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邊野餐》:疏離而寂寞,小人物的遠途
說實話,觀影感不太友好,故事支離破碎,看完似懂非懂,其中那長到讓人抓狂、晃得頭暈的一鏡到底長鏡頭,幾乎讓人生厭,這部影片有過於鮮明的創作者個人特點,導演很任性地進行著試驗,夢境與現實場景、過去和現在的時間毫無邊界地交錯著,讓觀者從隻言片語中艱難拼湊起主人公的經歷。
-
《路邊野餐》:文學與電影的連接與相融
作為藝術電影,《路邊野餐》的「詩化」特質成為標籤。它像極了魔幻現實主義對時態和空間的想像,非線性敘事,時間空間交疊,夢境和現實在影像的世界裡自由馳騁。它又傳承了「詩電影」的本質,即電影具有「抒情詩」的本性,影像要最大限度地探索隱喻、表意和抒情的功能。 導演畢贛把一個囿於南國之境的「尋找」母題,呈現出了「詩電影」的品格。
-
《路邊野餐》傳奇
成功緣於自身天賦和不懈努力,也有學院、老師、同學和更多人的支持今年國慶節當天,第52屆臺灣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由山西傳媒學院編導系編導專業2008級學生畢贛編劇、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從427部影片中脫穎而出,獲最佳新導演提名。
-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奇幻的故事《路邊野餐》
所以呢,不要讓自己失望畢贛導演的電影《路邊野餐》,之前忘了在哪看到過一次,沒想到這麼快就上映了。不出所料,排片太少,上映才幾天,我點進去一看,唯一的一家為它排片的影院明後天已經沒有場次了,於是今天一定要把它看了。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奇幻的故事,我無法完全看懂。
-
《路邊野餐》裡的時間與告別
在過去的兩年裡,帶著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畢贛走過了多個歐洲電影節,這部投資僅有100萬的小成本電影,在國外獲得了諸多讚美和榮譽。毫不意外,與大多數牆裡開花牆外香的文藝片一樣,這些榮譽也成了《路邊野餐》兩年後的今天,進入中國電影市場與觀眾見面的某種「通道」。 《路邊野餐》的故事有關時間。
-
《路邊野餐》:一場關於時間、地域的詩意探索
這不得不提到「文藝」氣息濃厚的院線電影《路邊野餐》。如此一部無任何「明星」出演、低成本製作的電影能在院線上映實屬不易,獨立極端的影片基調更是廣受觀眾和行業人士的好評,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電影《路邊野餐》英文名:Kaili Blues(凱裡布魯斯)——電影名字聽起來直接並且顯露出濃烈的詩意和浪漫色彩。
-
「路邊野餐」背後的「潛行者」
1979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遠赴愛沙尼亞拍出了科幻傑作《潛行者》,改編自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經典短篇小說《路邊野餐》。儘管遠離蘇聯故土,但塔可夫斯基鏡頭下的流動時空和精神內核,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蘇聯氣格;而更令人嘆服的是他對潛意識和外部世界的無縫隙轉換,正如影片中那行詩句:「過去、未來只是現在的繼續,一切變化只是在水平線那裡閃爍。」
-
俗中窺雅的文藝片,為什麼我會說《路邊野餐》是一部國產五星神作
有些電影,看完後,你會發現有東西沾染在自己的身上,電影的劇情或畫面還不至於有此力量,唯有一些電影特有的氛圍才能留下這樣的渲染,那些氛圍甚至若有似無的黏在你的身上,等待著某一些時刻。這樣的電影很少,而畢贛的《路邊野餐》對我來說,正是這樣的電影。
-
《路邊野餐》之後,27歲畢贛的下一部作品更讓人期待
《路邊野餐》,這個來自於前蘇聯科幻小說家斯特魯加茨基兄弟1973年的小說名,被27歲的導演畢贛借用,植入到一段發生在貴州黔東南氤氳山區的迷夢中。《路邊野餐》所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50多歲的中年男人陳昇,因斷別人手指入獄九年,出獄後母親早已去世,他一邊在破敗的小鎮診所做醫生,一邊在廣播裡讀自己熱愛的詩歌。
-
那不推薦去看《路邊野餐》
【長鏡頭不是裝逼利器】 儘管有長片《老虎》和短片《金剛經》創作在前,但《路邊野餐》無疑是畢贛真正意義上的長片處女作。 但按畢贛自己看來,《路邊野餐》中的長鏡頭並非如奧斯卡獲獎片《鳥人》那樣是人工設計的,而是一種更純真的狀態和感覺。42分鐘的連續時空,就像畫了一個圓形的鐘,藉由兩男兩女的視角流轉,攝影機繞著整片地理環境做圓周運動,時間在各個層面上被拆解、被重述,如同一場令人驚豔的亞熱帶桃源夢境。
-
《路邊野餐》把音樂吟成了詩
26歲,而《路邊野餐》在大陸上映時,他剛過27歲生日不久。尤其是電影中的歌曲,全部採用「很老」的臺灣流行歌曲,嵌入場景之中,和電影融為一體。這些歌曲大部分比畢贛的年紀都大得多,也顯現出畢贛老道的另一個側面。
-
詩人畢贛:看了《路邊野餐》,來賞析一下畢贛寫的詩吧
有的人認識畢贛,有的人並不熟悉,畢贛是一名青年導演,他的處女作《路邊野餐》曾經一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今年他帶著自己的新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重新回到金馬獎,入圍了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上半年的時候,這部電影曾經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當時備受國內外好評,但是這部電影並未得獎,也許是沒有剪輯完成的緣故。
-
從中國詩意電影的消散與重組解構電影《路邊野餐》
之後花和尚每天被夢魘折磨,夢見兒子找他要手錶,無論燒什麼相關物品都無法解決。於是回老家開了一家鐘錶店,他得知老歪要賣孩子,及時將衛衛接去,為陳昇還人情。老醫生:陳昇出獄後跟老醫生學醫術,她年輕時有一段極其單純的感情,初戀叫林愛人,答應分開時送他一件衣服和磁帶,後來沒送,因夢她拖陳昇去蕩麥帶給林愛人衣服和磁帶,但林愛人已逝。
-
其實,《路邊野餐》也沒那麼難懂
《路邊野餐》劇照對於我這個湖北人而言,貴州方言、「山路十八彎」、野人傳說、穿著微透內衣的廉價劣質緊身上衣的女人,這些都不陌生,看《路邊野餐》,我沒有絲毫獵奇心。
-
當我愛上路邊野餐和畢贛和凱裡
「謝謝收看本臺今日節目,每期節目之後陳昇將為您朗誦他的詩歌作品,陳昇是凱裡診所的一位醫生,著有詩集《路邊野餐》」看完路邊野餐,媽媽問導演多少歲,我說很年輕啊,89年的。她很驚訝。花和尚對我有恩,我替他出頭被坐牢的九年,在獄中時母親和妻子都走了,我的妻子喜歡跳舞,後來在夢裡我見到她了。我愛衛衛,他跟著老歪總是朝不保夕,我也夢到了他長大後的樣子,還帶著他的女朋友。
-
路邊野餐不是路邊的一次野餐活動哦,來看看吧,我們一探究竟!
路邊野餐不是路邊的一次野餐活動哦,來看看吧,我們一探究竟!路邊野餐是一部文藝片,我是和我姐姐一起去看的,當時覺得看不懂,後來回家科普了一下發現原來大有深意,下面這些拍攝的細節你注意了嗎:1、道具師在製作影片中的道具時,使用了真實的電話號碼,錄音師梁凱因此意外地接到群眾電話。
-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揭秘年度文藝神作《路邊野餐》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6.07.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良小涼(本文首發於「電影漲資勢」,歡迎微信搜索filmmore關注) 1905電影網獨家稿件 離上映還有幾天時間,《路邊野餐
-
這些低成本國產片,能否複製《路邊野餐》奇蹟?
雖然這一數字無法與那些幾十億的商業大製作電影相提並論,但對於這樣一部無明星、非類型片、新導演、處女作的超低成本文藝片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路邊野餐》劇照根據訪談報導,《路邊野餐》前期拍攝成本為20萬人民幣,加上昂貴的音樂版權費及後期宣發費用,總成本100萬人民幣左右。其中40分鐘的長鏡頭尤其驚豔。
-
畢贛的《路邊野餐》是致敬了塔可夫斯基,是長鏡頭和詩的交響曲
畢贛的《路邊野餐》是致敬了塔可夫斯基,是長鏡頭和詩的交響曲。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4月4日出生於蘇聯小鎮扎弗拉熱,詩人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之子。1986年12月28日因癌症病逝於巴黎,享年54歲。1979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愛沙尼亞拍出了科幻傑作《潛行者》,電影改編自斯特魯伽茨基兄弟的經典短篇小說《路邊野餐》不由想到畢贛。
-
怎麼評價電影《路邊野餐》?
《路邊野餐》在國內的第一次正式點映的時候,感覺驚豔不已,很難想像這是一部由出生於89年的導演拍出的電影,之後又在影院看了數次,沉醉其中。《路邊野餐》是中國導演畢贛的第一部長片,已經在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得到國內外電影界的廣泛關注。