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創作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愛上茶,特別是今年5月21日確定的「國際飲茶日」,讓情侶之間「我愛你」的節日增添了更多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學會喝茶的第一步,是要學會衝泡,正確的衝泡才能品味出「茶」獨有的韻味。 泡茶時,需注意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泡茶用水、泡茶水溫、茶水比、衝泡時間及衝泡次數,泡茶用具。
泡茶用水。陸羽在《茶經》中論煮茶方法時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認為山水最好,其次為江水和井水。在現代泡茶選水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信陽毛尖,配以當地南灣湖的湖水衝泡,別有一番滋味,能夠最大限度展現信陽毛尖的鮮爽回甘。
泡茶水溫。衝泡水溫對於綠茶,白茶中的芽茶以及黃小茶,黃芽茶來說,不宜過高,水溫控制在85℃左右,而對於老白茶,黑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半發酵及後發酵茶類,一般沸水衝泡。特別注意的是,衝泡水溫都是指水煮沸後的冷卻溫度,除非是無菌生水。水溫越高,茶葉浸出物的浸出速度越快,同等時間內,滋味越濃。
茶水比。不同的茶葉,衝泡時投茶量和用水各不相同。比如信陽毛尖和信陽紅茶水比為1:50,鐵觀音1:22,普洱茶1:30。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數值,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適口為珍。細嫩的茶葉用量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少,即所謂「細茶粗吃,粗茶細吃」。
衝泡時間及衝泡次數。茶葉衝泡時間差異很大,不可一概而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於一般的綠茶、紅茶來說,頭泡茶以衝泡1分鐘左右為佳。一般茶衝泡第一次時,茶中可溶性物質浸出55%左右,衝泡第二次,浸出30%左右,衝泡第三次,浸出10%左右。對於俗語「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個人所見,並不適用於大多數茶葉。
泡茶用具。根據茶葉特性,選取不同的泡茶器皿。東北、華北一帶,大多數人喜飲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江南一帶,普遍愛好飲用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福建、臺灣和廣東等省和東南亞華僑,對烏龍茶特別喜愛,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一般也用瓷壺或紫砂壺衝泡。四川、安徽等地還流行喝蓋碗茶。蓋碗由碗蓋、茶碗和碗託三部分組成,俗稱三才杯。品飲各種名茶,如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等茶中珍品,則以選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最為理想,欣賞茶葉浮沉,三起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