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0月10日訊 山東省級機構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劃定!10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山東省機構改革方案》。10月8日,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關於山東省省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標誌著我省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10月9日上午,省委召開省級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改革後,山東省委、山東省政府機構共計60個。山東將在12月底前完成省級機構改革。
紀委監察委合署,一套機構兩個機關
山東省委18個機構中,中共山東省委設置紀檢監察機關1個,計入機構限額的工作機關15個(設在相關部門的省委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不計入機構限額)。其中,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辦公廳掛山東省檔案局牌子;組織部掛山東省公務員局牌子;宣傳部掛山東省新聞出版局、山東省版權局、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山東省電影局牌子;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山東省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臺港澳工作辦公室掛山東省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山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牌子。教育工作委員會與山東省教育廳合署辦公,不計入機構限額。
此外,設置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2個。其中,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山東省國家保密局)、機要局(山東省密碼管理局)由辦公廳管理。
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知識產權局牌子
山東省政府42個機構中,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5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4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0個。辦公廳掛參事室、口岸辦公室牌子;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掛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牌子;科學技術廳掛外國專家局、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委會牌子;工業和信息化廳掛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牌子;自然資源廳掛林業局牌子;水利廳掛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牌子;農業農村廳掛扶貧開發辦公室牌子;文化和旅遊廳掛文物局牌子;衛生健康委員會掛中醫藥管理局牌子;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知識產權局牌子;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掛金融工作辦公室牌子。
此外,設置部門管理機構7個。其中,信訪局由辦公廳管理;能源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監獄管理局由司法廳管理;海洋局由自然資源廳管理;畜牧獸醫局由農業農村廳管理;藥品監督管理局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管理。
對應國務院組成,組建生態環境廳
在建立健全和優化山東省委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方面,組建山東省監察委員會、山東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山東省委審計委員會、山東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與中央對應改建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山東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山東省委財經委員會、山東省委國家安全委員會。
在加強山東省委職能部門的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方面,山東省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山東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山東省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電影工作,歸口管理山東省廣播電視局;山東省委統戰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統一管理僑務工作。
在對應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方面,組建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和重新組建山東省司法廳等8個省政府組成部門,組建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山東省醫療保障局等2個省政府直屬機構,進一步優化山東省審計廳職責。對名稱和職能與國務院部門不對應的,該調整機構的調整機構,該調整職能的調整職能。
組建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
本次改革還對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機構、省政協機構都做出了調整。為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整合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的相關職責,組建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將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改革後,省人大設置常委會工作機構5個,專門委員會8個。
為優化政協專門委員會設置,更好發揮其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組建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更名為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改革後,省政協設置工作機構3個,專門委員會10個。(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