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範志紅 醫食參考
某作家在新疆著名長壽之鄉和田地區,探尋老人們的長壽之道。一位100多歲的維吾爾族老人用並不流利的漢語說:早上一個饢,中午一個饢,晚上不吃饢,而且只吃玉米面的饢。另一位95歲的老人,在50歲之前沒得過什麼病,只是近幾年偶爾患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饢,中午吃拌麵、湯飯和饃饃,晚上吃半個饢。
答案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和田地區處於沙漠邊緣,蔬菜種類不多,日常飲食是饢,配上糖分很高的瓜果和果乾(葡萄乾、杏幹、桑葚、無花果之類),肉類應該只是偶爾為之。當地人的生活,怎麼都感覺不那麼「健康」:沒看到綠葉菜,沒看到蘑菇,更沒看到魚。提到的肉都是紅肉,而大量吃的瓜果都是哈密瓜、葡萄這些糖分高的……
我認為,這些老人的生活方式比我們健康多了。他們的健康生活方式,我們恐怕是難以企及的。比如說:
——老人們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他們絕不會熬夜上網,不會加班趕工作。僅此一項,已經讓他們身體組織的修復功能保持正常狀態,從而極大地消除癌症危險。
——老人們住在陽光照射極為充足、紫外線強烈的地方,一輩子沒有接觸過防曬霜。他們沒有聽說過皮膚癌為何物,卻能夠保證體內非常高的維生素D水平。最新研究有力地證實,體內維生素D水平和免疫系統功能、抗感染能力,特別是癌症風險,有著極大的關聯。都市人本來就少見陽光,出門還要用防曬措施,很多人都處於維生素D缺乏狀態,免疫系統功能削弱,癌症風險隨之上升。
——老人們一輩子辛勤勞作,沒有一天做「沙發土豆」。運動對於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功能、強化骨骼肌肉的效果,可以說比任何補品都要強。再加上充足的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素食為主,鉀含量豐富,蛋白質不過量,因而鈣排出量較少,所以你不會看到他們有骨質疏鬆的跡象。因為有足夠的運動,他們吃高糖分的水果,血糖也不會過度升高,身體也不會發胖。
——老人們天天呼吸的是極為新鮮、氧氣充足的空氣。沒有尾氣汙染,沒有裝修汙染,沒有那麼多電磁汙染,也沒有工業廢氣。
——老人們心態平和自然,精神壓力很小。他們不會像我們那樣每天為加班趕活而緊張,為擠公交擠地鐵上班打卡怕遲到而焦慮,為自己的名利收穫比不上別人而沮喪痛苦。而壞情緒比飲食質量更能降低免疫系統功能。
——老人們得不到大量的蔬菜,但通過吃瓜果可以得到足夠的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和鉀元素,在某種意義上彌補了不吃菜的損失。桑葚、無花果都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果。
哈密瓜和西瓜中鉀的含量非常豐富,葡萄乾裡面還有較多的鐵。這些水果都是新鮮天然產品,沒有加糖,沒有加脂肪,沒有加香精,而且沒有經過長途運輸,比我們所吃到的水果和水果產品更為健康優質。
——老人們吃不到高度加工食品,所有的食物都是天然狀態。油脂、蛋白質和脂肪從不過量,食品中各種汙染物質都很少。
——老人們的飲食都不過量,每餐定量,並不會暴飲暴食。這裡所說用玉米面做的饢屬於粗糧,普通的饢是小麥粉做成,其中的礦物質經過發酵之後便於吸收,而維生素含量也在發酵之後升高。他們用來做饃饃和饢的麵粉不會像我們這麼精,沒加入過多的氧化劑。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健康生活不是一個概念,早上必須喝豆漿,晚上必須喝牛奶,等等。它是一個綜合的生活方式,由很多方面構成。
我們往往過度強調飲食的重要性,卻忽略了運動、陽光、睡眠、空氣、壓力、心情等等其他重要的因素。這些正是維吾爾族長壽老人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大家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到底哪一項做得不夠好呢?飲食不夠好,就調整飲食;運動太少,就增加運動;睡眠不好或者睡得太晚,就改改作息時間……只要你把健康生活當中的那塊「短板」有效延長,你的健康就會切實受益!
作者: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 副教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長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