。因此,怎樣鈐印,需要認真對待,精心斟酌。通常情況可掌握以下幾點:

1.大小適宜

印章大小,應與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應與題款字相等為宜,小一點亦可,不能大於題款字,大則不雅。如若款字細小,紙地逼仄,可用小聯珠印,自顯周到。一幅作品鈐用大小不一的兩枚印章時,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穩,避免頭重腳輕之弊。倘屬幾人合作,幾人印章大小亦應相當。

2.數量宜少

鈐印數目,古喜單數。有鈐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乎。」印數不宜多,過多則易雜亂,甚至喧賓奪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數印,需擇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當

鈐印,要慎視位置。一幅作品,總有虛實、疏密之處。密處不夠緊湊,可用印章補之;疏處如覺空蕩,可借印章充實,宛如挪動小小的「秤砣」,使畫面均衡熨貼。款尾姓名、字號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題款下留有空白,則鈐在署款之下;若無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適當間隔,既忌擁擠,亦防鬆散。一幅作品同時鈐用引首章和壓角章,忌排放在一邊。壓角章宜放在左下角,與引首章成對角之勢。

4.輕重權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較輕,白文印份量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鈐朱文印,保持兩者和諧一致;墨色濃重之作,宜鈐白文印,使紅彤彤的朱色與烏黑的墨色產生強烈對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鈐用數印,印色應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變化,又協調一致。

5.風格一致

印章的風格,應與作品的書體,風格相協調一致。如單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鈐蓋在工整秀麗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書法作品,不宜鈐蓋娟秀工麗的鐵線印章,否則,便格格不入,直接影響書法作品的藝術效果。鈐用閒章,不僅要注意使其內容與作品正文渾然一體,不可違悖,而且應注意保持印章內容與風格的協調一致,如「祖國河山」印不能刻得支離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纖細無力。如此等等。

四、書畫印泥的使用與保養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沒有質地細膩厚重光潔的印泥,就不能將其風神充分地顯現出來,效果就會大為遜色。一般說,大字多用殷紅印泥。小字多用朱紅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鈐印,則必須用朱紅印泥。(ps:目前國內最好的印泥應該要數西泠印社的印泥了,大家可以點擊西泠印社前往查看,不過價格也不便宜,通常在200-300元,送人合適,自己用就買便宜一些的即可,比如硯田書院的印泥30塊錢一盒的印泥就很不錯。)


書法用朱色印泥(圖片來自硯田書院)

清朝以來紅色加重,甚至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講究者,鈐蓋一遍,惟恐其色過淺,遂重蓋一遍,以增其厚重。當然需相重如一,這只能藉助印規才能辦到。鈐印時下面的墊物,可用膠皮或其他較軟物,但不能過軟,過軟易失印跡。啟明在蓋印的時候,一般會拿一本書,翻開幾頁,然後再蓋印,因為有的書可能封皮較厚,蓋印的時候難以壓下去,所以我會翻幾頁書再蓋印,這樣效果最好!


西泠印社的印泥和印章作品展示

印泥的材料是由硃砂、油脂和艾絨三者混合一起組成的。硃砂質重、油脂質輕,若長期不調和,兩者會分離,硃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結變質,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時間,要用骨制的槳(不可用金屬製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勻和。翻拌時,要順一個方向,不要來回倒。


印泥要經常保持清潔。印章蘸泥前,應先揩擦乾淨;特別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筆道內的石屑,以免汙染印泥。蘸泥時,用力不宜過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撳,可順印泥的絲縷,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幾次,使印泥均勻地沾在印面上。鈐蓋時,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勻,勿動搖,勿偏重一側或一角,這樣,鈐印效果就會比較理想。

另外,如果您想了解下刻印章用什麼石頭好或者將來想擁有自己的印章,可以讀讀這個文章《刻印章用什麼石頭好(適合書法篆刻印章的六種石料)》

五、硬筆書法中印章如何使用?

傳統的毛筆書法,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規則和規律,書與印已經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印章成了傳統書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那麼,在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硬筆書法,應如何使用印章呢?

這首先要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幾點:

(1)豐富畫面,均衡構圖。

(2)補充、豐富款題內容。

(3)印章本身的藝術魅力。

(4)有利於鑑賞、收藏。

由於硬筆書法與傳統書法在書寫工具上的差別(筆、紙),也就形成了兩者在形式上有所區別。由於鋼筆書法字幅小,且一般使用普通白紙,因此在印章的使用上,硬筆書法也有其獨特之處。 

1.印章風格:硬筆書法的線條特徵以「瘦硬」為主,因此宜選用挺健、瘦硬風格的印章。硬筆楷書可選用印文工整的印章,行草書則宜選用印文蒼勁的印章,隸篆則宜選用印文古樸的印章。 

2.印章的大小和數量:因硬筆書法所用紙幅小,字體也小,因此硬筆書法所用印章,宜小不宜大,一般以8~10mm的印章即可。使用的印章過大,是目前許多硬筆書法作品普遍存在的問題。同理,同一幅作品使用印章的數量宜少不宜多,一般只需一方,最多兩方(用兩方印時,以一朱一白為佳)。對於作者,當然應多備幾方風格不同的印章,以便選擇使用。

3.印文的字數和內容:硬筆書法所用印章較小,所以印文字數宜少不宜多(一般只刻一個字即可),宜簡不宜繁。印文內容,一般刻上作者的「姓」即可。有些作者落款時只署名不署姓,所蓋印章也只是「名章」(無姓),這樣即有重複感,又不能完整地表示出作者的姓名。倒不如落款時署名,再蓋上一個字的「姓」章,這樣落款有名有姓,有字有章,可謂相得益彰。

4.起首章:硬筆書法,由於受字幅限制,一般不必使用起首章。

另外,傳統書法使用的是宣紙,蓋章後經裝裱可長久保存。而硬筆書法用的多是普遍白紙,蓋章後印泥浮於紙面上,保管不善則易汙損。因此,硬筆書法宜少用印章。特別是落款後,已無蓋章位置時,更不可強蓋。對於印泥,更應擇善而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刻字店刻的「印章」多無藝術性,與書法作品格格不入,最好不要使用。

總之,硬筆書法的用印,宜少宜小,要根據作品風格選定印章的風格,要根據作品布局的需要,當用則用,不可勉強。恰當地使用印章,可為作品增光添彩,反之,則只能破壞作品的藝術性。



相關焦點

  • 書法創作落款如何蓋印章,您了解嗎,很重要,我說您聽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幾篇關於書法創作落款的事項和大家聊過了,今天說說最關鍵的印章的問題,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需要印章點綴,印章起到了點睛之妙處。萬綠叢中一點紅。可以使一篇書法作品熠熠生輝。但是如何使用印章,一篇作品裡該多少印章合適呢?
  • 印章知識大全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 搞書法,印章、印泥的知識你必須了解!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現象,就是對印章的擁有和使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其他三個古國的印章逐漸衰落,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中國的情況不同,它緊密的與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宗教、文化、藝術等相結合,在各個領域發揮其獨有的作用,長盛不衰。
  • 教你一些刻制印章的知識,收藏玉石印章之餘,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
    一般來說,男士喜歡看歷史劇,女士喜歡看宮鬥劇,因此通過這些古裝劇我想每個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印章。印章,雖然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但是但凡出現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比如企業印章,政府印章…… 可以用於製作印章的材料也是非常豐富的,玉石、金、玻璃等等都是可以的,而對於藏友來說,收藏曆代印章也是他們的一大愛好。
  • 書法作品印章蓋的不對,真的很害人,不信你不要看!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
  • 加蓋印章有講究,書法作品印章應該如何使用?
    我們欣賞書法作品總會看到作品上蓋有印章,不知何時起印章已經和書法作品成為一體了。其實書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是在宋代,而宋代以前書法作品是不用印章的。可能有些朋友就會問:那不對啊,我們看到以前的作品有很多印章啊?
  • 毛主席的這些印章你見過嗎?
    毛主席一生很少使用私人名章,無論題字、書信、批註還是文稿,他更常用瀟灑自如的「毛體字」籤名,書法作品也只有極個別的會蓋印章,也正因為這個,毛主席的印章普通人很少知道。最具公信力的公章最早見諸於世的「毛澤東印」,在1929年3月13日主席籤署的籌款公函上。
  • 書法印章知識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 書法印章知識大全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
  • 書法作品用印章的幾點常識,不能不懂
    書法用印,是有一定講究的。不是什麼印章都可以隨便蓋。印章在古代官方文件交換、傳達、書畫真跡認定中起到驗明正身的作用,是書畫、文件最重要真偽標誌。而如今印章大多數是作為書畫作品的一種點綴來布局,也是作者創作書法必不可少的文化物件。
  •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1、印章也叫印信,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是少不了蓋上一方印章的,印章最初是為了辨別作者、防偽用的,宋代以後,文人士大夫才開始把印章用在書畫作品之上。2、而印章的應用,使書法作品增色不少,後代的書法家也開始重視書法作品上印章的運用,元代以後,書畫家開始自己刻印,篆刻也慢慢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3、現在印章也有防偽的作用,同時它還起到調整章法、烘託主題、增加書法作品趣味的作用。一幅書法作品,白紙黑字,少了這一點紅,還真有點不自然。
  • 那些清代名臣的書法和印章,你喜歡誰的書法
    ▲曾國藩書法印章 李鴻章 ▲李鴻章書法印章 多爾袞
  • 印章對書法的作用
    小牧今天和大家講一下印章對書法作品的幾個作用。一、古時起到防偽作用,印章與書畫配合形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表示信用,故書畫家不加蓋印章,辨別真偽。所以後來鑑定書畫之真偽,對後人鑑定古文物真偽起到很重要的幫助。
  • 寫書法要必備多少印章
    行走書法界,印章是肯定少不了。小牧建議印章至少必備三方,分別是「姓名章」、「壓角章」,一白一朱,陰陽交合,還要一方「引首章」。陳 (朱文)引首章引首章是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一般不用正方形的,用長方形、半圓形、葫蘆形等這些。
  • 8大電子印章常見問題,看這裡!
    短短一年時間,電子印章在政府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國企單位乃至地產、金融、食品、教育機構、汽車製造、租賃、醫療等各個行業都在用的籤署工具。為了幫助更多組織第一時間了解電子印章、掌握籤署知識,契約鎖結合日常客戶服務中的常見問題,為組織提供集中解答服務。
  • 書法落款的細節,可以判定一個人的書法水準,看你有沒有出錯
    落款是書法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落款內容主要包括:書寫內容的出處、創作原因、創作時間、贈送對象,作者姓名等等,這些都是基本的落款方式。但是落款中還有一些細節,很多人並沒有掌握,今天我們主要了解一下落款的細節問題,看你有沒有出錯。
  • 書法中常見的幾種作品形式
    對於初學書法的朋友來說,書法老師除了要教關於書法的一些書寫技巧之外,還會講授一些與書法作品相關的知識,甚至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會要求大家寫一幅書法作品,今天書法空間就將書法作品常見的九大形式的相關知識整理在這裡,主要包括條幅、楹聯、中堂、鬥方、匾額、條屏、扇面、冊頁、手卷,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書法作品形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印章在古代文件、字畫中起到辨別作者的防偽之用,如今於書法創作必不可少,她不單是身份防偽,還代表水平、格調與信譽。一幅書法作品若不蓋章,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那麼,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 「書法」盤點書法作品上的常用印章,千萬別蓋錯地方!
    一、姓名章所謂的姓名章,就是書法作品在題款署名時用的章。姓名有時候是連在一起的,當然也可以分開。題款章一般情況下,一名一字即可,一姓一名也可以。古人書畫作品用章時,是非常講究禮儀規範的,尤其是尊卑長幼。
  • 篆刻微課題,簡化字印章應景應用,鈐印章法一
    這麼多年,在鈐印方面,章法獨到且作品的優秀的書家真不多,以至於我就想,一個書法家,如果一輩子只搞書法,篆刻不懂,畫畫也不了解,還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家;一個畫家,一輩子只畫畫,不搞篆刻不研究書法,那也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畫家;一個篆刻家,一輩子只弄刀玩石,不練書法不看畫展,同樣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篆刻家。三者似乎是相對獨立的,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