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大佐」到底是什麼軍銜,究竟有多高?看完才知道!

2021-01-07 網易

2020-12-27 14:37:11 來源: 劉嫂幫生活

舉報

  抗日戰爭是一場事關民族存亡的的全面性戰爭,全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國的侵略,那時候有多少戰士死在了日軍的槍炮下,有多少家庭在抗戰中支離破碎,但就是那段艱苦的歲月,成就了如今強盛的中國。或許這是歷史給中國的磨鍊,寶劍只有磨得鋒利無比,才能出鞘制敵,而那些在磨練中發生的英雄事跡更值得緬懷。就是因為這段歲月的難忘,於是越來越多的抗戰故事被搬上了大屏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這些戰爭劇裡的日本將領中通常會有一個被叫「大佐」的人物,那麼這個大佐究竟在軍隊中擔任什麼職務?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下這個大佐的軍銜以及地位。

  

  在電視中大家可能只知道「大佐」是一個軍事指揮官的名稱,但是說到它到底代表的是怎樣的軍銜?它可以擔任怎樣的職務?也許大家都不是很了解。其實日本的軍銜跟中國的軍銜等級制度一樣也分為好幾個等級,包括將、佐、尉,而且這三個級別還有大、中、小的等級區分。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的「大佐」級別已經是一個相當高的職位了,而一個沒有家族背景的普通士兵想成為大佐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特別傑出的貢獻才會破格提拔,所以當時被派遣到中國作戰的許多將領都是大佐。

  

  也就是說,日本軍中的「大佐」軍銜相當於西方的上校級別,在中國也差不多就是團長的級別,據小編查到的資料顯示,日本的軍隊一般的最高指揮權都在大將身上;而中將指揮得是師級和軍級規模的部隊;那些旅團的指揮官則一般是少將;而傳說中的大佐一般可以指揮一個連隊。按照日本的部隊編制,也就是說大佐可以指揮四千人左右。

  而且一般能晉升到大佐的職務,也必需要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比如要有非常人的軍事指揮能力和作戰謀略,要有非常敏感的軍事洞察力和決斷能力等。眾所周知,西方國家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上校之類的校官稱呼,而日本作為英美等大國列強的忠實粉絲,怎麼不沿用他們的稱呼呢?也許是為了保持民族特色吧。而且也沒有用上的稱呼而是用大來稱呼,這可能與日語的發音有關係,日語中大和上的發音是比較類似的,所以他們用大佐來稱呼。

  

  其實在軍銜上來說電視裡的大佐跟中國抗戰部隊裡的團級及中等師部的級別差不多,但是日本的實際軍隊情況還要稍微複雜一點,日軍中的大佐職務既可以擔任聯隊的隊長,又可以擔任旅、師級別的長官,並且大佐的權利還是有還可能比少將的事跡權利還要大一些,因為他一般都是跟隨中將身邊工作,接觸的權限也比較廣。

  不管大佐的軍銜有多高,在中國人眼裡他們都是侵略我們國家的劊子手,每次看到電視裡的大佐最終死在共產黨的槍炮下,都覺得大快人心。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的強國,小小的日本國也不敢輕易進犯了,但那段艱苦的抗戰歲月是每個中國人心中不能忘卻的歲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軍中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軍銜?
    聽到大佐這個名號,第一印象就是能當上大佐的人應該是一個官職不低的人,那日軍中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軍銜?大佐是日本二戰時期軍隊職稱中特有的一個軍銜,如果按軍銜的排名來算,日本大佐相當於中國的上校。而且日本大佐在軍隊中權力並不小,基本上一個師的參謀長就由大佐擔任,這就表示日本大佐相當於將官的存在。在抗日劇中都能發現,往往都是由大佐出謀策劃,當出了事,通常由大佐解決,超級囂張。這也就是為什麼經常可以在戰爭劇裡發現「大佐」是出現最多的一個軍銜。
  • 抗日戰爭中,日軍軍銜如何區分?大佐又是什麼級別?
    在影視中,只要是關於抗日戰爭的,在日軍中總會有大佐的身影,有一個場景想來也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就是通常會有一群日本士兵,而在最前面的有一個軍官,在這個軍官的身邊,會有一些向他獻計謀或者是報告一些事情的人,這些人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而這位軍官就是所謂的日軍中的大佐。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他們不當少將,也要爭當大佐?
    日軍的大佐到底是個啥官?日軍的大佐略相當於中國的上校!不過,在二戰的時候,日軍中的大佐實際上的權力大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具體還要看當時擔任了什麼職務。由於大佐是屬於軍隊智囊型的人才,因此他們可以擔任部隊的聯隊長以及師、團級單位的參謀。理論上來講,大佐這一官職具體的級別高低,還得參考其服務的對象。
  • 日本「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官職,日軍為何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
    宅在家中,閒來無事,重溫了一下經典抗日劇——《亮劍》,經典就是經典,這部拍攝於2005年的電視劇現在看來仍不過時,令人心潮澎湃,而且看完之後突然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李雲龍堪稱「大佐殺手」!
  • 二戰時的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為何日軍寧當大佐不當少將?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軍士兵稱呼自己長官為「大佐」的情況。似乎在日軍中層官員中,「大佐」這一職位很受歡迎。那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又可以帶多少兵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日軍「大佐」相當於我國什麼軍銜?手中可以指揮多少士兵?
    ,而其中最特殊的一個,就是日軍的「大佐」官職了。  很多人看來,日軍的大佐和其他國家的上校是同級官職,其他各國通用的「將-校-尉」體系中,大佐與上校算是同級別的職位,或者說大佐是介於最高級別的校官和最低級別的將官之間的職位,也就是西方軍銜制度中高於上校但低於準將的職位
  • 日軍「大佐」指揮多少兵,相當於什麼軍銜?
    我們每天都有好的分享,完全是免費的,請朋友們放心關注。 引言:《亮劍》我們都看過,其中李雲龍擊潰日軍坂田聯隊,並擊斃大佐的橋段讓人稱讚。但許多人也感到好奇,這個大佐相當於我軍的什麼軍銜?又可以指揮多少兵力呢?
  • 二戰中大佐是什麼軍銜,有多大權力?網友:原來這麼大的官!
    抗日劇中統領日軍指揮作戰的人常以「某某大佐」的稱呼出現,我們都知道「大佐」是一個軍職,但是通常來說我們更熟悉西歐式軍銜,那麼就軍銜來說大佐算什麼等級呢?軍銜原本是在西歐資產階級與封建主義鬥爭的過程中隨著西歐常備軍的壯大而逐漸形成的軍事等級制度,後受用於世界大多數國家。
  • 日本「大佐」是個多大官,帶多少兵?為何日軍爭當大佐也不做少將
    在不少抗日電視劇當中,日軍有一種軍銜,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那就是大佐。這個職位究竟多大的官職,又帶多少兵呢?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元帥稱號,是一種榮譽性質,而並不進入軍銜制度,比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在被美軍飛機擊落後,才獲得的元帥稱號。而大佐是日本中層軍官和決策性高層中的過渡官職,其擔當的職務包括有:日軍聯隊長、師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
  • 日本二戰時期的「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有何特殊待遇?
    日本的侵華戰爭讓我們牢記了日本帝國的滔天罪行,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戰犯也將在史冊上永遠地被唾棄,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日本戰犯岡村寧次,七七事變的第二年,身為大佐的岡村寧次接到軍部調令越級提升至司令官,成為軍內的焦點,但殊不知,「大佐」才是日軍內部人人要爭的軍職,那麼日本「大佐」相當於我軍什麼軍銜,為何日軍不當少將要爭當大佐呢
  • 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實際權力很大,到底能擔任什麼官職?
    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大佐軍銜。在各種影視劇中國,經常出現大佐、中佐之類的軍銜。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大佐到底是什麼等級的官職,為何其他國家都沒有這一軍銜,大佐軍銜能夠擔任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大佐軍銜,其實,大佐屬於中級軍官,實際權力並不算小。首先,我們看看日本軍隊的編制。
  • 日本大佐是什麼軍銜,可以指揮多少人?相當於我國什麼級別軍官?
    在愛國電視劇《亮劍》中,其中有一個片段是李雲龍率領著他的戰隊擊斃了日本大佐,並且擊退了日軍。這一個片段讓不少人感到熱血沸騰。那麼,肯定也有一些人感到好奇,日本的大佐相當於我國的什麼軍銜呢?其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軍銜制度,不過一開始,一般叫做軍官。舉個例子的話,就像古代的百夫長之類的,這個職位就等同於現在的連長。不過,將軍銜制度正式使用,並且將他發揚光大的卻是中世紀的歐洲了。為什麼說是歐洲發揚光大呢?
  • 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
    導語: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官?為何日本士兵都想當?看看福利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抗日劇具有一定的愛國教育意義,多少都能夠還原當時戰爭的一些情況。在劇中,大家肯定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臺詞,那就是普通的日本士兵會稱呼高級的日本軍官為「大佐」。大佐這個詞雖然我們聽的次數也不少,但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關於這個詞,是出自日語的翻譯。在日軍隊伍中,有很多日本士兵都想要成為大佐,那大佐是多大的官?原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已經開始決定要全面地學習西方制度和文化,甚至連軍銜制度也直接用到了自己國家的體制當中。
  • 抗日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大佐」,到底是什麼軍銜?是多大的官?
    電視裡有許多的日本軍官都被稱為大佐,這個大佐是何軍銜呢?是否符合真實的歷史原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根據世界上各個國家對軍銜的劃分習慣,我們可以將軍銜,大概分成三類:尉官、校官以及將官。這其中並沒有佐官這個軍銜,那麼佐官這個軍銜是不是就是不存在的呢?其實左冠這個軍銜是真實存在的,它是日本獨有的特殊軍銜。
  • 抗日劇中經常出現的日本大佐是什麼級別的軍官?
    偽軍最喜歡說的是太君,皇軍;還有反映其殘酷的「日本鬼子」,可是日軍的軍銜很少提及,呈現最多的即是「佐」這個軍銜,並且還不少。那麼「佐」究竟是什麼軍銜,合不合理呢?依照世界各國的常規,軍官的銜級通常都分為三大類,即將官、校官、尉官。並沒有日軍中的「佐官」這個軍銜,佐官也只要日本才有,世界上絕無僅有。
  • 二戰時,日本兵夢寐以求的「大佐」一職,到底是多大的官?
    但是二戰時的日本兵卻不一樣,他們最想當的不是將軍,而是日本「大佐」。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會發現,日本軍官裡「大佐」這個角色經常出現,而且出現次數都比較多,劇中他們的權利好像都很高,那麼日本大佐這個官究竟有多大呢?
  • 車橋戰役:創造抗戰中生俘日軍最高軍銜軍官的紀錄
    曾如清政委回憶:「大家只恨鬼子不來,恨鬼子是怕死鬼,一群一群談論著用什麼辦法命令敵人出來才好。」 5日下午3時30分,一團發現陣地前出現了分乘七輛卡車的日軍。焦急等了大半天的官兵們立即開始興奮和活躍起來:「來了,來了,這下鬼子倒黴了!」 出現在一團官兵陣地前的日軍,是日軍獨立步兵第六十大隊的部隊。該大隊最初是於1939年5月7日在安徽省蚌埠編成。
  • 圖解二戰日本軍隊軍銜及標誌
    值得注意的是,肩扛步槍的士兵臂上有兩條紅色條紋的精勤章,它是用來授予服役勤勉的士兵的。二戰結束前,日軍軍銜也發生過一些變化:1938年(昭和十三年)之前,日軍常服軍銜使用肩章;1938年之後則使用領章(日本稱為「襟章」),通稱「九八式軍銜」。
  • 國軍將官軍銜泛濫:在南京還是首都的時候,民間流行一句俗語「少將多如狗,中將滿街走」
    國軍的軍銜制度是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才慢慢制定的,內容基本上照抄日軍。因為在鄰近國家當中,日軍最為強大,值得學習。此外,從清末起,大批中國留學生在日軍學習軍事,對日軍的軍事制度有相當的了解,並且非常崇尚。不僅中低級軍官多如牛毛,就連上將這樣的高級別軍官也多到到數不清,將官越來越泛濫,越來越不值錢,連老蔣自己也看不下去了。1933年,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一次紀念周上,他說:我們軍隊裡階級的升遷,實在太容易了。
  • 二戰時日軍軍銜標誌和部隊編制是什麼樣的
    ; 旅團長(旅長)——少將、大佐, 旅團參謀長——大佐、中佐; 聯隊長(團長)——大佐、中佐, 副聯隊長(副團長)——中佐、少佐; 大隊長(營長)——少佐、大尉; 中隊長(連長)——大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