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志剛 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
大部分人只在大學之前練習過寫作,而大學及其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都缺乏寫作的訓練。
所以不少人愛說:「我這人就擅長幹活,不擅長說也不擅長寫,我不表現自己」。
但其實,寫作能力對於成年人來說更加重要。
如果說讀書時代的寫作關聯的是考試的分數,那麼成年人的寫作則牽涉你的思考和個人能力。
為什麼成年人也需要寫文章,有什麼好處,如何去寫?
好處1:寫作可以促使你整理思想,使之更加系統化,從而促進個人學習;
人與人的差距在起始的時候並不大,但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後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可能在這十年中,大家做了同樣的事情,但由於前者善於總結、反思、提煉,從而每做完一個事情都能有所長進,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也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
最後的結果是前者與後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但人都是懶的,誰都願意一個事情結束了就拉倒,何況還是給別人打工?所以許多人錯過了許多次珍貴的提升自己的機會。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用通俗的語言說出來或者寫出來,其實證明你並沒有全面的掌握。
一個你覺得自己清楚的東西,如果讓你說給別人聽或者寫出來,你就會發現有很大難度,自己許多地方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樣清晰」,這其實可以有效的促進你的學習:認識到自己不清楚了,你才能去閱讀、實踐、跟別人討論,才能使之更加系統化。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為了個人學習和成長,你應該多說、多寫。
/01/
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給別人演講,那你就寫出來吧。通過寫文章,你可以發現你的學習速度明顯加快,而且日有所進!
可能你說自己的文筆並不好,其實我們大部分知識工作者不是詩人和作家,不要求你寫的多麼技巧,只要能講明白一個道理就好!
好處2:通過你的文章可以幫助他人,傳遞你的知識和見解,建立個人品牌
在碩士、博士都可能失業的今天,作為個體的我們需要一個個人品牌。
品牌從哪裡來,當然不能靠忽悠(很多人忽悠的姿勢好難看啊)。
/02/
通過個人知識的傳遞和傳播建立個人品牌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路徑。只有通過你的知識傳播,讓別人覺得你的知識在理、有價值、能夠幫助他哪怕一點點,你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人們才會認識你、了解你,並進而產生對你的信任:這就是個人品牌形成的過程。
顯性化和傳遞知識還有兩個好處,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
其一,你就能從別人的反饋中學習;
那些不合適,需要什麼改進,反過來促進個人的學習和成長;
其二,因為別人對你的了解和信任,可以帶來合作;
譬如找工作、公司合作、產品和服務銷售等等。
寫文章的好處大部分人都認可。
但大部分人仍然不會去寫,原因是自己不擅長寫。
我們從來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人不擅長寫和說,這個不擅長的背後是懶:大腦的懶惰。
你可以想一下,凡是你十分了解、熟悉、熱愛的東西,你總是有許多話可說,而且說的充滿熱情和細節,具備感染力充滿畫面感。
而之所以不會寫,不過是你沒有真正的沉浸進去、沒有深入的去反思、斟酌、研究而已。
如果你能夠想的很清楚,沒有人不會說或者寫。但思考多難啊,說自己不擅長多容易啊?
/03/
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呢?核心在於要不斷的去練習:敢於表達、善於表達。
世界上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夠突然讓某個人表達能力一晚上就提高到登峰造極,需要的是你不斷地去嘗試、練習、思考和改進。關鍵是做起來,不要認為自己不會。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方法,表現為:
第一個是訓練思考能力並持之以恆的思考。
寫作的前提是要有需要表達的內容。當開會時,領導突然讓你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說、說什麼。
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系統、流暢的表達,背後是要能夠持續的思考,對於表達的部分內容有很多已經深思熟慮形成框架、部分內容進行過初步的歸納與整理、剩下的才可能臨時發揮。
養成思考的習慣,這句話說出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很多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的習慣,期望與臨時能夠產生出火花來,這基本上不靠譜。
在思考時,可以學習一些方法,譬如結構化金字塔什麼的,但這個也僅僅是一種當你有思考的原料時幫你梳理的方法,沒有原料思考也不會發生,所以不要認為學會結構化思考的方法你就真的會思考了!
思考是為你的表達儲備原材料。如果你不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對常見的現象和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思考,並將這些思考的結構整理提煉成模式、模型、框架、方法等便於記憶和表達的能力,那真正當你想要說出來或者寫出來的時候,誰都做不到。
想清楚是能夠表達出來的基礎,這裡的想清楚可能不是你認為你明白了。大部分不會寫的背後是根本沒有想過或者想的不夠深入而已!
/04/
第二個是要積累表達的語料。
當你外語夠不熟練,但又需要跟老外去交流時,你會發現許多時候你明確的知道想說什麼,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深思熟慮很多遍了。
但由於對另一種語言不夠熟練,你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句子合理的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就會抓耳撓腮。
不僅僅說外語的時候會這樣,用自己的母語表達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攝入要表達領域的語料,你就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表達的內容十分刻板,令人生厭。
譬如你讀大學的時候跟同學交流的語言,一定豐富多彩生動形象,你也用的得心應手。但這些語言卻不能用在職場上,職場上溝通的語言有自己的規範。
還有假如你去菜市場、基層工作的人們中間,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很生動,許多時候甚至令人叫絕,但可能卻不適合其他的領域。
要積累你表達的語料,需要弄清楚你的職業和崗位要求,如果是政府官員你就要多去讀相關的文件、政策或者黨報、領導的講話稿;如果是工程師,則需要了解你這個領域的術語名詞甚或你們的機構裡的工程語言。
這方面的練習,一個是閱讀,大量的閱讀,保證每天能達到你領域內嚴肅內容3000字以上(我見過有人日讀10000字以上,堅持了10年);另一個是觀察、記錄、學習,看高手是如何寫的說的。
這裡面你會發現許多你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詞彙和語言;再一個就是自己嘗試去說和寫。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提升你的專業度。
最不會表達的人,如果說到他擅長的領域,也會滔滔不絕。譬如一個不擅長寫作文的小學生,當講起他喜歡的遊戲時,會發現他說的十分生動、充滿激情而且會打動他人。
如果你對一個領域的認識達到一定的深度,其實你自然的會表達的流暢、準確而且富含感情。
關於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秘訣就是學會思考積累語料提升專業度,然後:開始寫,然後一直寫。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本文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