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清代名臣的書法和印章,你喜歡誰的書法

2020-12-19 騰訊網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872年),湘軍首領、「中興」名臣。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

▲曾國藩印

▲曾國藩自用古獸鈕田黃石章槐陰書屋

▲曾國藩書法印章

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1901年),興辦洋務、無力回天的清朝宰輔。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李鴻章印(徐三庚刻)

▲臣鴻章印、少荃

▲棣華書屋啟事

▲少荃

▲李鴻章書法印章

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650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

▲多爾袞印

▲叡親王寶

▲多爾袞書法印章

和珅

和珅(1750年—1799年),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

▲臣和珅

▲臣和珅印

▲臣和珅印

▲和珅書法印章

紀曉嵐

紀昀(1724年-1805年),風流才子、有為大學士。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

▲紀曉嵐自用竹雕螭龍紋印章(一套三方):「亭南酒徒」、「穆如清風」、「石雲」

▲紀曉嵐書法印章

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

▲林則徐印

▲歷官十三省統兵四十萬(阮元刻)

▲林則徐晚年所刻「寵辱皆忘」

註: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被貶新疆,此後,他刻了這一枚「寵辱皆忘」,藉以自勉。

▲河東節帥江左中丞(楊澥刻)

▲林則徐印(楊澥刻)

▲林則徐書法印章

劉墉

劉墉(1719年—1804年),正直廉明、一身清白的名臣。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父親劉統勳是清乾隆年間重臣。

▲劉墉

▲劉墉印信

▲石庵

▲劉墉書法印章

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清朝名將。

▲雙峰(峰同峰)

▲亮工

▲年羹堯印

▲雙峰

▲年羹堯書法印章

榮祿

榮祿(1836年-1903年),字仲華,號略園,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政治家。

▲仲華

▲仲華榮祿

▲榮祿書法印章

盛宣懷

盛宣懷(1844年—1916年),「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

▲臣盛宣懷章(吳昌碩刻)

▲盛宣懷觀(吳昌碩刻)

▲盛宣懷書法印章

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支持維新、反對求和的帝王之師。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

▲虞山翁同龢印

▲叔平

▲松禪居士

▲翁同和印(吳昌碩刻)

▲翁同龢書法印章

張之洞

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之洞

▲無競居士

▲孝達

▲張之洞

▲張之洞書法印章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縱橫沙場、功在邊陲的湘軍統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諡號文襄,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

▲左宗棠印

▲臣左宗棠

▲青宮太保恪靖侯

▲左宗棠印

▲左宗棠書法印章

相關焦點

  •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
    書法作品如何加蓋印章?1、印章也叫印信,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是少不了蓋上一方印章的,印章最初是為了辨別作者、防偽用的,宋代以後,文人士大夫才開始把印章用在書畫作品之上。2、而印章的應用,使書法作品增色不少,後代的書法家也開始重視書法作品上印章的運用,元代以後,書畫家開始自己刻印,篆刻也慢慢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3、現在印章也有防偽的作用,同時它還起到調整章法、烘託主題、增加書法作品趣味的作用。一幅書法作品,白紙黑字,少了這一點紅,還真有點不自然。
  • 印章對書法的作用
    小牧今天和大家講一下印章對書法作品的幾個作用。一、古時起到防偽作用,印章與書畫配合形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表示信用,故書畫家不加蓋印章,辨別真偽。所以後來鑑定書畫之真偽,對後人鑑定古文物真偽起到很重要的幫助。
  • 加蓋印章有講究,書法作品印章應該如何使用?
    我們欣賞書法作品總會看到作品上蓋有印章,不知何時起印章已經和書法作品成為一體了。其實書法作品上印章的使用是在宋代,而宋代以前書法作品是不用印章的。可能有些朋友就會問:那不對啊,我們看到以前的作品有很多印章啊?
  • 劉墉等翰林書法作品亮相瀋陽 盡展清代書法魅力
    瀋陽故宮供圖劉墉等翰林書法作品亮相瀋陽 盡展清代書法魅力中新網瀋陽10月8日電 (韓宏)「濃墨宰相」劉墉、關東才子王爾烈等清代翰林的書風,對當時的清代書壇影響巨大。10月8日,正在瀋陽故宮舉辦的「館藏清代翰林書法展」上,41件翰林書法作品齊齊亮相。
  • 書法創作落款如何蓋印章,您了解嗎,很重要,我說您聽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幾篇關於書法創作落款的事項和大家聊過了,今天說說最關鍵的印章的問題,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需要印章點綴,印章起到了點睛之妙處。萬綠叢中一點紅。可以使一篇書法作品熠熠生輝。但是如何使用印章,一篇作品裡該多少印章合適呢?
  • 這些書法印章的常見知識,你了解過嗎?
    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布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在書法作品上署名蓋章,以示鄭重,可防止偽造;蓋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閒章,還可寄託書者的抱負和情趣。
  • 寫書法要必備多少印章
    行走書法界,印章是肯定少不了。小牧建議印章至少必備三方,分別是「姓名章」、「壓角章」,一白一朱,陰陽交合,還要一方「引首章」。姓名章又可分為「姓氏章」和「名章」,兩者大小一致,朱白相配。壓角章一般蓋在作品的邊角,蓋在姓名章下面,起攔邊封角、補充虛實和補救落款的作用。可分:齋號章和吉語。齋號章可以是自己的齋、堂、樓、閣、館、軒等雅號,最少一方,多則數方甚至更多。
  • 書法印章知識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二)閒章閒章亦稱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1、引首章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 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印章在古代文件、字畫中起到辨別作者的防偽之用,如今於書法創作必不可少,她不單是身份防偽,還代表水平、格調與信譽。一幅書法作品若不蓋章,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那麼,搞書法,需要多少印章?
  • 書法作品印章蓋的不對,真的很害人,不信你不要看!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
  • 「書法」盤點書法作品上的常用印章,千萬別蓋錯地方!
    一、姓名章所謂的姓名章,就是書法作品在題款署名時用的章。姓名有時候是連在一起的,當然也可以分開。題款章一般情況下,一名一字即可,一姓一名也可以。古人書畫作品用章時,是非常講究禮儀規範的,尤其是尊卑長幼。
  • 清代書法大家程韋華,行書真跡鑑賞,筆勢秀麗,結體幽古,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書法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歷代書法家的專心的耕耘,可以每一代人的書法發展都是在前人的書法藝術的造詣上砥礪前行的。最好的書法傳承就是學習前人的書法,所以臨帖就產生了。到目前為止臨帖依然是書法學習的最好的辦法。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了值得臨習的好帖,他就是清代書法家程韋華的行書真跡,關於這誒清代的書法家我們在文末做介紹。
  • 書法作品用印章的幾點常識,不能不懂
    書法用印,是有一定講究的。不是什麼印章都可以隨便蓋。印章在古代官方文件交換、傳達、書畫真跡認定中起到驗明正身的作用,是書畫、文件最重要真偽標誌。而如今印章大多數是作為書畫作品的一種點綴來布局,也是作者創作書法必不可少的文化物件。
  • 書法印章知識大全
    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於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引首章按內容可分為如下幾種:(1)齋號章世傳齋號章始於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 搞書法,印章、印泥的知識你必須了解!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現象,就是對印章的擁有和使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其他三個古國的印章逐漸衰落,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唯有中國的情況不同,它緊密的與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宗教、文化、藝術等相結合,在各個領域發揮其獨有的作用,長盛不衰。
  • 範曾和萬題方的書法誰更傳統,誰的水平更高?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範曾的書法,但是稚嫩的萬題方,明顯和範曾不是一個檔次,二者不在一個層面上,二者本不應該放在一起討論,既然有人想要把二人放在一起,我可見就來說一說。有朋友問我範曾的書法和萬題方的書法誰更傳統,誰的水平更高?
  • 篆刻對書法的影響有多大?看過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篆刻如同書法,是一種基於書寫之上的藝術。由於絕大多數的印意是文字印,只有少數是圖像印,因此,晚明興起的文人篆刻,刺激了人們對古代字體和異體字的興趣,對當時的書法產生了頗大的影響。作為一種古代字體的篆書,自漢代以後就很少用於日常書寫。
  •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
    這幅書法僅有28個字,但乾隆極為喜愛,足足加蓋了173枚印章!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之中,曾出現過無數著名的人物,有俠客有將軍,有英雄有偉人,當然,還有那些處於封建時代的皇帝,他們個個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在封建時代,皇權至上,他們的名字也都一個個的被記錄下來。
  • 頂級官二代,清代書法第一人!
    書法史翻到清代,就不能不提何紹基。何紹基始終被當代學界認為是清代書法第一人,無論是書法創作成就還是對後世的影響,清代書法恐怕沒有第二人超越他。曾國藩曾經說何紹基:「其字必千古無疑」。這句評價,在百年之後得到驗證。出身顯赫,頂級官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