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鹽焗雞,廣東東江地區靠海,有上天賜予的資源。幾百年前,這地區的鹽場很多,鹽工們發現一種很方便的做雞方法,就是將已經煮熟的雞用紗紙包好,再埋進鹽堆裡,過一段時間將雞挖出,發現這樣製作出來的雞肉特別鮮美。
後來東江地區的鹽業越來越發達,常有商人出入,這地方的餐飲業也不斷提升,於是當地的飯店就以鹽焗雞作為特色菜招待客人,所以到了廣東想吃到正宗鹽焗雞的人一定要去趟東江。鹽焗雞的出現也與遷至廣東的客家人有很大的關係。當年戰亂之時,馬車也是奢侈品,所以南下的漢人幾乎都是徒步至南方。在這漫長而又艱苦的行程中,因為流離失所、無依無靠,到哪都被人欺負,無奈搬遷。
人經得起這樣的折騰,但家禽可不會老實合作,在逃亡過程中會帶來很多麻煩。後來客家人就想了一個辦法,要進行大遷徙的時候先將家中少量的家禽宰殺,為了讓它們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就用鹽醃起來。這樣在下一個定居點時,還有食物可以吃,而且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鹽分來補充體力。美味的「客家鹹雞」就產生了,也是鹽焗雞的前身。
據說,當年有一個村子,其中大多是女人和孩子,有個孩子身體特別虛弱,經常生病,但客家人不斷遷徙,沒有什麼可以滋補身體的藥材,家中的母親就經常用鹽醃的食物煲湯給他,孩子長期食用這樣的食物之後,身體越來越健康,逐漸強壯起來,而且考取恩科,成為狀元。當了官的他將自己滋補身體的膳食方法與百姓分享,各家雞的名氣也就越來越大。為了適應大眾的口味,讓味道和口感達到極致,廚師們將做法不斷改良,終於研製出鹽焗雞。
吃完鹽焗雞再來一碗功夫茶,感覺人生都生活在安逸當中。廣東人喜歡喝茶。潮汕功夫茶是潮汕地區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講究的不但是功夫,而且茶具、茶葉和茶水都要與功夫配套,還要在泡茶、斟茶和飲茶的過程中將「功夫」完美呈現。功夫茶所使用的茶壺很小,壺壁光潤清透,透過茶壺,好似在氤氳間看到舒展的茶葉。功夫茶使用的杯子更小,材質與茶壺相同。茶葉最好選擇半發酵的烏龍茶,因為它衝泡出的茶湯顏色、茶香和人口的味道都極佳,適合慢慢享受。將烏龍茶塞滿茶壺,壓實,這樣才能品到至醇的茶香。
泡茶的時候要用靜置後的開水,以免沸水中翻騰的雜質影響到茶的口感和味道,泡茶的前兩道水是洗茶用的,所以要倒掉,這是對衛生的考慮。斟茶時將茶杯連放在一起,茶壺成直線來回在茶杯上遊走,使每杯茶的濃淡一致。飲茶的時候先聞茶香,然後再小酌,讓茶水遊走在你的口腔之中,一邊聊天 -邊品茶,這就是「功夫」。
鹽焗雞是廣東的一道美味,當地人也會用鹽焗雞去招待客人。功夫茶剛嘗時讓人感到苦澀,但這也是其中的魅力。這茶越飲越香,在過程中體味到苦盡甘來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