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年的到來,2020年的秋招已經接近尾聲,給畢業生的機會還有即將到來的春招。記憶中每年的畢業季都是最難的就業季,工作不好找,四處碰壁。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也面臨很大的壓力,畢業生找工作就顯得難上加難。由於剛經歷過秋招,趁著手裡還有熱乎的資源與經驗,拿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給正在找工作的你帶來一絲動力--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如果你也剛經歷了秋招,看看我們當時的心境是不是很相像。
這一期我想談談我身邊同學以及自己的工作選擇和經歷。
從研究生入學到畢業,我陪師兄師妹經歷了五次校招。由於保送研究生我17年三月份提前到實驗室開始了本科畢業設計,那會兒J師兄和Y師兄正在找工作,那會我對找工作的感觸並沒有很深,感覺這件事情離我還很遙遠,只記得
J師兄一直在糾結回老家還是去上海某科研所,老家在省會郊區,如果回去發展的話房子問題可以順利解決,去上海科研所,薪金並沒有十分滿意,經常看到師兄在和家裡通電話,在籤了老家之後截止上海科研所最後回復日期之前又反悔,最終還是去了上海。中間他來北京出差,我們見過兩面,但是都沒有深入交流過,從導師和W師姐那裡得知他已經在上海買了房子,解決了住房問題。Y師兄放棄了中石油的戶口和月薪8k的工資,去了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第二年去了qnw做java開發,現在某網文公司做開發。Y師兄說他放棄北京戶口是因為他沒有想要留北京,年輕的時候在這裡工作積攢經驗,有好時機會回老家或者去別的城市發展。
17年下半年身邊有好多師兄師姐開始準備秋招,每天晚上大家會在一起網申和答題。那會我經常陪XK師兄和XJ師兄一起去線下的宣講會,一是想提前了解就業情況,二是跟著他們去宣講會抽獎蹭吃蹭喝。可能是和他們一起奔波的原因,這次的秋招帶給我的感觸很深,剛開始以為研究生的工作選擇會很多,其實又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硬仗,每個畢業生都想找到一份很心儀的工作。這時我已經開始思考我畢業以後要去哪裡(涉及到戶口問題),要一份什麼樣的工作。XK師兄的就業目標是網際網路企業,籤了zyb開發崗,實習一個月後果斷辭了,最後去了在奔波面試過程中遇到的al公司下屬的某個新團隊中,年末一起吃飯了解到,他剛度過了工作到現在最難熬和痛苦的一段時間,最後也評上了某級,年終考核滿級,獲得了一筆不錯的年終獎,由於女朋友有北京戶口,計劃春節過後在北京買房了。然後是XJ師兄,他的就業目標則是銀行、國企,能解決戶口的單位,最終籤了zglt,順利解決了戶口,加上年終獎,雖然比不上網際網路的工資但是性價比也還可以,今年上半年在父母的幫助下在北京買了個小一居,剩下的就是努力工作和還貸。
18年下半年是GZ師兄,他是北京人所以不用考慮戶口問題,不喜歡熬夜和不規律的生活,所以就業目標傾向於國企研發與外企,最後入職某外企的C++開發團隊,工作時間規律有雙休。
19年下半年我開始準備秋招,有前面師兄師姐的經驗,工作之前我就想好了要一份北京戶口的工作,因為我覺得留在這個城市的第一步是解決戶口,所以目標是一些可以解決戶口的科研院所和國企。和每位畢業生一樣,我前前後後也投了幾十上百份的簡歷,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場面試(這些面試的經過我都進行了總結記錄,後續可以給大家做個分享),最終籤了zky某所。當面臨自己的秋招的時候,那份壓力和緊促感會比想像的更為強烈,特別是當你身邊熟悉的同學已經籤了工作而你手裡還沒有心儀的offer或者還在徘徊的時候。面試過程中接觸了不同院校的很多畢業生,在和他們的交流中得知,大家這時的狀態都是一樣的,急切而又充滿期待。我的室友LXY留在了北京,籤了某出版社;WM去了上海,她是個獨立的北京姑娘,從出生到研究生畢業都在北京,以後想換個地方去生活,畢業那年給學校的留學生交流項目做助理,認識了現在的澳大利亞的男朋友,所以她想去個外企,以後想去澳大利亞定居,最後也實現了在外企工作的願望;LYT也去了上海,家靠近南方,所以再三考慮,放棄了帶戶口的航天科研院的工作去了上海某醫療方向的開發崗位。
最後是20年下半年師妹師弟的工作選擇,今年疫情影響,很多同學都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和辦公,就業崗位的縮減導致工作機會更少。但是在家辦公對許多畢業生也是個難逢的好機會,許多高校研究生期間是不允許學生出去實習的,但是在找工作過程中,實習經歷也挺重要的,所以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找份實習遠程辦公。我認識的一個學弟,從四五月份開始準備秋招,刷Leetcode,在慕課上把基礎學科又聽了一遍並認真做了習題,然後找了份實習做了幾個月,最後拿到了yfd年薪40w的offer。同實驗室的lph師妹在上個月籤了航天某院。
秋招只是自己走向社會的第一次嘗試,應該認真準備和對待,但是這並不是唯一,只要遵循自己的內心,不急不躁,最後都可以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