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長公主維多利亞和丈夫丹尼爾親王正在越南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瑞典是第一個與越南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而維多利亞公主此行正是為了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
維多利亞公主是瑞典王儲,將在父親去世後繼承王位成為瑞典女王。但是這位未來的女王在越南訪問時卻非常接地氣:她在河內街頭嗦了一碗粉。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維多利亞公主穿著一件平價品牌H&M印花連衣裙,走進了街頭的露天小攤「Bun bo Nam bo」,和其他食客一樣,走在簡陋的桌子旁邊,準備嘗試越南最有名的街頭美食「越南河粉」(Pho Bo)。
公主拿了一瓶辣醬,問陪同的隨行人員怎麼用。
河內是越南最有名的街頭美食避風港,而越南河粉則是街頭美食之王,是這個老舊城市的靈魂食物。越南人嗦粉可以從早到晚,貫穿一日三餐。
遊客們走在河內街上時,會看到到處都是簡陋的小食攤。很多人會一邊擔心這些小餐館的衛生狀況,一邊忍不住停下來大快朵頤。
就像美國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切納說的:「如果你拒絕食物,忽視習俗,害怕宗教,避開人群,你最好留在家裡。」
很多外媒在解釋越南河粉時通常會稱它為「牛肉麵」,其實大謬,因為「面」通常是小麥製成,而越南河粉卻是用大米磨成粉製成,原料並不一樣。
一碗傳統的越南河粉是由湯頭、河粉、牛肉、配菜組成。豆芽、檸檬和鮮紅椒是最基本的配菜,幾乎每家餐館都會附上,用一個單獨的小碟裝上,由食客們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添加。其他的蔬菜還包括空心菜、刺芹、薄荷葉、洋蔥以及白菜等。
越南河粉的湯是整碗粉的靈魂所在,湯頭要用牛骨頭熬製,加上八角、香茅、香葉、白胡椒等佐料調味。
比較講究的店家會用七八個小時來敖一鍋湯,往往一個不起眼的小店整出來的粉無比鮮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嗦粉的時候萬萬不可把醬倒在湯中,那會讓湯的鮮味大打折扣。
正確的吃法是把牛肉撈出來,蘸上特製的越南沙茶醬,吃完牛肉以後再開啟嗦粉之旅。
越南河粉與中國人有莫大的關係。
最早的時候,越南人沒有將河粉與牛肉一起烹飪的傳統——因為牛是要用在耕地的呀,哪裡捨得殺了吃肉?中國移民到達越南後,從法國人那裡購買牛骨(越南當時是法國殖民地),並將它們煮成中國菜,優點類似於現代的越南河粉。這道菜最初受到來自雲南和廣東的移民的歡迎,因為它讓他們想起了家鄉,渴望回家。後來,在法國殖民主義、越南傳統、中國影響的大熔爐中,越南河粉誕生了。
越戰結束後,數百萬難民湧入世界各地,也將越南河粉帶到全世界。專門賣越南河粉的餐館開始在世界各地的越南人社區出現,只要看到「Pho」字,就知道這裡是家越南餐館,並且賣河粉。
越南河粉現在是越南街頭飲食文化的基石。所以,如果有一天去越南旅遊,不妨像維多利亞公主一樣,蹲在河內老城區後巷的小塑料凳子上,頭頂上方是縱橫交錯的黑色電話線,在炎熱的天氣裡滴著汗水,幸福地嗦一碗「來歷不明」的越南河粉。
親,都看到這兒啦,順便點個讚、關注一下詩安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