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泡茶之五要素

2020-12-22 研書煮茶

從事創作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愛上茶,特別是今年5月21日確定的「國際飲茶日」,讓情侶之間「我愛你」的節日增添了更多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學會喝茶的第一步,是要學會衝泡,正確的衝泡才能品味出「茶」獨有的韻味。 泡茶時,需注意以下五個方面,分別是泡茶用水、泡茶水溫、茶水比、衝泡時間及衝泡次數,泡茶用具。

泡茶用水。陸羽在《茶經》中論煮茶方法時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認為山水最好,其次為江水和井水。在現代泡茶選水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信陽毛尖,配以當地南灣湖的湖水衝泡,別有一番滋味,能夠最大限度展現信陽毛尖的鮮爽回甘。

泡茶水溫。衝泡水溫對於綠茶,白茶中的芽茶以及黃小茶,黃芽茶來說,不宜過高,水溫控制在85℃左右,而對於老白茶,黑茶,烏龍茶,普洱茶等半發酵及後發酵茶類,一般沸水衝泡。特別注意的是,衝泡水溫都是指水煮沸後的冷卻溫度,除非是無菌生水。水溫越高,茶葉浸出物的浸出速度越快,同等時間內,滋味越濃。

茶水比。不同的茶葉,衝泡時投茶量和用水各不相同。比如信陽毛尖和信陽紅茶水比為1:50,鐵觀音1:22,普洱茶1:30。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數值,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適口為珍。細嫩的茶葉用量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少,即所謂「細茶粗吃,粗茶細吃」。

衝泡時間及衝泡次數。茶葉衝泡時間差異很大,不可一概而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於一般的綠茶、紅茶來說,頭泡茶以衝泡1分鐘左右為佳。一般茶衝泡第一次時,茶中可溶性物質浸出55%左右,衝泡第二次,浸出30%左右,衝泡第三次,浸出10%左右。對於俗語「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個人所見,並不適用於大多數茶葉。

泡茶用具。根據茶葉特性,選取不同的泡茶器皿。東北、華北一帶,大多數人喜飲花茶,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江南一帶,普遍愛好飲用綠茶,多用有蓋瓷杯泡茶。福建、臺灣和廣東等省和東南亞華僑,對烏龍茶特別喜愛,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一般也用瓷壺或紫砂壺衝泡。四川、安徽等地還流行喝蓋碗茶。蓋碗由碗蓋、茶碗和碗託三部分組成,俗稱三才杯。品飲各種名茶,如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等茶中珍品,則以選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最為理想,欣賞茶葉浮沉,三起三落。

相關焦點

  • 泡茶的三大要素介紹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衝泡大有學問,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要掌握茶葉、茶具、選水三大要素,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泡茶的三大要素。3、選水《茶經》中說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現在還有自來水、純淨水和礦泉水等。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用自來水最常見,不過用自來水沏茶,最好用無汙染的容器,先貯存一天,待氯氣散發後再煮沸沏茶為好。
  • 泡茶有啥訣竅?新人入門後,需掌握這三大要素
    其實泡茶一點都不難,泡茶是有訣竅的,新人入門後需掌握這三大要素,就能泡出好茶。那麼哪三大要素呢?且聽小詹為大家慢慢道來。選擇好水來泡茶對於不懂茶的人來講,泡茶很簡單,只將茶葉投入熱水便可,然而泡茶沒那麼簡單,先不說泡茶的步驟,單單泡茶之水的學問就已經很多了。
  • 泡茶6要素,解鎖適合自己的泡茶方式
    衝泡一壺好茶,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僅是茶有好壞,還受到不同泡茶者的衝泡習慣的影響,衝泡出的茶湯香氣、滋味往往也有差別。有經驗的泡茶者了解所泡茶葉的特性,能夠根據茶性選擇合適的泡法,控制呈味物質浸出速率,突出其品質特點中令人愉悅之處,降低品質缺陷造成的不悅感。
  • 泡茶的三要素,會這三要素,可以喝到不一樣的味道!
    茶泡得好不好就在於你怎樣做,會不會做到茶葉的質量,水溫,衝泡時間相互統一,這三要素最重要。這種泡茶用量其實是沒有什麼標準的,要看是不同的茶來決定,還有些人可能口味也不太一樣,我們按正常的來說,茶葉的類型不一樣用量自然不一樣,泡綠茶,紅茶,花茶等一般的比例為1比50這樣就可以了,再加上個人口味可適當調整一下。
  • 對於影響泡茶的三大要素,你有屬於自己的那一套嗎?
    明代張源在《茶錄》中指出:「茶之妙,在乎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 可見古人也早已認識到泡茶方法的重要性。作為國飲,茶可以忘憂解勞,喝茶可以陶冶心性坐擁天地。泡茶在於懂得茶的色、香、味,每一環節的背後是屬於茶葉生長的過程,以及在天、地、人因素影響下展現出茶葉的生命之美。泡茶時,主要根據不同的茶類、國中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開水溫度、衝泡的時間,簡稱為泡茶三要素。投茶量要想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
  • 八個要素提高泡茶品味
    泡茶的八個要素泡茶是一份功夫活,須得用心吃茶,泡茶禮儀要點:一、茶臺淨:乾淨簡練,除了茶具不要放無關緊要的物品。二、器要潔:泡茶前,開水燙杯消毒,既衛生,也對客人尊重。三、衣要素:茶給我們的感覺是清心自然文雅。不要穿的過於雍容,簡單素淨就好。四、身要正:站如鍾,坐如松,就是這個道理。五、心要淨:可以焚上一柱茶香,營造一個良好的品茶氛圍。六、具要靜:茶具要輕拿輕放,不要聲音太大,破壞喝茶氛圍。
  • 選茶 泡茶 喝茶 藏茶|普洱茶的正確打開方式·每一步都有三大要素
    會喝茶的人不一定會泡茶,會泡茶的茶不一定會藏茶,會藏茶的人一定是懂茶的。普洱茶是一個稀奇的茶類,因為工藝的特殊性,有生茶和熟茶之分,都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因樹種的特殊性,又具有較高的品飲價值和收藏價值。
  • 泡茶小白掌握這五點,泡的茶直追茶藝師
    所以如何讓茶葉浸出物的多少符合我們的口味,也就決定了我們泡茶的水平。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因素影響茶葉的浸出呢?一、 衝泡的水溫中國人的傳統喝茶方式是清飲,即用熱水衝泡飲用。二、 茶葉與水的比例每次泡茶要投多少克茶葉?你是不是也常常被這個問題糾結。的確,「茶水比」可以說是對茶葉的浸出物影響最大的因素了。畢竟茶葉的量越多,能浸出的基礎就越大。
  • 除了需選對容器之外,還要掌握泡茶的基本要素
    中國本身就有著古老的茶文化,然而在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茶具,茶具有著多種不同的分類,從粗糙到細緻,從簡單到複雜,可謂是應有盡有,那麼要想真正的泡出一壺好茶,我們首先就應該選擇一款好的容器,除此之外也應該掌握泡茶的幾大技巧,可是常見的泡茶容器到底有哪些呢?
  • 泡茶精妙之處在於衝泡手法、浸泡時間、衝泡次數及泡茶之水
    從古至今,茶文化歷經千年之久,茶葉的飲用方法多種多樣,現在,中國人對於茶葉主要是煮飲為主,泡茶之法,全在於如何去滿足自己的心,我們知道茶水之中有苦澀香甜,泡好的茶水滋味和茶的香氣以及茶和水之間的接觸都是緊密相關,所有每一個衝泡出來的茶味道都有所不一樣,我們都是在衝泡屬於自己的那杯茶
  • 小澳推薦澳柯瑪這款泡茶水壺,呈現中國茶道「五境之美」
    茶具、茶葉、茶水、火候、環境並稱中國茶道的「五境之美」。在茗茶品飲過程中,茶水與火候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茶葉所蘊含的香韻。然而對於小白們而言,各種泡茶的門道實在讓人一頭霧水。不同種類的茶適合哪種水溫?燒水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從水開始,聊聊喝茶的那些講究。
  • 掌握了「茶藝十大要素」,再也不怕「好茶泡不出好滋味」!
    常言說「好茶尚需好手泡」,好茶可能相對容易買到,但好的泡茶技術可就不是花錢能買到的啦!經常會有些茶客拿著一杯好茶,但卻因不懂得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衝泡,而白白的將來之不易的絕佳茗品浪費掉。下面的內容,茶童將講述一下作為茶藝師必須注意的「茶藝十大要素」,除用於專業技術交流之外,同時也希望廣大茶友們能從中意識到一些泡茶過程中必須注意的關鍵性因素,能夠為自己日常飲茶所用。
  • 茶具選對了,泡茶就是好喝
    泡茶核心四要素:水溫、茶水比、浸泡時間。每一個要素都和茶具有關,常用的泡茶器具有蓋碗、紫砂壺、紫陶壺、飄逸杯以及玻璃杯等。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它們適合泡什麼茶?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茶具。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泡茶中用到的茶具都有哪些?簡單來說泡茶的茶具有茶壺、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茶盤、茶荷、茶巾、茶桶、茶漏、茶筒、茶則、茶夾、茶針、茶勺、養壺筆、茶刀、茶濾、茶海等。
  • 六大茶山的哈尼姑娘大布分享泡茶經驗
    「泡茶需要注意三點,投茶量、水溫、時間。」10月28日,雲南六大茶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明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舉辦第12屆中國城市新聞網站聯盟年會之「普洱茶之夜」專場品鑑交流活動。在活動上,六大茶山公司的茶藝師大布姑娘分享泡茶需要注意的三要素。
  • 用世界最貴的壺泡茶 中國人是真講究
    不同於其他壺的用途,瓷壺、金屬壺可以泡茶,也可以溫酒。而只有紫砂壺,因為它獨有的特點,似乎就是為禪茶而誕生。紫砂壺與禪茶紫砂壺,是紫砂泥製成,原料的吸附性很強,其本身又含有較多的有機物和碳素。而這種經過配置、捂灰、調砂、抽砂等一系列的工藝環節之後,製作紫砂壺的材料才真正具有一些有利於泡茶的獨有特性。保持茶香經過錘鍊出來的紫砂料,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泡茶時能夠保證茶色香味皆蘊。
  • 「君名」到「天氣之子」,淺談新海誠戀愛觀,相比放晴更要選擇你
    新海誠的最新作品《天氣之子》已經上映有一段時間了,這是裡面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少年帆高最有力的吶喊,在雲端之處握緊最愛人的手,哪怕時間已過三年,還是要看見你露出笑容。一生很短,少有圓滿。「君名」到「天氣之子」,淺談新海誠戀愛觀,相比放晴更要選擇你。
  • 打開武夷巖茶活色生香的風味密碼,看懂這些要點,以後泡茶不煩惱
    泡茶時茶、器、水三要素的和諧統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點在武夷巖茶的衝泡中顯得尤其明顯。2.通過一番「望聞近察」,這泡茶品質的高下也就大概心中有數了,只等著開湯品味,以驗明「真身」。此外,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一點:茶葉開泡前這般眼觀手觸式的感觀判斷,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基於對這泡茶基本品質特徵的把握,我們便能較為準確地把握這泡茶究竟適合什麼樣的注水方式,以及浸泡時間長短、出湯快慢。
  • 淺談孩子培養之高中
    上一篇小文,筆者淺談了一下初中階段,這一篇簡單談一下高中規劃。高中,人生的關鍵節點,因為——高考!毫不誇張的說,高考就是人生的分水嶺。那麼我們如何規劃孩子的高中學習生活?其一、高中前期的準備。所謂的準備,就是初高中的知識銜接。
  • 泡茶的「水之具」,應該如何挑選?
    本文極意將從材質的不同,為大家介紹用於煮茶的「水之具」。金壺金壺煮水十分少見,更多是作為工藝品來收藏、擺設。鐵壺鐵壺燒水沸點溫度高,所以散熱慢,保溫的時間也更長,利用高溫水泡茶,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鐵壺煮水還能釋出易於人體吸收的二價鐵離子,夠吸收水中的氯化物,使鐵壺煮出來的水和山泉水有異曲同工之妙,水質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
  • 讀壺人生與泡茶之樂
    時大彬壺我喜歡讀壺,讀一把好壺,往往可以讀出作者的心靈。讀時大彬的壺,可讀出他剛毅穩健的氣勢,那是古君子之風;讀顧景舟的壺,可讀出他俊秀飄逸的神韻,那是文人之風範;讀章燕明的壺,可讀出清高圓滿的品性,那是藝術家之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