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隔離,8歲男童刷爆信用卡充值遊戲,孩子不懂錢後果很嚴重

2020-12-22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小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很是薄弱,花錢大手大腳的,一點也不懂得珍惜金錢的來之不易。

在當下的很多家庭教育中,家長往往把家庭教育的重心偏向於孩子的成績,對於金錢的教育方面卻是十分匱乏。

而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基本每個人都要抱著一個手機,就連小孩子也會被他們所吸引。

父母隔離回來,信用卡被兒子刷爆,充值遊戲花了一萬三

最近,有個熊孩子給父母惹下了大禍,在疫情的高發時期明明的父母不幸感染了病毒,必須要隔離起來。

可是孩子還小,爸爸媽媽們也不是很放心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裡,所以媽媽給了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可以與父母聯絡。

好不容易隔離完畢了,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媽媽卻發現,手機綁定的兩張銀行卡被孩子刷爆了,通過銀行帳戶的交易記錄發現,孩子居然把錢都放進了遊戲帳戶裡面。

媽媽看著孩子那是打也不是,罵也不是,一瞬間跪在了地上,留著眼淚和孩子說,那可是我們一年的工資啊。

怎麼樣防止孩子花掉手機裡的錢

不要設置免密支付,密碼不要告訴孩子,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輸密碼,最好不要弄指紋支付,以免孩子趁你們睡覺時偷偷支付。不要讓孩子玩遊戲、看直播、網購,孩子玩手機的時候,你一定要時刻看著,並設置屏幕使用事件,以免孩子沉迷遊戲。萬一錢被充值遊戲或者打賞主播了,第一時間聯繫平臺,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追回的。

金錢觀念很重要

像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孩子總是喜歡拿著爸爸媽媽的手機玩樂,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外界的誘惑,給父母造成巨大的損失。

所以說,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金錢觀念的教育,孩子對金錢缺乏認識和了解,難以理解金錢是父母們付出了多麼大努力才得到的回報。

金錢可以給我們帶來物質上的滿足,但是孩子卻不懂,父母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理性消費。

怎麼做才可以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呢

1. 讓孩子認識金錢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可以拿一些一塊、五塊、十塊等等之類,這樣的錢幣去教孩子分辨,讓他們明白不同的數額代表著不同的價值。

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可愛的存錢罐,讓孩子清楚的記得存錢罐的作用和它的擺放位置,等到有錢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把它放進去,看著錢的慢慢積累。

等到積攢一定的數量,帶孩子去買他想要的東西,在潛意識中孩子就會明白每一分錢的價值所在。

而且在家長的指導下孩子正確的使用金錢,可以讓孩子知道錢是用來幹什麼的,可以買到什麼,有助於形成正確的觀念。

2. 告訴孩子金錢是用勞動換來的

在有了存錢罐之後,孩子所存在裡面的錢也不能讓他們輕而易舉就拿到,父母要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去獲得金錢。

要告訴孩子父母的錢是辛苦工作得來的,所以屬於你自己的錢也需要你去通過勞動換來。

可以帶著孩子去搜集家裡面不用的瓶瓶罐罐和紙箱,讓他們幫助媽媽幹家務活,在進行適當的金錢獎勵。

讓孩子體驗到賺錢的不易和艱辛,他們就會珍惜父母的勞動果實,對父母心存感激。

這樣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金錢觀念,以後才能禁得住誘惑,成為一個更加堅強有責任感的人。

3. 科學的給孩子零花錢

很多父母的覺得孩子太小了,不需要培養金錢的能力,所以孩子只要一需要錢就要向父母張開要,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孩子的自卑心理。

父母不要把金錢全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可以適當的該孩子零花錢,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的習慣。

孩子提早認識金錢,可以從小體會到責任意識,但是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也一定要適度,不然可能適得其反。

讓孩子養成自己支配金錢的能力,才可以讓孩子有憂患意識,明白節約的重要性和提高孩子科學合理支配自己的能力。

【糖果媽媽寄語】

金錢不能夠代表時候,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通過金錢學會什麼。

所以父母們不要總是不敢在孩子面前提錢,想什麼都等到孩子長大以後,自己自然而然就對金錢有了概念,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孩子的金錢教育要從小就開始,從孩子的生活小事中入手,用實際的事例更直觀的教育孩子。

希望父母可以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而是可以創造美好生活的工具,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正確的看待金錢,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孩子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是否有金錢觀念呢?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男童偷玩手機遊戲充值萬元:爸爸報警
    幼兒園男童偷玩手機遊戲充值萬元:爸爸報警 時間:2016-03-28 08:41:13
  • 10歲孩子遊戲充值花5000元,這錢能退嗎?
    多起案例——10歲兒子遊戲充值花掉5000元小孩子拿家長手機偷著充值玩遊戲的事兒,徐先生可是沒少聽說,但他萬萬沒想到有一天這事兒會發生在他身上——10歲的兒子瞞著他,用手機玩網遊一口氣充值近5000元。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用母親銀行卡充值10萬元,堅稱會還錢
    在生活中,每一對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和生活質量都非常上心,恨不得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但大多數情況下,被瑣事叨擾的父母並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對於一些沉迷於遊戲的孩子來說,遊戲公司了解孩子遠勝他的父母。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刷媽媽信用卡,扣款達1.6萬美元
    海外網12月13日電 美國6歲男童喬治·詹森(George Johnson)玩電子遊戲刷媽媽信用卡,金額高達16293美元,母親發現銀行帳戶被扣款後才得知了兒子的行為。圖源:Tamara Beckwith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威爾頓市的房地產經紀人傑西卡·詹森今年41歲,她在家工作時,沒有意識到兩個兒子中的小兒子在iPad上瘋狂購物。
  • 9歲男孩買遊戲裝備一個月花掉13萬,媽媽哭訴:那是用來還房貸的錢
    暑假即將結束,就在家長、孩子都為新學期的來臨而準備的時候,一條新聞衝上熱搜。據報導,孩子平時很少玩遊戲,而孩子的母親也沒有下載過支付寶,直到最近收到一條支付簡訊,她才知道在短短的一個月裡,孩子竟然在遊戲裡充值了13萬餘元!
  • 刷爆媽媽信用卡,為主播打賞的背後,是孩子自我實現的需求
    一個10歲的女孩,刷爆了媽媽的信用卡,就為了給自己喜歡的主播打賞,據說,花費將近200萬。這些平臺上的男主播明知道對方是個小學生,還千方百計地誘導她為自己打賞,和女孩說話時進行感情誘導,還有經濟上的引誘和要挾,以共同自殘要求女孩給他刷禮物。
  • 男童沉迷手遊瘋狂充值 偷刷婆婆5000元買裝備
    男童沉迷手遊瘋狂充值 偷刷婆婆5000元買裝備 原標題:   支付寶客服人員進一步核實,這20筆消費都用來購買了手機遊戲《陰陽師》和《王者榮耀》的道具。隨後,民警將目標鎖定在覃婆婆的兩孫子強強(11歲)和壯壯(8歲)身上。  經了解,強強和壯壯父母離異,平時比較貪玩,如今父親在外打工,母親也很少來看他們,強強和壯壯由覃婆婆照顧衣食住行。  「前段時間,他們媽媽剛給他倆買了手機。」
  • 「媽媽,給我錢!」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一對夫妻不幸被感染了病毒,被迫隔離。 為了方便聯繫,媽媽把手機留給八歲的兒子。沒想到屋漏偏逢連夜雨,更讓人頭疼的事出現了:好不容易隔離完畢,一家人團聚,結果媽媽發現手機綁定的兩張信用卡被刷爆,算下來,總共有13000多,而這些錢都進入了遊戲帳戶。
  • 兒子假期賭光家裡所有錢:為何孩子屢屢犯這樣的錯?
    現在是網絡時代,說實話,家裡的孩子上網玩手機都比大人要溜得多。前兩天,開封一名叫小偉的17歲男孩,在假期一下子花光了家裡的十幾萬。一家人靠種地謀生,這些錢已是全家多年積攢下來的,卻被他瀟瀟灑灑花掉了。自己越玩越大,越陷越深,錢也越賭越多,後來不禁花光了家裡所有存款,還刷爆了兩張信用卡。採訪中,父母直言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小偉也只是表示自己知道父母辛苦了,要學會感恩,可仍然一邊說一邊玩手機,真不知道是哪裡在感恩。因為最近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 崇陽11歲女孩在家上網課迷上網路遊戲!刷掉8.8萬元打賞主播誰之過
    林女士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她覺得女兒不對勁,晚上老是把自己關在房子裡,也不說話,擔心孩子出了什麼事情的她當天下了個早班,本來想約孩子散散步,聊聊天,結果一聊聊出了大問題。「女兒哭著告訴我,她這段時間一直在打賞遊戲主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而且其中有一個主播責怪她給另一個主播的打賞金額超過了自己,不帶她玩了。」
  • 12歲男孩運用「機智的小腦袋」玩遊戲充值,花了父母八萬的積蓄
    導語:12歲男孩運用「機智的小腦袋」玩遊戲充值,花了父母八萬的積蓄家長平時在忙生意的時候,也一定要多抽出來時間陪陪孩子,避免孩子因為沒有人的陪伴,而依賴上了電腦遊戲,從而無法自拔,寧波的趙女士說她12歲的兒子平時看起來挺乖的,可是沒想到偷偷的把她
  • 為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孩子刷爆媽媽的卡,寶媽:全家只剩100元
    01為買遊戲裡的瑪莎拉蒂,孩子刷爆媽媽的卡,寶媽:全家就只剩100元為了打發時間,浩浩經常用媽媽的手機,和自己的同學在網上一起打遊戲「吃雞」。這天,張女士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裡的18000元的積蓄全部沒了,查看帳單後發現,錢都花在遊戲充值上。這時,張女士也意識到了發生了什麼。張女士找到自己的兒子浩浩詢問,浩浩看見事情敗露,也不敢隱瞞。
  • 邯鄲13歲少年遊戲充值1.5萬餘元!家長遭遇退款難
    1月7日,邯鄲市民趙女士反映,自己13歲的兒子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通過多家遊戲平臺充值1萬5千多元。由於孩子是未成年人,趙女士希望幫忙給追回這筆錢。據趙女士講,她兒子今年13歲,正在讀初中。平時放學寫完作業後習慣用手機聽英語。
  • 遊戲平臺實名驗證形同虛設 10歲娃拿父母手機玩遊戲充值5000多元
    張女士展示弟弟充值手遊的交易帳單 記者李尚隆 攝原標題:遊戲平臺實名驗證形同虛設 10歲娃拿父母手機玩遊戲充值5000多元近日,市民張女士反映:她10歲大的弟弟洋洋使用父母的OPPO R7手機玩遊戲。10歲熊孩子花5000多元玩手遊張女士在高新區上班,拿到工資第一件事便是給父親買了部OPPO R7智慧型手機,「父母在老家養雞,現在流行網絡支付,我就用我媽的手機號註冊了個微信。」張女士說,父母不怎麼會使用智能機,只有在收付款時會使用微信,「平時手機就放家裡,我弟弟愛拿著打個遊戲。」
  • 成績好、缺教養,教出精緻利己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失敗!
    山西的段女士和丈夫在外打工,因為疫情原因,兩口子雙雙被隔離。為了方便聯繫兒子,段女士把手機留給了八歲兒子。但8歲兒子竟然趁父母沒在家沒人管,開始瘋狂玩遊戲,而且玩遊戲時為了充值,竟然刷爆了父母的兩張信用卡,一共13000多。
  • 臺灣8歲男童蛀牙遭嚴重感染 險丟性命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臺中市8歲男童乳牙蛀掉導致膿瘍,乳牙遭嚴重感染,差點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緊急拔牙後,救回男童性命。  醫生陳怡孜昨天表示,8歲男童發高燒,家人趕緊送醫求診,醫師檢查男童咽喉及照胸部X光,都沒發現遭感染。
  • 不教孩子財商的後果有多可怕?
    每個孩子都在父母羽翼的保護下成長,雖然孩子很安全,但卻讓他們失去了許多親自接觸社會的機會,這就導致許多知識父母不教,孩子就一點不了解。孩子對錢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沒有概念,他們不知道掙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不知道掙錢時的艱辛。
  • 南寧一女士信用卡被刷爆!竟是孩子看直播刷了3萬多元!
    現在的小孩太精明了,沉浸在網路遊戲中,還拿媽媽的信用卡綁定了手機,信用卡就是這樣刷爆了,要不是銀行打了電話過來,這位媽媽還不知道呢,提醒各位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呀! 3月22日,燕女士突然接到一家銀行客服的來電,客服人員向她核實是否在2個小時內有使用信用卡進行過大額消費,每一筆都是1000多元刷出去的。燕女士表示並沒有,隨後銀行客服人員表示,當天燕女士的信用卡已經產生了3.5萬多元消費記錄,銀行先給她停卡。聽到這個消息,燕女士有點蒙了。
  • 「熊孩子出沒」盤州一小學生打遊戲,刷掉奶奶看病錢!
    由於父母離異原因,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查女士和弟弟基本上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居住,爺爺還有個90多歲的母親。查女士弟弟今年12歲,正在上小學五年級。平時喜歡玩遊戲,但查女士怎麼也沒想到,弟弟竟然會為了充值遊戲裝備,打上了爺爺的主意。過年期間,查女士的爺爺相繼到鎮上銀行存了一萬多元錢,這筆錢是爺爺準備年後帶奶奶去看病的費用。
  • 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父母做到這3點,提升孩子自制力
    前幾天看到有家長發朋友圈,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玩手機,給手機遊戲充值了2000多元,怎麼辦啊?B說:小孩玩手機是怎麼充值的,他知道你的支付密碼啦?難不成你還錄入了孩子的指紋?C說:我孩子也是自己不知道怎麼下載了一堆遊戲,不知道開通了什麼遊戲自動從我微信上扣錢。氣死我了。D說:還是好好管好自己的孩子吧,這多麻煩啊,以後最好是注意點。那麼碰到這種情況到底怎麼做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