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印章知識

2021-02-19 藝家黨建微平臺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


(二)閒章

閒章亦稱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引首章按內容可分為如下幾種:

(1)齋號章世傳齋號章始於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後,此風漸盛,書家幾乎人人有齋號章。明書法家文徵明云:「我之書屋多起造於印上。」齋號通常稱齋、堂、室、樓、閣、館、軒、庵等,如惟清齋、雪溪堂、磨劍室、笑隱樓、松風閣、來禽館、賞雨軒、樂天庵等。

(2)雅趣章即古之吉語章、詞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輯錄具有哲理、發人深思的成語警句,或記錄自己的情趣和心聲。雅趣章內容廣泛,有勉人學習的,如「琢」、「師法」、「書痴」、「精於勤」、「藝無涯」、「師古不泥」、「廣採博取」、「觀書為樂」、「人好學則明」、「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懷的,如「恃德」、「明志」、「清趣」、「樂而康」、「苦中樂」、「惜分陰」、「孺子牛」、「玉潔冰 清」、「淡然天趣」、「老驥伏櫪」等;有表達筆墨情趣的,如「潑墨」、「筆耕」、「香田」、「神趣」、「藏拙」、「癖於斯」、「心慕手追」、「業在硯田」 等;有祝願吉祥的,如「如願」、「長樂」、「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壽年豐」、「書翰長壽」、「天長地久」等。

(3)年號章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月號章用於記載書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蠶月等。

2、攔邊章

攔邊章是指蓋在書法作品一邊的章,起攔邊聚氣的作用。

3、壓角章

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的章稱壓角章。取右上角的稱「迎首」,取兩下角的稱「押角」。攔邊章只管一邊;壓角章則可管兩邊,緊貼邊角起「攔邊封角」、「補充空虛」和調整穩定畫面的作用。

4、攔腰章

長幅書法作品如條幅若僅在右上方蓋一枚引首章,中間顯得太空,可加蓋攔腰章,其內容多為書者的籍貫,亦可用書家生肖肖形印。攔腰章應小於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蓋在一條直線上。

上述種種閒章實則不「閒」,若鈴印得當,既能起到筆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筆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現代書畫家潘天壽所說:「起首章、壓角章也與名號章一樣,可以起到使畫面上色彩變化呼應、破除平板,以及穩正平衡等效用。」

(三)鑑藏章

鑑藏章是鑑賞收藏者用章。據載,鑑藏章亦始於唐,宋以後盛行。唐太宗自書「貞觀」二字作連珠印,唐玄宗作「開元」二字連珠印,皆用於御藏書畫。後來鑑藏名稱頗多,如收藏,珍秘、審定、鑑賞、過目等。鑑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有些鑑藏者為了自己流芳千古,蓋章時往往破壞畫面,這是要注意防止的。

來源:寫秀書法

相關焦點

  • 這些書法印章的常見知識,你了解過嗎?
    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主要根據李炯老師的這篇文章《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做了增刪,同時針對老師的文章加了一些圖片以輔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更輕鬆些,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了解書法印章方面的知識有幫助。一、印章的藝術作用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 書法印章知識大全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
  • 加蓋印章有講究,書法作品印章應該如何使用?
    我們欣賞書法作品總會看到作品上蓋有印章,不知何時起印章已經和書法作品成為一體了。其實書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是在宋代,而宋代以前書法作品是不用印章的。可能有些朋友就會問:那不對啊,我們看到以前的作品有很多印章啊?
  • 印章知識大全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 印章對書法的作用
    小牧今天和大家講一下印章對書法作品的幾個作用。一、古時起到防偽作用,印章與書畫配合形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表示信用,故書畫家不加蓋印章,辨別真偽。所以後來鑑定書畫之真偽,對後人鑑定古文物真偽起到很重要的幫助。
  •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1、印章也叫印信,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是少不了蓋上一方印章的,印章最初是為了辨別作者、防偽用的,宋代以後,文人士大夫才開始把印章用在書畫作品之上。2、而印章的應用,使書法作品增色不少,後代的書法家也開始重視書法作品上印章的運用,元代以後,書畫家開始自己刻印,篆刻也慢慢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3、現在印章也有防偽的作用,同時它還起到調整章法、烘託主題、增加書法作品趣味的作用。一幅書法作品,白紙黑字,少了這一點紅,還真有點不自然。
  • 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印章在古代文件、字畫中起到辨別作者的防偽之用,如今於書法創作必不可少,她不單是身份防偽,還代表水平、格調與信譽。一幅書法作品若不蓋章,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那麼,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 那些清代名臣的書法和印章,你喜歡誰的書法
    ▲曾國藩書法印章 李鴻章 ▲李鴻章書法印章 多爾袞
  • 寫書法要必備多少印章
    行走書法界,印章是肯定少不了。小牧建議印章至少必備三方,分別是「姓名章」、「壓角章」,一白一朱,陰陽交合,還要一方「引首章」。肖像印即有圖或者動物圖像的印章,古時多為飛禽、鳥蟲,自己可以收藏生肖屬相的印章。佛造像印佛造像形式多樣,有佛教含義,例如抄錄佛經的時候,配上佛造像會更加合適。
  • 書法作品印章蓋的不對,真的很害人,不信你不要看!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
  • 搞書法,印章、印泥的知識你必須了解!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現象,就是對印章的擁有和使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其他三個古國的印章逐漸衰落,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中國的情況不同,它緊密的與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宗教、文化、藝術等相結合,在各個領域發揮其獨有的作用,長盛不衰。
  • 書法作品用印章的幾點常識,不能不懂
    書法用印,是有一定講究的。不是什麼印章都可以隨便蓋。印章在古代官方文件交換、傳達、書畫真跡認定中起到驗明正身的作用,是書畫、文件最重要真偽標誌。而如今印章大多數是作為書畫作品的一種點綴來布局,也是作者創作書法必不可少的文化物件。
  • 「書法」盤點書法作品上的常用印章,千萬別蓋錯地方!
    一、姓名章所謂的姓名章,就是書法作品在題款署名時用的章。姓名有時候是連在一起的,當然也可以分開。題款章一般情況下,一名一字即可,一姓一名也可以。古人書畫作品用章時,是非常講究禮儀規範的,尤其是尊卑長幼。
  • 印章知識大全,建議收藏,總有一天用得上!
    一、印章的藝術作用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傳統的毛筆書法,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規則和規律,書與印已經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印章成了傳統書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那麼,在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硬筆書法,應如何使用印章呢? 這首先要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
  • 教你一些刻制印章的知識,收藏玉石印章之餘,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
    印章,雖然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但是但凡出現就代表了身份和地位,比如企業印章,政府印章…… 可以用於製作印章的材料也是非常豐富的,玉石、金、玻璃等等都是可以的,而對於藏友來說,收藏曆代印章也是他們的一大愛好。
  • 書法創作落款如何蓋印章,您了解嗎,很重要,我說您聽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幾篇關於書法創作落款的事項和大家聊過了,今天說說最關鍵的印章的問題,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需要印章點綴,印章起到了點睛之妙處。萬綠叢中一點紅。可以使一篇書法作品熠熠生輝。但是如何使用印章,一篇作品裡該多少印章合適呢?
  • 從印章看方寸間的五千年文化內涵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布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
  •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說起皇帝,大家肯定能想起一些很有名的,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康熙和乾隆這對爺孫組合,康熙功勞大,乾隆更瀟灑,乾隆有一個令現在很多考古學家「厭惡」的愛好,那就是喜歡在寶物上加蓋自己的印章,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幅書法,全文僅有28個字,但乾隆看到後愛不釋手,居然在數年內加蓋了173枚印章,可見對它有多喜愛,究竟是怎樣的書法,居然能讓乾隆如此喜愛呢
  • 2020年高考試卷,書法知識佔比竟達44分
    篆刻是從實用印章的應用中發展而來的,中國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藝方面,上面鐫刻的是圖案、花紋或族徽,到春秋戰國時期,刻有官職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後,由於文人士大夫參與到印章的創作中,使這門從前主要由工匠承攬的技藝,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於用來昭示身份與權力,而是通過鐫刻人名字號,齋館名稱、成語警句等來表達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實用功能,成為文人表達自己審美追求的獨特方式
  • 中國的傳統印章文化
    篆刻,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中國篆刻的歷史晚於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藝術性質的篆刻萌發於宋元時期,其目的在於藝術,創作者是文人,是藝術創作。印章: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鑑定或籤署的文具,分陰文陽文。中國印章的歷史較早,距今大約有3000年左右,它是實用範疇的,其目的在於實用,創作者是工匠,是工藝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